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作者:姚颖怡      更新:2025-10-22 14:26      字数:3120
  这种事的确很多,但是这一次的是赈灾粮。
  四皇子骄傲地环视屋里的这几个人,目光里都是鄙视。
  他的目光落在钱知州脸上,嘲讽地说道:“钱知州莫非忘了本皇子和你说的那番话了?”
  钱知州的心沉了沉,他能忘吗?当然不能!
  可是那些太遥远了,他甚至要用他的身家性命去交换!
  他用力摇摇头,看向四皇子:“四殿下,下官,下官,下官不会与您同流合污!”
  四皇子的脑袋嗡的一声,这个钱知州不是一个软骨头的下贱小人吗?
  为何和传说中的不一样?
  他怔怔看着面前的众人,忽然想到了一个词,大势已去!
  他幽幽说道:“黎青,原来你一直都在监视我,你是不是跟踪柳旺了?”
  黎青想说,真正监视你的人不是我,我也是被逼的。
  他忽然又有些迷惑,难道萧真一早就猜到四皇子会贪墨,所以他便在百忙之中抽空监视四皇子和他的手下?
  除了柳旺,还有张回和丁稿,黎青已经知道,张回和丁稿都在萧真手上。
  黎青越发不明白了,就连他自己,也是在丁稿等人失踪之后,才生了疑心的。
  他望向正在奋笔疾书的老人,咬咬牙,继续说道:“四皇子是要招供了吗?”
  四皇子冷笑一声:“没错,柳旺是受本皇子指使,可那又如何?交易不是因为你们而中断了吗?赈灾粮还在,那五十万两银子也没有被装进本皇子的腰包,这件事没有成功,就没有什么倒卖赈灾粮一说,本皇子何罪之有?”
  黎青又一次看向那位老者,只见赵行舟手中的笔略一停顿,便又继续写下去。
  “四皇子只要承认柳旺是受你指使便可。”
  黎青又看向柳旺:“你奉四皇子之命,先是去惠济仓调出粮食,后又到宝丰码头和姓戴的交易,可有此事?”
  柳旺已经快要被吓破胆了。
  他只是一个文弱书生,他哪里见过这个场面。
  除了承认,他什么也做不得。
  “是,确有此事,学生是给四皇子办差。”
  黎青又看向钱知州:“此案还要请钱知州做个人证。”
  钱知州两股颤颤,这都是什么事啊,让他做什么证?有什么值得做证的?
  “是,四皇子意图拉拢下官,实则想让下官与他同流合污,瞒下赈灾粮里渗沙子的事实。”
  “既然如此,你们先签字画押吧。”
  赵行舟将两份口供递到他们面前,两人纷纷签上姓名,又按了手印。
  钱知州的脑袋已经不会转了,他很想对四皇子说:本官是被逼的,被逼的!本官巴不得能攀上您,飞黄腾达呢。
  可是萧真手里握着下官的证据,下官惹不起他,只能听他吩咐。
  看着二人签字画押,四皇子气得想打人。
  他目光森森,这两人签字画押了,那就随他们去吧。
  “还是那句话,尔等不配审问本皇子,你们的问题,本皇子也可以拒绝回复。”
  赵行舟听得来气,下意识去摸胡子,这次他用的力气太大了,结果力气太大,竟然扯下了一块脸皮。
  这张假脸,居然被他扯下来了。
  赵行舟继续扯,脸上露出的地方越来越多,赵行舟很满意。
  他拿起已经写好的状子,走到四皇子面前:“你一口一个不配,那么老夫且问你,老夫配不配?”
  四皇子怔住:“你,你,你究竟是谁?”
  赵行舟还在气头上,他把那几张状子放到面前,说道:“签字,画押!”
  四皇子捆得像个粽子一样,别说他本就不愿意了,现在就是想按手印也按不了。
  赵行舟索性拿起四皇子的手,在那几张纸上狠狠按了下去。
  供词完美收官,赵行舟走到四皇子面前:“小四,你可知道老夫是谁?”
  面前的老人有一点熟悉,可是四皇子一时半刻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这人究竟是谁?
  他想不起,索性说道:“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欺君,本皇子顶多会被禁足,大不了像老五那样,在府里困上三年五载而已,而你们这些人,却是欺君!”
  第286章 你是朕最看重的外孙(两章合一)
  老者看着他,目光里是满满的厌弃,如同在看一块爬满蛆虫的腐肉。
  “只是被禁足?三年五载?你这么有信心,难道有何倚仗?”
