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作者:
姚颖怡 更新:2025-10-22 14:25 字数:3126
据说,魏老夫人受到惊吓,再次中风,这一次,已经连话也说不出来了。
消息传进皇宫,永嘉帝派了太医前往庄子,太医回来后,丽太妃亲自召见。
“堂姐如何了?”丽太妃关心地问道。
太医叹了口气:“老夫人的状态不太好,虽然看上去还清醒,可是却已经不会说话,无论想说什么,都是只有一个坐字。”
是的,太医见到魏老夫人时,魏老夫人正在对着丫鬟大喊大叫:“坐,坐,坐坐,坐坐!”
丫鬟听不懂,魏老夫人喊得更大声,状若疯子。
后来闻到气味不对,众人这才知道,原来魏老夫人便溺了。
太医把看到的和从丫鬟们口中听到的,原原本本讲了一遍,丽太妃的眼睛越来越亮,那块压在她心头的大石头,终于要自己崩塌了吗?
太好了!
她若是想杀魏老夫人,她早就杀了。
可是她不敢。
魏老夫人是什么人,没有人比她更清楚。
她能想象到,只要她前脚杀了魏老夫人,后脚当年的秘密就会被曝到人前。
那个老贱人,一定会留后手。
所以这些年,她敬着,捧着,把老贱人的儿孙全都捧成废物,让那老贱人最后连个有用的子孙都没有。
不用她出手,老贱人的儿子孙子就能把她活活气死。
而现在,这个老贱人终于快要死了,不,哪怕不死,也是个废人了。
丽太妃不是一个聪明人,她这辈子所有的聪明,全都用在与魏老夫人相处上了。
她们是最好最亲的姐妹,天下第一好的姐妹,哈哈哈!
丽太妃纵声大笑,这么多年了,这是她笑得最畅快的一次。
没有人知道,这些年来她是怎么从提心吊胆中撑过来的,没有人知道。
那个秘密,她要烂在肚子里,带进坟墓。
至于龙椅上的那位,她是到死都不会吐露半个字的。
只要她不开口,哪怕她活着的时候做不了太后,可是只要她死在太上皇后面,哪怕是死了也会被追封为太后。
当然,前提是她要健健康康地活着,一定要死在太上皇后面。
“那个老王八,吃那么多丹药,怎么还没把他给吃死!”
想到长寿宫里的太上皇,丽太妃便咬牙切齿。
魏老夫人不能再对她形成威胁,在丽太妃心中,已经等同于死人,从今以后,她甚至想都懒得去想了。
因此,现在丽太妃最恨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太上皇。
这个老不死,让她不但搭上了自己的青春,还搭上了亲生骨肉,可到头来却连一个后位也不肯给她。
她的儿子已经是皇帝了,那个老不死却还是不肯让她做太后。
丽太妃握紧拳头,那个老不死是修仙的,如果她不是怕受到反噬,早就写上老不死的生辰八字,日日夜夜往他心口上扎针,活活疼死他!
那老不死这辈子没做过几件好事,恐怕也是害怕被人咒死,这才去修仙吧,想让祖师爷保佑他,呸!
丽太妃关上门骂了个痛快,这时,内侍在外面说道:“太妃,乔贵妃来给您请安了。”
丽太妃眼里多了一抹嫌弃,那个贱人来干什么?
没错,在丽太妃眼里,这宫里的女人全都是贱人。
太上皇留下的老太妃是贱人,永嘉帝后宫里的女人也都是贱人。
第194章 救人(两章合一)
乔贵妃这些日子心情很不好。
眼见儿子就要被册封太子了,却忽然冒出黄知府的家人。
若是其他人也就罢了,劝解不行就收买,收买不成就恐吓,恐吓不成就一刀杀了。
可偏偏那黄家父母不按常理出牌,拼着搭上一条命,直接去大理寺敲响鸣冤鼓。
鸣冤鼓一敲,惊动全城,瞒不住,藏不住,更何况黄父死了三个儿子,妻子也死了,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他连命都不要了,要银子还有什么用?
