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穿成了年代文女主的炮灰恶婆婆 第33节
作者:青光更多      更新:2025-10-24 13:25      字数:3940
  “唉,”黄莹儿轻声叹口气,翻过身来,“你想跟我聊点什么?”
  “大嫂,我今天是不是做的特别不对?”林雨柔不解地问道。
  “嗯,特别不对。”黄莹儿声音温柔,说出的话却很是坚定,“你既然嫁到张家,就要跟张家一条心,刚刚说出那样的话来,别说二弟生气,就是我听着都生气。吃着咱家的, 住着咱家的,还要把家里的钱拿到娘家去,你这话不管到哪里说,都没有道理。”
  “我以为你们是开通的人,会同情我父母的遭遇呢!”林雨柔还是想不明白,“不都是说农村人最热心最朴实么!”
  饶是最温柔的黄莹儿,也忍不住大声怼了回去:“那也不代表农村人傻啊!”
  “可我不忍心我爹娘受苦。”林雨柔难受地道。
  “那你就好好赚钱,赚多多的钱,自己钱多了不就能接济娘家了么?”想到自己婆婆最近的表现,黄莹儿就有话说了,“你可以学咱们婆婆啊,她前段时间做翻译,赚了很多钱 ,不仅分给了我们,自己馋肉吃,就买了半扇猪解馋 ,现在咱们吃的肉还是那时候买的呢!”
  “婆婆不是不认识字么?”林雨柔忘了她还没跟张子旺结婚,也被黄莹儿带的叫起了“婆婆”。
  “对啊,可是婆婆会说英语啊!”黄莹儿一脸崇拜地道,“婆婆厉害得地方可多了,她可不仅仅是脾气不好霸道,她是真的厉害!”
  “她那么欺负你,你还觉得她好?”林雨柔试探地问道。
  “她哪里欺负我了?”黄莹儿一脸不赞同地道,“我做错了事儿她会训会骂,子兴做错了事儿,那可是会被打死的!婆婆虽然厉害,可是对谁都一样啊!婆婆是最公平的!”
  “她是最有见识的人,你以后不要再像今天这样说伤人的话了。”黄莹儿对林雨柔的表现很不满意,可是开导自己这个未来弟妹的事儿,还是得自己来做,“你的爹娘要是需要帮助,她绝对不会袖手旁观的,但你也得表现好才行。什么都不肯做,只会胳膊肘往外拐,别说婆婆,我只怕你跟子旺都不会长久。”
  林雨柔陷入了沉默,不说话了。
  “子兴和子旺是我见过最孝顺的儿子,你要想子旺对你好,就要尊敬娘,孝顺娘!”黄莹儿将自己的“经验”统统传授给了林雨柔,“你只有紧紧抱紧婆婆的大腿,才能有好日子过。”
  “紧紧抱紧婆婆的大腿,才有好日子过?”林雨柔无意识地重复着。
  “我嫁进来一年多,婆婆现在对我像是亲女儿一样 ,以前的日子也不好过,可是我一直对婆婆好,经过了婆婆的考验,好日子就来了。”黄莹儿一副“过来人”的样子,很是无私地将自己的经验统统说了。
  杨梅要是听到黄莹儿的话,准会哭笑不得。
  自己这个“大聪明”儿媳妇,没有发现自己的婆婆换了芯子不说,还把以前遭受的虐待当成了考验!
  “听我的吧,准没有错。”黄莹儿在黑暗中伸手拍拍林雨柔的肩膀,“咱们家是大杨村最好的人家,婆婆是大杨村最好的婆婆,一心一意的过日子,好日子在后头呢!”
  “我明白了,大嫂。”林雨柔本来就是个聪明的姑娘,最会抓住机会,也最会观察形势,本来她已经明白了大半,被黄莹儿这么一说,她就完全明白了。
  “明白了就好。”黄莹儿笑着道,“我受够了我娘家两个嫂嫂之间的勾心斗角,只想要咱们能和和睦睦的。”
  “谢谢你,大嫂!”黄莹儿靠在林雨柔的身边,好奇地问道,“大嫂,你给我讲讲你婆婆的事情吧?”
