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作者:支云      更新:2025-10-24 13:21      字数:2999
  那就是不赐鸩酒了?
  程念影的眉眼变得舒展。
  方才那番话倒也没有白说。
  “陛下,臣有事启奏。”大理寺的官员朝前迈了一步。
  程念影眉眼如雪覆,冰冷锋锐。
  是了,这里还有一招后手……
  其余人不知是什么事,纷纷茫然地朝那大理寺少卿看去。
  只见他一躬身,一拱手,道:“陛下,臣要告发定王与丹朔郡王私下往来,意图谋反。”
  皇帝从座位上猛地站起来,身形还晃了晃:“你说什么?”
  顿时四下也是一片哗然。
  “少卿可有凭据?”
  “此事非同小可,不能妄言啊!”
  那大理寺少卿字字掷地有声:“臣不敢妄言,陛下,昭宁公主身边的宫人供述,丹朔郡王杀公主是因身边已有一个偏爱的女子。”
  “但诸位当皆知郡王秉性,他岂是会为一个女子,做出这等无理之事的人?臣斗胆猜测,恐是昭宁公主意外发现了二人勾连之事,这才惨遭灭口。”
  “臣等率人在定王府上搜查谋害公主的证据时,便搜查出了龙袍,印玺,还有丹朔郡王的亲笔书信。”
  “信中写明了丹朔郡王是如何谋害太子,挑起储位之争的。更写了丹朔郡王主动提出襄助定王登位,要定王许诺他大权在握,富贵绵延。”
  昭宁公主不过是个引子。
  康王府的背叛都只能算是个添头。
  这才是皇帝真正的杀招。
  谋反……是大罪。
  借昭宁之死,借机在定王府上“缴获”假证据。如此环环相扣,才难以挣脱。
  程念影抿紧唇。
  该如何救傅翊?
  该如何救傅翊!
  她转眸隐晦地朝皇帝的方向看了一眼……不行,众目睽睽之下杀了皇帝,解决不了任何的问题。
  此时傅诚心间也是重重一震荡。
  “谋反”罪名,皇帝可未与他的妻子提起过。
  若将此坐实,便是株连九族的大罪!康王府焉能逃过?
  皇帝这便要卸磨杀驴?
  傅诚抓住妻子的手,从她的掌心感觉到了冷汗。
  她也害怕了。
  这时候皇帝却摆出了慈和的姿态,问:“康王府可知晓此事?”
  世子妃几乎想也不想就道:“陛下,父亲与妾身的丈夫都一无所知。”
  “朕想也是,傅翊杀了昭宁,你们都敢于大义灭亲而不藏私。何况是谋反这样的大事?此事只要与你们康王府无关,朕便不会发落你们。”
  世子妃当即拽着傅诚的手,二人一齐跪下,叩谢皇帝的明察秋毫。
  皇帝将他们的动作收入眼底,那翻涌的气血顿时平复了。
  傅翊啊傅翊,此招你又当如何解呢?
  “证据何在?”梁王吐出声音,他背上几乎被汗水湿透,越发不敢去看程念影的神情。
  大理寺少卿一抬手:“来人,拿上来。”
  当即有宫人抬着龙袍上来,后头跟着的手中托漆盘,漆盘上摆着印玺和书信。
  大理寺少卿当先取过书信,铺开,面向众人一一展示:“诸位应当见过丹朔郡王的字批,字迹可有误啊?”
  “不错,是傅翊的字。”有人应和。
  程念影抬眸看去,也是脑中一嗡。
  当真是傅翊的字……
  可他都知道书信不可靠,又岂会真写下这样的信来?
  口吻也不像他!
  ……难道也是木荷所仿?
  皇帝道:“呈上前来。”
  “是。”宫人小心翼翼地送到皇帝跟前。
  皇帝匆匆一扫,将书信往桌案上一拍,怒不可遏道:“傅翊!你还有什么话说?”
  程念影缓缓吐了口气,再度上前一步:“那不是丹朔郡王所写。”
  怎么又是她站了出来?
  众人脑中冒出了这个念头。
  程念影面不改色:“这样一封信,我也写得出来。”
  第236章 破局
  旁人觉得程念影在说笑话,傅诚却不管真假,直接开口打断:“此地似是轮不到你来……”
  傅诚的话没能说完,亦被梁王打断了。
  “你说什么?你说这样一封信,你也写得出来?来人!取纸笔来!”梁王声如雷震,强势盖过了傅诚的声音。
  他语气又疾又厉,更直接点了个守在侧的宫人:“你去!”
