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作者:姚颖怡      更新:2025-10-22 14:24      字数:3180
  “怎么,朕来得不是时候?”
  三皇子忙道:“不是不是,是孩儿正在请母妃帮忙,母妃还没答应孩儿,父皇便来了,孩儿想了一肚子讨好母妃的话,这会儿全都用不上了。”
  永嘉帝哈哈大笑:“原来如此,说说看,你想求你母妃帮什么忙?”
  三皇子有点不好意思:“是这样,皇妃有个手帕交,她父亲便是去年调到京城的郎静,她与皇妃差不多的年纪,却云英未嫁,一心想嫁个京城的好男儿,这不现在有了看中的,这不就想请母妃出面撮合吗?偏就母妃不答应。”
  永嘉帝眉心蹙成川字:郎静?那不是冯恪的人吗?郎静的女儿据说容色上佳,他听到消息,郎家一心想把女儿送进三皇子府,那郎小姐也总是跟在三皇妃身边,只是乔贵妃似是看不上,因此一直压着没同意这门亲事。
  怎么现在这郎小姐又有了看中的人?她又不想嫁进三皇子府了?
  对于权贵们而言,婚嫁从来就不是男欢女爱,而是两个家族的实力互补。
  即使郎静只是个四品官,可他是冯恪的人,那么他女儿的亲事,便也不是简单的事。
  永嘉帝问道:“郎家看中谁了?”
  三皇子下意识看向乔贵妃,一副不知道怎么说的为难表情。
  乔贵妃却哼了一声,还是一贯的温柔语气,只是多了几分埋怨。
  “刚刚和我说的时候,你不是挺会说的吗?怎么现在你父皇问起,你就不敢说了?原来你也知道这个忙不好帮,那你还来求我?”
  三皇子连忙撒娇:“母妃,孩儿也是受人之托,您就不要当着父皇的面责怪孩儿了。”
  乔贵妃白他一眼,对永嘉帝说道:“就是上次嫔妾和您说过的那个郎玉玉,您说她看上谁不好,偏就看上燕侠了,若是别人,嫔妾还能把当家主母宣进宫来说叨说叨,可那余夫人......唉,那就是个蛮横不讲道理的。”
  提起卫国公夫人余氏,永嘉帝也有点头疼,过年的时候,命妇们都要进宫,仅是那一个早上,余氏就挠了三个人,骂哭了两个人,另外还气晕了一位,那位是和她婆婆平辈的老封君,已经磨死了两个儿媳妇了,却没想到竟然让余氏给气晕了,是真晕,不是装的。
  那些被余夫人挠了骂了气晕了的命妇们,对余夫人是又恨又怕,自己不敢硬抗,就让家里的男人上折子,参卫国公治家不严,折子送到永嘉帝面前,永嘉帝不得不把卫国公叫过来,准备训斥一番,没想到卫国公竟是顶着一脸指甲印来的,被他家夫人给挠的!
  永嘉帝叹了口气,余氏那般凶残,弱不禁风的乔贵妃当然怕了,哪里想和她对上,这时就不得不夸一声皇后了,也就只有皇后,才能和余氏心平气和说上几句话。
  不过,余氏再是凶残,也只是后宅妇人,不足为惧,永嘉帝并没放在心上。
  而且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
  “郎家看上了燕侠?他们想做什么?”永嘉帝面色凝重。
  对他而言,燕家是不同的,这是孤臣,无论何时,都会忠心耿耿站在皇帝身边的人。
  永嘉帝看向三皇子的目光阴沉不定,他沉声问道:“这是你岳父的意思?”
  三皇子似是吓了一跳,噗通一声跪在地上。
  第171章 指婚(两章合一)
  “父皇明鉴,岳父并不知晓此事,千真万确,这件事上确实与岳父无关,但孩儿也确实说谎了,都是孩儿的错。”
  三皇子言辞恳切,看来冯恪确实不知此事,永嘉帝看他的目光里多了几分慈爱。
  “起来回话,既然此事与你岳父无关,那你又是如何说谎了?”
  三皇子连忙站起,满脸愧色,小心翼翼地道出实情。
  原来真正看上燕侠的就是郎小姐郎玉玉本人。
  燕侠因为连破大案,在京城里声名鹊起,郎玉玉来京城后,在街上偶遇燕侠,便芳心暗许,可是郎家一心想把她嫁入皇子府,郎玉玉不敢违悖家里,便悄悄告诉了三皇妃冯佳荷,想请乔贵妃从中撮合,乔贵妃若是肯帮忙,那么郎大人和郎夫人自是只能答应,这门亲事也就成了。
  说来说去,这就是郎玉玉的单相思,而冯佳荷想帮闺蜜,三皇子爱妻心切,便来找乔贵妃帮忙了。
  乔贵妃一脸无奈,嗔怪道:“陛下您听听,都是孩子话,一个两个的,真把成亲当成小孩子过家家了,自古姻缘结的就是两姓之好,哪里是你们想的这么简单。”
  永嘉帝也笑了,原来如此,只是女儿家的小心思而已。
  可是他很快便敛去了笑容,这件事是因郎玉玉而起,那郎玉玉因为惧怕父亲反对,这才绕过郎家,请三皇子把这件事呈到乔贵妃面前,可如果郎家知道了女儿的心思呢,郎静真的就会反对吗?
