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作者:一碗新茶      更新:2025-10-24 13:09      字数:3237
  但这个年代,终究还没有变的那么糟糕。
  所以对于高考,所有高三生和他们的家长们还是异常重视着。
  现在是先高考,后面根据高考分数,填写高考志愿的。
  现在电脑普及率不高,陈盼他们的高考成绩都根据电话查询的。没有电话没有办法查询的会去学校询问,学校每年都会把所有考生的高考成绩贴在学校最显眼的公告栏上。
  之后填写志愿也没有什么电脑填写,是他们拿到高考志愿单后,根据老师发的高考大学录取书籍,自己查那些学校的录取分数和具体学校介绍的。
  然后等学生把高考志愿填写完毕了,自己再把那个东西交给他们班主任老师就好了。
  接下来,就是等待被录取,被调剂,或者倒霉没有被任何学校录取的那种情况。
  当然没有被任何学校录取的,基本都是完全不听老师的话,没有选调剂的那种。当然也有那种,对自己的高考成绩特别有自信,只想进自己想进的学校。抱着就算没有被录取,他也要重新再考一次的那种人。
  总之,那一年陈盼高考成绩依旧很稳定。
  非常努力从初二到高三,除了赚钱外,后面几乎都把时间花在学习上的陈盼,这次依旧没有考过他们班的牛逼班长。
  人家这次高考,依旧比陈盼高了十几分。
  听对方说,他是想报考哈工大的,说要去造火箭什么的。
  而陈盼的理想从以前起,其实就是做个老师。
  他们那个年代,普遍觉得大夫和老师好。
  陈盼上辈子年轻时,其实最排斥的就是这两个行业。
  她感觉做大夫要给人开刀,感觉很血腥。听说很多大夫在学校时还会接触尸体有解剖课,她就更加排斥这个行业了。
  至于做老师,因为从小到大见多了自己班的老师班主任,被那些不良学生故意刁难和不尊重的场景。陈盼觉得老师这个职业太辛苦太得不到尊重了,所以最开始也是非常排斥做老师。
  她排斥这个排斥那个,最后等自己考上大学,却连大学都没去上。
  最后等自己把小饭馆开在大学旁边后,她最羡慕的反倒是里面的老师。从那个时候起,陈盼其实就明白,大学老师跟高中老师是不一样的。同样高中老师跟小学老师初中老师也是不一样的。
  后期因为经常住院看病,在陈盼眼里那些能给人看病开刀的大夫,也逐渐的在她眼里变成了很了不起。
  总之,陈盼最终还是变成了自己小时候最看不起的那种顽固势利的大人了。
  这辈子等意识到自己的高考成绩肯定能考过上辈子后,陈盼想报考的大学早就已经慢慢改变了。
  上辈子她是考了一个二本,但因为那个时候大学生已经特别多了。加上那个时候家里的外债还是没有完全还完,自己爷爷当时刚好又生了一次病。最后陈盼考虑了很久,最终决定告诉爷爷自己没有考上,那个大学她最终没有去上。
  而这辈子,在经过五年的努力后,陈盼的高考成绩终于比上辈子好了很多,这辈子她终于可以伸手够一下自己曾经做梦都不敢想的名校了。
  陈爷爷和陈奶奶都说关于孙女报考的事情,他们完全不掺和,完全的尊重陈盼的选择。
  但在递交志愿的前一天,在陈盼在自己屋子翻看全国高校报考名册时,他们最后还是没有忍住小心翼翼询问起来。
  “盼盼,你到底打算报考什么专业啊?”
  “对,你现在有想去的地方吗?阳阳到底报考的哪里啊?你问他过吗?你们一起商量过报考的事情吗?”
  这天在陈盼独自待在自己屋子翻看报名册,并且撸猫时。他爷爷和奶奶,一个人拿着一瓶营养快线,一个人端着一盘草莓。磨磨蹭蹭的进了她小屋,然后期期艾艾的先后问了起来。
  “我打算报考师范以后做个老师,这样一年我就有两个假期了。”虽然家里有个厂子和两个烧饼店,但陈盼暂时段还是决定报考师范院校,然后出来做几年老师再说。这辈子她考大学其实主要是还心愿,至于这个工作能不能干久,她以后到底会不会长期干,其实陈盼真的没有太多想。
  可能是初二自己卖气球的那段经历,可能是明白对于别人自己终究是有一点点优势的。反正对于那些太实际的问题,这个时候陈盼又想的不太多。此刻她算是一个现实但又不现实的人,算是一个矛盾体吧。
  “老师好,老师好,老师稳定,我孙女考虑的真好。老师还有两个假期呢,到时你可以去各个地方旅游一下,也可以过来帮一下我们的忙。””
  一听孙女想做老师,专门买了一瓶营养快线的陈爱国,立马乐的见牙不见眼。
  虽然他家现在算是比较有钱了,家里又有两个烧饼店和一个粮油公司,还算有三分之一的粮油厂。但在保守又老实的农民陈爱国眼里,老师医生公务员这样的职业,就是比在家里折腾那些小生意强。暂时段他就是希望孙女能正正经经上个大学,然后出来有一份正儿八经的好工作。
  “那你到底想去什么学校?报考哪里的事情你跟阳阳商量过了吗?他说他要报考到什么地方吗?你们的分数差着五十多分,你们能到同一所学校或者同一个地方吗?”
