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作者:
姚颖怡 更新:2025-10-22 14:26 字数:3206
永嘉帝想起过年时户部那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十五万两银子,是啊,朕早该想到的,父皇狮子大开口,就已经有异常了。
“传旨,命七皇子出京,恭迎太上皇进京,命禄王世子及福王世孙随行,礼部、太常寺、宗人府及锦衣卫、金吾卫和旗手卫随护。”
“来人,传路乾!”
路乾很快就来了,黎青昨天回来后,路乾就按照永嘉帝的吩咐,找了一堆事情给黎青去做,把黎青困在衙门不能出去,而路乾当然也要陪着,他也已经一天两夜没有回家了。
现在永嘉帝召他进宫,路乾来得很快,他以为永嘉帝是要询问黎青的事。
“这一任的山爷上任也有两年了吧?”永嘉帝问道。
路乾怔了怔,原来陛下找他不是为了黎青,而是山门。
“是,这一任的山爷出自三房,他是前年上任的,至今两年零三个月。”
“带他进宫,朕要见见他。”
“臣领命!”
路乾正要退下,忽然想起一事,说道:“昨日臣自黎青口中得知了一件事,杨胜秋杨状元失踪一事,有些蹊跷。”
工部的人还没有回京,他们跟随太上皇的圣驾一起归京,今天刚刚下旨命七皇子出京迎接,而杨胜秋是工部的人,永嘉帝也只是知道有这么一件事,具体情况并不知晓。
“详细说来。”永嘉帝说道。
路乾将从黎青那里以及他派人调查的事,原原本本讲了一遍。
“臣怀疑那次突袭的不是匪盗,他们的目标更不是四殿下,而是杨胜秋!”
“杨胜秋此人,表面上是个孤儿,但是他的来历成疑,臣还听说,燕侠也查过他,而且有一个案子牵扯到他,只是没有确凿证据,这才没有声张出去。”
“什么案子?”自从杨胜秋不再进宫念书,永嘉帝便渐渐忘记了这个人,现在想起这位曾经的状元,永嘉帝首先想到的,竟然是杨胜秋与冯雅兰的亲事。
毕竟,郎才女貌的一门好亲事,被五皇子搅黄了,自家儿子做下的荒唐事,当爹的记忆深刻。
“是一对表兄弟的案子,两人都是书院的学生,大年初一,表弟出门访友,回途中遇袭,并被歹人扔进冰窟之中,幸被人救起,捡回一命,而他那日去会的那位友人,便是杨胜秋。
他的表哥见表弟未归,便出门寻找,一去未回,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如果杨胜秋是杀人凶手,那他为何会这样做?”永嘉帝不解,他对杨胜秋的印象不错,才貌双全的年轻人。
“那位表弟与杨胜秋年是幼时同窗,他知道杨胜秋的一些事。
这个案子从开始就是燕侠在查,那位人证更是被燕侠保护起来,所有的证据都被刑部封存,臣直到前不久在整理各地上报的卷宗时,偶尔看到一桩案子,才将此事串联起来。”
“说!”无论是杨胜秋,还是那对表兄弟,以及地方上的案子,这些都是小人物,小事情,是报不到永嘉帝面前的,可是今天不知为何,永嘉帝心里隐隐感觉有些异样,他需要详细了解这些事情。
“吴地的青庐县,有个名叫竹西塘的小村子,前年有个孤女回村寻亲,而在离村子不远的一片山坡上,挖出了四具尸体,正是孤女的父母和祖母,而第四具尸体,则是当年在这家借住的一名大夫。”
四周的空气似乎凝住,路乾忽觉背后生出一股寒意,他下意识抬起头来,正对上永嘉帝的眼睛,路乾的心里咯噔一下,他掌管锦衣卫已有九年,还是第一次在永嘉帝眼中看到了杀意。
今天,他说得太多了。
“杨胜秋和那名书生,都是那个村子里的人?”永嘉帝悠悠问道。
路乾咽了口唾沫,硬着头皮说道:“那名死去的大夫姓杨,杨胜秋也姓杨,那名书生则是附近村子的,他应该是知道杨胜秋和那家人的关系,而杨胜秋显然不想让人知道这件事,臣怀疑如果杀人凶手真的是他,这就是他的杀人动机。”
第291章 相见(两章合一)
“那名侥幸未死的书生现在何处?”永嘉帝沉声问道。
路乾说道:“那名书生名叫林贤,从事发直到现在,一直住在汇文书院附近的一处小宅子里,但是中间他失踪过一阵子,臣后来查到那段时间他住在许尚书府中养伤,根据曾经去过许府的大夫所说,林贤受到惊吓,不仅忘记了事发之时发生的事,并不知道凶手是谁,而且还变得痴傻,也正是因此,刑部才不能给杨胜秋定罪。”
路乾说的是事实,若是嫌疑人只是普通百姓,这案子早就破了,可是这个嫌疑人是杨胜秋,哪怕他只是一个没有背景的官场新人,但是凭着他状元郎和冯恪门生的身份,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就不能抓捕归案。
“这个林贤如今还住在以前的地方?也还在那家书院读书?”永嘉帝又问,难道林贤不怕杨胜秋再次杀人灭口吗?
