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穿成了年代文女主的炮灰恶婆婆 第53节
作者:青光更多      更新:2025-10-24 13:25      字数:4087
  今天来了这么多的人,就算是所有的理都是她的, 传出去也不好听。
  虽然她恶婆婆的名声已经传遍了附近的村子,可是能挽救一点就挽救一点。
  总比一直差着强吧?
  “行,我这面两清了。”杨梅站起身, 拍了拍衣服,转身走了,好像刚才跟头狼一样把人扑倒的不是她一样。
  围观的众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他们没想到,子兴娘的嘴跟刀子似的厉害,身手也能这么厉害。
  姚方媳妇虽然个子不高,可却不瘦,杨梅虽然高,可却瘦得厉害,可就是干巴巴的杨梅,居然撂倒姚方媳妇像是撂倒一个小鸡仔一样。
  “没天理啊,我好心好意带着礼钱来打礼,主家居然打客人,大家快来看啊!”姚方媳妇大声喊道,声音尖细的将树上停着的鸟都惊飞了。
  姚方媳妇已经想好了,不管是谁来,她都站在这里哭喊,谁都别想进门,杨梅家的婚礼就别想办成!
  “我要是你,就赶紧跑,省的一会儿后悔。 ”赵强娘抱着胳膊站在一边,一副看好戏的样子。
  “你的外地的老婆子,管得着我们大杨村的事儿吗,滚一边去!”姚方媳妇立起眼睛骂道。
  “你们大杨村的事儿我管不着,可是刚才的事情跟我有关系。”赵强娘询问左右的人,“你们村长在哪儿啊,这事儿我得跟村长说说,一会儿警察来了再打招呼就来不及了。”
  “警察?”大家一脸懵,怎么还扯到警察身上了呢?
  姚方媳妇也顾不得哭了,她眼泪鼻涕挂在脸上,恨恨地盯着赵强娘,想要看看这些都欺负她的人到底要说什么。
  “大家都知道,我儿子承包了张家婚事的宴席,所有东西都是我儿子准备的,我们家包喜宴,都是先干活后付钱。你现在偷的东西,都是我们家的。”赵强娘指着锅里的炸鲤鱼,“这一条鱼四五斤,再加上我们的加工,每一条鱼都值四五块钱,你偷了我们东西,我要去派出所告你!”
  拿一条鱼居然要去派出所?姚方媳妇站起身,指着赵强娘的鼻子,气急败坏地道:“你怎么不去讹人,一条鱼要五块钱!还有我根本就没有偷走鱼,这鱼不是还在这里吗,你告我什么!”
  第93章 都是为了面子
  “这鱼已经被我们加工过了,跟生鱼自然不是一个价钱,这得是饭店的价格!”赵强娘对着指在自己鼻子上的手指,像是没看到一样,继续认真地道,“你偷东西被我们抓住了,叫做人赃俱获,更是罪加一等!”
  赵强一边带着自己的徒弟和黄莹儿干活,一边津津有味地听着自家娘亲打架,一点不耽误干活的进度。
  杨梅则开始收拾桌椅,吵架这种事情,她还是离远点吧,别一会儿姚方媳妇把战火再转移到自己的身上。
  “你们快管管吧,一个外乡人都欺负到咱们大杨村人的头上了,以后你们出门,别人得咋笑你们啊!”姚方媳妇看着赵强娘一本正经地样子,彻底被吓住了,她又开始扯着嗓子干嚎起来,想要人们一起来攻击赵强娘,毕竟大杨村的人们都会看在大家是一个村的份上,偏袒一下她。
  “我看谁敢管!”杨有福的声音响了起来,他背着手,生气地走进了张家的院子。
  “村长,我没有偷东西!”姚方媳妇看到杨有福来了,冲到杨有福的面前,打算恶人先告状。
  “都是因为杨梅,她跟我不对付,天天怂恿别人欺负我!现在可倒好,还跟外乡人一起来欺负我!”姚方媳妇的眼泪像是要决堤一样,那样子,不知道的以为发生了啥了不得的大事呢!
