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作者:
一碗新茶 更新:2025-10-24 13:09 字数:3268
陈家大部分的媳妇们,都在开玩笑的跟陈大奶奶和她家的大媳妇说着话,都在说着恭喜她们今天又做新婆婆新奶奶的话。而跟徐春花以前关系很不错的一个小媳妇,则是站在她身边小声对她这样感慨着。
“是啊,换个环境,确实很不错。”
以前待在这个地方,这里的所有人看到她几乎都会小心翼翼的观察她的表情。都会在跟她独处时,小心翼翼的问她年纪轻轻没了唯一的儿子,会不会感觉很痛苦。有些知道盼盼身世的,还会暗戳戳问她当年执意收养盼盼一个女娃子以后会不会后悔。
也会有人在人多的场合问他们,盼盼不是女孩子。那等以后他们是要给盼盼找个上门女婿还是要让盼盼出嫁?也有人看到他们就一脸的感慨和同情。
天天面对这样的表情,她就算想自己走出来,也没有办法真正的走出来。而且待在农村里,农忙的时候她忙起来还不会多想。但等到了寒冷的冬天了,等盼盼去学校,自己丈夫去山上放牛放羊了。她独自一个人待在家里,却是忍不住一次又一次的难过,一次又一次的想起以前。
但现在换了新环境,周围所有人,就再也不会贸然的向他们问东问西了。就算遇到跟秦家一样关系好的,他们知道了她儿子早早没了,现在只有一个孙女后。都只会安慰他们说,幸好他们还有一个孙女,却不会暗戳戳怀疑盼盼的身份,或者直接把疑问问到他们面前。
反正现在远离了清水村,只是偶尔在这样的日子回来一下,徐春花真的感觉挺好的。
陈爱党老大家的二儿子,终于在十八岁时顺利娶到媳妇了。
等办完喜事没两天,村子里便传出了陈家要在村子里开厂子的传闻。
陈家在清水村算是大家族,应该说他们清水村陈家、李家和杨家王家是最多的。李家出了一个开水泥厂的李德成,王家老师多从二十年出了一个老师王青山后,后续的时间他们这一门的年轻人都在立志做老师。杨家各个会做人,好像从以前就喜欢做村干部,以前的老村长和现在的村长都是杨家的。
至于老陈家以前就是男孩子多,家族从以前起各个都是种田小能手。后来改革开放了,他们的孩子算是普遍都读书多,以前陈爱国的儿子就是高中毕业。到陈家孙辈了,大部分孩子无论是女孩子还是男孩子,大家普遍都在读书。虽然到现在考上大学的还没有,但年轻一辈里,愿意让家里男孩和女孩都去学校进行义务教育的,陈家是最多的。
说起清水村的陈家,以前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家族男丁多,每次抢水打仗最厉害的那一门。现在是家里孩子大部分都在读书,有一户还在外面开店了,现在大部分都在收面粉收菜籽油的陈家。
是的,经过大半年的收面粉收菜籽行动,陈家一门都在做这个生意的事情,已经在附近传开了。
所以现在外面有了陈家要开粮油厂的传闻后,整个清水村甚至附近的几个村子,都是一听就明白到底是陈家那一门具体开要厂子了。
而且对于这个结果,外面的人似乎也不惊讶了,大部分人都有了果然的感觉。
在大家的各种猜测和各种议论下,陈爱国在村长的帮助下,迅速又开起了他们的陈家粮油厂。
他已经有一个陈记烧饼店了,新开的陈记粮油公司也在他名下。对于老家的陈家粮油厂,他就想登记在自己大哥二哥名下。
但听说办这个厂子,后续要负责,要去镇子派出所和工商局注册。还要每年纳税,开厂子还要交一定的保证金后。最后陈爱民和陈爱党,都一致让陈爱国继续做厂长了。
按照他们的说法,他们三兄弟陈爱国是唯一识很多字,唯一会算数,唯一办过各种手续,唯一出去见过世面的。加上既然要把他家老院子弄成新厂子的办公地点,那肯定要让他做厂长了。
反正在大家一致“推荐”下,本来只是想做个股东的陈爱国,这次又成为了这边新厂子的新厂长。
其实这事情陈盼的几个叔叔伯伯们心里还是有其他的想法,但他们都是没有分家的,所有的一切都听父亲的。即便心里不甘,等家里长辈做出这样的决定后,他们就不得不听从了。而且说实话,整个秦家三十岁以上的男丁里,现在确实是陈爱国认识的字最多,他也是唯一真正会用算盘,真正会乘法口诀的。至于陈家现在读书人多的说法,说的其实是陈盼这一辈了,不是中间永字一辈。
所以在这样的原因下,听说开厂子要承担责任,要办手续,要交税要开会,要出去跑。原本起心思的几个人,最后都静悄悄的听话了。