路乾摇头:“林贤虽然还住在那里,但却已经不去汇文书院读书了,据说他身体伤了根本,寿元受损,更是痴痴呆呆,求学之路已经走不通了,据房东所说,他要么把自己关起来不见人,要么就出门流浪,有时一走便是十几日,还曾被好心人送回来,若非出事之前就交了三年房租,房东早就不让他继续住了,唉,好好的一个读书种子,就这么废了。”
永嘉帝了然,并非杨胜秋不想继续杀人灭口,而是林贤已经痴傻,这样的一个废人,反而是活着比死了更好。
因为若是他死了,刑部还会怀疑到杨胜秋头上,杨胜秋是聪明人,这件事上自是想得透澈。
永嘉帝让路乾退下,路乾直到走出皇宫,才察觉自己的里衣已经湿透了。
这九年来,他如履薄冰,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
可是今天,他还是大意了。
他原本已经要退出去了,怎么就多嘴多舌提起杨胜秋来?
提就提吧,只说杨胜秋被掳走有蹊跷也就罢了,为何还要提到那名书生?
路乾脚下的步子一顿,不对,不对!
刚开始提到杨胜秋和那名书生时,陛下并没有异常。
是在我说到青庐县竹西塘,那被灭口的一家人,以及那名客居的大夫时,气氛才忽然变了的。
灭口?
杀人?
路乾打个寒颤,他恨不能给自己一巴掌!
我怎么之前没有想到?
这杀人的手法,分明就是山门的一贯作风!
之所以在此之前没有想到,是因为那户人家只是小门小户,再普通不过的人家,无官无职,连个有功名的都没有。
路乾下意识地握住刀柄,自从义父去世之后,他成为锦衣卫指挥使以来,便也同时接管了山门。
表面看来,山门是独立自主的,山门的话事人是山爷。
可实际上,山门却是陛下藏在暗处的一把刀!
山门每五年换一位山爷,正所谓是流水的山爷,每一任山爷都是给陛下办事的奴才。
路乾闭了闭眼睛,他脚下生风回到锦衣卫衙门,进门第一件事,便是找出青庐县的那份卷宗。
卷宗上有那户人家失踪的时间,这个时间也就是他们被杀的时间。
当时他也只是看了一眼,并没有留意具体的日期。
现在重新再看,路乾倒吸一口凉气!
这个案子发生的时候,他是锦衣卫镇抚,就是现在黎青的这个位子。
和没有背景的黎青不同,他有一位做指挥使的义父。
路乾的父亲,当年为了保护义父而死,之后义父便收养了他,长大后又让他进了锦衣卫。
十二年前的这个时候,身为锦衣卫镇抚的他,正在做什么呢?
对了,他想起来了,那年吴王世子被小王氏所害,吴王亲自来京城找太上皇讨要说法,其后吴王虽然被劝走了,可是京城里人心惶惶,而就在这个时候,寿康皇帝,也就是先太子,忽然住进了无极观。
先太子去无极观,他率领锦衣卫一路护送!
路乾噗通一下跌坐在椅子里。
先太子那一去,便再也没能活着回来。
直到后来,路乾才知道,先太子之所以会去无极观,是因为他患了眼疾,太医治不好,担心被人知道堂堂太子即将变成瞎子,他这才躲进无极观,并且遍寻名医。
名医......
那被灭门的人家,就住着一位大夫,是不是名医倒是不知,但那人很有可能与杨胜秋有关。
杨胜秋宁可杀人灭口,也要隐瞒他与那位大夫的关系,这说明什么?
答案呼之欲出!
路乾扬手给了自己一记耳光。
我是有多蠢啊,要在陛下面前提起这件事!
先太子之死,受益者是谁?是陛下!
路乾想起了义父,义父不是寿终正寝,他是自尽!
先太子是十二年前薨逝,而义父的亲生儿子一家,却是十年前在江上遇难的,九年前,义父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却不肯就医,在他再三要请太医的情况下,义父才告诉他,这不是病,而是毒,义父说自己忍受不了丧子丧孙之痛,不想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