  “刚才发生了啥,旁人都跟我说了,你就不用在我面前装模作样了!”杨有福严武地道,“人家儿子一辈子结一次婚, 就算是你有再大的怨气, 也不能破坏人家的婚礼啊!你都是当奶奶的人了,把你的眼泪给收回去!”
  “大姐,您就看在我这个村长的面子上,放过她一回行不行?”杨有福转过头,一脸恳切地对赵强娘道,“我保管不让她再来给你们添堵!”
  “我看着大杨村的人,都是知书达理的。”赵强娘笑着道,“这一大半都应该是村长的功劳!那就麻烦您看住她,别再让她来偷东西就行!”
  “多谢您!”杨有福一脸真诚地道谢。
  转过脸一面对姚方媳妇,他的脸色就阴沉地像是要下雨一样:“你赶紧给我回家,晚上我要去找你男人好好说说,怎么连个媳妇都管不住,让她出来到处丢人现眼,现在都敢偷东西打人了!赶紧走!”
  这话说得可是够重的了,毕竟姚方媳妇都是做了娘的人了。
  搬出姚方来,她就彻底害怕了。
  村长说的话很有分量,要是姚方真的生气了,要揍她,她得几天下不来地。
  “赶紧给我滚!”杨有福怒道。
  他很少有这么生气的时候,现在一瞪眼,姚方媳妇吓得一哆嗦,赶紧夹着尾巴走了。
  杨梅松了一口气,姚方媳妇被骂走了,杨二应该也不敢闹事儿。
  “子兴娘,我给你带来了村里会记账的人,来帮你上礼金。”杨有福指着身后的两个村民,对杨梅道。
  村里大多数人都不识字,更不会写字,这两个会写字的人都是村长的本家。
  他们很是热心地帮着每家上账,大家都没说过有什么问题。
  直到杨梅打进了大榆树情报中心之后,才知道点内幕。
  大多数人收了多少礼金,账都合得不明不白的。少点钱,大家都以为是正常的差错。
  有那仔细的人,花了工夫核账,后来果然发现了问题,每次这两个人上完礼,都会少个一二十块钱。
  所以有人就悄悄地叮嘱杨梅,在记礼金的时候,一定要找个能识字算数的人在一旁看着,别出了岔子。
  这些礼金现在收了,将来都是要回礼的。平白无故的把钱丢了,多糟心。
  “真是太谢谢您了,有福叔,我正愁怎么上账呢!”杨梅笑盈盈地道,“我看着今天来的人不少,让子兴帮帮忙吧,他虽然写字不怎么样,算数还是挺快的。”
  “不用,我这两个侄子就足够了!”杨有福一摆手,道,“一会儿子兴还要招待客人呢!”
  杨梅在心中叹气,这又不能撕破脸,又不能直白地说:“我不信任你带来的人。”看来只能自认倒霉了。
  她其实有点想不通,杨有福这样一个办事公道的人,他的两个侄子怎么敢明目张胆地扣下人家的礼金呢?杨有福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呢?
  “我们来记礼金吧!”李秘书的声音响了起来。
  看着大步走进来的沈思和李秘书,杨梅高兴极了。
  她这几天送饭的时候,并没有跟沈思提过张子兴他们的婚礼,她以为沈思早就忘了呢,没想到还记得这么清楚,早早就来了。
  “大老板!李秘书!”院子里的人纷纷跟沈思和李秘书打招呼。
  沈思可是大杨村,乃至附近几个村的财神爷,大家见到沈思,都尊敬得很。
  这年头,一穷二白,谁会对钱过不去?
  虽然有人会私底下骂沈思是资本家,可是不影响大家对着矿山的工作流口水。
  “大老板,您来了啊!”张子兴连忙迎了上来,这可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不巴结着干什么。
  “哎呀,你没看见我啊!”李秘书拍拍张子兴的肩膀,笑着道。
  张子兴一脸笑容地道:“看到了看到了,一会儿咱们两个一定要多喝两杯!”
  “行了,这活就交给我们吧!”李秘书冲着沈思点点头,意思是已经接收到了沈思的信号,他很是坚定地对杨有福道,“要不然我跟你的两个侄子比比谁的字好,谁算数快?”
