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作者:慕沉酒      更新:2025-10-24 13:16      字数:3216
  荀舒在屋中闷了一日,雪停后终于得了李玄鹤的应允,去院子里走走。李玄鹤为她披上裘衣,围上围脖,让领口处透不进一丝风,又在她的手中塞了个热乎乎的小兔子造型的手炉,才带她出门。
  地上的雪没过脚面,不多时鞋面便浸了雪水。李玄鹤让荀舒走在他的身后,踩着他的脚印走。荀
  舒乖乖听话,垂头看着地上脚印,分外乖巧。
  雪后万物银装素裹,不染纤尘。天空将暗未暗,是灰色的蓝,被白雪映照着,像是要天亮似的。花园亭中的石桌上已布好热锅,四周围着四个炭盆,驱赶着亭内的风雪。
  荀舒瞧见这一切,有些惊讶:“你这一日都与我呆在一起,何时吩咐人准备的?”
  “今日下值时,听到黎宋提了句雪天最适合喝热酒,想着你病中不能饮酒,但边赏雪边吃热锅子,听着也是有趣。就提前让下人们备上了。”
  荀舒笑叹:“你既然准备了,还迈关子,非要我央求你,才允我出来。”
  李玄鹤摸摸鼻子,无法直说喜欢看她软声求他的模样,只能转了话题,为她盛了碗汤:“这汤底是上好的鸡汤,先喝碗汤热热身子。”
  热锅子的香味很快勾了荀舒的魂,她食欲大开,吃得专心致志,等到吃得差不多时,听到李玄鹤佯装若无其事的声音:“阿舒,今日师父可是来寻你了?”
  荀舒只点头,一字不多说。
  李玄鹤按耐不住好奇心,试探道:“他与你说了什么?”
  “他没告诉你?”
  李玄鹤摇头:“他不肯说,只说是送给我的贺礼。可是与你师父的事有关?当年之事可是误会?你可能原谅他?”
  荀舒放下筷子,抿着唇,盯着锅里翻滚的汤水,微微出神:“当年之事,我听过许多种说辞,虽大致一样,但我还是无法全信。我必须要回到司天阁中,亲眼看到一切,亲自找到属于我的答案,或许才能真正的放下。不过,秦渊他当年确实做错了事,谈不上误会也说不上原谅。我不喜欢他,但这些事与你无关,我不会因为这事迁怒于你,你放心好了。”
  能得到这个肯定的答案,李玄鹤已是意外之喜,话题就此揭过,不再多提,倒是荀舒像是想起了什么事,问道:“一直忘记问你,当日刺伤我的刺客,最后怎么样了?”
  荀舒醒来后,李玄鹤犹豫许久,一直不知该不该将此事告诉她。但既然她今日问了,他也没有隐瞒的道理,如实回答。
  “那日我们人手不足,你受伤后,那几个刺客便都逃走了。我们拼尽全力留下一个人,还未来得及问他主子是谁,那人便服毒自尽了。”李玄鹤一顿,继续道,“阿舒,你受伤之后我想了许久,你久居潮州,从未与他人结仇。虽然有许多人在找寻你的下落,但那群人并非想要你的命,不会刀刀下杀招。而且你在斋宫的行踪,更是隐蔽,能知晓的人不多。我心中有猜想,却没办法言明。若真是那人,怕是无法为你报仇……对不住。”
  荀舒心中早有猜测,并不为此事难过,反倒是安慰起了李玄鹤:“那人想杀我,我能活着已然侥幸。我只是不明白,斋宫一事说到底与他无关,我就算知道真相,又有什么关系呢,他何必要杀我灭口呢……难道说,先帝的死——”
  李玄鹤舀起一勺汤喂到荀舒唇边,止住了荀舒的话:“阿舒,有的事,以后便莫要提了。”
  荀舒点点头,面上浮现新的忧色:“可我如今没死,他岂不是还会动手?我在你身边,可会连累你?”
