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作者:
卢卿卿 更新:2025-10-24 13:04 字数:2801
荇荇姑娘确如文娘子所说,是妖精所化吗?周乐回接过茶盏捧在手中摩挲,目光反复扫过那面碧梧屏风,企图窥探一二。
荇荇姑娘
文玉目光深深,郑重其事地点点头算作回答。
一旁的宋凛生也轻轻颔首,说道:周先生可知,府衙从日前便一直在追查沅水河底那株春蓬草,数次下来,已可以确认你所说的荇荇姑娘便是那株春蓬草所化。
我周乐回面容戚戚,似有懊悔,我与荇荇相识已久,不过若要说此事,倒需得从另一桩事说起了。
文玉心中一动,虽不知周先生接下来要说的事究竟是什么,但直觉告诉她,她不会感到陌生。
其实,我与荇荇虽然相识,却并不常常相见。
这是实话,荇荇一向是来无影去无踪,她便是想见荇荇,也无处可寻。
一年前,我因着些许变故常常来远水河畔散心。
一年前?
文玉眸光亮起,转眼去看身侧的宋凛生。
四目相对之间,二人霎时便领会了对方的意思。
一年前,不正是闻彦礼辞官还乡的日子吗?
难道这便是周先生口中的些许变故?
只是常在河边走有一日我不知怎么的一个不当心便失足落水,险些丧命
周乐回话音落地,文玉猛然回头,惊道:险些丧命?
是。周乐回一顿,似乎有些难为情,是荇荇姑娘自水中救了我性命。
她救了你?文玉重复道。
正是,也正是那时,我与荇荇姑娘便相识了。周乐回肯定地颔首回答。
文玉的指尖在桌面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轻敲着,交织出杂乱的响声。
这倒是在她意料之中。
荇荇这样生于水底的大妖,要捞一个凡人上岸并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倒也能见她的良善之心。
看来大妖,并没有什么坏心眼,那今日还要那般冷冰冰地对她,怪吓人的。
文玉忍不住在心中嘀咕几句。
不知是想到什么,周乐回面上竟浮起一丝笑意。
可是待我想要感谢荇荇,她却又消失不见,因而我只能常常去沅水河畔等她,以期报答她的救命之恩。
文玉心下了然,荇荇消失不见的原因恐怕是她不能在岸上待多少时间,而周先生对此事自然是一无所知。
原本日复一日,我再也没见过荇荇的身影,可是后来有一回竟让我又见到了她。周乐回眸光亮亮,似乎当日的惊喜又上心头。
我们有时候会说说话,只是她话少,并不怎么说她自己,多数时候都是我在说我的事。
大致便是如此
话到此处,周乐回便逐渐收了声。
她与荇荇姑娘相识之事确实如此,并未有什么隐瞒,至于旁的什么,她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了。
嗯文玉沉吟片刻、喜怒难辨。
想起今夜在河滩之上的所见所闻,文玉的心中始终疑云密布。
她忘不了当时周先生口中所说的那个他。
先前她与宋凛生在芦苇当中,并不识得来人身份,自然是无法知晓那个他是谁。
可如今,周先生就坐在她眼前。
那个他似乎也随之浮出水面,在文玉的脑海中有了个大致的轮廓。
闻家大郎闻彦礼。
文玉略带三分迟疑,斟酌着开口,周先生所说的你的事,是否是先生不愿告知于我与宋凛生的事。
先前她与宋凛生因闻彦礼的疯症登门拜访,周先生可是闭口不谈,如今她再度问起,也许仍是一样的结果。
可是她必须要问。
我周乐回闻言话音一顿,似乎仍有所顾忌,我
文玉知道,让一个一直回避的人开口,不是什么容易事。
好在,她有的是耐心。
或许说,既然依你所言,你与荇荇姑娘并不常常见面。文玉目光灼灼,直视着周乐回,那为何偏生今日会在沅水见面,是什么缘故让先生端阳佳节也不过了?
