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作者:姚颖怡      更新:2025-10-22 14:25      字数:3141
  他们为什么要是宝庆侯府的家奴?
  杨胜秋叹了口气,想到连唯一的一条出路也被堵上了,他顿觉茶楼里压抑窒息,轿子还没有回来,他准备到外面去等。
  还没走到门口,小二便追了上来:“大人,您还没有会帐呢,承惠五钱银子。”
  杨胜秋一怔,不是苏秀秀请客吗?
  可是苏秀秀走了......
  只是一壶茶,几样点心,就要五钱银子,怎么不去抢?
  杨胜秋悻悻地从荷包里摸出五钱银子交给小二,大步走出茶楼。
  对了,明天苏秀秀还要去户部找他要银子,这银子还要他来付......
  第221章 赐婚(两章合一)
  次日回到户部衙门,小墨打听到,杨胜秋家里走水的事,确实是有人来报信,报信的是一个小后生,而且见过那小后生的衙役对此深信不疑,因为那个小后生形容狼狈,烟熏火燎,一看就是从救火现场来的。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闲言碎语,哪怕是进士扎堆的六部亦是如此。
  六部衙门在同一条街上,这条街就叫六部街。
  这件事不知为何就传了出去,待到重新传到杨胜秋耳中时,已经变成,杨胜秋想要告假,担心侍郎大人不允,就让邻居来报假信。
  为何确定是假的呢?
  因为那天太常寺少卿的嫡长孙过满月,六部各衙门都有人去喝满月酒,兵部老陈恰好和燕三老爷在一桌,燕三老爷是西城司指挥使,他亲口证实,西城司的救火队已经整整十天没有动过了,闲得很。
  这就意味着整个西城,已经连续十天没有走水了。
  杨胜秋家在西城,他家是在梦里走水的吗?
  老陈是武将出身,有名的大嗓门大嘴巴,酒宴还没散,六部其他衙门的人便全都知道这件事了。
  户部也有人在场,这件事次日就传到户部侍郎耳中。
  侍郎大人二话不说,就把杨胜秋臭骂一通。
  侍郎大人状元出身,做过御史,口诛笔伐样样犀利,更重要的是,无论侍郎还是尚书,都是孤臣。
  户部是大雍朝的钱袋子,永嘉帝特意选的这两个人,都有同一个特点,那就是不站队,除非是太上皇、皇帝,否则谁也别想让他们低头。
  杨胜秋背后站着的是冯恪,侍郎大人却是不惧的,因为户部侍郎这个位子,冯恪盯了几年,想要安排自己人调过来,可惜一直没能得手,这位状元出身的侍郎大人,就像是钉在这个位子上,冯恪也拿他没有办法。
  就像现在,杨胜秋在户部举步维艰,冯恪能不知道吗?
  他知道。
  可他却没有出手。
  为什么?
  因为他在观望,若是杨胜秋连这点事都摆不平,那就难堪大用,根本不配他伸手相助。
  杨胜秋经过在接连两次去冯府,都没能见到冯恪之后,便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他想被人重用,首先是你能立起来,立不起来就是废物。
  只要能跻身官场的,哪个不是家族希望,人中龙凤?
  但是能够青云直上功成名就的又有几人?
  杨胜秋想通这些,内心平静下来,埋头处理那堆积如山的文书。
  那天秀秀回到甜井胡同时,夏大川却还没有回来。
  秀秀并不知道夏大川是悄悄跟着她出去的,她没有在意,其他人也没有在意,一个身强力壮又有武功的大小伙子,能出什么事?
  直到夜深人静,夏大川才垂头丧气地回来。
  夜里下起了雪,地面不一会儿就白了。
  老鱼打开门,便看到一身雪白目光呆滞的夏大川。
  “小夏,你去哪儿了,怎么这么晚,快点进来。”
  老鱼当了一辈子海盗,没有成亲,无儿无女,他很喜欢夏大川,因为夏大川长得黑,很像他们这些船上人。
  他拉着夏大川到门房里烤火,火炉上有烤花生烤栗子,老鱼把白天没吃完的烧饼放在火上烤着,对夏大川说道:“这是王记的烧饼,秀秀姑娘带回来的,王记烧饼要排队才能买上,这两个是我想留着明天早上吃的,你小子有口福了。”
  夏大川原本呆愣愣地站在那里,忽然听到老鱼的话,他一下子瞪大了眼睛:“鱼爷,您说这烧饼是谁带回来的?”
  老鱼:“秀秀姑娘啊。”
  夏大川:“她哪天带回来的?”
