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作者:姚颖怡      更新:2025-10-22 14:24      字数:3274
  案子查到了金公公,燕侠便回到京城,将此事禀告给永嘉帝。
  并且他还将已经变成哑巴的老刘,以及刘妹妹和小张也带回京城。
  永嘉帝听完就给气乐了,他恨恨说道:“证据指向老三?老三陷害太子?让金顺到刑部,给人犯辨认!”
  既然是永嘉帝下令,金公公不敢不从,与其他人站在一起,让刘妹妹辨认。
  刘妹妹在人群里一眼便认出了他。
  金公公气急败坏,连呼冤枉。
  三皇子听到消息后,大吃一惊。
  “这是陷害!什么通安?本皇子从未去过,金公公更没有去过,他自从净身之后,便没有出过京城!备马,本皇子要去刑部!”
  三皇子妃冯佳荷见劝不住他,急得不成,正在这时,一名内侍小跑着进来:“三爷,杨状元来了!”
  冯佳荷大喜,杨状元杨胜秋,如今是父亲的门生,他会这个时候过来,一定是父亲让他来的。
  三皇子怔了怔,他可以不见杨胜秋,却不能不给岳父面子。
  他虽然贵为皇子,可是他能仰仗的,却是岳父冯恪!
  他强压心中怒火,沉声说道:“请他进来吧。”
  冯佳荷松了口气,连忙退到屏风后面。
  杨胜秋一袭布衣,朴素无华,但是隔着屏风的缝隙,冯佳荷却一眼认出了杨胜秋头上的那支束发的木簪!
  这支木簪雕花繁复,精工细作,就在昨天,她刚刚见过一支一模一样的,就插在慧明公主的发髻上,在这支发簪,就是出自慧明公主之手。
  昨天,她进宫给乔贵妃请安,听乔贵妃说起御花园里的木槿,她便去了御花园,想给乔贵妃摘几朵木槿,却意外遇到了慧心和慧明两位公主。
  而慧明头上便插着一支同样的木簪。
  冯佳荷脸色铁青,杨胜秋是父亲的得意门生,更是父亲为夫君挑选的良材。
  这样的人,他日是要成为夫君左膀右臂的,他的岳家,必须是能成为夫君助力的人家。
  而慧明,她空有一个公主的名头,实则什么都没有!
  她根本配不上杨胜秋!
  而此时的杨胜秋正将此理的利弊逐一列出,刚才还被愤怒冲斥着的三皇子,终于冷静下来。
  说来说去,他也只是二十岁的少年,偶尔会冲动,但更多的却是与实际年龄不符的冷清和沉稳。
  三皇子叹了口气,对杨胜秋说道:“岳父也认为这是我那好兄长搞出来的?”
  三皇子口中的好兄长,当然不是那个只会读书的二皇子,而是此案剑指的太子。
  看似是针对太子的案子,可是审来审去,却审出了金公公,最后落到三皇子府。
  杨胜秋在来之前,便去见过冯恪,和三皇子一样,冯恪也怀疑太子。
  “可现在那人证一口咬定,吩咐他们做事的就是老金,办案的是燕侠,但凡是他经手的,哪一件不是铁案?即使本皇子不去刑部,这个案子也不能坐视不理,否则还是会着落在本皇子头上。”
  三皇子气得握紧拳头,他那个好大哥,终于等不及,亮出了爪子!
  杨胜秋说道:“殿下若是放心,就把这件事交给臣下,臣下倒是想会会这位燕大侠。”
  三皇子失笑:“子健,你不用把燕侠当成对手,你是细瓷器,他就是个夯土坯。”
  杨胜秋微笑:“可圣上信他。”
  三皇子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是的,父皇信任卫国公府,信任燕侠。
  那燕家纵然一窝子大老粗,那燕侠纵然在正义堂混了五六年都不能毕业,可是皇帝信他们,只这一点,就已经超越了满朝文武。
  “可惜燕家从不站队,就连本皇子大婚,燕侠也没来喝喜酒。”
  大婚那日,卫国公夫妻的确来了,可惜那卫国公上来就和人拼酒,把琼浆玉液当成凉水大碗喝,没一会儿就醉倒了,最后是被提前抬出皇子府的。
  杨胜秋说道:“燕家想做孤臣,可是也要他们真的能够片叶不沾身才行。”
  三皇子当然想要拉拢燕家,尤其是燕侠,听到杨胜秋这样说,三皇子眼睛一亮,忙问:“子健可有办法?”
