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医嫡女掌医馆[九零] 第262节
作者:茶乂      更新:2025-10-24 13:33      字数:3071
  “所以…所以我们医院想请你来帮忙,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恢复方法。”
  “没问题。”
  陈茵果决的回答让闻肃不知所措,呼吸不自觉加重,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直至耳畔响起犹如鼓点的心跳声,他才找回自己的声音。
  “多谢!多谢陈大夫,我代医院向您表示真诚的感谢。”
  挂断电话,陈茵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向大家传达了关于支援羊城人民医院的任务。
  此行时间紧,任务重,并且极其可能感染重症,采取一贯的自愿原则。
  周雪问作为羊城人民医院出身的大夫,第一个表示想要前往。
  她辜负了梁主任的期待,并没有如期按照约定学习止血术后回羊城人民医院执业,而是留在惠民堂治病救人。
  现在有机会弥补一二,不愿错过。
  宋栀子也是羊城的一员,积极前往,说不定还能用上自家医馆的资源。
  最后,陈茵再三研究,定
  下一行六人的中医队伍,前往羊城支援。
  刚做好安排,一行人就听到电视里传来不太妙的讯息。
  “近日,羊城多发不明原因的发热、咳嗽症状。下面由本台记者许霏和羊城市呼吸内科主任向大家介绍详细情况。”
  “宁主任您好!您能详细地说一说这波来势汹汹的‘流感’吗?”
  ……
  听着电视里的声音,陈茵等人的心头不约而同地染上一层阴霾。
  大面积的流行性感冒,加上原因不明的肺部损坏,此行困难重重。
  只是等到第二天一早,众人的脸上都只有奔赴又一个战场的决绝和坚定,气势汹汹,意志坚定。
  早晨,医馆对面的荣阳堂早早冒出热气,温年的身影不出所料地出现在众人眼前。
  “茵茵,我也是羊城人,这次我陪你一起回去。”
  陈茵思索片刻,点点头表示同意。
  她转身看了一眼身后面露担忧的母亲,眼眶湿润又满是期盼的同事们,毅然决然地转身,只留下一个果决的背影。
  五年前的旭川洪灾,眼前的羊城“流感,”陈茵不知道未来会遇见多少性命攸关的紧要关头。但她知道,她会和手中的医术永远一往无前。
  -----------------------
  作者有话说:1《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
  预收《我在五零搞机械》
  文案:前世为了三千窝囊费,叶蓁蓁几乎住在厂里,最后果不其然的猝死了,钱还没花完。
  再次醒来,已经成为五零年代第一批响应上山下乡号召的柔弱知识青年——叶蓁蓁。因为下乡路途太辛苦,中暑猝死。
  要说原主也是自讨苦吃,家里吃喝不愁,自己主动要求下乡。
  如果是没下乡之前,叶蓁蓁真的想说:这样的好日子不会过?让我来!!!
  但偏偏人已经下乡,要想回去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为了满足基础生活需求,叶蓁蓁不得不撸起袖子加油干。
  挑水灌溉难,抽水机来一台;
  村里磨面难,磨面机来一台;
  ……
  亩产低……
  等等,我找个外援
  第153章 番外:医学院讲座
  “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大家有什么想问的问题,请举手。”
  陈茵按动手里的按钮,将ppt更换到最后一张,昭示着此次讲座即将结束。
  在惠民堂成为中医传承教学基地后,东俞市医科大学也是乘热打铁,积极邀请惠民堂成为其校企合作基地。
  陈茵想要将惠民堂发扬光大,后辈的培养自然是重中之重。
  她仔细考虑过后,选择成为东俞市医科大学的兼职教授,平日里会给中医学院的研究生们上课,偶尔开展面对全校的中医知识讲座。
  最重要的还是负责一小部分研究生的实践指导,跟着她一起在医馆行医。
  陈茵话音落下的一刹那,无数双手在半空中升起,激烈摇晃。
  熟悉的场景让人有些哭笑不得,她微不可见地扬起嘴角,伸出手,指向位于第二排最激动的马向芸。
  “来,马向芸,你问。”
  闻言,站在台下的助手熟练地将手里的备用话筒打开,快步走到马向芸身边,将话筒递过去。
  “同学,请拿好。”
  “谢谢!”马向芸兴奋地接过话筒,双眼望着陈茵的方向闪闪发光,一时间竟然没有言语。
  实在是她不敢相信,贵为国医大师的陈教授竟然记得自己一个普普通通的研究生的名字。
  想她自觉没有医学背景,基础没有其他同学扎实,在课上一贯默不作声,默默无闻。
  难道陈教授觉得我有潜力?
