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渣后,我怒踹渣男转投王爷怀抱 第88节
作者:么么愚      更新:2025-10-24 13:36      字数:2320
  娘啊,您的想法很危险啊。
  宋清辞给她娘写信;娘啊,您把我当成什么人了?三爷是你的同辈,我得喊他舅舅,我虽然生得笨,您常说我像隔壁二傻子,但是我三观不歪啊。
  还有,娘,别再给我打钱了,我不缺钱,我缺的是爱,是母爱啊!
  您看完大哥,过了年,倒是赶紧来接我啊。
  您的心可真大,就不怕我出事啊!
  虽然我在山上还可以,但是我想家,赶紧来吧,再不来,我怕三爷搞事情。
  ……
  随信附上我给您送的二斤干蘑菇,多吃菜,少操心,儿孙自有儿孙福。
  信很快送了出去。
  因为傅三爷有动作,所以东子经常下山。
  不过现在他嘴紧了不少,有时候风寻也问不出来话。
  他回来的时候,倒是会主动跟宋清辞分享山下的新鲜事。
  主要是关于江景初的。
  比如,江景初迎娶了孙筱蝶。
  风寻听到这话的时候,瞪着东子,眼睛都快瞪得抽筋。
  “他的事情,关我们什么事?哪个稀罕听他们的事情!”
  东子就是缺心眼。
  宋清辞却很平静,她低着头,在给动来动去的松子量尺寸。
  要过年了,她要给松子做一身喜庆的衣裳,让它穿上去气京巴。
  京巴肯定没有。
  她的宝贝,一定要做最骄傲的那个。
  “不是,你别着急,听我说。肯定是有乐子我才告诉姑娘。”东子连忙解释道。
  “什么乐子?不许卖关子。”
  “江景初迎亲队伍经过最热闹的大街时,旁边一个铺子的屋顶,突然显现出四个大字——”东子眉飞色舞地道。
  他只恨自己没亲眼看到那盛况。
  四个大字?
  宋清辞下意识地想到了淮山下“男奸女杀”那四个字。
  赶紧,应该不是“百年好合”那种吉祥话,否则东子不会这样幸灾乐祸。
  “是什么?”风寻急性子,推了他一把催促道。
  “奸夫淫妇哈哈……”东子大笑,“姑娘,是不是您家里人帮您出气呢!”
  据说,好像是用蜜糖提前写好的,后来吸引了大量的虫蚁,黑字在红瓦上,格外醒目。
  “不会。”宋清辞笃定地道,“也不知道是谁家铺子,估计这会儿都关门了,还惹上这等无妄之灾。”
  她娘才不会因为泄愤,而做出这种那么容易被人抓住把柄的事情呢!
  风寻则道:“我怎么觉得这般粗俗又解气,有点土匪做派呢?会不会,是三爷为姑娘出气?”
  傅三爷?
  不会吧。
  第93章
  宋清辞很快摇头。
  不可能是傅三爷。
  因为那四个字,实在粗鄙。
  宋清辞想象不出谪仙一般的傅三爷,口吐脏话的模样。
  但是说来也奇怪,不是她娘做的,不是傅三爷,那又是谁?
  或许是别人来寻仇,和她没关系?
  嗯,一定是这样。
  “不要乱猜了,不管是谁,我都觉得解气。”宋清辞笑道。
  就是有人,今天要被气死了。
  孙筱蝶,还不得气成河豚鱼?
  活该。
  大喜日子给她添堵,真是畅快。
  不管谁做的好事,宋清辞都想谢谢他。
  不过听过笑笑,这件事情也就过了。
  现在都忙着过年,打探消息也不容易,等过了年再说。
  宋清辞打算好好给孙筱蝶添添堵。
  “不对啊,”风寻忽然想起了什么,“之前不是说,婚期定在腊月二十八吗?这才腊月初十呢!三爷的生辰都还没过,为什么提前这么多?是不是,孙筱蝶怀孕了,怕回头肚子大了露馅?”
  宋清辞:“……”
  还真可能。
  不过她又仔细想了想,“不至于说肚子大了,可能是孩子出生的日子差太多,说不过去,所以着急成亲。”
  本来腊月底的时间已经很赶了,现在又提前半个多月,这婚事办得实在仓促。
  不过风寻提醒了宋清辞一件事情。
  傅三爷后天生辰。
  “从前你爹生辰,都是如何庆祝的?”宋清辞问瑾月,“山上是不是张灯结彩,杀猪宰羊就,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
  “不是。”瑾月道,“我爹不过生辰。”
  “不过生辰?”宋清辞理解不了。
  就是穷人家,生辰时候不也得下碗面吃吗?
  “好像因为我爹的生日,是我祖母的忌日。”瑾月小声地道,随后吐吐舌头,“姐姐你别告诉别人,曾嬷嬷告诉我的,她不让我和别人说。”
  “那你还告诉我。”
  “因为你不是外人嘛。”
  宋清辞:我谢谢你啊!
  傅三爷的母亲,难产去世的?
  如果这样的话,那他这辈子,岂不都没有一个高兴的生日了?
  有点同情他。
  她准备的礼物,还送吗?
  是不是有种揭人伤疤的嫌疑?
  “我之前也不知道,就从去年我开始学做针线开始,曾嬷嬷让我给我爹做个荷包,才告诉我这些的。”
  “也是看你懂事。”
  后日就是三爷生辰了,这礼物到底送不送?
  还好,也就纠结两天,慢慢纠结吧,宋清辞乐观地想。
  这时候,曾嬷嬷单独来找她。
  “嬷嬷,您来了,是不是瑾月那个小迷糊,又落下了东西?”风寻笑道,“姑娘炖了野鸡汤,来热热地喝上一碗再走。”
  风寻喜欢曾嬷嬷。
  曾嬷嬷,让她看到了不一样的厉害女人。
  讲规矩,懂礼仪,样样都是典范,头发丝都从来不乱一根。
  她和宋清辞道,“姑娘,有些人是装腔作势,但是曾嬷嬷,是把规矩刻在骨头上的。她比奴婢能想象出来的大户人家的教养嬷嬷,还要厉害一百倍。”
  宋清辞:“不愧是你,还敢往曾嬷嬷面前凑,我都不敢。我在她面前,大气都不敢出。”
  风寻:“又不是教您的嬷嬷,您怕什么?”
  鞭子没抽到自己身上,疼什么?
  她就不怕。
  她还很乐意往曾嬷嬷身边凑。
  曾嬷嬷从前肯定是要拒绝的,但是今日她竟一反常态,笑着点头道:“那就打扰姑娘了。”
  风寻:“……不打扰,不打扰。”
  宋清辞放下手中针线,起身迎曾嬷嬷。
  曾嬷嬷却难得露出笑脸,主动和她寒暄:“姑娘的针线,做的真……认真。”
  宋清辞闻言“扑哧”一声笑了。
  “让嬷嬷夸我,也是难为您了。”
  曾嬷嬷则道:“姑娘是悬壶济世之人,自然不用为这些俗务浪费时间,不过是趣味罢了。”
  话说得这么好听,宋清辞就有些警惕了。
  好在曾嬷嬷也没有拐弯抹角,放下茶杯后就开始说明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