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医嫡女掌医馆[九零] 第72节
作者:茶乂      更新:2025-10-24 13:31      字数:3222
  “快快快!陈大夫你们快请进,刚刚在楼上晾衣服,没听到你们的声音,热坏了吧?快进屋休息休息。”
  不等陈茵几人回话,吴曼猛地转身,对着屋内喊道:
  “妈!快拿几个碗倒满水,陈大夫来了。”
  说罢,她再次看向陈茵,热情地伸手邀请,“陈大夫,快进屋。我爸刚刚擦过身体,正是适合看诊的时候。”
  “好。你直接带我们去患者的房间。”
  陈茵抬脚上前,示意吴曼领路。
  “我爸的房间就在一楼,来,这边请。”
  吴曼看着跟着自己一起走动的陈茵,眼角眉梢是藏不住的笑意。
  也就十几秒的时间,吴曼和陈茵的身影已经出现在患者放门口。
  “啪嗒!”吴曼拉动绳子,“陈大夫,开灯光线充足一点,更好看诊。”
  陈茵点点头,将屋内的情况打量一圈。
  不得不说,屋内打扫的非常干净,几乎没有任何异味,反而是一种阳光的气息,睡在这里的病人估计都会因此而病好不少。
  “看起来照顾的挺好的。”
  听到陈茵的夸赞,吴曼脸上的笑容更深,“这是应该的。即使暂时无法把爸的病治好,也不能让他快速恶化下去。”
  “要是所有家属都能和你一样想法就好。”
  话音刚落,捧着满满一托盘茶水的吴母出现在众人身边。
  “村长、陈大夫,还有小伙子你们都喝点水,解解渴。爬这么高的坡肯定累坏了,快点喝水休息。”
  “多谢婶子!”
  “谢谢!”
  由于陈茵站的距离最远,最后一碗水是吴母亲自送到她手里的。
  吴母看着陈茵一副知识分子的模样,内心不由得感到自卑,伸出去的手有些慢,羞愧地说:
  “陈大夫见谅,家里就只有这点老叶子茶水可以喝。”
  “我不讲究这些,能解渴就行,多谢婶子!”
  陈茵迅速接过碗,对准嘴巴,一口一口慢慢地咽下去,熄灭因天热而产生的热气。
  不一会儿,碗里的茶水被喝的干干净净。
  她不好意思地将碗放回托盘,“麻烦婶子了。”
  看见陈茵如此平易近人,吴母心中的忐忑消散不少,忍不住问:“陈大夫还要吗?”
  陈茵连忙摆手,“不用了,一碗足够。我马上看诊,请问你们谁对病人的情况最清楚?待会儿我有事要问。”
  “我,我对爸的病情更清楚。当初还是我带着爸去县医院看病的。”
  吴曼当即上前一步站出来。
  “那好,你陪我一起在房间,其他人先出去。”陈茵点点头,迅速做出安排。
  随即,她从吴玉树的手中接过背包,取出纸笔,开始看诊。
  “你爸的姓名、年龄?第一次脖子不适是什么时候?现在身体是什么情况?”
  ……
  两人在房间一问一答,陈茵已经将病人的基本情况了解清楚。
  病人刚开始只是脖子胀痛,但并未在意,逐渐发展成了现如今头晕、四肢发麻、行动困难,甚至连说话都迟缓的地步。
  “来,叔叔,你把舌头伸出来一下。”
  吴大河听到陈茵的话,急切地想要将舌头伸出来。
  可他的脑子刚琢磨这个动作,脑袋刚刚离开枕头一点,一股不容忽视的眩晕感从后脖子处弥漫开来。
  他不得不迅速缩回脑袋,闭紧双眼,静静等待眩晕感消失。
  吴曼看着熟悉的一幕,眼中流露出担忧和痛苦,恨自己除了看着,什么都不能做。
  好一会儿,吴大河才从眩晕中缓过来,这一次他不敢有什么大动作,缓缓张开嘴,舌头一点一点地露出真身。
  陈茵迅速探头过去观察,在纸上写下:舌质淡,舌苔薄白而润。
  然后,她将目光放在吴大河身上,提醒道:
  “可以了叔,舌头慢慢缩回去,慢一点,不着急。”
  吴大河眨了眨眼,算是回应。
  接下来的脉诊也不需要患者怎么帮忙,陈茵直接上手,将吴大河两只手的脉象查探清楚。
  至此,诊断结束。
  吴曼意识到这个事实,焦急地询问:“陈大夫,我爸这病还有的治吗?我们家也不是希望他的身体能恢复到之前,只是希望他能够自己坐起来,不再头晕目眩,那种滋味我们看着都觉得难受。”
  吴大河听到女儿的话,缓缓将脑袋偏向墙面,眼角渗出泪水。
  陈茵不忍她们担忧,立即回道:“有你这个女儿的照顾,病人肯定可以恢复的。”
  “那可还真太好了!”吴曼激动地在地上跳起来,引来屋子一阵震动。