  无边无际的美好想象,马向芸全身心沉浸在陈茵投来的目光中。
  忽然一阵拉拽的动静从腰间传来,马向芸从幻境中惊醒,低头一看,赫然是坐在身旁的舍友。
  姜静初也不知道马向芸是怎么了,好不容易得到的机会,怎么不说话呢?
  “傻了?快问、快问,你再耽误时间,就要被其他同学的目光穿孔了。”
  马向芸被吓得身体一抖,压低眸子瞥向两侧,果然看到众人敌视的目光。
  陈教授的时间珍贵,除了上课,基本不在学校,大家有什么问题,连找到人的机会都没有。
  好不容易有讲座,难得的求知机会,不能浪费一分一秒。
  马向芸迅速抬起头,昂首提胸,清了清嗓子,找回理智,将刚刚快要问题抛出。
  “陈教授,我很喜欢惠民堂出版的惠民堂陈氏本方及医案,本科实习的时候,经常通读,每每都有收获。”
  在找回惠民堂陈氏的荣誉后,第二年她就将父亲的医案,以及祖辈们流传的古方整理成册,除被上面列为秘药的除外,其余都交给京市出版社帮忙出版。
  二十多年来,已经出版和再版数十万册,医学生通读很是正常。
  闻言,陈茵点点头,示意对方继续说下去。
  感受到讯号,马向芸继续道来。
  “某日,我跟随老师门诊,遇见一位患者。其浑身疼痛,尤其以两胁为重,时不时如同遭电击一般。腰困如折,寒热如疟,脉弦细,舌质红,舌苔薄白,左边有瘀斑1。”
  “经过询问和了解,知道患者性情抑郁所致……”
  “学生想起看过的书中提过的傅山男科诸痛治肝之论,肝气一舒,诸痛自愈1。因此冒险和门诊老师提起,经过判断,决定用书中提及的逍遥散变方尝试,效果微弱。”
  “时至今日,学生每每想起,都觉得自责,还请陈教授赐教。”
  马向芸一下子将手里的想法全部说出来,仿佛心底里的一切也跟着一起宣泄而出痛快不已。
  她是痛快了,抢在前面落座的同学们跟随着她的思路一起,眉头已经连成一根,和毛毛虫似的。
  陈茵留足时间给大家思考,看看大家能不能想到点什么。
  就在她准备抽丝剥茧,给大家描述其中的问题时,忽然有人举起手。
  眼前一亮,陈茵立即伸出示意。
  “好!有请姜静初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马向芸诧异地看了一眼,惊喜地将手里的话筒递出去。
  与此同时,压低嗓子,克制兴奋的声音,“早知道你有思路,我就
  问你了,我光想门诊带教都不会,哪里能想到……”
  其实,姜静初也心虚的很,她也想不出如此治疗舍友说的病。
  只是她刚刚脑子里灵光一闪,忽然想起自己曾经不知道在哪本书看过的话。
  “抱歉,陈教授我也不知道如何对症开方。只是我想起曾经看过一句话,‘诸气膹郁,皆属肺经。’”
  姜静初缓缓放下话题,胆怯地盯着陈茵的眼睛。
  下一秒,她明显地看见陈教授的双眸染上一抹笑意。
  “说的不错,姜静初同学能够想到这句话已经基本抓住了病因之一。”
  刹那间,姜静初的心间犹如烟火绽放,热气上涌,差点直接蹦起来。
  其他人则是想着那句话,想要勘破迷障。
  陈茵没有给大家继续思考的时间,将其中的微妙之处尽数道来。
  “首先,马向芸同学提及的‘诸痛治肝之论’没错,尤其是那剂逍遥散变方,在治疗多种疼痛都有奇效。”
  “但是这道逍遥散变方,在治痛选用的药材,多以清火祛湿为主。但诸痛不尽属火,风、寒、湿、瘀皆可引起疼痛1。”
  话毕,陈茵将身前的ppt直接更换到第一张。
  上面赫然写着“五行辩证”四个大字。
  众人的思路不自觉跟着陈茵一起,开始思考病症和五行之间的联系。
  但短时间内,没几个人可以勘破其中的关系。
  陈茵不卖关子,继续讲解,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听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