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作者:一碗新茶      更新:2025-10-24 13:09      字数:3183
  “唉,我知道了,我以后不说了也不管了。”见他们铁了心的不想听自己话,加上也意识到报考大学这件事情确实很严重。最后陈奶奶也叹息起来,没有再说什么多余的话。
  就这样,那年的七月中旬陈盼就按照自己的心愿认认真真的填写了自己的高考志愿表。她的第一志愿是北京师范,第二志愿是中山大学,第三志愿是华东师范大学。
  她虽然想报师范大学,但也考虑了自己的成绩,没有一味的全部选择师范院校,也算是考虑到了方方面面。
  她的第一志愿是北京师范,秦阳的第一志愿是西安医学院,第二志愿好像是重庆医科大学。
  那位几年都压在陈盼上面的厉害班长,则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哈工大。而他高考志愿表上从第一志愿到最下面的第六志愿,全部一溜烟都是都是哈工大,他就是陈盼最羡慕最欣赏的那种狠人。
  而陈盼的好朋友蔡小静和魏东,今年也都堪堪过了一本线。他们是属于男方带着女方学习的那种,到了报考学校和专业时,两人竟然也选择了同一个学校的同一个专业。是属于魏东配合了蔡小静,自己选择了所谓差一点的学校。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大家才真正知道了这两人原来是玩真的。
  高考一考完,大家好像就疯了。
  那些以前无法诉说的暗恋和爱意,这个时候大家好像都不忍了,就都抓紧时间表达和暗示了。
  这个年代毕竟是周围人大多十七八岁就结婚的那种年代,陈盼总有一种现在的孩子比以后的孩子更加早熟的感觉。
  当然,这只是思想上的早熟,不是身体上的早熟。
  这个时候大家抓紧时间表明自己感情,好像求的就是以后不后悔,好像大多也没有真正想着以后。
  反正后续大家拍毕业照,大家一起吃散伙饭,一起去后面黑泉水库再次去转转时。
  大家都抓紧时间,跟自己喜欢的人偷偷求个合影,偷偷说句话,或者偷偷送个什么东西。
  就是给人一种,大家很大胆,但又非常单纯的感觉。
  不管大家是怎么操作的,心理年龄特别大的陈盼和身体年龄都比大家大几岁的秦阳,两人都特别的冷静。
  当然这次班里大家拍合照时,他们两人也大大方方站在一起,在大家的起哄下拍了两张单独的合影。
  高考志愿交上去大概半个月后,到七月底八月初的时候,就有一封封的高考录取通知书从全国各地迅速邮来了。
  而这个特殊快递,他们陇城这边是不让邮政人员派送的,是让学生自己带着自己的身份证专门过来亲自拿的。
  这段时间,是一个特别美妙的时间。
  所有考的好的同学们,这个时候都是特别兴奋高兴的。
  而那些没有考好的,早就已经静悄悄的出去打工,或者躲在家里不出门了。
  就在这样焦急又兴奋的时候,在八月八号的那天,陈盼接到了六平邮政所让她过去拿高考录取书的电话。
  “请问录取书是那个学校的?”
  现在这个年代,网络和电脑都没有真正发展起来。电话也查不到自己到底是被那个学校录取的,他们学校那边的消息也没有那么灵通。所以现在在问这话时,陈盼是真的特别紧张,她是真的不知道她到底是被那个学校录取的。
  “是北京师范大学,同学恭喜了!!”
  是个人都知道那个学校很好,所以跟她通话的邮政工作人员就下意识的笑着跟她说了一句恭喜。
  “谢谢,我等会就去拿,谢谢!”
