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医嫡女掌医馆[九零] 第66节
作者:茶乂      更新:2025-10-24 13:31      字数:3155
  “那就好。你现在还小,读书才是最主要的任务。明年,我在镇上等你。”
  “我一定会来的!”吴玉珠重重点头,许下承诺。
  说完还债的事,吴玉珠想起自己在读《神农百草经》时候有很多地方看不明白,忍不住向陈茵投去期待的小眼神。
  两人视线对上,看着没有去意的吴玉珠,陈茵似乎是意识到什么,问道:
  “玉珠,你还有什么事吗?”
  “茵茵姐,《神农百草经》上我有很多看不懂的东西,我能不能问问你呀?”
  “当然可以。”
  随后,在吴家的院子里想起吴玉珠和陈茵一问一答的声音,谈论的内容不仅仅有简单的中药材识别和炮制,竟然连一些药方的配伍都有涉及。
  陈茵一边震惊地迎接越来越深入和庞杂的提问,一边欣喜地看着吴玉珠思索的模样。
  她不得不承认,眼前的小姑娘记忆力的强大和对药方配伍的理解能力,超出她对这个年纪孩子的印象。
  隐隐间,她甚至感觉在吴玉珠的身上看见了自己曾经的影子。
  只不过,当初的陈茵并没有一个好的引路人。
  吴玉珠呢……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里,不只是吴玉珠单方面的提问,陈茵也开始发问,用一个师者的标准对吴玉珠进行考察。
  一问一答,把院子里旁听的吴冬梅等人听得两眼发直。
  刚刚还在惦记和陈茵说说中药材事情的吴秋丰和安红英,更是忍不住打起哈欠。
  意识到两人应该会说很长时间,其他人不得不暂时按捺住内心的想法。
  如果不是陈茵眼角余光瞥见天边的圆月,或许两人还会继续说下去。
  “今天就到这里,时间不早,再说下去回家就太晚,全奶奶该担心了。”
  陈茵思考片刻,还是觉得不安全,提议道:“玉珠,要不要人送你回去?”
  “不用不用,我认路,村里的路都走惯了,茵茵姐你不要担心。”
  吴玉珠用自己说到发干的嗓子回话,迅速跑开,不给陈茵送人的机会。
  陈茵看着几乎是眨眼功夫消失在眼前的小姑娘,无奈摇头。
  借着月光,可以清晰地看到她的脸上挂着满意的笑容,那是一种发现好苗子的惊喜和满足。
  夜已深,陈茵匆匆洗漱入睡。
  翌日,又是一个艳阳天。
  陈茵起床打五禽戏、洗漱、吃早餐,她刚放下手里的碗,就看到村支书领着一队人马出现在院子门口。
  “支书爷爷,您来了。”
  “刚刚吃完早饭,时间掐的正正好。我身后这几个就是今天陪你一起去小河村的人,有什么需要拎的、抗的,你只管喊他们。”
  吴剩手一抬,站在后面的人纷纷上前一步。
  其中他的大孙子——吴玉树,赫然身处其中。
  陈茵看了一眼五人组,有男有女,但无一例外都是年轻人,身强体壮,遇到什么事肯定能够站出来。
  “还真有。这次我上市里购买药材的时候,把我在村里义诊的事说了。给医馆供应药材的徐老板一听还有这种积德行善的事,当即表示愿意免费供应义诊所耗费的一半药材。”
  “我特意要了一些村里采不到的药,全部都带来了,需要麻烦大家一起带去小河村。”
  说话间,陈茵手指着堂屋桌上堆积的药材示意。
  吴剩一听,竟然还有这种好事,惊喜地喊出声:
  “这位徐老板可真是为大善人!我们周围这些村子里可算是有福了。”
  虽然此次义诊不涉及他们青山村,但他还是对徐廷表示感谢。
  其他人也与有荣焉地露出感激的眼神。
  前往小河村的路上,甚至有的人还为谁可以抱着免费的药材相争,把陈茵看得不知所措。
  最后还是一众提议轮流,才将这个小矛盾解除。
  小河村村部。
  自打昨日吴玉树前往小河村告知村长今天九点开始义诊后,杨村长就没有闲着。
  他除了在村里的大喇叭通知这个好消息,还一家一家地亲自同志,务必让村里人不要错过这种难得的大好事。
  这不?一听本村也有义诊,早就从青山村亲戚口中打听到消息的村民们,哪里还忍得住躁动的心情,纷纷聚集在一起诉说心中的激动。
  随之,陈茵义诊的消息瞬间在全村传扬开来。
  有些人家为了抢在第一个看诊,直接连夜在村里安排的义诊位置——村部大门早早等候。
  杨村长一大早看见被紧紧围住的村部,差点被吓得心从嗓子眼跳出来。
  仔细一看,原来是熟悉的村民,立即合住嘴巴。
  不用想,他也知道大家打的是什么主意,也没说什么,随意摆摆手,让众人给自己让出一条道,先进去准备。
  “还有!别把村部挤的一点空隙都没有,人家陈大夫来的时候,走哪里?”