  “咱们的婆婆可厉害着呢,能给大老板当翻译,还能赶走勾搭子兴的坏女人呢……”
  杨梅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心情又不错。
  身体好就心情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现在有了一副好身体,杨梅才知道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昨天经历了那么多事情,睡觉之前那么多烦恼,美美地睡上一晚上,就什么都好了。
  刚要推开门,杨梅的手就顿住了,她突然想起了昨天早上林雨柔站在门口等着自己,把自己吓了一跳。
  试探地推开门,门口并没有人。
  除了自己和大丫,一家人都醒了。
  院门敞开着,张子旺正拿着大扫帚扫地,就连大门口的街上都被扫得干干净净的。
  张子兴则挑着水桶在浇菜。
  俩人干得热火朝天,都穿着大背心,出了一身的汗,一黑一白两个帅哥,看起来朝气蓬勃的。
  “娘,您醒了!”一黑一白的一大一小两个帅哥,冲着杨梅灿烂地笑了起来。
  杨梅心满意足地摆摆手,道:“快干活吧,马上吃饭了!”
  这两个便宜儿子,越看越顺眼,把这两个儿子管好了,就都是自己的财富啊!
  桌子上已经摆好了饭,黄莹儿跟林雨柔正在往上端饭。
  黄莹儿小脸小嘴长眼睛,小腰纤细,一举一动都透着一股柔弱跟温柔。
  林雨柔雪白的圆脸,一双圆圆的大眼睛,活力满满。
  发现杨梅看她们,俩人冲着杨梅灿烂地笑了起来。
  杨梅更加心满意足了。
  有什么事儿比一早上起来就看到这么多帅哥美女更开心的么?
  第57章 我明白了
  “娘,饭做好了,快来吃饭吧!”黄莹儿声音温柔地道。
  “阿姨,大嫂做的小咸菜还好吃极了!”林雨柔像是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好吃的东西一样,冲杨梅撒娇道,“大嫂说这咸菜是专门给您做的,一会儿您分给我一点好不好?”
  “你也是个大馋猫。”杨梅笑着道,“一会儿看我的心情吧,心情好了就给你点吃!”
  “哼!”林雨柔嘟着嘴,装成不满意的样子。
  黄莹儿冲着杨梅眨眨眼,用眼神向自家婆婆邀功:“看到了吧,林雨柔今天这么听话,都是因为我的开导!”
  杨梅没表情地扫了她一眼:“本来就是你该做的事情,有什么可说的!”
  黄莹儿仍然美滋滋的,自己跟婆婆越来越有默契了,婆婆都能看懂自己的眼神了!
  大丫睡得迷迷糊糊醒了,出了门就开始找奶奶。
  “奶奶!”大丫奶声奶气地喊杨梅。
  杨梅拍着手道:“快过来找奶奶,吃蛋蛋!”
  大丫倒腾着两条小短腿,跑着扑进了杨梅的怀里,美滋滋地吃起了鸡蛋。
  早上吃得还是玉米面的饼子,不过喝的是大米粥。
  二十一世纪,大家都觉得吃粗粮好,吃粗粮对身体好,可要是总吃粗粮,对肠胃也不是好事儿。
  容易得胃病,容易便秘,营养上也有些跟不上。
  现在家里条件还行,就争取一天吃一顿细粮。
  “阿姨,昨天是我想茬了。”林雨柔脸通红,拿出了一小沓钱,双手放在了桌子上,“这是我的所有积蓄,都交给您统一分配。”
  杨梅有些反应不过来,看着林雨柔没说话。
  “我要孝敬我的父母,就要凭自己的本事赚钱,像您一样,自己赚钱自己花。”林雨柔看着杨梅的眼神亮晶晶的,“我心疼我父母,是我自己的事情。阿姨,昨天我惹您生气了,这钱您一定要收着!”
  “结婚前的钱是你的,我不能要。”杨梅欣慰地道,“不过你能想开最好不过了!该孝顺父母还是要孝顺父母,前提是咱们家的日子过得下去。”
  林雨柔满脸通红地点头:“阿姨,我知道了!”
