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作者:慕沉酒      更新:2025-10-24 13:16      字数:3204
  她来时穿的,似乎就是这件衣裳。
  荀舒将她所有的衣裳物品收拢在一个小小的包袱里,背在肩头,向院门外走。
  侍女们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求助似的看一旁的阿水,却见她微微摇头,眼中有泪,却也有光。
  到前院时,荀舒遇到了早就在此等她的长公主。她以为长公主是来做说客,正不知该如何是好时,长公主将一个小小的荷包递给她,叹道:“鹤儿带你回来时,我没有阻止,你如今要离开,我也不会阻拦。总归是你们俩人之间的事,你们自己商量好了,决定了,就行。只是,我还是想为我这个儿子说几句。
  “鹤儿他自小聪慧,因为平阳侯府内的龌龊事,还是孩童时,一举一动却似沉稳的大人,很是无趣。可这次他回来之后,明显有了变化,有了生气,更加鲜活了。这孩子心眼儿多,但都不坏。我能看出来,他是真的喜欢你,或许只是不知道如何与心仪的姑娘相处,才惹怒了你,致使你们之间生出了误会。若可以,我想请你给他一个解释的机会,不是以长公主的身份,而是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可以吗?”
  荀舒垂眸看着荷包,沉默片刻,方轻声道:“殿下,我给过他解释的机会了,是他自己不愿意与我解释的。”
  长公主叹了口气,点到为止,不再多劝:“也罢,你们的事,你们决定就好。”她看着那荷包,柔声道,“鹤儿说,他曾经欠你一笔银钱。他自回京后每日里忙忙碌碌,该是早将这事忘了。一个姑娘家,一个人在外行走,没有钱可如何是好?这是鹤儿的心意,也是我的心意。小舒,若你……若你忙完手头的事,还愿意回京城,随时可以来公主府府寻我。我很喜欢你,就算做不成母女,兴许也能成为忘年交。你说呢?”
  荀舒含糊着点头,不推辞也不拒绝。末了眨了眨湿润的眼眶,逼退将要落在的泪水,咧着嘴,挤出一个比哭还要难看的笑:“这钱就当我借殿下的,若有机会,定会还给殿下。时间也不早了,往后还请殿下保重身子,民女这便告退了。”
  天色逐渐阴沉,像是又要下雨。荀舒冲着长公主行了一礼,不再耽搁,转身离开,藏入茫茫人海中,走入她注定要走的路,一次也没有回头。
  第94章 岐山封禅1
  于京城而言,姜拯的死如同一滴雨水落入河流,激起的涟漪瞬间被冲散。但于荀舒而言,她的生活再次被颠覆,成了一叶飘摇的小舟,漂泊在海上,再寻不到方向。
  京城的大街小巷还是一如往昔般热闹,熙熙攘攘。荀舒走在人群中,被拥着向前,脑中一片空白。
  她并不准备在京城停留,混沌中买了匹马,又准备了些干粮,到东侧城门时,却瞧见了方晏。
  在那废弃小院时她并未注意他的去留,此刻倒是被他猜出她的去向。
  方晏拦住荀舒的去路,问道:“你要去哪?”
  荀舒的声音很轻,已是疲惫至极:“天大地大,去哪又有什么不同?”
  “你若是不急着离开的话,我为你践行。”
  方晏走上前想要牵走荀舒手中的缰绳,却被她轻巧躲开。荀舒拉着马匹绕开几步,道:“我挺急的,这次便算了吧。”
  方晏再上前一步,面色不虞,试图扯住荀舒的胳膊:“阿舒。”
  荀舒再次让开他的手:“你莫要离我太近,我害怕你给我下药,像赵二姑娘似的,成了你手中的傀儡。”
  荀舒的话像是一把荆条,胡乱挥舞着,好歹阻住了方晏靠近的步伐。方晏定住脚步,苦笑道:“阿舒,你是不是误会我了?是不是李玄鹤说了什么?你总是更相信玄鹤那厮,可他欺骗了你!是我将他的面具摘下,是我帮了你啊!”
  “你真的是想帮我吗?还是有什么别的目的?”荀舒摇了摇头,眼中全是泪水,“方晏,刚刚我见到姜叔的尸体是,他的皮肤还是软的,还有温度,他刚死没多久!你若发现他时,能想法子告诉我,或是告诉京兆府,再不济大声嚷嚷,让百姓皆知,兴许都能救下姜叔一命!就差那么一时半刻……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呢?”
  方晏沉默下来,荀舒却更是难过愤恨。她恨大理寺,恨秦渊,恨李玄鹤,恨方晏……更恨自己。她用衣袖狠狠抹了把脸,将泪水擦净,留下火辣辣的刺痛,清醒她的神志。她抬起眼看他,目光中隐隐有讥讽:“你知道我为何更信李玄鹤吗?因为他从未将我当成傻子。”
  方晏皱起眉头:“阿舒!”
