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作者:姚颖怡      更新:2025-10-22 14:25      字数:3176
  赵时晴叹了口气,好在现在还来得及,就是不知道该怎样提醒。
  见她没有说话,萧真猜到她在想什么,说道:“此处是童州城里地势最高的地方,而且山上植被丰盛,做为根据地再合适不过,我已经让李喜许乐准备了几条船,方便运送灾民和物资。”
  赵时晴眼睛亮了,这里做为根据地,他们的人会留在这里,定然不会任由那些人图谋不轨。
  “好啊,这里挺好的,对了,我们要不要去见见当地的父母官?”
  萧真微笑:“知州大人现在很忙,忙着打扫衙门,忙着整束民风,忙着为四皇子接风洗尘,咱们当然要去见他,但是白天肯定不行,今天晚上我去登门拜访。”
  赵时晴一听就乐了,妙啊,正合她意。
  “我和你一起去,要不,我给你把门望风也行,你带我一起去,好不好,我肯定不会给你拖后腿,你忘了,在白凤城时咱们合作得不是很好吗?”
  想起白凤城的经历,萧真莞尔,他和她就是从合作开始的。
  “好,可以。”
  他顿了顿,又道:“这里已经被我包下来了,茶楼二楼有几间雅间,正好可以住人,另外,童河的支流距离这座山约有三里,李喜和许乐找到两位水性极好的人,可以把咱们的兵器从水下悄悄运过来。”
  萧真说得平平淡淡,可实际上,虽是童河支流,可是进城的这一段修有吊桥,无论是人是船,都要经过盘查后才能进城。
  而这两名水性极好的人,真实身份是童河上的水匪。
  两人最拿手的,就是悄悄潜入水下,破坏船只。
  李喜和许乐费了不少功夫,花了大价钱,才让这两人同意出手。
  赵时晴大喜,又有些遗憾:“早知道今天可以不用盘查就进城,我们就把兵器带在身上了。”
  有钱难买早知道,再说,今天这事谁能想到?
  赵时晴问道:“童州水患的事,京城已经传了很久,童州本地应该也有传言了吧?”
  萧真苦笑,李喜和许乐之所以早早过来,就是为了散播消息,可惜百姓们好不容易相信了,官府便派人来抓造谣的人了,若不是李喜和许乐有武功跑得快,说不定这会儿已经在大牢里了。
  萧真说道:“李喜甚至埋了石人,当众把石人从地里挖出来,石人身上刻有某年某月某日水患的字样,百姓们纷纷跪倒,感谢上苍预警。
  消息很快便传得沸沸扬扬,官府非但不信,还四处捉拿散播谣言的人,比起钦天监的那群酒囊饭袋更加可恶。”
  钦天监的人是直接无视,童州衙门索性来抓人了。
  赵时晴真的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为了让朝廷重视这件事,萧真不可谓不用其极,办法用尽,可是收获甚微。
  赵时晴安慰他道:“还好,至少是在水患发生之前,朝廷就派人过来了,不像梦里那样,直到水患发生了,才派人过来赈灾。现在的情况,比起梦里已经好了太多。”
  两人正说话间,江平从外面回来了。
  赵时晴连忙问道:“怎么样,城门口的事打听清楚了吗?”
  江平说道:“两名衙役一死一重伤,重伤的那位伤得很重,恐怕也是难逃一死。
  衙役们赶到时,那个假妇人已经逃跑,听目击者所说,两名衙役紧追不舍,那个假妇人见无法摆脱,忽然停下脚步,转过身来,衣袖一挥,那两名衙役便倒在了地上。
  凶器是袖箭,那假妇人好大的胆子,明知城门口会有盘查,仍然随身携带暗器。”
  赵时晴眉头微蹙,看向萧真:“这个二......咳咳,这个假妇人是故意的,先是故意让女衙役发现他是男人,转移注意力,让女衙役疏忽掉被他藏在衣袖里的箭筒,接着他又故意逃跑,杀死衙役,造成城门口的混乱,让他的同伙趁乱进城。
  刚刚我还遗憾没有带上兵器,因为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好机会。
  可若是这好机会是有人故意为之呢?
  这妇人带了袖箭,他的同伙一定也带着兵器,他们杀害衙役,制造混乱,就是为了把兵器带进城中。”
  萧真点点头,他也是这样想的:“早上离开客栈时,昨晚那些人还在,如果他们兵分两路,一路在客栈里,另一路进城,那么便能利用城门口的混乱,把兵器带进城中。”
  赵时晴想到了在路上见过的那位曹仙子,虽然还没有得到证实,但是她已经把曹仙子和杨胜秋当做一伙的了。
  “你说,如意客栈的这伙人,会不会和曹仙子也是一伙的?他们和曹仙子一样,是为了杨胜秋才来到这里的。”
  第260章 钱知州(两章合一)
  今日之前,萧真对于这伙人的身份还有诸多猜测,可是经过城门口的事情,再结合前世杨胜秋的经历,萧真已经可以确定,这伙人和曹仙子一样,他们来童州的目的就是杨胜秋!