  李玄鹤面有无奈:“你又忘了,发生那些事的时候,我就在现场,我知道的比你还要多。若真要灭口,也是我连累你。”他顿了顿,想起若不带荀舒去凑这些热闹,也不会有后面的事,声音低了几分,“确实是我连累了你。明日我便会请母亲进宫,请旨赐婚。由母亲出面,将我们的婚事定下。此后,那人就算想要灭你的口,也要顾及三分。只要不撕破脸皮,他其实才是最要面子的那个人。”
  荀舒听不懂那么多,但仍旧挺高兴的:“那我们往后便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了,以后生死相随,谁都不能抛弃谁。”
  “好。”隔着蒸腾的热气,李玄鹤温柔望着她,“不离不弃,生死相随。”
  -
  这场雪后,新年很快便到了。
  除夕那日宫中设宴,大长公主带着李玄鹤入宫赴宴,只有荀舒一人在公主府中。阿水做了满满一桌子菜,与荀舒凑在一处,又叫上院中几个侍女,热热闹闹过了个新年。
  大年初一一大早,荀舒穿着一身红衣裳,去给大长公主拜年,收了个厚厚的红包,让荀舒想起离开京城时,她塞到她手中的盘缠,感动之余心中有一丝丝愧疚。之后,宫中下旨赐婚,喜上加喜,荀舒真正成了李玄鹤未过门的妻子。荀舒本不觉得这种形式有什么特别的,但看着李玄鹤喜气洋洋的脸,不自觉被他感染,也高兴起来。
  此消息一出,整个京城无不哗然,谁都没想到一个平民出身无父无母的姑娘,真能得大长公主的青眼,竟让殿下亲自入宫请旨赐婚。
  荀舒不知道这些事——即使知道了,也不会在意。她虽时常觉得她的命格孤苦,沾点丧气,但并不觉得她比旁的姑娘差,或者说配不上李玄鹤。
  京中流言蜚语四起时,她正忙着收拾行装。昨夜她夜观天象,察觉十日内京城必有大雪,她和大长公主还有李玄鹤商议过后决定初五出发,赶在大雪前启程,赶回潮州。
  初五那日,天气有些阴沉,大长公主亲自送他们出门,到府门口仍在翻来覆去地叮嘱:“路上要小心,莫要急着赶路,以小舒的身体为重。药材补品什么的都带上了吗?衣服可带够了?”
  李玄鹤笑道:“阿娘,你都问了八百遍了。我都带了,一样没拉下。再说,潮州那边天气比京城热多了,哪里需要那般多的厚衣裳?”
  “谁管你了,皮糙肉厚,本宫问的是小舒的衣裳。”大长公主转头继续交代荀舒,“你们可以在潮州多呆几日,只是定要在四月前赶回来。婚期定在五月初,婚仪前还有许多事要做,定要留出至少一个月的时间,记住了吗?”
  “记住了记住了。”李玄鹤忍不住打断她,“眼看着就要下雪了,若再不走,就真的要冒雪赶路了。”
  大长公主叹了口气,虽仍旧不放心,可到底还是放了手。她站在府门口,直到马车彻底消失在道路尽头,才慢悠悠转身回府,笑对身边侍女说:“往日送鹤儿出门,无论他多大,哪怕已经弱冠,依旧觉得他还是个孩子。今日却有些不一样的感觉。”
  身边侍女搀扶着她,笑问:“殿下可是觉得难过?怕三郎娶了媳妇儿忘了娘?”
  大长公主笑道:“会忘的,娶不娶媳妇儿都会忘;不会忘的,无论如何都会记得。做人娘亲的,还是要学会放手。不然就和那谁家还有那谁家的公子似的,一把年纪还要抱着他母亲的大腿哭,传遍整个京城,也不嫌丢人。”
  “三郎自小有主意,定不会成为这样的人。”侍女笑着安慰,“那殿下觉得今日哪里不同?”
  大长公主沉思一会儿,还是摇了摇头:“本宫也不知道,或许等他们回来那日,本宫便知晓了。你说,他们会按时回京吗?”
  “定会的。三郎惦念这场亲事这么久,就是荀姑娘想要多呆些时日,延后婚期,三郎也定是不许的。”
  “那本宫就放心了。”大长公主笑道,“希望他们一路平安,一切顺利。”
  第119章 风到时6
  再次踏入潮州城的地界,荀舒生出几分恍若隔世的感觉。
  上次离开时,还是炎炎夏日。那时的她以为她定能找到姜拯,带着他回到潮州,回到棺材铺,过安稳日子。未曾想再回来时,竟已是万物复苏的春天,她也并未如愿,带着姜拯回来。
  季节尚能交替重逢,有的人却再也见不到了。
  棺材铺的门紧闭着,荀舒不想打扰街坊邻里,从后门悄悄进入棺材铺。
  棺材铺还是记忆中的模样,只是后院长时间无人清理,荒草丛生,枯黄杂乱,角落堆着的木板风吹雨打大半年,已经发霉腐烂,布满裂纹,阴暗处布满厚厚的苔藓。
  荀舒推开前院店铺的门。
  灰尘漂浮在空气中,陈旧腐烂的气息扑面而来。房间的角落结着厚厚的蛛网,摆在店铺中还未卖出去的棺材亦被灰尘覆盖。荀舒站在门口,半晌不敢迈步入内,竟生出一丝丝近乡情怯的感觉。
  李玄鹤站在她身后,轻声道:“趁着这几日,把它们卖出去吧。姜叔定也希望,这几个棺材能让亡魂安息,完成它们的使命。”
  “我要带回京城。”荀舒回绝得颇为坚定,“这几个棺材都是姜叔做的,我雕的花,兴许还有你上的漆。这是我和姜叔在这个世上唯一的链接了,我不想卖给别人,我想自己留着,等到百年之后,我就躺在这棺材中入土。”
  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