  皇帝揉了揉眉心:“梁王!”
  梁王背后的汗水已然浸透了里衣,但此刻捏着鼻子也得上啊。
  他也没想到傅翊定罪定得这样快,小禾既然抢着站出来了,他便只有抢着站到小禾的前面去。
  “父皇。”梁王一拜,掷地有声,“傅翊既不肯认,总要叫他彻底死心。”
  “是啊,陛下,此人说她也能写出这样一封信来,不如先试试她,究竟是当真如此,还是乱放狂言!”臣子间又有人出了声。
  “臣觉得此人恐是故意来搅乱今日审问的,该由梁王将人带下去。”
  “此案有疑点,难道不能说?”
  “陛下,御京之中恨丹朔郡王者不止一二人,丹朔郡王遭遇暗杀也不是一回两回的事。郡王有功在前,若一朝被贼人设计陷害,下了冤狱,今日未能仗义执言的臣等众人,将来也难以安眠啊……”
  傅诚动了动唇,目光扫过他们。
  有这样多的人不避嫌为傅翊说话,是他不曾想到的。
  今日是不装了?一个个都不怕被陛下瞧出来他们与傅翊之间的勾连了?
  身边妻子的呼吸声变得重了重,傅诚知道她亦紧张。
  于是握住了她的手。
  世子妃缓缓吐了口气,反抓住傅诚的手背。
  既选了这条路,便不能有半分退缩。
  那厢的皇帝与梁王默然对视片刻。
  最终皇帝先转开了头。
  “取纸笔。”皇帝道。
  殿中原本紧绷到极致的气氛,霎时又寻到了气口,得以喘息。
  一时间所有人都盯住了程念影。
  她所说是真是假?她究竟是什么人?她怎会仿得出丹朔郡王的笔迹?
  还是说,仅为了拖延陛下一怒之下赐鸩酒的时间?
  宫人的脚步声响起。
  是拿着纸笔回来了。
  手脚伶俐的宫人们,连忙在程念影跟前放上桌案,又铺平了纸,摆上笔墨。
  宫人赶紧抬手研墨,在这一片死寂中磨得满头大汗。
  终于。
  宫人提起墨条:“……好了。”
  众人闻声而动,纷纷伸长了脖子。
  梁王喉头都紧了紧。
  这么多双眼睛盯着,小禾会不会觉得紧张?
  她真能写?
  程念影面不改色缓缓在桌案前坐下,然后一手捏住笔。
  提笔的姿势端正,手腕平稳。
  笔尖就这样缓缓落在了纸上……
  第一个字落在了纸面。
  “这不是傅翊的字!”傅诚先开了口。
  皇帝原本缩紧的眉心一松:“好了,不必在这里故作拖延……”
  “等等!”有大臣高喊了一声,“看第二个字!”
  程念影有些时日不曾接触纸笔了,她下笔时的第一个字尚生涩,的确不像是傅翊的字。
  她闭了闭眼,又回忆起在逃离郡王府前,傅翊曾花了长达半个月的功夫来教她写字……
  那时的感觉……
  要找到那时的感觉……
  再下笔的第二个字,已经很靠近了。
  她并不理会周围传来的声响,手腕极为稳当地挪动着,再落下第三个、第四个字。
  一个字比一个字更圆融流畅,也越发接近傅翊的字。
  待她写到第七个字时已全然是傅翊的笔迹。
  而众人亲眼看着她在这样短的时辰内,一个字一个字模仿到完全一样为止,那其中冲击,简直比一上来就写得像还要强烈!
  程念影越写越好,还越写越快。
  大殿重新陷入了一片沉寂之中,有些大臣甚至不自觉地向前挤去,想要看得更为清楚。
  于是一时只剩了衣衫窸窣的声音。
  远远坐在高台之上的皇帝什么也瞧不见,只从众人骤然一致沉默的态度中感觉到了不妙。
  “……写完了。”程念影抬头看向大理寺少卿,将那张纸递了过去,“少卿要比较吗?”
  大理寺少卿接过去,没说话。
  皇帝沉声道:“呈上来。”
  一边的宫人连忙接了过去,然后恭恭敬敬送到皇帝跟前。
  朝臣又动了,三两个跪下来叩首道:“陛下,臣等亲眼看着她写了一封一样的书信出来。难保那从定王府上搜出来的不是由他人伪造啊!”
  “若是仿笔迹写一封信,便能陷害朝中重臣,何等可怕!还请陛下严查!”
  “请陛下严查!”
  皇帝将那两张纸都捏在了手中。
  他的手指用力,几乎将纸捏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