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心蜜意(美食) 第42节
作者:莲子舟      更新:2025-10-24 13:30      字数:3282
  画舫听夜雨,还真是有几分滋味。
  她站立了一会,忽然听见莲叶中水声清响。
  她回过头,潮意的风卷过来,眨眼间红影已经落在她面前。
  他大概是从不远处那乌篷船上直接跃过来的,几缕湿发贴在额角,抬手抹了把脸,看清了面前的人。
  “呀。”
  卫锦云偏着脑袋,离他不过方寸远。
  “百姓之光!”
  -----------------------
  作者有话说:蜜浮酥柰花出自《文昌杂录》、《东京梦华录》,船点起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水八仙、鲤鱼之类的有,我只描写了个大概,老婆可以搜搜,极为美丽。
  船宴大多用的是平江府的本土菜。
  “啸”是口哨。
  锦云:呀。[猫头]百姓之光!
  陆大人:(我这人就爱参加船宴[可怜]
  第31章 百姓之光
  晚食是祖父给友人设下的船宴,一早陆岚就收了通知。他记得这位苏友人是祖父在汴京城里的好友,文采斐然,他少时也与他相处过几个月,是个性情豪迈的人。
  到了夏日水路上商船更多,运河长江地带的水寇开始冒出来,看中平江府来往的船只。船只既是归属平江府的,他自然也要和昆山县和吴江县的几位商议剿匪,所以这两日忙了些。
  所幸他下值后就赶来,时辰还不算太晚。
  她怎么会在画舫上。
  陆岚为了不耽误功夫,就没有用船家搭的跳板,直接借助了湖畔深桩和莲叶。
  他的头发有些乱,官服也湿了,许是不雅观。
  他就该好好踩跳板。
  “陆大人擦擦?”
  卫锦云见陆岚抬手擦脸上的雨水,递了块手巾。见陆岚没有接,她笑了笑,“没事,就一块手巾而已,就是是苎麻的,不似丝绢擦起来顺当,有点糙。”
  他就站在她面前的木廊下,高马尾松了些,几缕湿发垂在一旁,水珠顺着脸颊滑落。绯红的官服已被打湿,半湿的衣料紧贴着肩背,勾勒出劲瘦挺拔的轮廓。
  “多谢。”
  陆岚接过,稍稍擦了擦脸上的雨水。他犹豫了一会儿,才慢慢开口,“卫小娘子怎么在画舫上?”
  “陆老邀我做船点,陆大人是陆老的客人吗?”
  “他是我的祖父。”
  “......那真是太巧了。”
  卫锦云拿回陆岚重新递来的手巾,嘴撇了撇,“香,香香的二哥?”
  “嗯。”
  他点了点头。
  卫锦云真想也给自己擦擦脸。
  其实这怪不得她没猜到。“陆”姓在平江府常见,光府学的学子里就有好几个姓陆的,且在香香口中,她的二哥儿时调皮,上树掏鸟,下河捉鱼,还时不时与她一块习武互掐,听着是个性格开朗活泼的......叫她如何与不苟言笑的陆大人联合在一起。
  还有,他们并不像。
  香香眼眸澄澈,般般入画,陆岚......瞧着凶凶的,不爱笑,还是绿眼。
  陆老没有,香香没有,那就是他们的母亲许是绿眼,或是绿眼隐性基因携带者。
  卫锦云在心中感叹了一遍世上还有这样有巧合的事,最终也不再去想这绿眼到底随了谁,让孟德尔去寻思吧。
  “怎么了?”
  陆岚见她只是一会儿,脸上的表情
  就变化了多次。
  他与她说话时,抬手顺道将半散的高马尾抓在掌心,伸手解开后,将红色发带的一端咬在齿间,另一只手拢紧了发束,手腕一转,发带便在他掌心灵活地绕了几圈,绑好了。
  “没什么。”
  卫锦云在他的脸上定定地盯了一会,攥着手巾冲他一笑,“陆大人快请进去,席面才开不久,您的席前点心我放在冰块那儿备着,这就叫人给您送去。”
  真还别说,陆大人生得还是有些,好看的。
  “好。”
  陆岚今日上值前才去府衙问过她的赏钱何时批下来,下值竟还能吃到她做的点心,那些被水寇搅起的烦闷心思,消去了大半。
  他走过木廊,旋即又转过身来,腰间革带上悬着的佩刀随着他微顿的动作轻轻晃了晃,“何为‘百姓之光’?”
  “就是夸陆大人对百姓而言,像温暖的日光一样。”
  卫锦云诚恳地解释一番,目色灼灼。
  “好,我会继续努力,过两日我来天庆观前给你送赏钱。”
  陆岚回头时脸上漾起一丝笑意,重新上了画舫二层,踏进宴席。
  这是她对他的评价吗。
  真好。
  “明白,陆大人吃得开心点!”