  陈爱国是满足高兴了,但陈奶奶却依旧担心和焦急着。一屁股坐在陈盼屋子的小床上,已经忍耐好几天的陈奶奶立马焦急的问了起来。
  陈盼没有立即回答自家奶奶的问题,陈爷爷却立马皱眉了:“这件事情,咱们孙女有什么必要跟人家商量?其他的事情,她听了也就听了,那个无所谓。但上那个大学读什么专业的事情,这个她怎么能听别人的?上什么大学读什么专业,这是关乎她一辈子的事情。在这件事情上,我希望一切都是我们盼盼自己选的。这样她才不会后悔,才算自己对自己负责任。”
  “唉,阳阳他是其他人吗?他们都那样了,现在报考大学就应该考虑双方的情况,尽量报考在同一个学校,或者同一个城市啊。而且按照秦阳那样的条件,他们但凡分开读大学了,肯定会有很多人追他的。没准就因为这一次错过,他们一辈子就都会错过。”
  也许在几年前,陈奶奶还嫌弃秦阳,还感觉他只是一个高中生,还觉得他家里情况复杂,还觉得他母亲也是事儿。还觉得他家明面上特别好,但他动不动就贷款在银行欠着二十多万,不算一个特别好的对象。
  但随着时间推移,眼看秦家已经没有外债了,眼看秦妈妈已经再婚算是别人的主要负担了。眼看这个地方,真的要拆迁了。眼看原本一直不读书的秦阳,一年之内竟然也考到一本线了。再加上秦阳,去年接送了陈盼一年整。之前陈盼去西安复查时,也是秦阳开着车子拉着他们去西安复查的。
  反正因为各种原因,此刻在陈奶奶眼里,秦阳就是最好的结婚对象。
  所以此刻,她就强烈的希望,自己孙女能抓住机会能知恩图报。能跟秦阳商量好了,报考同一个学校甚至同一个专业,最最差的情况就是报考到同一个城市。这样就算情况不太好,但也不会糟糕透顶。
  “让他们报考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老婆子你疯了吗?我们盼盼可是比秦阳高出了五十四分!!!”
  “五十四分怎么了?阳阳那小子也一年时间考上一本线了啊,他考的也不差啊!!”
  “你根本就不懂这高出的五十四分的巨大分量。你懂什么是重本?什么是刚刚过一本线吗?”
  陈奶奶在说着自己的观点,陈爷爷也说着自己的看法。
  在两人说的面红耳赤几乎要吵了起来时,陈盼反应过来连忙道:“爷爷奶奶你们先别吵,你们是不是误会我跟秦阳的关系了?我们只是稍微暧昧了一下,从来都没有谈过啊。别说他现在不是我男朋友,就算他是我老公,我也不可能配合对方上大学的。我想考的大学是北京师范,秦阳考的那里我没有问,我现在也不会问。总之我的高考志愿,我想自己完全的做主,我不可能受任何其他人的影响的。”
  “北京好,北京好,哈哈,我陈爱国的孙女要去北京了,哈哈!”听到陈盼的话,陈爷爷又再次激动起来。
  其实在他们陈家这一门,陈盼已经不是第一个大学生了。
  陈盼的三堂兄在经过一年复读后,去年已经考上东北的一所二本大学了。虽然是二本,但也是他们陈家一门真正意义上第一个大学生。当时整个陈家,都是大摆筵席了的。
  而跟陈盼同龄的陈四宝,今年也考上大学了,据说也是过了一本线的。
  而陈盼的堂妹陈珍珍如今也在读高二,看样子明年也要考大学了。
  反正在这样的情况下,陈爱国其实是非常希望孙女能争气一点,报个好大学和好专业,彻底碾压去年考上大学的陈三宝和今年也考上大学如今也正好在填写志愿的陈四宝。
  如果孙女考的比别人差了,成绩也是一本线,那她在一本范围选一个学校,陈爱国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