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穿成了年代文女主的炮灰恶婆婆 第297节
作者:
青光更多 更新:2025-10-24 13:27 字数:3176
杨梅前一天睡得特别的早,早上难得的起了一个大早。
看着还漆黑的天,杨梅忍不住感慨,果然环境改变人,穿越了之后,她也变成了一个早睡早起的好宝宝了。
去兴隆镇的路上,大家一边坐车一边聊着八卦。
周二娘神秘兮兮地道:“你们知不知道,三层墓地住人了!”
自从三层小别墅建好之后,大杨村的人就管那个叫三层墓地。
杨梅每次听到大家这么说,都觉得后背发凉。
“你们怎么想着叫的啊,那明明是三层小别墅,怎么就成了三层墓地了呢?”杨梅无语地道,“你们是不是嫉妒这么好的房子啊!”
“我们嫉妒啥啊,你看看那三层别墅,哪里不像一个墓地了?”
第471章 要以德服人
“对啊!”杨军媳妇也在一旁说道,“房子建在那么空旷的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周围还都是阴森森的刺槐,大门那么高那么大,黑漆漆的,多吓人!”
平时话不多的姚孝鹏媳妇也在一旁接着道:“据说那院子里还有块一人多高的墓碑,看起来可吓人了!”
杨梅已经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了,她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了。
她只能无力地道:“你们要是去过南方就知道了,那个不叫墓碑,叫影壁。”
周二娘无所谓地摆摆手:“哎呀,不管叫什么,反正三层墓地有人住了。”
杨梅现在都有点庆幸了,多亏他们没有住到三层墓地,不对,是三层别墅,要不然现在得有多少人背后说她们住到了坟墓里啊!
当然了,杨梅是不会承认她对没能住到三层别墅这件事上还是耿耿于怀。
“谁住到了那个地方啊?”杨梅好奇地问道。
“是咱们那个大客户,叫罗伯特的老外!”周二娘神秘兮兮地说道,“前几天就住进去了,不过早出晚归的,村里人都没有发现。”
“他们有多少人在那里住啊?”
“就两个人,一个那个老外,一个胖墩墩的男人。”周二娘想了想,说道,“那个男人长得白白胖胖的,一看就不是咱们兴隆镇的人。”
“我听说那个胖男人趾高气扬的,走路的时候都用鼻孔看地。”杨军媳妇补充道。
杨梅哭笑不得。
走路用鼻孔看地,那鼻孔里面得长眼睛才行啊!
“这个赫伯特你们可要多多留意着。”杨梅也不想过多的解释,只是提醒众人道,“咱们的生意太好了,嫉妒咱们的人太多了,咱们可要事事小心。”
大家齐齐点头:“对啊,多少人看着咱们眼红,咱们要多小心!”
周二娘想了想说道:“我晚上吃了饭之后就没有事儿了,我就去大榆树底下溜达着,那个博布特要是有什么举动,我第一时间就能知道。”
“现在晚上去大榆树底下,不冷啊?”杨梅有点担心地问道。
过几天完全入了冬,周二娘她们要是因为去打探情报冻坏了,她得多于心不忍啊!
“那地方热乎着呢!”杨军媳妇笑着说道,“村长在大榆树底下放了两个大铁桶,谁要是想要去那里坐着聊天,就拿些柴火点着了取暖。刚开始的时候是村长放到那里的木头,后来去大榆树底下的村民都往那里放木头,现在大榆树底下已经有很多的木头了,每天晚上可热乎了!”
“还有人端着饭在那里吃呢,一边烤火一边吃饭,可有意思了!”
这几天新店要开业,杨梅一直忙活着,不知道他们大榆树情报中心居然有了这么大的变化。
不行,今天晚上说什么都要去大榆树底下溜达一圈。
她也想顶着寒风烤烤火。
杨梅刚刚到,杜建军老爷子就拿着几块钱交给了杨梅。
“这是昨天晚上我们卖出去的东西。”杜建军一脸自豪地说道。
“”
因为开了新店,好婆婆的地方更大了。
所以黄莹儿就在店门口炸油条。面条一类的吃的还是在店里的厨房做。
有了杜建军老爷子三个人帮忙,店里终于不像昨天那么混乱了。
有那不讲理的人,遇到三个老人也没辙。
就像白梅一样,她虽然上次被怼了,可是今天早上还是想要插队,非说自己忙得不行。
钱老太语重心长地道:“大早上的,哪个人不忙?咱们都是为了生活的人,就多多体谅其他人吧!”