  杨胜秋道:“臣下愿为殿下一试。”
  三皇子哈哈大笑,他很喜欢杨胜秋的这种态度,云淡风轻中却又有掌控全局的自信。
  杨胜秋显然是有备而来,他对三皇子说道;“臣下查到一件事,金公公虽是孤儿,却是有一位兄弟的,可惜幼时家贫,他的那位兄弟刚出生便被卖掉了。”
  三皇子一怔,他并不知道这件事。
  金公公七岁进宫,只有一个姐姐,前几年也病故了,倒是两个外甥从金公公这里得过不少好处,但那些好处在三皇子看来也只是微不足道的,且,那两个外甥如今都在给皇子府做事,就在眼皮底下。
  “他还有一个兄弟?”可惜金公公去了刑部就没能回来,现在更是被关进了大牢,三皇子不能当面问他。
  杨胜秋点点头:“金公公刚进宫时,曾经和同批进宫的内侍说起过这件事,他那个兄弟与他生得有七八分相似,虽然年代久远,和他一起进宫的内侍还有活着的,他们肯定还记得这件事。”
  三皇子恍然大悟,对着外面说道:“来人!”
  一名三十多岁的太监走了进来,三皇子冷声说道:“去查查当年和金公公一起进宫的,还有几个活着的。”
  ......
  第166章 禁足(两章合一)
  两日后,通安城里的一家客栈的小二,在几张画像中一眼认出其中一张上的人便是曾经在这里住过的客人,然而,当这名小二见到金公公本人时,却不住摇头:“不是不是,他虽然长得有点像,可那个人腰板挺直,走路昂首挺胸。”
  金公公做了几十年的太监,弓身弯腰已经成了习惯,不仅是他,宫里太监走路都是含胸驼背,随时准备躬身行礼。
  朝堂之上,永嘉帝问起此事,三皇子云淡风轻:“金公公虽在儿臣身边服侍多年,但如他包藏祸心,违背律法,儿臣定不包庇,刑部查案素来公正,若需儿臣配合,儿臣责无旁贷。”
  不维护不喊冤不自证,你们想查就查吧。
  永嘉帝对这番话非常满意,三皇子本就是他最喜欢的儿子。
  压力给到了刑部,而刑部当然把压力给到燕侠,哪怕他没领着刑部的俸禄,这个案子既然是他在查,那么他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查出结果。
  而杨胜秋那里也已经说服了两位老太监,他们与金公公是同一批净身入宫的,但他们的运气不太好,一直在底层当差,苦熬几十年,也没能轮到贵人面前服侍。
  而金公公在宫里却是一帆风顺,先是服侍乔贵妃,后来又随三皇子开府,膝下更是有十几个干儿子干孙子,据说早在十年前,便在置办了几百亩的庄子,将来荣修,也能有地方安然养老。
  虽是同时进宫的,但是现在这两位老太监连给金公公端茶送水都不有资格,忽然有人找到他们,只不过多说几句话而已,就能拥有一个一进的小院子,这样的好事,做梦也梦不到。
  两人一口答应,刑部的人果然查到了他们头上,毕竟同一批进宫的小内侍虽然有十几人,但是能活到现在的也只有包括金公公在内的三个人了。
  他们二人全都记得,当年小金子总是念叨他有个自幼就被卖掉的兄弟,还说那个兄弟和他长得差不多,哪怕日后相见也能一眼就认出来。
  又过了两日,刑部查明金公公从未去过通安县,当天下午金公公就被放了出来。
  至此这个案子虽然尚未查明真相,但是金公公已经洗脱嫌疑,无论背后主使究竟是谁,也与三皇子府没有关系了。
  京城某处一间屋子里,即使在白天,也挂着厚重的窗帘,得知金公公已经被放出来,四皇子将他能够触手可及的瓷器全都摔在地上,一阵乒乒乓乓的破碎声中,三公子颓废的倒在罗汉床上。
  他筹谋了几个月的事,原以为无论是太子还是三皇子,至少也能扳倒一个,即使不能扳倒,也能令父皇厌弃,可惜,刑部竟然对太子查都没查,而三皇子府也只是把一个老太监抓进去住了几天就又放出来了,不痛不痒,轻拿轻放!
  四皇子气得发抖,不是说燕侠擅长刑律吗?为什么没有查出这是三皇子诬陷太子?
  傻子都能看出来的事,燕侠看不出来?还有都察院的那些御史,他们平时不是很喜欢无中生有多管闲事吗?现在出了这么大的案子,他们为什么没有上折子弹劾太子和老三?
  都是一群趋炎附势之徒!
  小人,全都是小人!
  没有一个好东西!
  老大贵为太子,所以他们要巴结,老三得宠,他们也要巴结,而他这个四皇子,却早已被人遗忘。
  他只有十八岁,他的大好人生才刚刚开始,他含玉匙出生,他也曾经鲜衣怒马,挥斥方遒。
  可是现在,他虽然已经扔掉了拐杖,可是却落下了残疾,他让小太监用力拽,可是两条腿却还是一长一短,他明明已经在鞋子里垫了很厚的一层,可是走起路来却还是一瘸一拐,宫宴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在看着他的腿,尽管那些人什么都没有说,但是他知道,他们都在嘲笑他,嘲笑他是个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