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作者:姚颖怡      更新:2025-10-22 14:24      字数:3171
  他虽然来京城的时间不长,却已经是汇宝斋的常客,有段时间没来,汇宝斋上上下下还怪想他的。
  毕竟,像赵廷暄这样既懂行、又出手大方的人,京城里也不多见。
  要么是懂行,却捉襟见肘,要么是有钱,可却不懂装懂。
  赵廷暄虽然读书平平,但是在鉴定古玩字画方面,他却极有天分,加之从小到大,见过的把玩过的好东西太多了,有些东西是无师自通的。
  赵廷暄往汇宝斋门前一站,汇宝斋的小伙计便飞奔着去请掌柜,又有两名伙计满脸堆笑把他请了进去,伴读之一的聂二郎说他头疼,他自己回王府了,只有聂大郎跟着一起进去。
  没有人留意到,有两个十几岁的小少年,也跟在后面一起进来了。
  倒是有伙计看到他们,却也以为他们是赵廷暄的随从。
  汇宝斋新到了两件不错的好东西,赵廷暄由掌柜亲自陪着上了二楼,那两个小少年也跟着一起上楼,直到这时,聂大郎才注意到他们。
  “哪里来的阿猫阿狗,也敢跟着上楼,你们知道刚刚上去的是什么人吗?”
  小少年甲(赵时晴)暗暗撇嘴:张嘴就喷粪,看来还是没吃苦头啊,照此下去,还会继续给二哥惹祸。
  她一脸谄媚,冲着聂大郎抱拳:“聂公子是吧,小的是万全伯府里的,我家世子有几句话,让小的转告给聂公子。”
  聂大郎一怔,这人竟然是来找自己的。
  他不记得见过万全伯世子啊,不知这位找自己什么事。
  聂大郎压根没有想到京城里压根就没有什么万全伯府,这是赵时晴听说有个万全县,所以便信口胡诌的。
  赵时晴以为聂大郎至少也会质疑一下,她甚至想好该如何解释万全伯府的来历了,却没想到聂大郎竟然相信了!
  赵时晴觉得吧,她二哥被人卖了的时候,聂大郎估计会和她二哥一起替人数钱。
  “什么事,要让你来转告在下?”聂大郎问道。
  赵时晴指指门外:“这里说话不方便,聂公子随小的外面一叙。”
  她以为聂大郎至少会多问几句,可是聂大郎什么都没问,屁颠颠跟她出来,又被她拉到后面的巷子里,华丽丽地堵住嘴巴揍了一顿,把人打晕,摸走身上的钱袋子,赵时晴重又回到汇宝斋。
  凌波朝着二楼一间屋子指了指,赵时晴径直走了进去。
  掌柜见忽然有人进来,刚要开口,赵时晴说道:“赵二哥,好久不见。”
  久违的声音涌入耳中,熟悉感扑面而来,赵廷暄诧异地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少年:“小......”
  赵时晴不等他把“小妹”说出来,便笑着对那掌柜说道:“还请掌柜稍后再来,我和赵二哥叙叙旧。”
  赵廷暄这才如梦初醒,忙道:“掌柜,不好意思,我遇到朋友了。”
  这位是梁王府二公子,他的朋友也不会是寻常人物,掌柜不敢怠慢,连忙退了出去。
  凌波推开门,冲赵时晴点点头,示意外面没有其他人了,重又把门从外面关好。
  赵廷暄忙问:“那个是凌波?”
  赵时晴笑道:“二哥,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赵廷暄笑着摇摇头:“你怎么来了?家里还好吗?对了,你该不会是偷偷跑出来的吧,大哥和大姐知道吗?还有你这脸是怎么回事?”
  第123章 李老虎的条件(两章合一)
  “我不是偷跑出来的,大哥知道,大姐也知道,我这脸?易容,好玩吧,给我十两银子,我也给你易个容。”
  赵廷暄望着面前这张陌生的面孔,听着熟悉的声音,他忍不住笑了,笑容直达眼底,他忽然怔了怔,自从来到京城,他好像还是第一次笑得这样开怀。
  “二哥,你怎么了?十两银子而已,你就舍不得了?”赵时晴伸出手指在他面前晃了晃。
  赵廷暄想起小妹让镖行给他送来的一千两银子,他的小妹,是兄妹中最穷的,除了一座并不富饶的白鹤山,就只有每个月那几十两月银,对了,小妹被母妃赶出府了,月银会不会已经没有了?
  “你还有月银吗?”赵廷暄问道。
  “有,姐姐给我留着呢,过年回家时,姐姐一并给我了。”赵时晴说道。
  赵廷暄松了口气,忽然又高兴起来,小妹说的是“回家”,她仍然把梁王府当成自己的家。
  “小妹,你和母妃毕竟是一家人,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母妃她......”