  皇家无亲情,更何况是哀帝的后人。
  他们本是天皇贵胄,但是从记事起便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尊贵的身份不但不能成为助力,反而是死穴。
  为了生存,他们放弃身份,放弃名声,放弃尊严,放弃除了生命以外所有的东西。
  虽然已经沦为草莽,但是争权夺利早已刻进骨血里,他们为了山门的话事权,不惜兄弟相残。
  朝廷对于罪臣的连坐,只要不是诛九族和满门抄斩,往往还会放过女眷和幼儿,然而兄弟相残,却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人。
  杨胜秋的母亲一介孤女,逃亡多年,仍然难逃毒手。
  而杨胜秋,虽是外姓,但却是长房留在世上的惟一血脉。
  可惜前世萧真死的太早,不知道杨胜秋后来如何,他对杨胜秋的所知,止于杨胜秋殉职,而杨胜秋的儿子失踪,则是另外的事了。
  就连怀疑前世杨胜秋是假死远遁,也是萧真和赵时晴的猜测。
  即使现在能够确定曹仙子和昨晚这伙人都是冲着杨胜秋来的,也无法得知,这些人对于杨胜秋而言是敌是友。
  萧真说道:“京城传来的消息,四皇子一行应是明日出京,如不出意外,路上至少需要七八日,也就是说,十日后,他们方能到达童州。”
  萧真和赵时晴一行仅用了四日,那是因为他们一路风驰电掣,每到一地便会更换马匹,哪怕是娇养长大的赵时晴、不会武功的秀秀,以及年纪最小的沈观月,都没有叫苦,没有掉队。
  他们能做到,四皇子一行却不能。
  皇子出行,不但有仪仗,还有官员。
  那些不会武功的文官,他们不是骑马,而是坐轿,一路上走走停停,萧真预估的七八日,还是他们日行六七个时辰的状态,如果这些官员们体力不支,走上十天半月也是常态。
  城中炎热,山上却甚是清凉,夜里三更时分,一袭夜行衣的大壮从山下回来,带回来一批兵器,其中就有赵时晴的针筒。
  这个针筒是萧家的东西,赵时晴从萧肃手中要来,至今也还没有派上用场。
  她其实早就想要一试了,无奈这杀器是一次性的,使用一次也就废了,赵时晴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留在身边壮胆。
  四更时分,山上的人进入梦乡,萧真和赵时晴也换上夜行衣,带上各自的兵器悄悄下山。
  童州的知州姓钱名唤,乃是冯恪的门生,且,钱知州夫人的亲姨母,正是死去的冯大老爷的岳母。
  钱夫人和冯大夫人是表姐妹。
  冯大老爷不幸去世,钱夫人专程赶到京城吊唁。
  钱知州在童州已是第二任了,还有两年就要任满,任满肯定是要动地方的,这些年,他在童州无功无过,加上他与冯家的关系,即使不能进京,官升一级是肯定的。
  因此,钱知州现在就是在混日子,只要这最后的两年里,童州不出乱子,风平浪静,那他也就熬出头了。
  钱知州急于调走,有一半原因是为了钱夫人。
  在去衙门的路上,萧真对赵时晴说起钱知州的家事。
  钱知州家境贫寒,母亲和发妻靠着卖豆腐供父亲和他读书。
  后来发妻有孕,怀相不好,挺着八个月的大肚子还在做豆腐,劳累过度见红了,母亲觉得女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因此,没有去请稳婆。
  孩子早产,七活八不活,这个孩子落草后只活了半个时辰就咽气了,妻子也没有撑住,血崩而死。
  发妻死后,钱家在邻里间落了个苛待媳妇的名声,加上没有银子娶续弦,年轻时的钱知州年近三十还是光棍一条。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钱知州在二十九岁这一年考中进士,从此改换门庭。
  他的好运气是在他娶了钱夫人之后才正式开始的,钱夫人的祖父、父亲、叔父,以及外祖和舅舅,全都是有官身的,钱夫人嫁给钱知州是下嫁。
  钱夫人当年十里红妆,成亲后又是三年抱俩,岳家更把钱知州引荐给冯恪,有了这层师生关系,钱知州无论是在京城还是外放,全都没有人敢为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