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作者:青衣无袖      更新:2025-10-24 13:08      字数:3254
  “你傻呀!淳于王妃不能生育,你若是生下麟子,那就是王爷的独子,未来袭爵的人非他莫属。虽说是记在了王妃的名下,尊她为母亲,可等孩子长大以后自然也知道谁才是他的生母。况且那王妃年纪大你不少,活得没你长,你呀就安安心心在王府里做妾,莫生是非,好生养着身子,待她和王爷百年之后,你儿袭爵,那你就是王爷的生母,难道还怕没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吗?从此我们白家的后人也可以脱离商籍,这等光宗耀祖的婚事我怎能不答应呢?”
  若是嫁过去做妾也就罢了,可这哪里算得上婚嫁?她的地位就和那些王府里买来的粗使丫鬟一样,若是生不出孩子,她这辈子都只能蹉跎于此了,白氏暗自叹息。
  在白父的劝说下,白氏女带着光宗耀祖的使命入了王府。别人都是家里穷才把女儿卖入大户人家做通房丫头,可她呢?白家三代经商,家境殷实,她却还要被父亲送进王府,父亲为了女儿能在王府里少受点委屈,还备下万贯钱财作为她的嫁妆。
  贤亲王妃看在白父与丞相私交甚好又附上了万贯嫁妆的份上,给白氏女依照妾的身份办了一场纳妾礼,可实际的名分还是通房。
  入府当日,淳于王妃和蔼可亲的以姐妹相称,还亲自布置了她和王爷的婚房,这让白氏女一度以为王妃甚好相处。
  圆房那夜,白氏蒙着盖头身形拘谨地坐在床沿,她透过盖头底下的缝隙觑见王爷在她面前踱来踱去的双履,他迟迟不掀开盖头,莫不是不愿意与她圆房了?
  她早就耳闻王爷和王妃伉俪情深,早就做好了自己不得宠的心理准备,可真正到了新婚夜被冷落的那一刻,心底的失落感此刻如同泄洪般流露出来。
  王爷兴许是听见了盖头下面那一阵阵微弱的啜泣声,才肯停步于她面前,遵照喜婆的指示揭开了盖头。
  那一刻,她泪眼婆娑,一双含情桃花目散发着柔弱但又不甘的眼神。
  王爷怔愣不语,站在原地与之对视,直到喜婆端来合欢酒他才回过神来,接过酒杯一饮而尽,都忘记了交杯仪式。
  喜婆打趣:“王爷这是迫不及待了么?”
  白氏羞赧垂眸,以袖掩面咽下那杯合欢酒,因为是通房身份,她身旁并无侍婢,喜婆离开后,这间喜庆的婚房内就只剩下她和王爷二人,两人都沉默不语。
  王爷转过身子,准备去熄灯:“时候不早了,早些休息吧!”
  “那......妾?哦不,婢子这就为殿下更衣。”
  白氏时刻提醒着自己通房的身份
  ,王妃虽然客气地称乎她“白妹妹”,可背地里却让那喜婆在门外盯着,也不安排侍婢入内服侍王爷就寝。
  她那双白皙纤细的手搭上王爷肩上的衣襟时,她感觉到王爷的身子蓦地一颤,以为是他不习惯让她碰,于是又拘谨地收回手。
  可王爷却问:“为何停下来?”
  “回......回殿下,婢子从未给男子更过衣,难免手法生疏,怕冒犯了您。”
  “不就是脱个衣服吗?不用那么讲究,现下也无别的侍婢,难道你要让本王自己更衣?”
  白氏低着头不敢看他,纤柔的指梢小心翼翼地为他宽衣解带,可越是小心谨慎偏越容易犯错,她未曾为男子宽衣,就这腰间的鞶带该如何解开就难倒了她,生疏的样子显得有些笨手笨脚。
  不料贤亲王不仅没有责怪她,反而手把手地教她如何解腰带,炙热的掌心覆在她略微冰凉的手背上,她不禁身子微颤,下意识地想抽出手来。
  “怎么了?你冷吗?”
  贤亲王打量着她穿着的那身纯色红衣婚服,简单朴素,没有任何刺绣点缀,除了颜色是鲜红色,除此之外根本看不出是件婚服,头上也无几件发饰,只簪着一支雀鸟衔枝的玉色发簪。
  “你这身装扮是王妃为你准备的么?为何如此简陋?你虽是商女,但既已嫁入王府,那就是本王的人,怎可如此寒酸?这身装扮还不如外头寻常百姓呢!”
  “不......不是这样的,殿下,王妃是给婢子准备了一套婚服,只不过婢子觉得自己身份低微,又不是王妾之身,若是穿得太过华丽,怕会坏了规矩,所以自作主张地换上了这件红素衣。”
  白氏这般得体又识相竟让贤亲王感到有些意外,她的端庄得体丝毫不比那些官宦家的千金差,若不提及,谁又晓得她商女的身份呢?
