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作者:姚颖怡      更新:2025-10-22 14:25      字数:3144
  她的四个大丫鬟,在她落水出事之后,便被府里处置了,她担心她们被卖到腌臜地方,拿了私房钱悄悄将她们买下来。
  她托了自己的奶嬷嬷,给她们张罗亲事,可惜直到她来了紫竹观,她们的亲事依然没有着落。
  开始时她以为她们眼光高,后来才知,她们是放心不下她。
  她把自己的积蓄,连同姨娘这些年攒下的金银细软,全都交给了四个丫鬟。
  让她们用这些银子,盘下一家绣坊。
  她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她不知自己能不能走出紫竹观,这家绣坊是她给姨娘留下的后路。
  姨娘膝下无子,有朝一日,年老色衰,靠着这家绣坊,也能安渡晚年。
  同时,这家绣坊还是四个丫鬟的容身之地。
  女子艰难,这也是她能为她们提供的最好的出路。
  她来紫竹观时,没有丫鬟婆子,只带着一个包袱,两袖清风。
  四个丫鬟全都做的一手好绣活,她们替她打理绣坊,平日还悄悄买通紫竹观里的坤道。
  这事,冯雅兰原本是不知道的,她还庆幸自己遇到的都是好人,没有受到苛待,直到前几日她从坤道手里拿到丫鬟们给她送来的精米,她这才知道,原来她们一直在悄悄照顾她。
  冯雅兰比以前更加爱惜自己,她如今身无长物,她能做到的,惟有好好活着。
  这场发烧是个意外,好在她的棉被很厚,她用棉被蒙上头,把自己包裹起来,迷迷糊糊便睡了过去。
  梦中也是春日,草长莺飞中是一片深深浅浅的红,她成亲了。
  洞房花烛,身着大红喜服的少年面如冠玉,这是她的夫君。
  夫君文质彬彬,笑容温柔,然而,当她与他四目相对时,她却发现,他的笑容不达眼底。
  她心里有些失望,或许他也嫌弃她是庶女吧。
  夫君名叫郎秋白,是个孤儿,但是他的运气很好,被父亲的门生郎静看中,为他早夭的弟弟承嗣。
  她对夫君又多了几分怜惜,怜惜他没有父母兄弟,怜惜他寄人篱下,她加倍对他好,他偶有回应,她便暗暗欢喜。
  后来,她有了身孕,而此时,童州水患,夫君随五皇子前往童州,她送他出了家门,亲手系上她为他求来的平安符。
  他让她好好照顾自己和他们的孩子。
  她等啊等,十月怀胎,瓜熟蒂落,她生下了他们的儿子。
  而她却等来了他的死讯。
  他死了,被洪水卷走,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那场水患死伤惨重,五皇子和他的随从全部获罪,而她的夫君却因殉职而受到了嘉奖。
  但是再多的嘉奖也难抵她的伤痛,她没有了夫君,她的儿子没有了父亲。
  她闭门谢客,独自在家抚养儿子。
  时光如水,转眼三年过去,按照习俗,她要带着儿子去道观为亡夫做法事,她平时很少出门,甚至连娘家也已很久没有回去了。
  道观里熙熙攘攘,她一刻也不敢松开儿子的手,就连出恭也要带着儿子。
  然而可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她刚从恭房出来,斜次里冲出一个人,一把抢过她的儿子,向着相反的方向跑去。
  她大叫着追赶,忽然几名健壮的妇人冲了过来,将她拦住,她向左,她们也向左,她向右,她们也向右,她好不容易冲出她们的阻挡,哪里还有那人的身影。
  她找遍整个道观,也没有找到她的儿子。
  无奈之下,她只能求助娘家,姨娘跪在父亲面前苦苦哀求,父亲终于同意出手相助。
  这场兴师动众的寻找历时一个多月,却仍然没能找到儿子的踪影。
  父亲不再管了,衙门也将此案高高挂起,只有她,仍然在寻找她的儿子。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她一直都在找孩子的路上,直到有一日,她因躲避惊马摔下徒坡,双腿尽断,此后多年,再也没能走出家门......
  忽然,一阵天昏地暗,梦中的景象发生了变化,她被人像扔垃圾一样扔在地上,她挣扎着想要爬起来,却看到两双华丽的靴子一前一后走到她面前。
  她艰难地抬起头,向上仰望,她看到一张似曾相识的脸。
  郎秋白,她的亡夫!
