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作者:一碗新茶      更新:2025-10-24 13:09      字数:3203
  “那我明天去试试,盼盼谢谢你啊!”年轻的时候,处在特殊时期的方清华理所当然的错过了高考。等高考恢复了,她想再次参加高考,却被短视的父母无情拒绝了。后来自己在父母选定的结婚对象里面,挑中了喜欢读书戴眼镜的杨大伟,没想到婚后对方就完全的改变了。
  等孩子长大一点李家开水泥厂时,当时的厂长李德成亲自过来请她去里面工作。但因为当时她再次怀了孩子,就被自己丈夫和自己公公婆婆甚至自己亲生父母苦口婆心的劝住了。就那一次妥协,再到后面她就再也没有机会再做什么了。之前从陈盼那边赚了那么多钱,方清华也以为自己时来运转了,却没有想到——
  反正这一刻,她是真的下定决心要试试了。
  深深的看了一下身边刚才高兴现在又突然沉默起来的丈夫,方清华立马上前一步,又跟陈盼打听起他们明天上班的事情。
  “婶子你明天十点半左右过来吧,这个时间应该是最合适的——”
  真的想帮助对方的陈盼,认真的回答着对方的话。还提醒道:“婶子到时过来时不用把小梅和小芳带进来,你让她们待在外面就行。到时你表现的大胆一点,只要你胆子够大,凭借你的学历和年龄,我敢保证你被录取的可能性特别大。”
  在陇城这里,像财务文员这样的工作,大家都偏向找细心善沟通的女性。
  好友的母亲虽然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但因为结婚年龄早,她现在其实还不到三十五岁。
  在这个年代,所谓的念过书有学历就是初中毕业。而高中生在这个社会,已经属于仅次于大学生的高学历了。
  按照陈盼的理解,现在高中生就是以后的大学生水平。
  在这个大学生一出来就被国家安排工作,高中生出来找工作大家基本都高看一眼,初中生找工作已经符合大部分厂子和公司最基本要求的特殊年代。三十三岁长相不错,有一定沟通能力,又是本地人,又拥有高中学历的方清华,真的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也许像销售,店员,这样的工作,她是非常能被挤兑取代的。
  但在一些一定需要学历的特殊岗位,她的优势真的很强。
  在微微的冷风中,陈盼迅速的把自己想说全部都说完了。
  最后在杨妈妈下意识想招呼她过去坐坐时,陈盼果断的摇头拒绝了。
  第一她天然性的害怕和不喜欢好朋友的爸爸,所以不想去他们家。
  第二陈盼是农村长大的,她知道他们现在有多累多饿。换位思考一下,陈盼也不想在这个时候去打扰他们。
  第三,陈盼天生警惕。就算是自己从小长大的村子,她也不敢再在外面耽误了。
  跟好朋友说了一声明天见后,陈盼就立马回去了。
  这次陈盼回去,发现她家所有人都已经离开了。
  吃着奶奶给她留的拉面,陈盼一边吃饭,一边向自己爷爷奶奶确认起,财务这个岗位他们下午有没有再安排什么其他人。
  “就安排了你萍萍姐一个,其他一个需要另外找。”
  陈奶奶和陈爷爷,今晚依旧是整理他们明天要带回去的东西。
  这里毕竟是他们曾经的家,很多的东西和家具,只要感觉还不错有特殊意义的他们都想带走。像陈盼那个屋子的桌子和柜子,他们就想原封不动的全部都带走的。前几天他们是整理了所有旧衣服,现在他们在看有没有什么漏网之鱼,陈爷爷此刻就在伸手拿墙上的老式挂钟。
  “那个东西,还是我们结婚时买的呢!”看孙女在盯那个老钟,在整理锅碗瓢盆陈奶奶下意识的说了一句。随后她就猜测道:“怎么,你是想让梅梅妈妈试试这个岗位?”
  “嗯,她是我们村子学历最高的女人了。”在这个年代,这个学历都是可以出去做个实习老师,幼儿园老师。甚至她去外面任何厂子和公司,都是可以找到正经工作的。反正在陈盼看来,对方真的很可惜。
  “也倒也是,那她明天会来吗?”
  心情复杂的摸着手上带喜字但又缺口的餐具,徐春花正在纠结是把这些东西原封不动带到六平,还是彻彻底底就放在这里舍弃了。因为心情实在复杂,所以她问话时也是随随便便乱问的。
  “嗯,应该会吧。”
  看出对方的心不在焉,陈盼随意回应了一句,然后她端着自己拉面碗慢慢的坐到了自己奶奶身边。
  低头望着对方手上的带喜字大碗,陈盼突然道:“奶奶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家的这种带喜字的碗,越到后面越少了啊?”
