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作者:
姚颖怡 更新:2025-10-22 14:26 字数:3158
赵廷珞:睁眼说瞎话,你出京时悄悄给观月公子和我晴姐全都准备了厚礼,当我不知道吗?
七皇子忙问:“人呢?”
内侍说道:“太上皇一早就让人在门外等着呢,那位观月公子一到,就被领去见太上皇了。”
七皇子忙道:“贤伯父、珞珞,咱们这就去见太上皇,也见见这位......我是不是应该叫他兄长?还是叫皇兄?”
赵廷珞也不知道,按理说是要叫皇兄,可是这位观月公子只是太上皇的干孙子,不是亲的。
“看看太上皇怎么说吧。”赵廷珞说道。
三人并没能立刻见到这位传说中的观月公子,在门外等了半个时辰,太监才带着他们进去。
见到观月公子时,不仅是赵廷珞,就连禄王世子也怔住了,七皇子察觉到二人的异常,下意识看了看他们,禄王世子的嘴巴张了张,又合上,然后又张开,再合上,最后挤出一抹难看的笑容。
与他相反,赵廷珞也只是怔了一下,便恢复如常。
可是心里却在大声嚎叫:“啊啊啊,这不是萧岳吗?萧岳,这是萧岳!”
同样,他和萧岳不认识,但是他见过萧岳,萧岳长得那么好看,只要见过他的,就不会轻易忘掉。
萧驸马的两个儿子,萧真死而复生,萧岳摇身一变,由一个被人嘲笑的外室子,变成了人人称颂的观月公子,不仅如此,他还成了太上皇的干孙子!
谁能告诉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和他们二人不同,七皇子是没有见过萧岳的,他只是诧异太上皇的这位干孙子,竟然生得如此俊秀。
“你们来了?这就是朕新认的孙儿,沈观月,咦,宗人府的人呢,来人,把宗人府的人叫过来。”
禄王世子和赵廷珞交换了目光,他们全都明白,太上皇是要将这位干孙子记入族谱!
宗人府的人还没到,太上皇看向沈观月,笑出一脸褶子:“等下宗人府的人来了,就把你的名字改了,从今以后,你姓赵,你叫赵观月,孝康皇帝幼子早夭,膝下无子,朕就把你记在他的名下,好不好?”
第293章 发现了秘密(两章合一)
禄王和福王一样,他们都是太上皇的兄弟。
太上皇眼中的废材,世人眼中的笑柄,却又是宫斗夺嫡中唯二活下来,并且富贵一生的人物,又何尝不是聪明人呢。
同样,作为他们的子孙,无论是表面上不学无术的禄王世子,还是尚未成年的赵廷珞,他们都是在各自的王府里杀出一条血路的人。
他们不但不傻,且都有八百个心眼子。
七皇子长在深宫,不知萧岳何许人也,可是他们知道。
那是个连庶子都不如的外室子!
太上皇想过继孩子给孝康皇帝承嗣,宗室里大把的适龄人选可供选择。
即使不想在宗室中选,那还有皇亲,还有勋贵,还有朝臣,太上皇想认个干孙子,有的是人选。
就像赵时晴,同样是太上皇认的干亲,可是住在官驿里的这两天,禄王世子也从内侍口中打听出来,这位真实身份也不一般,竟然是老梁王的养女,小梁王的妹妹,宗人府里记名的皇女。
如赵时晴这样的,才是太上皇干孙女的合适人选。
一个干孙女尚且如此,那么给已故孝康皇帝承嗣的干孙子,就更会慎重。
而萧岳是外室子。
若非开口的是太上皇,禄王世子甚至会怀疑,这是对孝康皇帝的羞辱。
但这番话自太上皇口中说出,且,禄王世子在京城时也听说过观月公子的名号,那位在这次水患中出的风头,不逊萧真!
还有传说他是观音菩萨座下金童的,总之,如今的观月公子,早已盛名在外。
之后得知太上皇已认观月公子为干孙子,禄王世子便心领神会,之前的那些美名,十有八九就是太上皇给干孙子脸上贴金呢。
太上皇老了,人老了就会喜欢孙子,他又长年住在长寿宫,亲孙子们没有机会承欢膝下,就让干孙子钻了空子。
不过,干孙子就是干孙子,与皇位无缘,后宫的娘娘们不会把他视作眼中钉,皇子们更不会把他当成绊脚石,相反,大家还会善待他,与他结交,通过他在太上皇面前刷刷好感。
因此,临来之前,禄王世子便让府里备了两份厚礼,一份给观月公子,一份给赵时晴。
可是现在,禄王世子得知观月公子就是萧岳,而太上皇竟然让萧岳给孝康皇帝承嗣,他的心里惊起千重浪。
他下意识去看赵廷珞,却见赵廷珞一派从容,面露微笑,竟是看不出什么。
禄王世子心中一凛,他竟然还比不上一个小孩子。
他使劲吸了一口气,鼻子发酸,硬生生憋出一泡眼泪。
“可怜天下父母心,太上皇圣明啊,孝康皇帝有后啦,有后啦!”