  “好了,一家人,话说开了就没什么了!赶快吃饭吧,一会儿饭凉了!”对于林雨柔这番话,杨梅相信一半,另一半还存疑。
  人的想法怎么能一晚上就改变呢?以后还是要观察。
  对于自己小儿媳妇的三观,她要慢慢地培养才行。
  孝顺父母没有问题, 可是连自己的小家都不在乎,就一心想着娘家就是问题了。
  杨梅觉得心累,自己一个连恋爱都没有谈过的美少女,现在居然要处理婆媳关系这种世纪难题,真是挑战啊!
  再看看低头吃饭的黄莹儿,杨梅还是喜欢自己这个大儿媳妇。
  她就想不明白了,原主为什么对黄莹儿不好,这样既听话又聪明还孝顺的儿媳妇,放到二十一世纪,打着灯笼都着不着,反而像是林雨柔这样的儿媳妇,才是常态。
  饭还没吃完,就有一辆骡子车停在了门前,车上装着砖和水泥沙子。
  老赵头站在大门口喊道:“这是杨梅家么?”
  “你这么早就过来了啊?”杨梅看到老赵头,很是惊讶。
  昨天老赵头书说今天早上过来,没想到这么早。
  “还有饭么?”杨梅一边往外走,一边问自己的厨师总长黄莹儿。
  “大米粥和玉米饼都有,”黄莹儿连忙道,“我再拌盘咸菜就行。”
  “行。”杨梅连忙招呼着大家进来。
  除了老赵头,还有一个赶车的年轻人。
  “你们吃饭了吗?”杨梅热情地问道。
  老赵头可是要给自己修厕所的人,这可是在杨梅心里最重要的人——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比一个干净的厕所重要!她一定要老赵头心情舒畅 ,给她建一个完美的厕所!
  “我们……吃了。”老赵头犹豫了一下,道。
  “吃什么了?”杨梅一秒就拆穿了他们,“是不是就啃了个凉饼子?”
  老赵头不好意思地道:“我们都吃习惯了!把这些东西卸下来啊?”
  “我们来卸,你俩去吃点热乎的,都是粗茶淡饭,别嫌弃。”杨梅让老赵头和跟他来的年轻人去吃早饭。
  老赵头连忙拒绝。
  “你们吃饱了才能有力气干活呢!快去吃饭吧!趁着我两个儿子还没去上班,他们两个来卸车!”杨梅很快就把任务分配好了。
  张子兴兄弟两个乖乖地去卸车,老赵头不好意思地坐了下来。
  “刚子,你也坐下来吃吧。”老赵头招呼年轻人做坐下。
  “这是你的儿子啊?”杨梅一边递给俩人筷子 ,一边夸奖道,“一看你儿子就是个懂事能干的,你不出声他就不坐下!”
  “你的两个儿子看着也孝顺!”一听别人夸自己的儿子,老赵头立马就打开了话匣子,“我一把年纪才有了这个儿子,怕把他惯坏了!”
  “一看就是个好孩子,怎么能惯坏!”杨梅这才意识到,老赵头的儿子看着跟张子兴的年纪差不多,老赵头的年纪却是差不多能给她做爹了。
  她之所以没有感到奇怪,是因为二十一世纪很多人都是晚婚晚育,在七零年代,老赵头这样的情况极其少见。
  旁人见到他家这种情况, 都是一脸看稀奇的样子,问得问题都很是奇怪,他每次去干活,都不怎么爱说话,可是今天杨梅这么平常的态度跟自己交流, 让老赵头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
  杨梅看着突然热情起来的老赵头,有点莫名其妙,不知道这个老工匠怎么突然就热情起来。
  俩人反向胡吹了一会儿对方的儿子,一顿愉快地早饭也就吃完了。
  杨梅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她老母亲的职业,越做越熟练了。
  另一边,张子兴和张子旺也把一车的东西卸了下来。
  “我儿子还要去镇上运料,把你小儿子捎到镇上去。”老赵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