这件事,无论燕侠查到什么结果,三皇子全都摆脱不了干系,毕竟,无论前面发生过什么,有没有人陷害,刺向黄知府的最后一刀是来自他,不是他的判决,黄知府不会受不了刺激,心疾复发,一命呜呼。
永嘉帝虽然喜欢三皇子,可是说得直白一些,他有九个儿子,三皇子只是九个中的其中一个。
如果他是普通父亲,他可以放纵偏爱,可他是皇帝。
他的偏爱不是他说怎样就怎样,还有文武百官,还有悠悠众口。
再说,永嘉帝对三皇子的宠爱,还没到甘愿为他面对千夫所指的程度。
父爱,有,但也只是相对其他皇子多了一点而已。
若说在这座皇宫里,谁最了解永嘉帝,那一定非乔贵妃莫属。
越是了解,她便越是知道这一次的事,对于三皇子而言是一道难以跨越的坎儿。
然而,她们母子走到这一步,已经不能回头,前面是荆棘铺路,回头却是尸山血海,咬着牙走向去,总能跨过险境,然而若是在这个时候打退堂鼓,那便是一箭穿胸。
乔贵妃思来想去,若说这宫里还有谁能够真正地帮到她们母子,那就只有丽太妃了。
乔贵妃八面玲珑,这些年来,她从未恃宠生娇,哪怕已经贵为皇贵妃,在丽太妃面前仍然伏低做小,哪怕丽太妃暗地里骂她贱人妖妃,可是看到她时,也能难得地给几分好脸色。
众所周知,自从太上皇什么也没有交待便去了长寿宫,丽太妃的脾气便一天比一天大,谁让太上皇临走也没有封她为后呢。
比如现在,丽太妃在骂了几句贱人之后,还是换上一副笑脸召见了乔贵妃。
乔贵妃不是空手来的,她带来了新制的两盒面膏。
这两盒面膏,用的并非宫里的方子,而是乔贵妃让人从宫外重金淘来的,又在十几名宫女脸上试过,确定没有问题,这才送到丽太妃面前。
“嫔妾听闻远山村里有个年近七旬的妇人,乍看上去也就只有四十上下,便去打听,这才得知,这妇人的父亲、夫君连同儿子,都是采药人,妇人初时只是为了保养被山风吹粗的皮肤,便把草药研磨成粉加抹在脸上,时间久了,她也摸出门道,这药材用得越来越精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到了做曾祖母的年纪,看上去却依然年轻,只是她住在深山里,这件事没有传出去,托了娘娘的福,嫔妾娘家的人竟然真的找到了她,还从她手里买来了这方子。”
丽太妃平日里不喜别人叫她太妃,又不是太后,一字之差,却差了十万八千里。
因此,乔贵妃索性称她为娘娘。
丽太妃的脸上难得地有了笑意,她拿起一盒面膏闻了闻,道:“味道倒是清淡,闻起来舒服。”
她瞟一眼目露期盼的乔贵妃,淡淡问道:“老三这阵子忙啥呢,怎么也没见他进宫呢?”
乔贵妃叹了口气:“不瞒娘娘,他早就想进宫给您请安了,可他正在风口浪尖上,别说进宫了,就连出去喝个茶,都要被人在背后说三道四。”
丽太妃冷哼一声:“明天让他进宫,本宫倒要看看,谁敢说他。”
乔贵妃忙道:“好好好,嫔妾这就让人给他送信儿,让他明天进宫,给娘娘您请安。”
走出丽太妃的寝宫,乔贵妃长长地呼出一口浊气。
终于有人让三皇子进宫了。
自从出事之后,永嘉帝便没有召见过三皇子,三皇子想进宫都没有借口。
好在还有丽太妃。
次日,三皇子便进宫给丽太妃请安。
丽太妃其实对这些孙子都不亲厚,虽说隔辈亲,可那也是亲生的,这些孙子,没有一个和她有血缘,她想亲,也亲不起来。
相对而言,她对三皇子算是最好的了。
当然,和亲生祖孙还是比不了,但是比起其他皇子,那就好太多了。
主要原因,一是乔贵妃会办事,二是三皇子从小就嘴甜会撒娇。
就像今天,三皇子陪着丽太妃说了好多话,把丽太妃哄得很开心。
于是第三天,丽太妃便在永嘉帝面前,为三皇子说了一大堆好话。
总之就是,她老了,虽然有一大堆孙子孙女,可是真正贴心的只有三皇子。
你是皇帝,谁当太子都行,反正都是我孙子。
可是朝臣们已经请立两次了,朝野上下都认为下一位太子就是老三,这当口老三出事,当不成太子了,那老三怎么办?
永嘉帝最不喜的,就是后宫干政,若是往常,他一定会驳斥回去,可是今天,他却沉默不语。
丽太妃察言观色,便知道其实自己说到皇帝心里了。
皇帝也有此意。
丽太妃在心里冷笑,若不是本宫担心你会死在我前面,我才懒得管这些烂事,又不是从本宫肚子里爬出来的。
可是现在,她虽然上了年纪,可是身强体健,对比整日一脸倦容的皇帝,丽太妃有信心白发人送黑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