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作者:
姚颖怡 更新:2025-10-22 14:25 字数:3067
其实他让冯雅兰现在就死掉也只是一句话的事,但是现在冯雅兰还不能死,也不能废,否则皇帝会怎么想?
“老爷,杨状元来了。”一个七八岁的小厮飞奔着跑进后宅。
冯恪并没有意外,他淡淡说道:“他也该来了。”
冯雅兰落水和冯雅兰做五皇子侧妃的两个消息,是同时传进杨胜秋耳中的。
他先是吃了一惊,接着,心里便涌起无穷恨意。
他不会认为落水是意外,也不会认为冯雅兰是故意落水。
这是有人在算计!
算计的人肯定不是他,而是三皇子。
只是这场算计,却也同时在他的头顶种了草。
他是状元郎,他是白璧无瑕的状元郎,而现在,他的身上有了瑕疵,冯雅兰,就是他的瑕疵!
惊怒之后,杨胜秋平静下来,他整整衣冠,走到镜前,想了想,他用手指在砚台里蘸了一点墨,点在眼下,再细细晕开。
镜中的人多了几分憔悴,就连目光也充满无奈和惆怅。
杨胜秋对镜中的自己非常满意,西洋镜子真好啊,把人照得纤毫毕现。
这面镜子是他花大价钱买来的,他对自己要求很高,这是从里到外的要求。
此时此刻,站在冯恪面前的杨胜秋,没有了往日的温润如玉,憔悴中带着狼狈,眼中是化不开的愁绪。
冯恪叹了口气,他不信杨胜秋对冯雅兰真有情意,但是他相信杨胜秋心里肯定不舒服,换做是谁也是一样,谈婚论嫁的女子,忽然就成了别人的妾,这何止是打击,对于男人而言,这是屈辱。
偏偏夺妻之人还是他惹不起得罪不起的,这份屈辱便又放大了十倍百倍。
冯恪:“听说了?”
杨胜秋隔了一会儿,才从嘴里挤出三个字:“听说了。”
声音小得像是蚊子叫,与平时的温文尔雅判若两人。
冯恪摇摇头,还是太年轻,一丁点打击就变成这样。
不过,这样的杨胜秋反而让他更放心。
如果二十岁的杨胜秋表现出三十岁的沉稳四十岁的老练,他反而不敢放心去用了。
“过了年,你就去户部吧,我在那边给你腾出了个空缺,会辛苦一些,但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杨胜秋心中一喜,前两天刚刚得到的消息,过完年,三皇子要去户部观政。
不要小看户部,那里的确很辛苦,但却是皇帝的钱袋子,如果不是信任的皇子,皇帝是不会轻易让人去户部观政的。
以前的太子,现在的静王,也只在户部待过一个月,至于三皇子,去过户部,不到十天便被派到其他地方了,而这一次,皇帝让三皇子在户部至少待半年。
而现在,冯首辅要把他派到户部,这就是让他跟在三皇子身边的意思了。
但是杨胜秋知道,户部的这个空缺一定不是这两天才有的,冯恪原本就已经决定让他去户部跟着三皇子了,即使没有冯雅兰落水这件事,这个位子也是他的。
而现在失去一门亲事,换来的也只有这个机会,杨胜秋觉得有些可笑。
他一揖到地:“学生定当认真办差,不负恩师提携之恩。”
冯恪微笑:“至于你的亲事,先不用着急,为师记着呢。”
杨胜秋再谢,冯恪却制止了他,说道:“圣上面前,为师自会为你美言。”
第189章 乱(两章合一)
杨胜秋走出外书房时,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一条猫尾消失在冬青树后。
原来是猫。
杨胜秋没有在意,昂首走出冯府。
冬青树后,大胖喵的一声:【妖姐,你咋让他发现了呢?好危险!】
小妖:【蠢猫,姐是故意的,姐看到他笑了。】
大胖:【妖姐真腻害!】
小妖:【滚,少拍马屁,姐不吃这套。】
杨胜秋还没到家,赵时晴便知道了他要去户部的事,也知道他是面带微笑走出冯府外书房的。
这笑容,当然不是因为户部的那个空缺,而是冯恪最后的那句承诺。
赵时晴心道,这算不算是用绿帽换来的好处?
