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医嫡女掌医馆[九零] 第194节
作者:
茶乂 更新:2025-10-24 13:32 字数:3463
,杨云湘并没有直接休息,而是跟着陈茵一同前往病房巡查。
检查确认两位患者的病情正在好转,再次提醒有事直接按铃之后,两人一起回到休息室休息。
转眼间,天色转亮。
杨云湘回家休息,陈茵回到三楼洗漱,开始为接下来的门诊做准备。
齐闻仲知道陈茵昨夜辛苦,在今日门诊上,恨不得自己能够代替陈茵看诊,贴心的模样让患者看了,都要误会两人之间的关系。
无奈,陈茵指着自己没有变化的眼底进行解释。
“闻仲,你真的没必要那么担心。昨晚上虽然值班,但实际上我就只是换了一个地方睡一觉而已,别那么担心。”
“嘿嘿!”齐闻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就是想给茵茵姐你减轻点负担。”
“想减轻负担,那你去外面看一看刘大夫来了没有?昨天电话里说手续办好,今天会从县里下来。”
“我这就去,这就去!”齐闻仲飞一般地往医馆大门奔去。
第94章 教学
在他看来,医馆多一个人,就能多减轻一点陈茵的压力,连电梯都不坐了,直接跑下楼。
站在门口等了好一会儿,才看到刘显华叫的车来到医馆门前。
齐闻仲迅速迎了上去,“刘大夫,你可算是了。”
“怎么?有什么事需要我吗?”刘显华不明所以地打量着齐闻仲的表情,想要看看对方亲自迎接是在打什么主意。
“是茵茵姐说你今天到,叫我特意来接你。”
“陈大夫繁忙之中竟然还记得这点小事,”刘显华的心一下子激动起来,恨不得立马放下手中的行李开始工作,报答陈茵的恩情。
两人拿着行李来到六楼,找了一间宿舍入住。
随后准备马不停蹄地开始工作,无意间,齐闻仲提起了昨天刚刚入住治疗的尿毒症患者。
“什么?陈大夫竟然在尿毒症的治疗上也有所成效?”
闻言,齐闻仲轻飘飘地瞥了刘显华一眼,反问道:“刘大夫,茵茵姐在什么病症上没有办法?”
“也是。”
刘显华也意识到自己问了一个愚蠢的问题,悻悻结束话题。
两人一到二楼,迅速往陈茵的诊室走去。
诊室内,陈茵看着新来的帮手,眼角眉梢都是笑意,“刘大夫,今天你刚下来,暂时休息一会儿。等你们,你再开始单独门诊,和柳大夫、周大夫她们一样。”
“我会努力的。”
刘显华对独自出门诊信心并不是很足,但是另外两人都已经开始,他也不能推脱。
接下来的时间里,两人坐在陈茵身侧,学习看诊。
午休时,陈茵带着人再去王启轩的病房巡查一遍,发现患者竟然已经能够独自下床活动,面色也不似之前灰败。
三人看见陈茵的身影,和看见下凡的神仙也差不了多少。
“陈大夫,您来了。”
“你快坐。不过短短一天的功夫,孩子就恢复成这样,真不愧汤主任口中的‘神医’二字。”
“两位言重了。我是来检查一下病人目前的状况,看看是否需要根据变化的病情更换药方,还请患者坐在床上,我方便进行脉诊。”
两人一听,连忙推着儿子坐在病床上,恭敬地请陈茵动手。
在脉诊之前,陈茵详细问了一下今天服药后的身体的变化。
王母看了儿子一眼,迅速将所有的情况道出。
虽然没有昨天第一剂药下肚后腹疼的变化,但是今日上厕所的频率还是有些不同寻常。
加上陈茵自己观察的舌诊和脉诊的变化,她果断将第一副药方上的生半夏除去,酒大黄和鲜生姜用量减半,再加入生黄芪益气固表、利水消肿。
“行,待会儿家属去药方更换一下方子,暂时吃上两剂,明天我再来看看情况。”
“多谢陈大夫!多谢陈大夫!”夫妻俩异口同声地喊道。
之后,陈茵又去楚怡的病房看了一眼,结束巡查的工作。
如此循环往复,新惠民堂第一周的六天正常门诊工作结束。
因为医馆很特殊,之前直接没有休息的时间,但是现在医馆变大,一切的规章制度也要走上正轨。
陈茵依照县医院的例子,规定五天门诊,周六日休息,只安排两位医生轮值。
至于她自己,也可以趁着这个时间,赶往市区完成保健局的任务。
只不过开业后的第一个周末,陈茵并没有离开,而是跟着柳梦溪和齐闻仲两人,一起在医馆看诊,防止有紧急情况发生。
柳梦溪和齐闻仲是在看诊,陈茵则是在教学吴青鸾和吴玉珠。
在今年秋季吴玉珠结束小学课程,顺利考上镇上的初中后,她决定将两人收走弟子,安排教学事宜。
吴青鸾和吴玉珠本来就对中医感兴趣,又一直崇拜陈茵。
选定一个良辰吉日,在家人们和其他几位大夫的观礼下,正式拜了陈茵为师父。
遵循传统教学模式,两人在之前的时间里以埋头苦读为主。
现在新惠民堂再次在镇上开门,与中学距离很近,周末时两人就可以跟在陈茵身旁学习。
陈茵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带着两人整理药材和药柜。
“做一个好的大夫,辩识药材的能力不可或缺。来,你们俩看看我手里的两种药材,哪一种是上好的薏仁?”