  意识到自己干了蠢事,她连忙缩小身形,不好意思地冲着陈茵笑了笑。
  “对不起,陈大夫,我就是太高兴了,高兴我爸还能有恢复的时候。”
  “没事,我理解。”
  “多谢陈大夫!”吴曼差点感动的落泪,眼眶泛红,静静等待陈茵接下来的安排。
  “我先和你说一下我的诊断吧。”
  对上吴曼的眼神,陈茵放下笔,看了一眼记录好的医案,开口道:
  “经过刚刚的诊断,你父亲是颈痹。脉缓和舌诊的结果都是寒象,需要温散寒邪,活血化瘀,调和营卫。宜用桂枝加葛根汤治疗1。”
  “现在我就给你把药方开出来,去找外面的人抓药即可。至于药钱,他们也会告诉你的。”
  “给。”陈茵撕下写有药方的纸张,递到吴曼面前。
  吴曼没想到被县医院的医生看不好的病,在陈茵的手中竟然是如此轻而易举的事。
  一时间,她接过药方,脑子还处在震惊中缓不过来。
  见状,陈茵安抚地拍了拍吴曼的肩膀,“去抓药吧。”
  “诶,好。多谢陈大夫。”
  吴曼强压内心复杂的情绪,声音哽咽地说。
  显然,吴家人都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好消息惊的不轻。
  吴大河躺在床上,根本顾不上眼前因为头晕而连续不断变化画面,激动地笑着流泪,心中已经在期待自己可以站起来的那一天。
  外面的杨村长也是难掩面上的惊讶,吴家的情况他很清楚,没想到一剂药就能解决。
  再一想这些年吴家因为这病逐渐衰弱的家境,一时间感慨万分。
  心想:若是当初吴家能遇上一个医术好的医生的话,估计现在早就新修了房子,也有下一代承欢膝下。
  时间紧张,陈茵也等不了亲眼看吴大河喝药之后的变化,只能将这个任务托付在吴曼身上。
  “记住,药一定不能停。这些天我一直在小河村,有事就去村部找我。”
  “我知道的,陈大夫,你先去忙。”
  想着村里还有其他和父亲一样的病人,吴曼不敢也不想耽误陈茵看诊的时间,当即答应下来。
  随即,一行人从吴家的院子里出来。
  站在山坡上,陈茵眺目远望,将周围的人家看了一圈后,她抬起手,看了一眼时间。
  “杨村长,距离下午义诊还有一个多小时。现在是哪户人家最近?我们先去他们家看看。”
  话音刚落,杨村长的目光瞬间落在不远处的杨启航一家。
  他手指着杨启航一家的方向,“最近的是那家,杨启航一家。他们家是家中的母亲,算起来也是我堂弟的媳妇,忽然腰痛。刚开始还能弯着腰行走
  ,后来越发严重,整个人只能躺在床上。”
  说到这,杨村长忍不住长叹一口气,感慨世事无常。
  “说来,因为建业媳妇一直躺在床上,我们村里人也有好久没看见过她了。”
  “是吗?看来病人的情况不太好。我们快点过去看看,别耽误了治疗。”
  陈茵没想到病人的情况如此严重,连见人都是问题,她之前收上来的病症汇总上并没有注明相关情况。
  “好!这边走。”
  听出陈茵忽然严肃的语气,杨村长也不敢耽误时间,连忙带着几人往杨启航一家的位置走。
  说起来,杨启航一家的位置还有点特殊,刚好在一处丘陵的半山腰处,这个位置除了他们家,并未有其他人家居住,很是僻静。
  离他们家最近的也是住在山脚处,直线距离都要有个二、三十米。
  陈茵一行人路过山脚的时候,正好遇上居住在这里的人家有人出门,双方迎面对上。
  刘素兰看见存在和陈茵,脸上立即爆发出激动的笑容。
  “村长,你这是带着陈大夫去哪里?义诊不是下午两点半才开始吗?”
  杨村长看着对方不停转动的眼珠子,就知道刘素兰在打什么主意,不耐烦地解释道:
  “下午是这个时间点没错。现在是陈大夫的休息时间,她愿意拿出这部分时间给我们村里病的起不来身的人家,亲自上门看诊。我现在就是带着陈大夫去启航那小子家。”
  “原来是去看荷花姐。”
  刘素兰激动的情绪瞬间衰弱下来,放光的眼睛也立刻变得黯淡。
  杨村长对村里这种爱好八卦的行为真的是不知道说什么好,摇摇头,准备带着陈茵几人继续上行。
  但就在这时,刘素兰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有些困惑地说:
  “村长,我好像很长一段时间都没听到荷花姐的声音了,她该不会在家里出什么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