  此言一出,意识到自己太过激动的村民们默默缩小身形,让开出一条通往村部一侧小路。
  随着日头缓缓在青山间显露真容,大地温度上升。
  站了快四五个小时的村民们有些扛不住了
  ,脑袋频频在村部和身后的路来回打转。
  “陈大夫怎么还没来呀?是不是要我们派人去接接?”
  “该不会是青山村的人不愿意放走陈大夫吧?”
  “不可能。昨天青山村的人特意来村里通知,他们要敢干这种不要脸的事,往后还好意思见面?”
  “义诊的时间是九点,现在才八点多,还有的等。”
  话音刚落,翘首以盼的小河村村民们,忽然发现远处有一小团黑影靠近。
  “诶诶诶!你们看那是什么?”
  “肯定是陈大夫来了!”
  声音还没从嗓子里吐完,激动的村民们瞬间朝着陈茵几人所在的位置一拥而上,只留下说话的站在原地,喃喃自语,“看起来好像来的不只陈大夫一个人。”
  很快,迎接的村民们也发现了这个情况,看着站在唯一陌生面孔身后的青山村村民们,有人忍不住发出疑问。
  “玉树,怎么你们也跟着来了?”
  吴玉树清楚众人的疑惑,面不改色,义正言辞地说:
  “当然是保护我们村的陈大夫,顺便给义诊搬药材。”
  此言一出,顿时把小河村的村民说的心里不是滋味。
  “都是乡里乡亲的,两个村走路也就半个多小时,哪里还用得上人专门保护?”
  “该不会是你们村不想给陈大夫给我们村看病吧?”
  一时间怀疑的眼神在吴玉树几人身上游离,现场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
  见状,陈茵连忙站出来,双手不停往下压,示意大家冷静一下。
  “大家别乱想,支书爷爷特别支持我来小河村义诊,安排人手,主要是帮忙搬运药材和辅助治疗。至于保护,实在是最近在镇上看诊的时候,遇到不少事,支书爷爷担心我,顺带安排的。”
  闻言,小河村的人身体里的怒火顿时熄灭,关切地问:
  “怎么镇上还有闹事的呢?”
  “肯定是被诊断出的病不如意呗。”
  “我看是镇上的人斤斤计较,陈大夫的医术谁不知道?一等一的好,肯定是镇上的人找事。”
  ……
  一群人七嘴八舌地议论起镇上居民不好的一面,浑然忘记了原本的目的。
  此时,听到陈茵到达消息的杨村长,刚从人群中挤出来。
  “大家别挤在一块,把道让出来,马上就要到九点了,你们不准备看病了吗?”
  一说到涉及自身利益的事,原本熙熙攘攘的人群立即让开一条足够两人同行的小道。
  随即,陈茵跟在杨村长身后,领着吴玉树几人,快速朝着村部靠近。
  不一会儿,杨村长就领着几人到村里平日里开会用的屋子。
  屋子不大,也就十五个平方,屋内仅有一张长桌和七把椅子,两扇门一开,屋内的一切一览无余。
  “陈大夫,你看看这间屋子用作诊室怎么样?我听老吴说,你看诊需要桌椅,最好还要能遮阴。”
  陈茵打量眼前光洁如新的屋子,满意地点点头。
  “非常好,劳累杨村长你们打扫了。”
  杨村长没想到陈茵如此客气,笑的眼睛都快看不见了,连带着胡子一起抖动。
  “哈哈哈!陈大夫你满意就好。”
  “那今天义诊可以开始了吗?”
  “可以。”陈茵点点头说。
  中医看诊,身上带着药箱即可,随时随地没有障碍。
  随即,她将身上背的药包取下。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她并未将包里的银针取出,仅仅在桌上摆放脉枕,准备看诊。
  开始前,陈茵忽然想起上次在村里义诊的经历,转头看向身后的吴玉树。
  “玉树哥,还请你帮忙给排队的村民们发号看诊,避免大家每次都来排队,耽误时间不说,天热,大家的身体也容易出问题。”
  “还有,如果是危急重症,性命危急的,直接让人来喊我上门看诊,别耽误病情。”
  “诶!快快快!一起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