两人一听,迅速睁大双眼,往陈茵双手掌心中两种极为相似的药材看去。
两人先是看了看外观有何不同,又闻了闻气味。
吴青鸾习惯性地想要后位发言,吴玉珠却不给她这个大弟子推脱的机会,轻轻推一把吴青鸾的后背。
“大师姐,你先说。”
“我……”吴青鸾有些为难地看了吴玉珠一眼,转身对上陈茵严肃的表情,迅速把自己看到的说出来。
“师父,我觉得您左手中的是薏仁米,其颗粒小,中间的脐带宽长。如果我没看错的话,另外一只手上的应该是草珠子,并没有什么祛湿健脾的功效。”
吴青鸾说完,吴玉珠立即开口补充。
“除了外观,薏米仁自身带有一种谷物的清香。我看其颗粒饱满、色泽洁白,应该是黔州出产的薏仁米。”
听到两人的回答,陈茵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你们俩都说的不错,可见在平日里没忘了看书。现在,我再带你们看看其他的药材。虽然其他地方和我们青山村一样,都在研究中药材种植的事。但是每个地方的地质条件不同,产出的药材药性也不同。”
“比如我手里拿的沙参。南沙参主要产于淮河一带,功效以祛痰止咳为主。而产于华北的北沙参,则主要用于治疗养胃生津1。”
……
两人听着陈茵的细
致讲解,脖子上的脑袋就没有一刻停下点头的动作。
中医在两人的心中越发博大精深,迫不及待地想要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因为医馆门前张贴着提示,今天陈茵不坐诊,来看病的患者少了不少。
柳梦溪和齐闻仲趁着没有病人看诊,出门透透气,看见陈茵带着两个徒弟在药房里走来走去,不禁露出羡慕的眼神。
“古时候的传道解惑不过如此吧?”
“茵茵姐仿照的传统收徒模式,自然和我们这些大学才开始正式接触中医的人不一样。”
齐闻仲的语气中也带着一股酸味,真的是羡慕嫉妒。
尤其是想到他自己在刚开始接触到陈茵的时候,基本上是手不离卷,不然真的什么问题都回答不上来。
现在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他也还是常常觉得自己看的书不够多,回到房间,加班加点地学习。
如果他在小时候就找到此生的目标,从小开始学习,估计和眼前的两个小姑娘差不多吧。
两人呆呆地站在窗户外偷看,直至护士提醒两人有患者来看诊,才不舍地离开。
药房内,传统的师徒教学模式还在继续。
周末结束,吴青鸾和吴玉珠带着满满的知识回校消化。
陈茵也暂时抛下教学任务,准备开始第二天的门诊,但是县里突然打来的一个电话,打断了她的计划。
挂断电话后,陈茵看了一眼身边的齐闻仲,叮嘱道:
“闻仲,你先把我平日里出门看诊带的东西全部装好,再去整理一点行李,准备和我一起外出看诊。我去和其他几个人安排一下我离开的这段时间医馆的值班计划。”
“好!”
齐闻仲呆呆地看着陈茵离开的背影,先是下楼和挂号的工作人员说了一句,把接下来几天陈茵门诊号取下,有要务在身,需要临时离开执行公务。
电话里虽然没有通知具体的内容,但是他听出对方的声音是傅县长秘书的。对方打来的电话,一定特别紧急。
离开一楼,齐闻仲飞速奔往二楼,将陈茵习惯用的药箱准备好,请吴阿姨帮忙整理一下陈茵的行李。
等他将所有的东西准备好,陈茵正好和柳梦溪她们三人商议好医馆的事情。
“闻仲,我们走!”
“诶,”齐闻仲回头看了柳梦溪一眼,迅速跟上陈茵的步伐。
此时,已经是医馆开门的时间,不少患者蜂拥而至,只为抢到陈茵的号。
当看到陈茵带着行李急匆匆朝门口走去时,脑海中立即产生一个不愿相信的念头。
怀揣着侥幸心理,不少人站在窗口前,不停往前挤。
忽然听到人群中传来工作人员的嘶吼声,“说了,我说了好几遍了!陈大夫要去执行公务,近日不开展门诊。有什么病,可以暂时挂其他大夫的号。”
“陈大夫执行什么公务?刚刚我还看到她。”
“刚接的电话,公务要紧,你们看到的就是陈大夫离开时的模样。”
“陈大夫不是开的私人医馆吗?怎么还有公务在身,该不会是你这个小喽啰为了糊弄我们这些普通人,随便说的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