  赵时晴不想听他和稀泥,岔开话题:“二哥,你那个陪读,不太行啊。”
  简简单单的一句“不太行”便戳到了赵廷暄的痛处。
  他是个温和的人,可是那两个伴读,却连他这个一向温和的人也快要忍不住了。
  “可他们是母妃特意为我精挑细选的人,再说,二舅舅已经不在了,若是把他们送回聂家......”
  赵廷暄脸露难色,那两名伴读虽然在国子监里收敛了一些,但是回到王府,却还是颐指气使,聂二舅还在孝期里,他们便和丫鬟们胡作非为,其中一个还有了身孕,赵廷暄只好出银子,把那丫鬟送去了城外。
  可是这些事情,他又怎么好意思告诉小妹,小妹还是个孩子,又是未出嫁的姑娘,这种事情会污了她的耳朵。
  好在赵时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只是淡淡一句:“只要你也想换掉他们便好。”
  赵廷暄忙道:“我当然想换了,只是......”
  赵时晴又岔开了话题:“对了,二哥,你对朱玉知道多少?”
  赵廷暄的脑袋有点跟不上了,不明白为何小妹的话题跳得这么快。
  他讷讷说道:“朱玉啊,那可不是什么好人,小妹你在京城,看到他一定要绕开走。”
  赵时晴看他的神情,便猜到问了也白问,一朝被蛇咬,二哥现在八成听到朱玉的名字都要退避三舍了。
  兄妹俩又聊了一会儿,赵廷暄关心地问道:“你现在住在哪里,要不你就这样易容住回王府吧,除了我,没有人知道你是谁。”
  他们梁王府的人,即使不在孝期里,没有圣旨也是不能进京的。
  赵时晴摇摇头:“二哥,我找到亲生父母,可是他们都已去世多年,好在我还找到了外公,这次就是外公和我一起来的。”
  赵廷暄没想到自己才离开梁地大半年,竟然发生了这么多的事,小妹找到亲生父母了。
  不过找到也像是没有找到,毕竟她的亲生父母都已不在,小妹真是太可怜了。
  “你们住在哪里,改天我去拜访老人家。”
  赵时晴笑道:“不用,我外公他爱清静,你还是先顾好自己的事吧,今天的功课做完了吗?”
  兄妹俩又说笑了一阵,最后赵时晴答应不会乱跑,会找机会再见面,两人这才分开。
  赵时晴带着凌波,主仆二人一身轻松回家去了。
  赵廷暄出来时才发现,聂大郎不知去了哪里。
  汇宝斋的伙计告诉他,说看到聂大郎自己走了。
  赵廷暄心中对聂大郎越发不满,想走就走,你也打个招呼啊。
  回到梁王府,依然不见聂大郎,赵廷暄也不在意,鬼知道这人又跑到哪里鬼混了。
  他想起赵时晴的话,便叫来王府里为数不多可以使唤的人,让他们出去打听打听朱玉的事。
  赵时晴回到家里,便听说外公派出去的人回来了。
  派去万全县的人找到了李老虎,说来也巧,李老虎入赘的那户人家正在打官司,闹得沸沸扬扬,因此,没费力气便找到了正主。
  “打官司,什么官司?”赵时晴问道。
  来人说道:“李老虎大名叫李秋,这名字据说也是后来改的,是他的岳父给取的,可是家里人却还是叫他老虎。
  他是赘婿,岳家姓杨,却是个倒夜香的。
  不要小看倒夜香的,这杨家做这行已经三代,不仅是万全县,就连相邻的另外两个县,这夜香一行也是杨家独揽。
  李老虎的岳父膝下只有一女,招赘也是想生个男丁继承香火,可是李老虎入赘多年,膝下只有三女。
  如今妻子死了,按照妻死出门的规矩,李老虎便要离开杨家,从此娶妻生子,与杨家再无关联。
  可是李老虎不答应,他打官司状告妻子的堂兄,说他妻子是被堂嫂推搡难产而死,那杨家虽然身份低下,但家大业大,人丁兴旺,李老虎刚出公堂,就被杨家人打得鼻青脸肿。
  小人刚好遇到,便将李老虎救了下来,现在他已经到了京城,只是小人不敢直接将他带回来,便将他安顿在城外客栈里。
  对了,是李老虎自己要求不进城的,他说他这辈子都不会回京城,哪怕是到了京城,也不会进城。”
  赵时晴和甄五多交换了目光,祖孙俩一刻也不耽误,赶在城门关闭之前出城,在城外那家客栈住下。
  用过晚膳,赵时晴便见到了李老虎。
  因为老虎这个名字,赵时晴先入为主,以为李老虎定然是个雄纠纠的粗壮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