  四皇子一怔,隐隐有些懊悔,本皇子为何会提起老五?
  老五那厮铁定是要禁足到死的。
  本皇子一定是被气胡涂了,才会用老五与自己相比,真是晦气!
  他深吸口气:“老五不配与本皇子相提并论,他此生走不出皇子府半步,而本皇子一定会化险为夷。”
  这番话,似是对这老者说,正像是在为自己打气。
  他一定会化险为夷,以前是,现在是,以后也是。
  第一次遭遇困境,是在他年幼的时候,尤嫔不受宠,连带他也被父皇忽视。为了自己的前程,他主动走到父皇面前,让父皇知道,他才是最听话的儿子。
  父皇果然注意到他,并且给了他几次差事,朝堂上下终于看到了他。
  第二次遭遇困境,是在石矶山,他奉父皇之命,将萧真置于死地。
  萧真死了,他也残了,而父皇忘了他!
  那是他人生中至黑至暗的日子,而他最终凭着自己的坚强和父皇的愧疚再次走到人前。
  第三次遭遇困境,就是董仙祠那一次,那次他以为他要完了,可是他再一次靠着父皇对他的愧疚挺了过去,并且还得了皇后娘娘的青眼,离父皇更近!
  第四次就是此时此刻,与前面的相比,这一次的事态刚刚萌芽,父皇还不知道,目前他要面对的,只不过就是一个四品的镇抚和一个五品知州而已。
  至于面前这个老人,四皇子压根没有把他放在眼里!
  他的目光轻蔑地扫过那个老人,重又落到钱知州脸上。
  这个绿帽王,才是这起事件的关键人物。
  一个不顾发妻,又能为了前程心甘情愿戴了十几年绿帽子的人,又能有什么底限?
  “钱知州,本皇子承诺你的,就一定能办到,那个位子,你真的不想要吗?”
  钱知州心里打个突,那个位子,他当然想要啊。
  只要他坐上那个位子,就不用再看岳家的脸色,不对,他就能与岳家、与那个淫妇彻底割裂!
  他会再娶高门贵女,他会有自己的血脉,子子孙孙,光宗耀祖。
  想到这里,钱知州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支楞起来,他看着四皇子,一个“想”字还没有出口,便听到了一声冷笑。
  钱知州下意识地看向笑声的出处,是那个扯下一层脸皮的老人。
  刚刚他的注意力都在四皇子身上,直到现在,钱知州才看得仔细。
  这一看,便是一怔!
  紧接着,他的脑子里便是嗡的一声,双腿一软,便跪倒在地。
  “太,太,太上皇......”
  太上皇在位时,最后一次的殿试,他位列二甲第三十二名!
  他还参加过琼林宴!
  之所以没能一眼认出来,是因为时隔十余年,太上皇不但老了,而且连胡子也没有了,要知道三十岁就留胡子的人,一旦没有了胡子,就像是换了一个人。
  更重要的是,当年钱知州见到的太上皇金光闪闪、贵气凌人,而眼前的老人,一身粗布麻衣,又是出现在这里,谁会把他和太上皇联系起来。
  可是一旦联系起来了,便是越看越像!
  钱知州跪趴在地上,不住磕头:“下官有眼无珠,罪该万死,求太上皇恕罪!”
  “太上皇”三字出口,四皇子怔住。
  他的目光从钱知州身上一点点移过来,最后落到那个出言不逊的老人身上。
  太上皇......
  难怪他觉得这老人有些眼熟,当然眼熟了,十几年前,他也曾和其他兄弟争着抢着承欢膝下、彩衣娱亲。
  十几年了,他从孩子变成了青年,记忆犹在,只是记忆里的那张脸渐渐模糊。
  太上皇啊,这是太上皇!
  钱知州进士出身,虽然没有做过京官,但也肯定是见过太上皇的。
  他说这是太上皇,就不会认错。
  这一刻,四皇子的脑袋忽然变得清明起来,他想起来了,刚刚这老人叫他“小四”!
  除了父皇,这世上就只有太上皇会直呼他“小四”!
  四皇子的身子晃了晃,那次受伤后他便伤了根本,在衍州府又病了一场,最近几天,噩梦连连,又没有胃口,此刻脑袋里一片空白,再也支撑不住,直挺挺倒了下去。
  赵行舟没想到四皇子竟然会晕倒,骂道:“没用的东西,别的本事没有,后宅女子那一套倒是学得十足十。”
  宫里的女人是不会动辄晕倒的,否则就会被视为“有疾”,除非是有专宠,再想让皇帝翻牌子那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