第131章
作者:
姚颖怡 更新:2025-10-22 14:24 字数:3132
可是他们万万没想到,那个弱不禁风的弟弟会将此事捅到知府面前,而那个柔弱可怜的寡母竟然以命相搏,要为子女讨个说法。
这件事就此变得不可控制,崔荣也因此,面子里子全都没了。
除了这一千两,王红红还说了崔荣收取的另外两次贿赂,也都是一千两,看来这一千两是市价。
那两次收受贿赂,一次是有个富户的儿子骑马踩人,他见那人没死,担心被讹上,索性退回来,又从那人身上踩了一遍,把人活活踩死。
此案有多名目击证人,证据确凿,当富户儿子按律当斩。
富户先是送来一千两,后来又给王姨娘送了一整套赤金镶红宝石的头面,之后又将一个胭脂铺子以极低的价钱转给王姨娘。
最终苦主的丈夫接受了富户赔偿的五百两银子,撤回状子,那富户的儿子大摇大摆走出衙门。
另外一起则是凤凰男想要吃绝户,妻子最终醒悟,愤而要求和离,可凤凰男自是不肯,案子闹到衙门,凤凰男悄悄送来一千两银子,最终判那妻子回家相夫教子,和离什么的,就不要想了。
那妻子一气之下,一碗药把那凤凰男给毒死了,自己也抹了脖子。
此案以两条人命告终。
赵时晴一边审,一边让凌波在一旁记,写完又让王红红签字画押。
这是人证。
可惜这只是王红红一人口供。
赵时晴把王红红的口供拿给崔三少,崔三少脸色铁青,一拳砸在桌子上:“畜生,畜生!”
话一出口,忽然想到自己的身体里还流着这个畜生的血,这个大男孩蹲在地上哭了起来。
哭够了,他抬起头来,目光扫过屋里的每个人,最后落到甄五多脸上。
“甄老爷子,我听泥宝说了,你有很多干儿子,那以后我跟你姓,管你叫爹,行吗?”
甄五多......
不是,他有好多干儿子这事,已经人尽皆知了?
赵时晴掐腰大吼:“我好心好意在帮你,你却想要给我当长辈,我惯得你!”
话到人到,出手如风,迎面便给了崔三少一个大逼兜。
崔三少怔了怔,好吧,他想起来了,二小姐是甄老爷子的外孙女,他不是想给甄老爷子当儿子,他这是要给二小姐当舅啊。
他可不是这种人。
“那我跟你姓,你姓赵,以后我也姓赵,行吗?”
只要不让他姓崔就行。
赵时晴:“不行,我无权让你跟我姓,你还是换个姓吧。”
崔三少看向泥鳅:“泥宝,我......”
泥鳅:“我是孤儿,我都不知道自己姓啥。”
崔三少又看向沈观月,沈观月乐了:“你跟着我姓沈吧,以后我不姓沈了,也能有人继承这个姓。”
话本子里可以没有姓顾的,但是不能没有姓沈的。
崔三少不明所以,但是只要不姓崔,姓啥都行。
不但改姓,他连名字也要改。
说改就改,沈观月给他改了个名字,叫沈望星。
观月望星。
赵时晴写了封信,让甄五多的那名侍卫往白鹤村跑了一趟,让李管事去给沈望星办了户籍。
从此,沈望星便是梁地白鹤村人氏,和那个庐州崔家没有关系了。
哪怕崔家满门抄斩,也抄不到他头上。
第115章 小妖的幻影旋风爪(两章合一)
“望星,你以后不是崔家子了,可是你娘怎么办?她还在庐州。”泥鳅问道。
沈望星眼中闪过一丝愁苦:“我想悄悄把我娘接出来,可是我又担心她不肯跟着我走,她......是个糊涂的。”
沈观月冲泥鳅扬扬眉毛,这还用问吗?
看看沈望星就知道了,丈夫一走就是十几年,她独自在家,不但承受妯娌们的白眼,还要替丈夫养庶子,就这样,她还能把儿子教得又纯又蠢,死到临头还以为自己的爹是天下第一好。
若说她不糊涂,那是没人相信的。
赵时晴说道:“不急,走一步看一步吧。”
当务之急,是正大光明、合法合理,扳倒崔荣这个狗官。
赵时晴当然可以深更半夜取走崔荣项上人头(她武功平平,可是甄五多的侍卫当中有高手啊),但是她不能这样做。
因为这里是梁地,是大哥治下,一个知县无缘无故被人杀了,这不是替天行道,这是谋杀朝廷命官,这是给大哥添麻烦,更是洗白了狗官。
她要让崔荣的所作所为大白于天下,她要让那些因为崔荣的为虎作倡而死不瞑目的亡魂沉冤得雪。
赵时晴忽然有些怀念萧真了,萧真能写又能画,她还曾经说过,想要一个这样的师爷。
如果萧真在,一定能妙笔生花,将崔荣恶行写出来。
赵二小姐认识很多字,读过很多书,可惜也只是读过而已,文采什么的,那是没有的。
但是......
