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渣后,我怒踹渣男转投王爷怀抱 第160节
作者:么么愚      更新:2025-10-24 13:37      字数:2408
  康桐希望说服她,让她给傅三爷吹枕边风,劝降。
  只可惜啊,枕头离得太远,枕边风没吹到就散了。
  “哦,是吗?”宋清辞装傻。
  康桐看不出她是真傻还是装傻。
  人的穿戴可以装,但是气度很难装。
  她觉得宋清辞的气度,和土匪窝完全不相符。
  她甚至怀疑,宋清辞是不是出身良好的姑娘,被傅三爷拐骗上山了。
  但是一说到正事,宋清辞就开始说不懂。
  她应该是装的吧。
  康桐知道适可而止的道理。
  真是蠢货的话,那也用不上。
  如果是聪明人,现在已经能明白自己的意思了,再说也是多余。
  康桐就招呼宋清辞喝茶。
  “姑娘,夫人让奴婢来给宋姑娘送些东西来。”外面响起了丫鬟的声音。
  “进来吧。”
  一个身穿桃红比甲,头上插着鎏金银簪的丫鬟捧着匣子进来。
  匣子不大,半尺见方,雕着喜鹊登枝的花纹,看起来像个首饰盒。
  “姑娘,夫人拆奴婢给宋姑娘,送几件首饰来。”
  宋清辞做出诚惶诚恐的样子,起身摆手道:“无功不受禄,我怎么好意思收夫人的礼物?”
  丫鬟显然来之前已经得到过叮嘱,慢条斯理地道:“夫人说,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就是看姑娘喜欢南红,所以找出来几件南红首饰送给姑娘。”
  说完,她直接把匣子放到宋清辞手边的小几上打开。
  这无礼的动作,看得康桐眉头紧皱。
  不知道是不是碍于身份,她到底没说什么。
  宋清辞好奇地看了一眼。
  好家伙。
  里面是一块两寸见方的南红无事牌,还有一串项链,一对手串。
  手串的珠子,比她手腕上这串更大更圆润。
  不知道为什么,宋清辞手上这串,每一颗珠子都不一样。
  但是她喜欢在灯下仔细打量,好像有细碎的流光在其中闪烁,而且真的每一颗珠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十分有辨识度。
  玩这手串,她就能玩很久,根本不会无聊。
  康夫人这是想来她面前炫富?
  丫鬟看宋清辞盯着首饰看,眼中飞快地闪过轻蔑之色。
  果然是土匪,没有见过世面。
  不过是南红而已,夫人嫌寒酸,从不佩戴。
  这一套,是夫人成亲的时候,不知道谁送的,康夫人一次都没有戴过。
  ——越穷的人,越害怕别人说她穷,所以康夫人恨不得把所有名贵的首饰都挂在身上。
  略差一些的,她都嗤之以鼻。
  丫鬟按照康夫人的吩咐继续道:“夫人说了,姑娘下次再来的话,她还有很多更好的首饰相赠。”
  宋清辞:哦,好啊。
  虽然她看不上,但是白给的,不要是傻子。
  拿回去分给山上的姑娘们玩也好。
  比起康桐的含蓄,康夫人就差直接对她说,回去劝你男人识抬举,以后少不了你的荣华富贵。
  呵……
  这个康夫人,真是简单粗暴。
  也是个没脑子的。
  怪不得她占据了辈分优势,掌家权却还是被康桐牢牢握在手中。
  康桐担心康夫人坏事——虽然她巴不得康夫人出丑,但是她不想父亲被拖后腿。
  所以康桐笑着替她描补道:“母亲就喜欢年轻的姑娘,见了就恨不得把压箱底都拿出来疯了。其实宋姐姐哪里缺首饰,不过是长辈的心意,姐姐别嫌弃。”
  宋清辞笑道:“康姑娘言重了,麻烦帮我谢谢夫人。”
  她只口不提下次要来的事情。
  康桐看出了了,这是位扮猪吃老虎的。
  有意思了。
  她对傅三爷,也充满了好奇。
  能让这样一位明显出身不错的姑娘,没有名分还心甘情愿追随的,是什么样的男人?
  等他们离开之后,她要去问问父亲,傅三爷到底如何。
  康总督表示,勿扰,人已呆了。
  他是总督,自然不可能出去迎接傅三爷。
  傅三爷被人带进他的书房时,书房里还有其他人——康总督的谋士,当地官员等等,也坐了十几个人。
  康总督还拿腔作势,刚开始假装在和身边的人说话,假装看不见他,想要晾一晾他,同时默默观察。
  没想到,他就用余光瞥了一眼,整个人如遭雷劈,扶着桌面想站起来,腿都是软的。
  这位,这位……
  他见过啊!
  非但见过,大家还是,还是一伙儿的啊!
  这位爷,失踪几年,生死不知,结果竟然跑到了这里,做了个土匪头子?
  好,不愧是他。
  就是做土匪,也能做成土匪头子。
  傅三爷却神色轻松地看了他一眼,暗中轻轻摇头,同时给了一个让他冷静的眼神。
  康总督:我冷静不了。
  他勉强坐在那里,屁股下面像是扎针了一样……
  傅三爷拱手给他行礼,康总督:夭寿了。
  “免礼,免礼,请——”康总督道。
  话说出口,看见傅三爷眉头微蹙,康总督就知道他表现得不对劲了。
  他咬了自己舌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你们都先退下,所有人都退下。本官要亲自和他谈!”
  突如其来的这一出,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
  之前不是这样说的啊。
  明明傅三爷来之前,他们都商量好了让谁提问,让谁吩咐……怎么人来了,总督大人就改变主意,要亲自出马了?
  但是谁官大谁说了算。
  虽然众人一脸懵,但是还是乖乖地退了出去,最后走的人,还体贴地帮忙把门给带上。
  门一关,康总督从书桌后出来,一整个滑跪在地。
  “王爷!”他眼中含泪,泣不成声。
  傅三爷伸手把他给扶起来,“康大人不必行如此大礼。”
  康总督满眼激动:“果然是您,果然是您。”
  在傅三爷的坚持下,两人在椅子上坐下。
  “你找我有事?”傅三爷问。
  “没事,没事。”康总督激动得一直舍不得把视线从傅三爷身上离开,好像他挪开视线,人就会消失一般,“原本下官是想敲打敲打土匪,让他们不要在我任上太过嚣张;也想着,如果能招安,或许也不错……”
  这和傅三爷想象的差不多。
  “但是下官现在,不想知道土匪的那些事情,下官就想知道,您为什么会在这里?”
  太激动人心了。
  第165章
  傅三爷对此轻描淡写。
  “当年兄长做了决定之后,我也不想在京城做人眼中钉,就四处走走。”
  他一个王爷,只要交出了兵权,就不用上朝,没有人会管,也无人问死活。
  现在想想,也觉得十分可悲。
  不过都过去了。
  他曾经渴望过的亲情,时过境迁,现在就算给,他也不想要了。
  “……后来到了辽东,喜欢这里地广人稀的清净,就住下了。后来听说总有土匪扰民,就想为民除害,上了淮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