禄王世子又哭了,知道的是孝康皇帝有后,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才是孝康皇帝流落在外的儿子。
说话之间,宗人府的人便到了。
按理,以太上皇的身份,陪同七皇子一起出京迎接的,必须是宗人令。
可是不巧,宗人令赵陈年事已高,十天前病倒,至今未愈,连床都不能下,更就不能出京面圣了。
赵陈的儿孙都在府里侍疾,因此,此次代表宗人府来的,是赵千和赵永。
这两位与赵陈同出一支,但是要叫赵陈一声从伯。
赵陈与永嘉帝平辈,而这两位则和七皇子及赵廷珞平辈,说白了,他们在太上皇面前就是孙子辈的。
不但太上皇不重视他们,就连七皇子也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此刻太上皇把二人叫来,不是和他们商量的,而是通知他们。
两人稀里糊涂地过来,又稀里糊涂的离开。
回到自己的房间,两人材缓过神来。
赵永问赵千:“从兄,你说那位观月公子,不对,现在要称一声......”
说到此处,赵永怔了怔,太上皇只是下令将赵观月记上族谱,并没有提册封之事,也就是说,观月公子还是观月公子。
“你说,观月公子何许人也,莫非也和赵二姑娘一样,出自八大王府?”
同样,这两位也没见过萧岳。
见过萧岳的,除了年少的,就是禄王世子这种游手好闲的,赵千和赵永虽然也是孙子辈,但是已经三十多岁,又是在宗人府里当差的,也只是知道萧驸马有个外室子,却不曾见过。
“赵二姑娘是宗人府里登记在册的皇女,还是我执笔,将她的名字写上去的,可这位观月公子,你在宗人谱上见过这个名字吗?没有吧,即使他真是八大王的子孙,那也是外室子,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赵二姑娘是养女,也能记上宗人谱,八大王的外室子又岂会流落在外不上族谱?把外室子记在侧妃或者姬人的名下很难吗?
再说,这位观月公子,无论容貌的,还是气度,比起几位皇子,有过之而无不及,太上皇能不喜欢?”赵千说道。
赵永点点头:“从兄说得在理,这位观月公子贵气天成,但应该不是出自八大王,可是这就更说不通了,孝康皇帝已经过世十几年了,太上皇怎么忽然想起给孝康皇帝过继儿子了?”
赵千拍拍他的肩膀:“这不是咱们该管的事,咱们能做的事,就是动笔而已,从伯父早不病晚不病,这个时候病倒,你还看不出来吗?”
赵永一怔,赵陈是什么时候病的?
好像就是太上皇认下干孙子干孙女,找回亲外孙,又抓了亲孙子的消息传到京城之后的事。
赵永忽然想到什么,他求助般看向赵千:“从兄,您怎么不早说,早知如此,我......”
赵永:“不要患得患失,咱们只是小人物,连装病的资格也没有,走一步看一步吧。”
同样的还有禄王世子,从太上皇那里回来,禄王世子的心里就像是揣了只兔子,七上八下。
他想了想,决定去找赵廷珞。
想想就可笑,他三十七,赵廷珞十岁还是十一?比他儿子还要小,可现在,他觉得赵廷珞才是他的主心骨。
“大侄子,你也认出来了吧,那位观月公子就是萧岳,你说太上皇为何会这样做?
你知道吧,我有个胞弟,八岁时生天花死的,前几年,我母妃要把我家老二过继给他,世子妃不答应,婆媳大战三百回合,后来我家那两个不孝子闯祸了,母妃幡然醒悟,觉得若是把老二那闯祸精过继了,说不定会影响我弟弟投胎转世,于是便想从宗室里过继一个。
我父王亲自从宗室营挑了个孩子带回来,我母妃一打听,得知那孩子虽然是继室所出的嫡子,却是那继室进门六个月生下来的。
说得不好听,这就是奸生子。
我母妃大怒,还把我父王的老脸给抓伤了,我父王说他不知此事,我记得我父王当时说了一句话:哪有做父亲的会给亲儿子过继奸生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