  “好像是哎,这是我生了你爸爸,我们又刚好从你太奶奶家分家出来时,我娘家送的乔迁礼物。当时一共是六对12个,现在看着确实越来越少了。”
  被陈盼拉回思绪的陈奶奶,伸出手指慢慢的点了起来。
  看她认认真真的清点的动作,陈盼端着碗筷一边吃饭,一边心虚道:“其实以前你让我洗碗时,我一时手滑不小心摔碎了两个。怕你们回来骂我,我把一个放在家里炕洞了,另外一个挖坑埋在家里后院里了!”
  “我说我前两年收拾后院时,怎么还挖出碎碗了。”
  把沾了很多灰尘的大摆钟放下后,陈爷爷笑着说起了他前两年在后院外出破损的碎碗,他自己又偷偷把碎碗跟家里垃圾扔出去的事情。
  他说话时,红光满面,脸上笑嘻嘻的。
  刚才伤感了一下陈奶奶闻言也立马下意识的笑了起来:“你这个小坏蛋,你把碎碗放在炕洞里。你不知道冬天的炕都是我烧的,炕灰也是我扒的吗?”
  “我以为大火能把玻璃烧没了。”
  知道他们不会因为这个就生自己的气,陈盼轻轻笑了一下,然后就劝自己奶奶把那些全部都坑坑洼洼又残缺的碗碟给留下了。
  “是啊,用了快三十多年的东西了,确实应该舍弃了。”
  抬手一点点的摸索着手下的东西,知道东西再贵重,但用了几十年,残缺到一吃饭就磕嘴,一用起来就感觉不舒服,就应该到放下舍弃的时候了。轻轻叹息一下,最后徐春花终究还是把它们放在留下舍弃的那个盆子里。
  这一晚,陈爷爷和陈奶奶,依旧睡在他们旧炕上。
  明白过了明天,这里大部分柜子行李一般走,这里就真的变成过去了。
  此刻躺在这个大炕上,陈爱国和徐春花就感慨的说了很多很多。
  他们在嘀嘀咕咕时,陈盼在自己小屋里来来回回检查了好几遍。
  发现这个屋子该搬的东西全部都搬出去了,她自己收拾那些东西也都放到外面的手扶车上后。
  陈盼就在那个不厚的床铺上,迅速躺下睡觉了。
  其实陈盼现在也有一点点不舍的感觉,但明白不破不立的感觉。知道离开这里、偶尔来这里,才是对他们一家最好的选择。所以在陈盼的心里,还是高兴大于不舍的。
  在躺着胡乱思考了一下搬家的事情后,之后陈盼想的还是明天小梅的妈妈来了以后,她应该教她什么的事情。
  这不是陈盼自己骄傲,而是上辈子陈盼就算只跟朋友合开了一个不大的麻辣烫店面。但他们也请了几个员工,他们也学别人做了专门的报表,也弄了采购明细和收入明细。
  杨阿姨是学历高,但她毕竟从来都没有真正工作过。
  而在他们整个陈家这一门,大家大部分都是没有接触过报表,甚至都是没有真正上过班的。
  所以对于财务和文员最开始要做什么,要简单登记什么,要做明细什么的。
  陈盼感觉还是以前接触过这些,做过真正的采购表,财务表,工资表的自己稍微强一点点。
  陈盼想着这些,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晨醒来后,陈盼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赶快把自己床铺真正卷起来,然后放到外面的手扶车上。
  等她跟她爷爷奶奶早早洗漱完,再次把家里该收拾都收拾了一遍后,他大爷爷二爷爷他们就又过来了。
  今天大家的任务是一起把陈盼家猪圈鸡圈那些全部都拆了,只保留一个牛圈一个羊圈。
  然后陈家的外院,大家的打算就是全部都盖成一个简单收粮站。以后大爷爷和二爷爷收的所有麦子和菜籽,都是直接放在外院。
  等东西拿到村子的磨坊和油坊,都变成成品后,他们再放在中间专门盖出来的库房了。
  反正今天所有陈家人的任务,就是清理外面,迅速盖外面的粮食仓库和菜籽仓库。
  等弄完外面,他们再收拾中间的大门,再收拾里面。
  至于陈盼家的后院,暂时他们不打算动。
  “咱们的厂子,暂时只能这么干了。本来如果有钱,我们应该自己弄一个磨面机和榨油机。但现在实力不允许,只能这先这么干了!”
  大家二十来人风风火火忙活时,大爷爷这样说着。
  “对,暂时就这样吧,咱们一步一步来,不能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带着两个儿子两个儿媳妇过来的陈二爷爷,也适时的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