“我可是好婆婆的老主顾了!”白梅不乐意地说道,“你们这么不知道照顾老主顾么!”
钱老太点点头,说道:“老主顾是应该照顾,可是也不能打着老主顾的旗号让店家为难吧?”
杜建军也在一旁问道:“白梅,你丈夫以前是不是当过兵啊?”
白梅一愣怔,然后他丈夫的事情就被杜建军老爷子给说了一遍。
“你丈夫可是一个憨厚老实能吃苦的人,我还以为他媳妇也是这样的人呢!”
被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这么说,白梅的脸忍不住红了起来,乖乖地去排队了。
大雯子跟着三位老人打扫卫生。
早上秩序井然,来吃饭的人都觉得舒心了不少。
店里的大炉子已经烧的火热了,上面放了一个大水壶,水壶里装着的是滚烫的开水,想要带一杯热水的人,还能装一杯水走。
那水里放了冰糖,比普通的水要好喝一点。
杨梅大声招呼道:“我们店里全天都有热水,中午也能来接水啊!”
有人开玩笑道:“要是不在你家吃饭,能接水吗?”
杨梅笑着道:“就您这样的老主顾,别说是在这里接水了,您就是在这里免费吃个十顿八顿的,我也欢迎啊!”
那人大笑了起来。
杨梅话是这么说,他们自然不能这么干了。
好婆婆的早餐一直在摸索着。
油条豆浆没有什么问题,很受欢迎,可是早上要做的面条却总是找不到合适的做法。
夏天的时候可以吃盖浇面,到了冬天的时候却不太合适了。
可是做了骨汤面之后,顾客们却觉得太清淡了一点。
杨梅一时也想不出办法来。
黄莹儿跟赵强在做菜上很有一手,可是在做面上却一时半会儿没有什么突破。
盖浇面之所以好吃,也是因为上面浇的是菜。
周二娘他们做的面条,就是家常做法,自己家里也能做出这个味道来,所以也不能让大家满意。
袁老师对杨梅说道:“我媳妇是西北人,她做的面条很好吃,我哪天来让她给你做顿面条尝尝啊?”
袁老师是个稳重的人,他能这么说,就说明他妻子的面条做的一定挺好吃,至少比店里做的好吃。
“是不是跟赵志伟夫妻做的面条差不多?”杨梅好奇地问道。
袁老师想了想,道:“我没吃过他们家的面条,不过他们都是西北人,想来差不多吧?”
俩人约定好,明天下午去袁老师家吃面条。
中午自然是去不成,现在的生意这么好,一个人都不能缺。
第472章 双倍的快乐
今天中午就可以做快餐了。
前段时间一直在试验,今天终于能正式开始做了。
前几天做的菜都很少,只有来的早的人才能吃到。
可是今天却做的很多,够很多人吃。
现在没有大棚,也没有新鲜的蔬菜,做的菜都是杨梅在秋天的时候提前买的,贮存的。
你要问贮存的食材够不够一个冬天用的?
杨梅是一点都不着急的,市场上卖菜的人多了,很多人就是专门在冬天卖菜的,他们储存的够够的。
再说她觉得她们好婆婆存的东西够多了。
只是东西都在张家后院的地窖里,每天大丑骡子除了要拉人,还要拉菜,着实辛苦了一点。
可是大丑乐在其中,它现在已经是个很英俊的大黑骡子了,有用不完的力气。
可是杨梅实在是懒得起名字了,她最近一段时间,起名字起的自己的脑细胞都少了不少。
她担心自己现在要是给大丑骡子改了名字,旺财没准也要改。
毕竟旺财随了自己小主人大丫的性子。
在兴隆镇卖快餐,好婆婆绝对是头一份。
毕竟在大家的认知里,一顿饭吃上一个菜就不错了,要是两个菜那就是改善伙食,可要是一顿饭吃三四五六个菜,那简直就是过年的水平了。
更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就好几个菜吃下来,几毛钱居然就够了,虽然每道菜都是一勺,可是一顿就能吃这么多种类的菜,那也不是一般人能享受的啊。
所以大家这几天都想着要尝一尝。
很多人都以为杨梅就是单纯的回馈老顾客,根本就不会放大规模。
毕竟在大家看来,天天做这么多道菜,还卖的不贵,应该是赚不到什么钱的。
谁承想,今天杨梅家居然开始卖快餐了,而且还把价目表标注的明明白白的。
这架势一看就是要长长久久地卖的。
最贵的三荤三素要一块钱,这个价钱着实贵,可是除了这个,一荤两素的价钱就一点都不贵,只要四毛钱。
米饭是一毛钱加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