赵时晴的眼睛溜了一圈,最终锁定在沈观月脸上。
沈观月,是真好看啊,赏心悦目。
世人常说才貌双全,沈观月好歹也是萧真的弟弟,都是萧驸马教出来的孩子,说不定他也能有几分文采呢?
半个时辰后,赵时晴便对自己赞不绝口了。
“慧眼识珠说的是谁?当然是我啊。”
沈观月不仅能写一手好字,而且还能写一手好文章。
赵时晴歪着脑袋,重新打量沈观月,京城里的人都是瞎子吗?这样一个色艺双绝,不对,是才貌双全的小郎君,他们没有看到吗?
为什么都说沈观月是废材?
这哪里是废材,假以时日,这分明是栋梁之材。
身为梁王府二小姐,逢年过节,便会有所谓的名流才子往王府投书,这所谓的投书,就是把他们自认为写得好的文章和诗词送到梁王府,如果运气好,被梁王看中,请到府里见一见,便从此扬名。
因此,每次回到王府,老梁王都会让两个女儿和他一起看这些文章。
藩王的女儿们,最好的亲事便是嫁个胸怀锦绣的才子,然后将他培养成父兄的左膀右臂。
即使不入仕途也无妨,可以著书立说,教书育人。
这样的亲事,不会落人话柄,也不会引起皇帝的疑心。
所以每次老梁王都会问两个女儿:“这些文章,可有入眼的?”
当然,主要是给赵云暖看的,赵时晴年纪小,她是陪姐姐一起看的。
虽然她不是读书种子,可是看得多了,这些文章在她眼里高低立判。
现在,她觉得还不到十三岁的沈观月,与那些所谓的才子相比,毫不逊色。
赵时晴已经可以确定,沈观月藏拙了。
在京城,在长公主府,在皇帝的眼皮底下,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想要藏拙并不容易,必须要有人协助和配合。
萧真?
萧真阴恻恻的(某人大哭),可若说他是协助沈观月藏拙的人,又不太像。
萧驸马?
赵时晴只要想起萧驸马和佳宜长公主之间的互动,她就肚子饱饱,吃狗粮吃饱的。
所以,萧驸马也不像。
难道是沈观月自己的独角戏?
赵时晴怔了怔,如果真是这样,小月月可比她聪明多了。
赵二小姐沉默了......
没过多久,沈观月的这篇文章便被抄印多份,大纸大字,贴遍全县的大街小巷。
衙门内,长随阿雷慌慌张张跑了进来:“老爷,不好了,您快看这个!”
那张大字报便被呈到崔荣面前。
崔荣怔了怔,这是告示?这张纸足有普通告示的四倍大,而且,上面的字也很大,大到崔荣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他越看越心惊,没等看完,便将那张纸撕得粉碎:“反了,全都反了,来人,查查这是谁干的!不行,先去把这些胡言乱语统统撕下来!”
......
衙门的人用了一下午的时间,才把这些大字报全都撕掉。
崔荣做了一夜噩梦,哪怕是王姨娘的温柔小意,也无法令他安然入睡。
次日一早,他好不容易喝下半碗碧梗粥,阿雷又来报丧了:“老爷,不好了,那些大字报又贴出来了。”
没错,昨天被撕掉的大字报又出现了,而且比昨天更加密集。
衙门里的崔荣还不知道,不仅是阜云县,相邻的几个县里,上至衙门里的官员,下至普通百姓,此时此刻都在谈论同一个人——崔荣。
是的,大字报已经贴到了这些县里,崔荣出名了。
还有一件事崔荣也不知道,那就是这几个县里的读学生们,这两天全都找到了生财之路,一份大字报五文钱,比抄书来钱更快。
崔荣已经坐不住了,他在想这些事情是怎么传出去的。
他想到了王红红,一定是那个贱人!
他让阿雷去二里营看看,可是随即他便又把阿雷叫了过来,王红红必须死,至于那个孩子,一个见不得光的外室子而已,难道还能比得上崔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