  老鱼不明白夏大川为啥要在这件事上叫真,便道:“今天啊,就是今天下午,她给了我三个,晚上我吃了一个,还余下两个。”
  夏大川一下子活过来了:“秀秀姑娘回来了?她没让拍花的拍走?”
  老鱼朝他脑袋上来了一记:“臭小子,你就不能念叨点好的,秀秀姑娘好好的,为啥要被拍花的拍走啊。”
  夏大川咧开嘴,笑得像个傻憨憨。
  老鱼心里一动,斜着眼睛看他:“你小子可别动歪心思,秀秀姑娘不是丫鬟,她是二小姐的小姐妹,再说,人家虽然父母双亡,可是还有外家,不是无依无靠的孤女,更何况还有二小姐给她撑腰,让二小姐知道你打她小姐妹的主意,看老太爷怎么收拾你。”
  夏大川连忙摇头:“没有没有,我不敢,真的不敢。”
  秀秀姑娘秀外慧中,心灵手巧,哪里是他一个穷侍卫可以肖想的,只要秀秀姑娘平平安安的,他便心满意足了。
  第二天,秀秀便带着张野去户部讨要银子,十两银子呢,可不是小数目,她已经想好要怎么花了。
  刚到户部门口,还没来得及向守门的衙役询问,小墨便迎了上来。
  他已经等待多时了。
  杨胜秋说了,秀秀来了就把银子给她,不能让秀秀和衙役说话,更不能让人知道,秀秀是来找他的。
  秀秀见过小墨,知道这是杨胜秋的长随,她从小墨手里接过那十两银子,带着张野欢欢喜喜地走了。
  望着那一大一小远去的背影,小墨在心里默默为自家公子不值,公子这次真的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竟然让这个村姑骗去了十两银子。
  十两银子虽然不多,可是对于没有家世,仅靠俸禄生活的杨胜秋而言,却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那天秀秀一回来,就把她和杨胜秋见面的事,一五一十全都告诉了赵时晴。
  几天后,赵时晴便从萧真那里得知杨胜秋让人假报走水的事,没想到秀秀的骚操作竟然还会有这种后果,赵时晴惊愕之后便是哈哈大笑。
  出了正月,过了二月二,便到了赵廷暄离京的日子。
  赵时晴提前一天给他送行,兄妹俩全都清楚,这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
  赵廷暄哭红了双眼,他对赵时晴说道:“小妹,母妃不是坏人,你不要记恨她。”
  赵时晴点头:“我不记恨,我有仇当面就报了。”
  赵廷暄......
  他只好换个话题:“长姐出嫁时,你会回梁地送她吗?”
  赵时晴觉得二哥有点没话找话:“我不送,我接她。”
  赵廷暄还想叮嘱几句,却又不知该说什么,他和小妹,好像是小妹叮嘱他更多些。
  赵时晴:“回到王府,老王妃肯定会碎碎念,挑拨大哥和你的关系,她想让你取代大哥,虽说大哥也是她的亲生骨肉,但是大哥从小来了京城,与她不亲,再说,你听她的话,大哥却不会听她的。”
  赵廷暄半信半疑,换作以前,他是绝对不会相信的,但是有了赵云暖被迫远嫁的事,他对聂氏的信任大打折扣。
  但他还是下意识地为聂氏辩解:“哪怕大哥没有养在母妃身边,他也是母妃十月怀胎生下的亲生骨肉,再说,世上哪有不是的父母,母妃即使一时气愤,也不会真的想要挑拨大哥和我的关系。”
  赵时晴翻个白眼:“信不信由你,等你见到她,她一定会和你说,大哥耳根软,只听大嫂和姐姐的,大嫂是狐狸精,娶她进门就是家门不幸,至于姐姐,她肯定会说姐姐野心勃勃,想要架空大哥,而她之所以让姐姐嫁到京城,全都是为了大哥好,而姐姐还得了一门好亲事,两全其美。她还会告诉你,她在王府里受尽苛待和折磨,而这一切,都是你不争不抢造成的,你若是还有一分孝心,就不能坐视不理。”
  赵时晴见赵廷暄不说话,告诫道:“你最好留个心眼,别被人当刀使,你和大哥一争长短,你争不过的。
  论长幼,大哥占了嫡长,父王不在,长兄为父,你和他争,你就是不悌不孝,谁会服你?
  论助力,姐姐把亲卫军的兵权交给了大哥,更何况,他还有大嫂这个贤内助,你有什么?一群只会风花雪月的二世祖和一个只会拖后腿的老娘?
  论民心,大哥接手政务后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百姓爱戴他,你呢,你在京城被皇帝罚抄孝经的事,怕是早就传到梁地了。
  所以,你争不过的,你只要争了,等着你的是什么?别人不知道,你生在皇室,你会不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