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作者:慕沉酒      更新:2025-10-24 13:16      字数:3201
  还是算了吧,本就不是一路人,就算再见几面,将旧事反反复复拆解,也不过是徒添郁结。
  不如放过彼此。
  荀舒咬着牙,头也不回地离开,回了几日前住的客栈。
  将房钱结清,又将为数不多的行李收拾好后,荀舒背着包袱下楼。她同店小二买了些路上吃的干粮,又去马厩寻到她的马,决定不再耽搁,尽快离开。
  她好像很久没回棺材铺了,也很久没回司天阁了,或许,是时候回去看看了。
  等到这一趟结束,她就去京城,将那些恩恩怨怨,理得清的理不清的,彻底做一个了结。
  无论结局是什么。
  -
  离开安乐镇时,荀舒并未急着赶路。来时太匆匆,走的时候总要好好欣赏一番安乐镇的风景,才不枉走这一趟。她牵着马走在山间小道里,不紧不慢晃晃悠悠。这些日她实在是太累了,却找不到舒缓的方式,就这么慢慢地走,内心倒是意外平静许多。
  这几日天气凉了不少,山间的翠绿染上几丝鹅黄。天空万里无云,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最适合踏秋。荀舒走了大概一盏茶的功夫,身后传来马匹飞驰踏地的响声。她没有多想,牵着马往道路边缘让了让,却见那人越过她后,勒马停在她前方不远处,挡住她的去路。
  骑马的竟是李玄鹤。
  荀舒愣住:“你怎么来了?”
  李玄鹤沉着一张脸:“你要去哪?”
  “我要——”
  荀舒一句话未说完,李玄鹤突然上前一步扯住她的胳膊,使了十成十的力气。荀舒感觉到一股巨大的拉力,而后控制不住身体,像个破布娃娃似的被李玄鹤甩到身后,正七晕八素,想要怒斥罪魁祸首时,他已松开手,抽出腰间配剑,挡在她的身前,与突然出现的黑衣人缠斗在一起。
  黑衣人一击不中,吹了声口哨,两侧山林中瞬间涌出另外三个黑衣人,一刻不停歇,将刀剑冲着荀舒招呼。
  李玄鹤今日来寻荀舒,并未带太多的人
  ,只有赤霄跟着。对面黑衣人共有四人,功夫俱是极好,李玄鹤和赤霄一时间竟无法将其制服。若今日只有李玄鹤和赤霄二人,甩开他们逃脱并不成问题,可偏偏还有一个完全不会功夫的荀舒。
  打斗声不止,随时间推移,李玄鹤二人渐渐有落下风之势。对面四人久攻不下,发现被李玄鹤藏在身后的荀舒才是他们三人中唯一的弱点。他们调整策略,分出三人牵制住李玄鹤和赤霄,剩下一人快速绕到后方攻击荀舒。李玄鹤分身乏术,又要闪避格挡黑衣人的攻击,又要小心翼翼护住荀舒,一时不慎,手臂中了招,被划了一道大口子。鲜血瞬间涌出,濡湿半扇衣袖。
  荀舒在一旁瞧着,心痛又自责,却不敢多问一句,唯恐他分神。荀舒咬紧牙关,全神贯注躲避着刺客的攻击,却意外发现了黑衣人们想要攻击的真正目标。
  围攻李玄鹤和赤霄的那三个黑衣人,并未下死手,只是将他们牢牢缠住。倒是追击她的这人,像是真的想要她的命,甚至伤到了李玄鹤。李玄鹤受伤的那个瞬间,她似乎瞧见那人没有遮挡的眼中,有一闪而过的懊恼。
  他们的目标是她。
  可究竟是谁想要她的命?除了长生殿,她从未与谁解过仇,可如今长生殿殿主死了,京城的人就算知道了这件事,应该也不会那么快赶到此处才是。
  难道又是秦渊?