赵时晴陷入了沉思,她的见识还是太短浅了。
次日,杨胜秋见到了郎大人。
郎大人特意选在离翰林院和六部五寺都很远的一座酒楼里,与杨胜秋见面。
不但如此,郎大人还穿了一袭半新不旧的布衣,乍看上去就像是个屡试不第的中年举人。
其实冯雅兰落水的消息虽然传出来了,但现实一向如此,对于这种人,人们关注的往往是受害者,而非加害者。
更何况这当中还有人推波助澜。
有心算无心,哪怕是手眼通天的冯恪也没能在第一时间里控制舆论的发展。
若非有皇帝的那道圣旨,摆在冯雅兰面前的,就只有死路一条。
毕竟,救她的是两个小厮,哪怕以身相许,堂堂首辅家的小姐,以身相许也许不到小厮头上。
尽管如此,冯雅兰落水的消息还是在小范围内被传得沸沸扬扬,虽不致于传遍大街小巷,可是京城里的权贵圈里已经差不多都知道了。
然而,是谁把冯雅兰推下水的,反而没有人关心。
可是郎大人心虚!
越是没人提,他就越是心虚。
因此,他才没让杨胜秋去他府上,而是约在外面。
杨胜秋看到郎大人这副打扮,便猜到是怎么回事了。
一番寒暄之后,杨胜秋便切入主题:“东翁,郎小姐是不是对我有误会?若有,东翁可以明提,五小姐是无辜的。”
没错,即使杨胜秋已经贵为状元郎,单独面对郎大人时还是以东翁相称,把自己的位置放得极低,这让郎大人对他的好感没有因为两人地位拉近而减退。
而此时的这几句话,却是彻彻底底将郎家父女钉在了耻辱柱上。
郎大人忙道:“哪里的话,小女虽然任性,却不会做出如此下作之事,我问过她,她撞到五小姐纯属无意,推五小姐落水的却另有其人。”
杨胜秋沉默不语,郎大人反而说不下去了。
他等着杨胜秋问另有其人的那个人是谁,可是杨胜秋却不问。
他不问!
这天聊不下去了。
郎大人只好硬着头皮说道:“有一位范小姐,当时她也在旁边。”
杨胜秋抬眼望着他,目光深深,郎大人心头一紧。
他猛然意识到一件事。
无论杨胜秋是不是还叫他东翁,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和以前不一样了。
以前他是杨胜秋最大的靠山,而现在,杨胜秋背后还有冯恪。
甚至于,还有三皇子。
无论推冯五小姐下水的那个人是郎玉玉还是范秋筠,对于杨胜秋而言全都不重要。
他求娶冯雅兰是为了利益。
他不娶冯雅兰也是为了利益。
甚至于,冯雅兰落水,他也同样得到利益的人!
郎大人的心沉了下去。
范秋筠无论是为什么,她也一定是有利可图。
冯雅兰落水,出手推人的范秋筠得到了好处,背后指使的人得到了好处,五皇子白得一个美人也得了好处,冯恪在皇帝面前做了一回苦主,搏来同情也得了好处,而看似被人戴绿帽的杨胜秋,显然也利用这件事把利益最大化了。
甚至就连受害人冯雅兰,也从嫁给寒门状元,一跃成为皇子侧妃。
也就是说,这件事中,除了他们郎家以外,所有和这件事沾边的人全都得到了好处!
受伤的只有他们父女。
这件事之后,郎玉玉绝不可能嫁进三皇子府,不仅三皇子府,所有的皇子府她都进不去了。
不仅如此,京城的勋贵之家,皇室宗亲,也不会让她进门。
因为这件事毁了的,不是冯雅兰,而是郎玉玉,是他的女儿!
郎大人离开的时候,像是老了十岁。
而此时的三皇子妃冯佳荷正在怔怔发呆。
刚刚父亲让人递话给她,推冯雅兰落水的另有其人,不是郎玉玉,而是范秋筠!
冯佳荷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如果真有那个人,不也应该是青川县主那个棒槌吗?
怎么会是范秋筠?
她很喜欢范秋筠,如果不是范家和梁王府扯上关系,她甚至想把范秋筠许配给自己的四哥。
四哥是庶出,娶范秋筠为妻也不算是辱没了他,而且范家有钱,对于三皇子而言,也算是一份助力。
现在父亲却说是范秋筠推冯雅兰落水,冯佳荷怎会不意外?
她想了想,在场的人全都查过,没有人提到范秋筠。
那么父亲如何知晓的?
只有一个可能,是冯雅兰说的!
冯佳荷面沉似水,一定是冯雅兰这个贱人。
这贱人名誉扫地,还要拉一个垫背的,她知道本皇子妃欣赏范秋筠,所以她就出言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