  永嘉帝对郎静没有好感,这个郎静就是一个趋炎附势之徒,这也是乔贵妃迟迟没有同意让郎玉玉给三皇子做侧妃的主要原因。
  如果那郎家知道女儿喜欢燕侠,十有八九会同意这门亲事。
  毕竟,满朝也只有一个卫国公府,一个燕家,而燕侠又是勋贵子弟中最为亮眼的。
  一旦郎玉玉嫁进卫国公府,燕郎两家联姻,这就等同于燕家和冯家联姻了。
  只要想到卫国公府与冯家结亲,永嘉帝哪里还能笑得出来?
  文官之首就是冯恪,卫国公虽然算不上武将之首,可是燕家在武将之中声誉极高,若是这两家联姻......这是永嘉帝最不想看到的!
  三皇子战战兢兢,小声说道:“父皇不要气坏了身子,孩儿再也不敢了。”
  永嘉帝叹了口气,说道:“你啊,做事还是欠缺火候,需要继续磨练,这样吧,明天开始去大理寺观政吧。”
  三皇子心中暗喜,吏部、大理寺和都察院,身为皇子,这是他们要避嫌的地方,哪怕他的岳父便是吏部堂官。
  现在父皇让他去大理寺观政,这意味着什么,他再清楚不过。
  至于郎玉玉暗恋燕侠的事,当然是他胡诌的。
  那个郎玉玉,就差把“想爬床”这三个字写在脸上了,甚至当着冯佳荷的面,就冲他抛媚眼,她那点心思,也就只有青川县主那个傻子看不出来了。
  郎家是冯家的走狗,三皇子已经有个冯佳荷了,可不想让后宅里再多一个和冯家有关系的女人。
  不过,经此一事,父皇对郎玉玉以及郎家更加不喜,碍着岳父的面子,不会针对郎静,可是郎玉玉想要有门好亲事,却是难于登天了。
  晚上,永嘉帝处理完奏折,刘大伴端来宵夜,永嘉帝尝了一块点心,这点心虽是出自御膳房,可却是按照乔贵妃的方子做出来的,想到乔贵妃,永嘉帝便想到三皇子,连带着想起了今天发生的事。
  现在想要拉拢燕家的,可不是只有冯家,而拉拢燕家最好的方式,就是联姻。
  燕家适龄的小子当然不只燕侠一个,可是最有价值的却只有燕侠。
  永嘉帝沉吟良久,终于做出了决定。
  ......
  次日,卫国公夫人余氏被皇后叫到宫里,皇后笑眯眯说道:“一晃孩子们全都长大了,唉,我们也老了。”
  皇后开了头,余夫人便猜到她要说什么,她笑着说道:“可不是嘛,臣妇现在就盼着我家那个愣头青能早点开窍,臣妇也能早点喝上媳妇茶。”
  皇后说道:“眼下倒是有门好亲,可就是还要再等两年,不知你在不在意?”
  余夫人心领神会:“好饭不怕晚,好女不愁嫁,既是好亲,多等两年又何妨,还请皇后娘娘看在臣妇的薄面上,给臣妇家的那个愣头青费费心。”
  皇后松了口气,不愧是自己的好闺蜜,一点就透。
  “这么说来,你知道是哪家的姑娘了?”
  余夫人笑着反问:“梁王府的那位?”
  皇后点点头:“正是她,她与燕侠同年,按理说也到了出嫁的年纪,可是如今还在孝期里,即使指婚,也要等两年后才能成亲,就是不知燕侠愿不愿意。”
  余夫人一脸嫌弃:“他懂个啥?他一个读了五年正义堂的人,还想挑三拣四?他配吗?他是长房长孙,怎能不成亲?别说人家还是郡主了,哪怕是个小门小户出来的,只要温顺听话,臣妇也求之不得。”
  听到“温顺听话”四个字,皇后有些尴尬:“那位梁王府的郡主,据说自幼习武,或许不够温顺。”
  余夫人笑道:“哎哟,皇后娘娘您这是说笑了,老梁王妃出自聂家,那聂家是书香门第,老梁王妃就是个规矩大的,她教养出来的女儿,即使自幼练武,规矩肯定很好,性情就更不用说了,再说,新妇嫁过来,难免有差强人意的地方,她的娘家离得远,到时臣妇教她便是。”
  最后一句话,听得皇后头发根儿都立起来了,想到好友平素里的所作所为,她都要为那位未来的世子夫人捏把汗。
  现在还没成亲,就已经做好了蹉磨远嫁儿媳的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