至于二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在陈家还是处于像陈盼一样,大家有时候习惯听听他们说说。但在真正做决策时,大家都下意识的无视他们的那种状态。最起码在陈家的大房,事情一直都是这样的。而二房的孙辈,到现在都还没有的长大呢,完全没有任何的发言权。
*
这个年代,国家在大力鼓动大家创业和再就业。所有创业的,尤其是农村创业的,镇上村上是一听到就大力支持的。
上面不但在鼓励大家勇敢创业,不但在手续上大力支持,甚至镇上还有专门的创业培训班,还有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反正陈爱国这次办开厂手续,依旧办的特别顺利。
手续递上去的第二天,他就被组织着参加了陈家镇的一次农村企业家培训班。等稀里糊涂听了一节课后,他就知道了像他们这样开厂的,如果缺资金了,还可以拿营业执照来镇上信用社办贷款。到时只要有营业执照,有真正的厂子,这边给他们办贷款就是办的特别快,到时贷款的利息也特别低。
稀里糊涂的,陈爱国在几天之内就把开厂子的所有手续都办下来了。
他跟着村长办开厂的各种手续,忙着参加莫名其妙的培训会议时。
他的两个哥哥,还有这次跟着他过来徐春花,大家则是忙着交这次的公粮,忙着联系大家收粮食收菜籽,忙着收拾陈盼家的院子,努力把那个院子做成一个暂时的小厂子。
之后陈爱党和陈爱民一起花钱做了一个刻着《陈家粮油厂》白色大牌匾,他们又花钱买了一个特别大的工厂大铁门。
这天等他们三兄弟和十几个陈家年轻晚辈一起把大铁门换好,一起把那个白色木质牌匾高高挂上后。
不管里面是怎么样的,至少在外面陈盼家原本临街的三进大院子,现在在外面看着就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厂子了。
“恭喜,恭喜!!”
“生意兴隆啊!”
“大伯,二伯,恭喜!”
“三叔听说你们手续已经下来了,厉害啊!”
陈家人原本的打算是简单的换上大门和牌匾,然后私下庆祝一下就好了。
但从他们开始换大门起,外面很多他们在村子相熟的人家就已经等着了。
等他们把大门弄好,牌匾刚刚挂上,自己的红和喜糖鞭炮都没有拿出来呢。
附近原本空着手的乡亲们朋友们,就像是约好了一样,全部都变戏法从怀里、从提着包包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鞭炮和红绸缎。迅速给他们,给他们的大门和他们的门牌迅速挂上了红缎带。然后在一声声的恭喜中,大家就一起点起了早就准备的红鞭炮。
等陈盼在店里守了七八天,终于接到自家爷爷奶奶的电话赶来时。刚刚下班车,她就看到了她家的厂子已经开起来了。此刻她爷爷奶奶,还有大爷爷大奶奶,二爷爷二奶奶全部都被大家围住,在身上绑了很多的红绸带。大家围着他们绑红,围着他们放鞭炮,围着他们说恭喜。大家全部都笑嘻嘻,全部都乐呵呵的画面。
而望着这个喜庆的画面,陈盼在反应过来时,也已经忍不住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
第68章
“既然厂子开起来了,那就需要有人专门的管钱。应该说厂子必须需要一个财务和一个出纳,一个管出一个管进,两人互相监督着,公司的财务情况才能特别清晰。所以现在最关键的是找两个管钱的,顺便也让他们管所有的内勤数据。”
“厂子员工的具体人数也应该确定好,这点就需要大爷爷和二爷爷仔细考虑了。”
“还有大家的工资是多少,后续应该怎么投钱怎么分钱,也应该提前协商好。”
“暂时厂子这边的事情,还是大爷爷负责面粉方面的所有事情,二爷爷负责菜籽油这边的事情。这点跟之前一样,都要慢慢来。所有的规定都慢慢来,咱们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全改变了。”
“我爷爷这边现在重点负责的就是销售,就是咱们的厂子。能采购会采购的,就一直负责采购。不擅长跟人打交道的,就安排拉货或者去跟面粉厂和磨坊打交道。而那些感觉自己能当销售的,就试着出去找找客户。销售人员到时可以留在我们清水村,也可以去六平住在我们公司里,这个看大家怎么说。就是一个厂子,从现在开始就尽量要分工明确了。司机是司机,库房是库房,工人是工人,销售是销售,采购是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