  杨有福的脸色僵了一下,只能笑着道:“大老板和李秘书真是热心肠的人,那就多谢你们了!”
  两张桌子摆在大门口,沈思和李秘书大马金刀地往那里一坐,负责上礼。
  杨梅连忙抓了一盘子糖和瓜子 ,又倒了两杯子茶水, 放到了沈思和李秘书坐着的桌子上。
  今天艳阳高照,气温不低,也没有什么遮阴的地方,杨梅愧疚地道:“是我想得不周到,连个遮阴的地方都没有。”
  “想的不周到一会儿就多给我们弄点好吃的。”李秘书笑道,“现在开始马后炮了!”
  第94章 戴个高帽吧
  “你回去吧,我自己就行!”沈思一边快速地数着钱记着账,一边对李秘书道。
  “唉, 我说老板,您怎么胳膊肘往外拐呢,我在帮你呢!”李秘书很是难过地道。怎么他的老板一到杨梅面前,就这么没有原则和底线了呢!
  “我不用你帮!”沈思用最平静的语气说着最气人的话。
  李秘书难过地低下头,对杨梅道:“杨梅,一会儿给我剩点菜汤啥的就行,我不挑。”
  “保管让你吃舒服了!”杨梅笑呵呵地道,“不能让你们白忙活了!”
  一听这话,李秘书立马就精神了起来。
  大杨村的村民陆陆续续地到了张家。
  一看到门口正在上礼金的是沈思和李秘书,都惊了一惊,然后就是无尽的纠结。
  要是普通村民上礼金,上多上少都是那么回事,杨梅就算是挑,那也是杨梅的事情。
  现在可倒好,沈思亲自在这里上礼金,要是礼金给的太少,会被人家大老板嘲笑的。
  毕竟大老板是陶都来的资本家,手里不知道有多少钱呢,拿的太少了得让人家笑话。
  更何况,有些村民的家人就在矿上干活,为了个好印象,也得多拿点。还有些村民想要去矿上干活,也想多拿点让沈思记住。
  能亲自给杨梅家上礼,不管是沈思和李秘书,应该都跟杨梅的关系不错。
  “这礼算是大还是小啊?”沈思一边记账,一边问杨梅。
  杨梅随便看了一眼,惊讶地道:“我的天,这礼钱现在这么重么?”
  正在打礼的周二娘一脸得意地道:“那不是因为你人缘好吗,大老板都在帮你上礼。”
  “……”杨梅满脑门子眼圈 ,不是,这个应该她得意吗,周二娘得意什么呢?
  杨有福的两个侄子看着坐在那里有说有笑上礼金的沈思和李秘书,和他们身边一摞摞的钱,眼睛都要喷火了。
  沈思感觉到他们的目光,朝着他们看了过来,俩人连忙低下了头。
  沈思微微皱起了眉,小小的一个村子,都能有这么多藏污纳垢的事情。
  一会儿张子旺的婚礼,他可得长点精神,这个看着公平公道的村长 ,也不一定是个好的。
  杨梅不知道,沈思已经给她长了那么多精神。
  她正在犯愁的是另一件事——十张桌子太少了。
  她计算的很好,大杨村就算是每家都来人,一张桌子,一张桌子十个凳子也够了。
  要是带着家里人来的, 每张桌子还能加好几个凳子。
  赵厨拉来的桌凳,都很有讲究,桌子很大,凳子很小,要是真挤挤,一个桌子坐上十五个人都不成问题。
  杨梅刚开始还觉得为难,一个桌子怎么能有那么多人吃饭呢!
  后来问了才知道,别人家办喜宴,都是男人先吃,吃完了剩的菜再是小孩吃,小孩吃完才能是女人吃。
  等于一桌子菜要吃三拨。
  七零年代的陶国,日子并不好过,能办的起喜宴的都是舍得花钱的人家了。
  所以大杨村很少有人摆十桌,杨梅想着是让每一个人都上桌,可是现在看来,都上桌是坐不开了。
  赵强给她出主意:“一会儿帮忙干活的人,你家里人都要吃,我多准备了东西,咱们一会儿一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