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医嫡女掌医馆[九零] 第162节
作者:茶乂      更新:2025-10-24 13:32      字数:3088
  “要是我儿媳妇吃了你的药,还是没
  来奶,你就等着我们全家来找你的麻烦吧!”
  警告声从打开的门一路传到外面的走廊,在此处等候已久的宋柏仁忍不住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
  依他看来,这个麻烦人物是缠定宋栀子了。
  毕竟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姑娘,能在医术上有什么建树,遇到的还是最麻烦的患者和病情。
  等这家人将宋栀子的坏名声传扬开去,济世堂就是他的囊中之物。
  想到这,宋柏仁一个人站在角落里得意地笑出声。
  他自以为自己做的很隐秘,殊不知在他决定将宋栀子推出去的时候,整层楼的人都在注意他。
  看到宋柏仁如此不讲道义,刻意给自家人挖坑的行为,纷纷为自己的未来感到担忧。
  若是这样的人成为济世堂的话事人,他们这些大夫还能继续安心待在济世堂工作吗?
  诊室内,宋栀子感激地看向陈茵。
  如果没有对方的提点,她都不知道自己会犯多少错误。
  “陈茵,这一次我真的是要感谢你,没有你,我真是不知道怎么办了?”
  “我是多说一句而已,你能开出丹栀逍遥丸,就证明你自己的医术也很出色。”
  陈茵是打心底里认为宋栀子的出色,她是有祖师爷帮助,宋栀子则是实打实只用二十年的岁月,成长为如今的模样。
  宋栀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不再继续这个话题。
  “算了,不说了,你的嘴巴太会说了。我带着你逛一遍济世堂吧?带你看看我们家的医馆,有机会,我也要去看看你家的医馆。”
  -----------------------
  作者有话说:1《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
  2百度百科
  第75章 猪肝汤
  “我在小镇等着你。”陈茵当即表示欢迎。
  接下来的时间里,两人仔仔细细将整个济世堂看了一遍。
  不得不说,此行给陈茵对未来即将重建的惠民堂,产生了不少新想法。
  对于回家的心情也越发迫切,拒绝了宋栀子邀请吃晚饭的提议,她叫了车往医院赶去。
  路上,路过火车票售卖点,特意买了明天的车票。
  陈茵到达医院,第一个踏足的地方还是珍珍的病房,向春丽姨一家说明自己即将离开的事情。
  今早已经说过铺子的事,李春丽明白陈茵是真的着急回家,她们一直挽留也不是什么事。
  “你都已经买票了,我也不好意思再继续留着你,免得你妈惦记。往后有空了,就带着你妈来羊城旅游,让我好好当一次东道主。”
  “我回去一定会和我妈说的。”
  “时间不早,我们就先回去吧,正好也给你准备准备。”
  说完,李春丽作势准备往门外走去。
  所以当陈茵阻止的声音响起时,李春丽明显有些意外和不知所措。
  “春丽姨,先不急。”
  “怎么了?你还有什么事吗?”
  “我在医院还有一个病人,我准备去给她看一眼,没什么问题之后,再离开。”
  对于陈茵给出的理由,李春丽一家人有些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的感觉。
  毕竟这段日子以来,医院的医生对陈茵就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热切,每每撞见,都必须要追过来说话。
  因而在其他医院接收病人,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
  可李春丽看着陈茵一个人,当即表示,“天晚了,还是我陪着你一起去吧?”
  陈茵不愿拒绝对方的好意,领着人一路往温奶奶所在的病房靠近。
  此时,李春丽才知道陈茵去看的病人,就是她昨天遇见车祸后,救下的病人,不由得在心中感叹陈茵真的是非常负责的大夫。
  两人走到病房门前,保镖们已经记下陈茵的面容,立即恭敬地喊道:
  “陈大夫!”
  话音刚落,距离门把手更近的保镖立即打开房门。
  就在陈茵抬脚跨入病房的那一秒,正在病房内照顾奶奶的温年原本隐隐拥挤的眉头突然松开。
  他迅速站起身,转身朝门口的方向看去,看到是陈茵的那一刻,眼角不经意间流露出一抹笑意。
  “陈大夫,你终于来了。”
  “怎么?是患者出现什么问题了吗?”