  陈盼礼貌的道谢,但是等放下那个电话后,陈盼就忍不住俯身趴在那个电话桌子上突然泪流满面了。
  这一刻陈盼其实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哭,但她就是想哭,就是彻底忍不住。
  而从她接上那个电话起,最近就一直待在家里陈爷爷陈奶奶他们就都急匆匆的凑了过来。
  见她突然高兴的哭了,两位老人也都忍不住突然的红了眼眶。旁边坐着的吴翠翠和暑假过来帮忙的陈珍珍,也都同时露出了类似羡慕和嫉妒的复杂表情。
  反正一刻,这一屋子的大家,心情都很复杂也都很激动。
  第89章
  “盼盼没事了,你赶快收拾一下,爷爷带着你亲自去拿录取通知书。”整个人似乎一下子就年轻了十来岁,五十九岁的陈爱国抬手擦擦自己的眼睛,随即立马上去扶陈盼。
  “对,这大喜的日子你哭什么。”瞪大眼睛使劲把眼睛里面的涩意掩盖下去,徐春花也迅速的走了上去。
  “盼盼姐,恭喜你。”暑假过来帮忙的陈珍珍立马上来恭喜,看着激动不已的陈盼。此刻她的内心,再次燃起了她明年也一定要考上大学的想法。
  “对,盼盼不要哭了,这大喜的日子这样哭不合适。”来陈家做了四年的客服和财务,已经离开学校好几年的吴翠翠在反应过来后。也立马掩去自己心里乱七八糟的嫉妒,迅速的上来劝人了。
  “我没事,我就是一时没有忍住。我的分数只是比那个录取分数线高四分,我还以为我会被第二志愿和第三志愿录取。”自己也感觉自己挺莫名其妙的,被众人拉了起来后,陈盼立马擦着眼睛胡乱的解释起来。
  “我们明白,我们明白!”
  最理解她的陈爱国也帮陈盼擦起了眼泪,整个陈家其实是从他这辈才真正重视学习的。就是因为他年轻时意外参加了知青队组织的扫盲班,他才比周围的大家多识了几个字,也会自己算数的。
  就是因为跟知识分子接触过,看见过村子大家对知识分子的尊重,还有知识分子表现出来的那种强大自信和从容。等他的孩子长大了,他才盯着对方一定要读书的。
  他们兄弟三人,不知道怎么回事,似乎从小的时候就有互相比较的习惯。
  正是因为他去村子扫盲班了,也让自己儿子入学了。他的那两个哥哥这才也注意起自家孩子的教育,就在村子组织大家扫盲读书学习时,也把自己的几个孩子都赶到了学校里。
  只是很可惜,当时周围的大家普遍不读书。
  那个时候孩子们也没有一整天只专心读书那种学习条件,是大家干完集体劳动后,才去学习的。有些甚至是村里不干活的时候,他们才被准许去学校学习。
  再加上那个时候情况特殊,城里和外面大城市的读书人,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最后都没有被安排工作,都被安排着来他们那种地方下地干活。再加上当时国家也没有恢复高考,或者能考的时候录取率特别的低。
  就因为种种的原因,他的几个侄子们最后都没有读书,算是都只去了学校几天几个月一两年,算是只去学校见识了一下就回来了。到他们孙子辈了,情况才好转起来,然后大家才把所有孙子孙女都送到学校的。
  最后他们陈家就发展成,谁有学习天赋谁学习好谁愿意读书,他们就供他读书。但如果这人自己学习不好也不愿意学习,他们就听之任之,让他能参加完九年义务就好了的。有些连九年义务教育都不愿意完成,吵着闹着要提前退学的。他们劝过打过骂过后,见对方始终不改注意的,最后他们因为家庭条件一般后面也就听之任之的。
  总之这个年代,读书真的很看天赋,能考上大学确实要吃很多苦头,一定要努力再努力。
  那种不想学习,进去学校没两天就跑出去,之后就再也不去学校的比比皆是。
  现在的学校,老师是真的很负责也很严厉。
  只要去学校了,不听话就被打,调皮就被打,没写完作业被打,学习下降被骂,课文背不出来被敲手心的比比皆是。
  正是因为学校有一批特别严厉的老师,有些不服管,或者真的学不进去的孩子。才会再进学校没几年,突然遭受到什么事情,就突然不去学习的。
  反正在整个清水村,到现在大学生才出了七八个,那些还都是专科二本那样的。
  如今到他们陈家一门了,他们村子才有了真正的一本生和重本生。
  而如今陈盼的成绩,算是他们整个村子有史以来最高的。她现在考上的学校,也是整个清水村有史以来所有大学生考上的最好大学。
  想到孙女除了摆摊赚钱和帮助家里做客服外,其他的时间几乎都在学习。
  想到孙女屋子每晚都亮到十一点的电灯泡,还有她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习惯拿个小纸条背诵,有的时候甚至会把单词写在手心在走路坐车甚至干活时,偶尔就撇一眼的举动。
  这一刻,陈爱国就是感觉,他孙女能考上是应该的,也是她应得的。
  众人七嘴八舌的劝着恭喜着,很快重新换了衣服的陈爱国就带着同样重新换了衣服陈盼,两人一起向村子中间的邮政所赶去。
  “对,盼盼的录取通知书下来了,邮政所刚才刚刚打来了电话,我现在带着盼盼去拿。”
  “对,听说是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