  而站在亡夫身边的年轻人,竟然也有几分熟悉。
  一阵撕心裂肺的疼痛蔓延至全身,她嘶声大喊,猛的睁开眼睛。
  四周昏暗,呼吸困难,她下意识挣扎,终于,一阵微凉袭来,她嗅到了新鲜的空气,大脑也变得清明起来。
  她躺在床上,满头大汗,身上湿漉漉,被子也是一片粘湿。
  她想起来了,她发烧了,她伸手去摸自己的额头,她退烧了。
  冯雅兰强撑着坐起身,头有点晕,但是她知道,自己应该没事了。
  她给自己换上干爽的衣裳,睡前准备的热水已经凉了,她喝了几口,干涸的嗓子得到滋润,身上也舒服了许多,她回到床上,又把被子翻过来重新盖上,却再也睡不着。
  她经常做梦,但是醒来却不记得了,可是今天这个梦,却依然历历在目。
  郎秋白......
  她搜遍记忆,确定没有听到过这个名字。
  她知道郎静,郎静有一儿一女,儿子尚幼,女儿就是那个让她咬牙切齿的郎玉玉。
  她没听说郎静还有侄儿。
  不对,不对!
  她的脑海中浮现出郎秋白的脸,这个在梦中与她做了大半年夫妻的人,她怎会忘记他的脸?
  更何况,她不仅记得他年轻时的容颜,她甚至还在梦中看到中年的他,时光善待,他依然清秀儒雅,俊逸出尘。
  冯雅兰默默闭上眼睛,她记得这张脸,她见过这张脸。
  杨胜秋!
  那还是杨胜秋提出求娶之后,嫡母让她相看,她们这样的人家,是没有不相看就结亲的事情,否则也会落人话柄。
  那日她站在凉亭里,看到三哥带着杨胜秋从前面走过,不知三哥说了什么,杨胜秋停下脚步,看向凉亭。
  那一刻,并没有四目相对,但是她的脸红了。
  原来郎秋白就是杨胜秋,她隐约记得杨胜秋和郎家也是有关系的,只是不知为何,梦里杨胜秋会改名字。
  既然那人是杨胜秋,那么梦中最后跟在郎秋白身边的年轻人又是谁?
  冯雅兰心中一动,她想到什么,披衣下床,走到铜镜前,找到火折子点上蜡烛,借着跳动的烛火,她看到了镜中的自己。
  难怪她觉得那年轻人眼熟,当然眼熟了,因为那年轻人与她竟有四五分的相像。
  冯雅兰跌坐在椅子里,事情原来是这样的,竟然是这样的!
  可是为什么?
  为什么?
  她忽然想到,如果她没有落水,如果没有五皇子的求娶,那她是不是还会嫁给杨胜秋?
  梦里的一切,会不会就是她应有的命运?
  她嫁给杨胜秋,怀了孩子,杨胜秋因公殉职,她独自抚养儿子,三年后,儿子被人抢走,她四处寻找,最终变成残废,多年之后,杨胜秋带着儿子回来,清贵雍容,一身光鲜,而她,狼狈潦倒,宛若乞丐。
  冯雅兰再次感觉呼吸困难,这一次没有被子蒙头,可是四周的空气却越发稀薄,她大口地喘着气,如同一尾离岸的鱼。
  她颤抖着将铜镜扣在桌上,她不想看到镜中的自己,不想想起那个酷似自己的青年。
  郎秋白骗了所有人,也骗了她的一生!
  这是上天给她的警示吧,她虽然来了紫竹观,但是比起梦中的自己,她无比幸运。
  比起嫁给杨胜秋,重新过一遍梦里的日子,紫竹观简直就是福地洞天。
  在这里,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念经打坐,养花种菜,有对她还算友善的坤道和居士,外面有惦记她的姨娘和丫鬟们。
  次日,冯雅兰起床时已是日上三竿,错过了早课的时辰。
  她以为会被斥责,可是却收到了一小包黄糖:“看你的脸色不太好,身子不适就回去躺着吧。”
  冯雅兰连忙谢过,勤快地拿起扫帚开始打扫,刚扫完一块空地,便看到佳柔长公主走了过来。
  “你的脸色不好,是病了吗?一会儿我让清风师姐给你诊脉,有病不要硬扛。”
  佳柔长公主的声音冰冰冷冷,但是说出来的话,却让她心中温暖。
  清风师姐很快就来了,给她诊了脉,又送来三颗蜡丸,还贴心地带来几块南瓜糖,叮嘱她服下后就回去躺着。
  她听话照做,傍晚时分,小道姑给她送来白粥,悄悄对她说道:“有人向我打听你呢,这事我可谁也没告诉,你要谢谢我,我还给你送白粥了,等你身子养好了,你要帮我浇菜地。”
  冯雅兰一怔:“好啊,明天我就没事了,你的菜地我来浇,对了,是谁向你打听我?”
  小道姑笑嘻嘻:“是个很俊的公子哦,他问我,你来观里后,家里人有没有来看过你,有没有给你送过东西,还问我,你和长公主关系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