  李玄鹤和赤霄大概早就看出黑衣人们的真正目标,却并未将此事说出,也没有丝毫想要舍弃她的心思。他们想要保护她,她也不该再为他们带来麻烦和危险。
  “荀舒!”李玄鹤突然厉吼,眉头紧锁,将荀舒拉入怀中。荀舒抬起眼,怔怔看着他的眼,透过瞳孔中的倒影,瞧见突然出现的第五个黑衣人,和他握在手中刺向她背后的剑。
  李玄鹤想要将抱着荀舒转身,替她挨了这一剑,可荀舒不知哪里生出的力气,竟生生阻挡住他的动作。
  利剑刺穿荀舒的身体,喉头涌出的血腥压都压不住,喷涌而出。有那么一瞬间,荀舒是痛的,可那疼痛转瞬即逝,像是一种错觉。她的身体渐渐失去支撑的力气,直到再撑不住,瘫软在李玄鹤的怀中。她仰头看着李玄鹤震惊而悲痛的脸,想要笑着安慰他几句,可一张开嘴,血流得更快了。她被呛得咳嗽几声,最终什么都说不出口。
  荀舒想,若是就这样结束,似乎也不算太坏。
  她这一生,瞧着倒霉至极,实则全是好运。她无父无母,但有师父师兄师姐爱护。年幼时,她从未挨过饿受过冷,苦都没吃过几分。十岁时万般虚妄一朝覆灭,可她也只流浪了几日,便遇到姜拯,又白赚了五年的安稳。
  世间人各有宿命,不该生出执念。她一辈子愚笨,学不会看开和放手,此刻却希望抱着她的这个少年,有这个机缘,无师自通,莫要因为她的离开,而太过伤怀。
  直到此刻,她才意识到,她喜欢他,远比她所认为的多。
  若这一生就这般了结,能死在他的怀中,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她想,她的运气可真不错。不过下辈子,运气还是莫要这般好了。
  荀舒闭上眼,未留下一个字。
  -
  荀舒倒下后,几个刺客不再恋战,迅速撤离。李玄鹤不敢将怀中的荀舒放下,眼神却冷若腊月寒冰,恨不能追上去将这几个人撕碎。一旁的赤霄瞧见自家郎君的眼神,明白他的意思,发了狠得出手,终于留下一个刺客,将剑架在他的脖颈。
  赤霄正想要卸下刺客的下巴,那人却先一步咬破口中藏的毒丸,毒发身亡。赤霄心凉了大半,拉下刺客的面巾,露出一张陌生的脸,之后又将刺客的尸体里里外外搜了个遍,未发现任何证明身份的物件或标记。他转头看向李玄鹤,想要问问他下一步该怎么办时,却见他并未瞧这边,而是将荀舒牢牢绑在背上,翻身上马,一刻都不耽搁,向斋宫疾驰而去。
  赤霄翻身上马,策马追上,忍不住问:“郎君,那刺客就不管了?”
  “不管了。”李玄鹤定声道,“注定查不出结果的事,莫要浪费时间了。”
  赤霄一愣:“郎君,你已经知道刺客是谁派来的?”
  李玄鹤没有立刻回答。
  就在赤霄以为,他等不到回答时,耳边传来李玄鹤的声音,伴着呼啸的风声,和无奈的叹息。
  “安乐镇能差使这般功夫的刺客的人,除了他,还能有谁呢。”他微微侧头,看向靠在他背后,面色苍白,再无生气的脸,不知第几次生出自责,“时至今日,我才终于真切明白她了。只是希望这一切还能来得及。”
  -
  荀舒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
  梦里她回到了大半年前捡到李玄鹤的那一日。
  她和姜叔在山林中遇到昏迷不醒的李玄鹤,姜叔正要将他救回棺材铺时,被荀舒拦住了动作。
  梦里的荀舒并不知道后面发生的事,只是心中突然生出一种奇怪的预感,仿佛救了这人,她的生活便会像失去线的纸鸢,远离熟悉的地方,飞向云雾笼罩的未知。她可太不喜欢这种感觉了。
  姜拯依了她的意思,二人转身离开,将受伤的李玄鹤留在了那片山林中。
  如此平安过了几个月,寒冬退散,春暖花开,又到了潮州的雨季。荀舒为了补贴家用,来到集市口摆摊。
  最近潮州城中发生了不少大事,先是赵县令的夫人突然死了,再是赵县令也被人杀害。听隔壁方晏说,凶案已经查清了,只是因为这两桩案子而引出的多年前的赈灾银悬案,却依旧没有结果。方晏还说,最近城中来的人都是京中大理寺的,他们为了这些消失不见的钱款,将赵宅里里外外搜了不知道多少遍,却还是找不见影子。为首的年轻的大理寺少卿,脸色一日比一日沉,平日在衙门中遇到,他都不敢上前同他打招呼。
  荀舒当个茶余饭后的闲谈听,并未放在心上,直到昏昏欲睡之际,眼前落下一片阴影。
  她抬起眼,看向桌对面。
  一个面如冠玉,比天上太阳还要耀眼的少年坐到她的面前,笑着道:“听闻姑娘算卦极准,可能帮我算算,那笔多年前被藏起来,至今寻不到下落的赈灾银,如今被藏在何处?”
  -
  荀舒睁开眼时,大脑中一片混乱,梦境与现实混杂在一起,最后什么都没留下。她想不起来她是谁,不知道此刻在哪里,更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她盯着眼前粉色的床帐顶看了一会儿,思绪回笼几分,轻声道:“这是在哪。”
  这声音陌生又熟悉,沙哑得像是布满碎石子,只有微弱的气音。偏这比晚风还轻的气音,真的惊动了外间的人。有人匆匆赶来,檀香和墨香混杂的气息还未掀开床帐便透了进来。荀舒好奇地偏过头,然后李玄鹤的脸便出现在了她的面前。
  荀舒心中的那丁点不安和忐忑烟消云散,忍不住道:“这可是黄泉地府?你怎么也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