  荀舒摇头,不愿多说:“方晏,看在咱们曾是好友的份上,就此别过吧。我虽然不知道你的目的,不知你为何要带着赵京蓉来京城,又为何要将她困在客栈,但我想那定不是什么为她着想的好事。我现在累得很,不想去想这些。我只想离开这个鬼地方,再也不回来。”
  “若我不让你离开呢。”方晏冷了脸色。
  荀舒眉心一跳:“你这是何意?”
  城门处人来人往,已然有人注意到这处的响动。方晏顿了一下,垂下眼睫:“开玩笑
  的,只是不舍得你走罢了。”他向旁边走了几步,让开出城的路,“阿舒,注意安全,一路小心。”
  -
  荀舒离开京城后,随便选了个方向,一直不停地走。悲伤绝望和愤恨恼怒充斥着她的身体,她不知该如何消解,也不知该往何处去,只能不停地走,一个劲地走,似乎是在寻找一个出口。
  身体里的全部力气都被调动,情绪激烈如开闸的河流,快速奔流后,身体疲惫不堪,只余下一片空落落的茫然。
  她一路为寻姜拯而来,李玄鹤是半途邂逅的另一个目的地,可如今,姜拯没了,李玄鹤散了,她在这世上再无牵挂。
  接下来她要去哪里,要做什么呢?
  她还是想过安稳的生活,想要一个平静的避风港,可事情总不遂人愿。或许只有将姜拯的仇报了,将一直在江湖中寻找司天阁宝镜,寻找司天阁弟子的那群人解决了,她才有机会开始新的生活。
  若要给姜拯报仇,则需要杀掉秦渊。可秦渊身为大理寺卿,随从无数,本身功夫也不弱,今日一击不中,来日再动手便很难了,还需从长计议。
  那若要去解决司天阁宝镜的事呢?要如何解决?广发英雄帖,邀世人齐聚一堂,然后她剖心剖肝告诉他们,世上没有所谓的宝镜,就算是司天阁的人,也做不到预知未来?他们能信吗?会不会觉得她是在撒谎,然后干脆将她抓起来审问?
  荀舒一直想不明白,就算世上真有这么一个宝镜,为何这么多人会来争抢?难道他们都对还没发生的事这般好奇吗?
  事情一件一件,千丝万缕,有的事寻舒理不清楚想不明白,更不知从何处下手解决;有的事她能想清楚,却什么都做不了,依旧只能无力接受。
  五年前被赶出司天阁的时候,她茫然不知所措,也如今日这般,还好姜拯拉了她一把。如今再没有人能拉她,她只能靠自己,走出一条路。
  只是心中还是难过罢了。
  不知过了多久,荀舒放慢了步伐,走走停停,在茫然中寻找方向。有时经过城镇,她摆摊算卦,或者画些祈福的符咒售卖,赚些盘缠;有时在山林中,便找个山洞寻个破庙,与山间万物一同过夜。
  这一夜,她宿在一棵山顶的树上。
  她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山,瞧着是附近最高的山,便爬了上来。到山顶时晚霞尚未散尽,绵延千里。山顶风有些大,吹得衣袖猎猎作响。荀舒站在悬崖边,眺望远方,站到弦月高悬,星辰点点时,方回过了神。
  说起来,她也有段时间没观星了。她离开司天阁的时候年纪太小,观星术只学了点皮毛,看个天气还行,看天地大势,人间劫难,还是缺了几分天赋。
  但最基本的她还是能观出来。
  比如今夜,荧惑星现,逼近心宿三星,是荧惑守心的天象。
  荧惑守心,预示着大梁将起动乱,或皇帝驾崩,或大权旁落、有人篡位,是不祥之兆。
  此刻荧惑星还未与心宿三星重叠,尚还有转圜余地,可瞧这模样,应该用不了几日,便会有结果。
  天象难改,就看荧惑星落在谁身上,是否有法子消解这灾难。
  这天下,怕是要乱了。
  -
  八月初九,秋高气爽。
  岐山封禅将近,岐山下的平乐镇再次热闹起来。许多大梁百姓远道而来,只为远远地见证这几十年一次的盛典。
  镇中酒楼,三两江湖客几杯浊酒下肚,声音逐渐高涨:“明日陛下御驾便到了,若早些去行宫外蹲守,是否能瞧见陛下真容?”
  另一青衣书生嗤笑:“怕是见不到。”
  “这是为何?”
  书生道:“你们不觉得这镇中官兵有些忒多了吗?我瞧他们身上的衣服不同,估摸着除了禁军,还有附近驻守的军队。这么多人,怕是能将陛下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起,我们大抵连陛下的衣角都瞧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