我与周先生,虽见得不多,却知道周先生是聪明人。文玉的语调不疾不徐,给人留下了充分的遐想空间。
若非周先生心中已有猜想,又怎会在沅水河畔苦守一日,直到夜半时分也不愿离去。
想来,周先生今日出现在沅水河畔,并非是为了端阳祭祀,而是一早便抱着寻荇荇姑娘的谋算。
说到这位荇荇姑娘,文玉偏头往内室望了一眼,她总算想起来方才在河滩之上荇荇说话的语调、周身的气质,为何那般熟悉。
脑海中的记忆纷至沓来,荇荇那张妖冶多情却又冷淡至极的脸,正与另一个人的面容重合。
闻彦礼。
其五官样貌,实则并无相像之处,可那股邪佞的劲头,却又如出一辙。
文玉心中了然。
那日她与宋凛生去闻宅为闻彦礼诊脉之时,闻彦礼曾在神志不清之时胡言乱语,向着她说什么你来了是你之类的话,叫她一头雾水、拿捏不准。
当时她只以为是闻彦礼分不清现实与虚幻,那些话恐怕是将她当做了画中女子,是以才说出口。
可如今想来,大概是荇荇附身于闻彦礼,借他的口说出。
先前对于闻彦礼被妖邪附身之事没有眉目,如今见了荇荇,若是她的话,一切倒说得通了。
只是荇荇为何要附身于闻彦礼?
她二人之间的关联
文玉眸光滑动,晦明变化间落在了对坐的周乐回身上。
估计只有周先生知晓了。
周先生?文玉试探着开口,却又不敢过于紧逼。
室内风声极静、落针可闻,局面一时僵住。
是,我承认。周乐回眉目低垂,一双眼紧紧锁在眼前的茶盏上,我与闻闻家大郎相识之事,我只告诉过荇荇一人。
话音落下,掷地有声。
周乐回紧紧捏住茶盏边缘,似乎对茶水的滚烫浑然不觉,末了抬头看向文玉和宋凛生,下定了某种决心。
自上回文娘子和宋大人到观山书斋找我之后,每每想到闻家大郎的病症我便觉得不安。
文玉和宋凛生对视一眼,观山书斋那日她将闻彦礼的事告诉了周乐回,可当时她并无异色、也毫不关心。
思来想去,我也不知该如何处置,便只能找荇荇商谈一二。
荇荇行踪不定,我只能去她常常出现的沅水河道碰碰运气,今夜也是我这连日来,头一回与她遇上。
她并不知晓荇荇的来处,也不清楚荇荇的居所,说到底她与荇荇相识一年有余,却又对其知之甚少。
周乐回一手扶额,深感无力。
她本就觉得奇怪,此事她只与荇荇一人提起过,闻彦礼又莫名发了疯症,再加之今日听闻荇荇的精怪所化,倒也说得通了。
今夜在河滩之上,你二人的对话我听了大半。
文玉毫不避讳地说出口。
那个他,是不是闻大公子闻彦礼?
与其在这里打哑谜,不若直截了当地发问,她相信周先生,是敢作敢为之人。
沉默许久,周乐回的眸光变了又变,晦明之间是她的犹疑不定。
只是,最终她仍是轻轻颔首应下,是
这倒是不出文玉所料,她略略侧身往屏风后看了一眼,阿竹阿柏仍在往来忙碌,而荇荇尚无苏醒的痕迹。
至于荇荇姑娘文玉缓缓开口,不疾不徐的语调却充满了令人信服的力量。
你可知你所倾诉之事,所担忧之人,时至今日如此境况,这一切的幕后推手,也许就是这位荇荇姑娘。
周乐回一时缄默不语,已不知该说些什么好,面对文娘子的问询,她无法立刻回答。
她不是没有猜想过
可这一切听来是如此荒诞怪异,闻所未闻。
她是教书先生,从来只信奉圣贤道理,不偏听怪力乱神。
那些妖精鬼怪、绮丽传说,她只当是话本里的故事,用来寄托人们无法达成的心愿罢了。
未曾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竟也会卷入这样的话本中,成为故事里的人物。
真是世事难料
若说荇荇姑娘真是精怪所化,那势必通晓一些术法,这样一来,闻彦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