  躲在门外听墙角的喜婆转头就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悉数告于王妃,淳于氏暗讽道:“就她这身份也配本宫为她准备婚服?她倒是个有眼力见且会说话的人,可却有着勾栏做派,王爷毕竟是个男人,没吃过这口新鲜菜,竟被她这狐媚子给勾了去?看来以后本宫得小心点了。”
  喜婆应道:“王妃娘娘也不用太过担心,麻雀再厉害也变不了凤凰,奴婢已经遵您的吩咐在合欢酒里下了郎中给的偏方,保证一举得男,她顶多就今夜这一次和王爷同房的机会,只要生下男儿,娘娘就可以去母留子了。”
  那郎中的妙方究竟是何神药,这些已无从得知,只知那白氏在新婚夜不久就有了身孕,贤亲王大喜,他与淳于氏成亲多年都未曾有过子嗣,不曾想过这个商女竟如此厉害。
  白氏怀孕,淳于王妃自然是最受益的那个,她对那白氏就更加体贴照顾了,生怕这肚子里的孩子出现什么闪失。
  白氏怀孕不过六七月,可孕肚比寻常人大很多,淳于王妃起初以为是不是自己给她进补太多,导致胎大,担心日后有难产风险,正纳闷该如何是好。
  后经太医把脉得知白氏所怀乃罕见的双胎,王爷夫妇是又惊又喜,可欣喜之余又陷入深深的担忧之中。
  举国上下怀双胎者屈指可数,宫中的太医行医多年,也未曾接生过双胎的产妇,再加上白氏的肚子越来越大,人又愈发消瘦,那肚子被撑得只剩一层皮了,看着像是随时准备临盆的样子。
  太医告知会有早产可能,早产的孩子极有可能出现先天不足,甚至有可能夭折,王妃一听,心里头咯噔一下,若是这俩孩子一个都活不下来,那岂不是天要王爷绝后?
  为保白氏顺利生产,淳于王妃又找来当初给她偏方的江湖郎中,殊不知那郎中竟懂得接生?
  离足月临盆还有月余,那白氏就突然出现了早产的征象,王妃为保胎儿,花重金请来郎中代替产婆给白氏接生。
  白氏人瘦胎大,又是双胎,生产当日出现了难产迹象,足足生了十个时辰才将双生子平安产下。
  郎中一看那俩孩子,喜忧参半,喜的是生下两个儿子,忧的是两儿之中,小儿子太过瘦小,浑身发紫,恐有夭折可能。
  白氏望着俩儿,禁不住泪流满面,她深知这俩孩子从出生那一刻起就不再属于她了。
  王爷立即召来宫中所有太医,全力保住两个孩子。
  王妃看了眼两个孩子,大儿身体健全且哭声洪亮,只不过因为早产不似其他初生婴儿那般饱满,显得有些瘦,而那小儿则皮包骨,浑身发紫,奄奄一息,看着不像是能活下来的样子。
  她犯难了,若是能全部保下自然是好的,可太医医术有限,若真到了要取舍的地步,也要优先保住大儿才是,有一个总比两个都没有的好。
  她未曾知会王爷,就私底下命令太医们着重保住大儿,小儿则让他们做做样子,能不能活下去就听天由命吧!
  作者有话说:
  ----------------------
  第19章
  哪知小儿命大,恁是顽强的活了下来,但因为早产的缘故,幼年体弱,三岁以前总是隔三差五的染病,那瘦小的体格与其兄长相比仿佛小了一大岁。
  太医曾对王爷说过,小儿天生体弱,时常疾病缠身,随时都有夭折的可能,恐活不过及冠之年。
  白氏生下双生子之后就被禁足在自己的后院中,王妃下令不许她接近两个孩子,王府上下一律不得提及双生子的生母是白氏一事,所以殷景龙兄弟俩自打有记忆起就认为他们是王妃所生,根本不知晓白氏的存在。
  那白氏为了能够在王府里活下去,不得不听从王妃的安排,若无召唤不得踏出后院半步,念她为王爷开枝散叶的份上,虽未给她什么名分,但也未曾要求她做活。
  素来安分守己的白氏听闻小儿恐有夭折之危,她忧心忡忡,头一次不遵王妃命,私自来到王爷面前恳求王爷将那体弱多病的小儿交给她亲自抚养。
  “你不过一介妇人,既不懂养育孩子,又不懂医病,把龙儿交给你岂不是耽误了他?”
  “殿下,王妃选中的那个孩子是身强体壮的珩儿,她知晓龙儿随时都有可能夭折,早有抛弃的打算,婢子作为孩子的生母,从生下他们起就未曾与他们相处过一日。婢子是想,既然王妃已经做了选择,为何不成全我这个做母亲的,让我陪着龙儿,能活多久是多久。再者说,若是王妃担心婢子生事,那请王爷开恩,恩准婢子带着龙儿离开王府,远离上京,绝不和珩儿抢夺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