  “没有。奶奶在喝下你开的药之后,不到半小时,人就已经苏醒。还喝了我特意给她熬的汤,刚刚才睡下。”
  温年不想陈茵误会,语气急切地解释着。
  陈茵点点头表示知道,“我现在是来给患者复查,如果没有什么问题的话,我明天就会离开羊城。以后若是出现什么问题,恐怕温同志需要找其他的医者治疗。”
  虽然温年今早已经听过类似的话,但是再次从陈茵的口中说出,他的眼神中还是流露出不舍。
  不知道为什么,他心中总是希望能和陈大夫多待一点时间。
  说不清,道不明,一直在拉扯他的心。
  陈茵没有留意身旁奇怪的眼神,上前一步,走到温年对面的位置,开始给患者进行检查。
  经过诊断,她认为患者体内的出血征兆已经在渐渐止住,再服两剂药即可。
  她将重新开的方子写下,递给温年。
  “从明天开始,患者开始服用此方,一日一剂,一日两日,服完即止。”
  “好,多谢陈大夫。”
  温年接过药方,攥在手中,拿在手中的那部分边缘开始出现褶皱的痕迹。
  他迅速转身,将自己准备好,却还没来得及送出去的保温桶举到陈茵面前。
  “陈大夫,这是我特意给你熬的枸杞叶猪肝汤。这个季节在我们羊城最适合养肝、补血,枸杞叶猪肝汤最是适宜。”
  温年积极地推荐自己的手艺,可想到汤放的时间有点久,他不好意思地说:
  “只是一直没在医院看到你的身影,放的时间有点久,可能猪肝的滋味不是最鲜嫩的口感,如果你不想喝也行。”
  说着,他就要将手里的保温桶收回去。
  陈茵看着对方澄澈阳光的眸子流露出忧伤的气息,不忍拒绝。
  “没关系,我对食物的口感没有太多的要求。”
  递过去的刹那,温年兴奋地浑身上下的细胞都在呐喊、撒欢,脸上却只是加深了原本的笑容。
  心里想的话情不自禁地吐出来,“以后有机会的话,陈大夫可以尝尝我刚熬好的汤,滋味更足。家里人都说我熬的汤有种特别的味道,希望陈大夫喜欢。比较擅长的有乌鸡人参汤、莲子猪肚汤和虫草花螺片煲猪骨汤。”
  “有机会我一定要尝尝。”
  陈茵说的是客气话,温年却听进心里。
  做完正事,陈茵拎着保温桶一起带回家。
  今天也是珍珍出院的好日子,郭巧月一大早就去菜市场买了不少的好食材。
  一是庆祝女儿出院,二是为陈茵践行。
  还没上桌的时候,陈茵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鲜香。
  前世,身居都城,海运艰难,海鲜一般都只能吃干货。今生,身居东俞,远离海洋,
  几乎不怎么接触海鲜。
  陈茵也是来了羊城几天,才算是感受到海鲜的滋味。
  今天嫂子准备的海鲜品类和各色美食,也算是让她开眼了。
  除了珍珍因为身体刚刚痊愈的原因,不能多吃海鲜之外,其他四人都吃高兴了。
  陈茵最后用了温年送的枸杞叶猪肝汤收底,即使已经放了点时间,味道依旧很不错。
  作为感谢和离别的赠礼,郭巧月和向南给陈茵准备了不少干货。
  只是两人不明着说是当做谢礼,而是给陈茵的母亲——吴冬梅同志准备的年礼。
  陈茵这下子拒绝的话算是真的说不出口了。
  因此,当陈茵第二天离开羊城的时候,身上的行李比来时翻了一番,踏上火车,朝着家的位置一步步靠近。
  一下车,她迫不及待地将手里的衣服穿在身上。
  羊城和东俞的天气差异也太多了,在羊城待了这么多天,她都有些忘记了现在的时节是冬天。
  虽然开年的积雪已经消散,但是冬日的低温依旧笼罩整个大地。
  她随意在城里叫了一辆车,往家中赶去。
  到家时,和陈茵想象的众人热情迎接的画面有些不一样。
  柳梦溪和齐闻仲正在诊室里为患者看诊,守候在药柜前负责抓药和算钱的竟然是吴青鸾。
  她用微笑点头回应等候区的患者们,抬脚朝吴青鸾走去,诧异地问:
  “青鸾,怎么是你在这里?我妈呢?”
  “小姑回村子里去了。大伯准备趁着最近几天天气好,把种树的坑和地整理出来,小姑跟过去帮忙了,所以我最近来医馆帮忙。”
  “原来是这样,种苗快到了是吗?”
  说到种植药材,吴青鸾不禁露出一抹高兴的笑容,她重重点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