  画舫在震泽轻轻晃,海棠花窗半开,能望见湖中新荷。
  陆岚刚解下腰间的佩刀,递给侍立的仆役,一眼就瞥见了桌上精致的水八仙船点。
  他刚在陆恒下首坐定,对面的苏友人便放下茶盏,抚着半白的胡须笑起来,“小长策几年不见,竟出落得这般挺拔了。记得你四岁那年,随你父亲来汴京城,我抱你在膝头,你却揪着我的胡须编绳节,还把我带来的点心啃得满身都是。”
  陆岚拱手行礼作揖,“苏世伯说笑了,那年懵懂无知,让您见笑。多年不见,您还是那么康健,且愈发精神气十足。”
  他与苏友人说了几句,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又飘向了那碟船点。
  “长策和陆恒果真是像。”
  苏友人大笑起来,“你像他,你哥哥像你父亲,香香呢,像你祖母,真是三兄妹不同的性子,长策还是这么喜欢吃点心啊。”
  想起在汴京城的时候,他每次去找逗陆岚,都一定要带几块点心或蜜煎果子过去,他才有空理他。否则,定是只顾着瞧兵器不瞧他的。
  “想吃就尝尝。”
  陆恒瞧着他那模样,眼底藏着笑意,故意板起脸,“不过要慢条斯理地尝,慢慢学你的吕夫子,省得他又说我们不懂风雅。”
  陆岚之依言用筷子夹起一块菱角船点。
  入口是微温的,软糯的外皮裹着细腻的馅料,豆沙的清甜漫开来。他眼睛亮了亮,又夹起莲藕,蜜香从舌尖蔓延,却半点不腻人。
  她做的真好吃。
  “长策你瞧瞧,你祖父又来了。”
  吕夫子立刻手扣着案几,对陆岚笑道,“前阵子我还请他吃云片糕,特意让茶楼的师傅在糕上印了清风二字,结果他三口两口吃完,问我那两个黑印子是芝麻做的?有点硬......他自己这样,还怪起我来了。卫小娘子的点心做得这样好看,你确实得细品,别学你祖父。”
  陆恒脸不红,气不喘,“字能当饭吃?我看你是魔怔了。还是吃卫小娘子做的点心吧。”
  他说着夹了块莲藕样式的船点,“嗯,甜而不腻,清爽解饿......吃开胃了,我试试李娘子做的熟醉蟹。”
  他从上月初就知晓友人会路过平江府的消息,可是提前预支了大半年的碎钱,早早就预定了李师晚的船宴。眼下还未到吃大蟹的时候,这熟醉蟹肉并不多,尝起来却依旧是酒香醇厚,膏腴肉甜。
  果真是名气响当当的厨娘,每一道菜都值得细品,与卫小娘子的船点互为融合,实在是不辜负这次又人坐船绕路来看他。
  陆岚被点名,忙放下筷子,“吕夫子说得是,这些船点确实做得精巧。”
  “还是长策懂事啊。”
  吕夫子笑得眼都眯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陆恒瞪他一眼,转头对陆岚道,“别听他胡扯,爱吃就多吃点,不够让卫小娘子再做。他那套风雅,饿他个三天,保管比谁吃得都快......不过你也慢点吃啊长策,跟猴似的!”
  陆恒见他接连吃了好几样,端起茶盏抿了口,“正餐的还没上完,你这就把点心当饭吃,是打算吃完就回阊门当差?”
  “今日事闭了,只是......”
  陆岚尝了一口蜜浮酥柰花,“饿了。”
  “你瞧瞧,长策吃东西比你文雅多了。”吕夫子掰着一只蟹钳,不依不饶。
  “那能一样吗?”
  陆恒斜他一眼,“这是我孙儿,你算哪根葱?明日我就去找棠棠告状说你在船宴上狂吃蹄膀点心,什么肥吃什么,什么甜吃什么。”
  “陆恒,你简直不是人!”
  “小妹去了哪里。”
  陆岚吃了会糕点才慢慢抬头,“她不是今日也会到,她爱吃蟹,不来吃吗。”
  “香香吃饱了,我们这几个老餮在这儿闲聊,她哪里坐得住。”
  苏友人最喜欢瞧这二人争辩,一边吃白鱼一边道,“她方才来这儿啃了个羊腿,吃了蟹,又吃了几块点心,出去了,瞧她那样子,像是在等什么人。”
  “说起这,你那位副官没跟来?”
  陆恒登时往陆岚身后的门那瞧了瞧,未见人影。
  “跟了,祖父莫急。”
  “嗐,急的又不是我。”
  人眼下也算来齐,陆恒抬了抬手,侍女便去请来琵琶女。
  琵琶女着一身藕色绫罗裙,堕马髻上仅簪一支步摇。她拨弦时腕子轻转,挑、抹、勾、剔间,琵琶声先如细雨敲船篷,悠长绵密,忽又转作流泉奔涌,落入玉盘。
  木廊下悬着灯笼,把满廊照得暖融融的。陆岚才进去不久,卫锦云正倚着栏杆休息,又听“咚”的一声,身后跃上来一个人。
  展文星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连喘好几口气,“陆大人速度太快,我险些追不上掉震泽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