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108节
作者:漫客1      更新:2025-10-24 14:33      字数:3540
  “不知道。”
  陈大挠了挠头,开口道:“不过咱们这里距离宁国不远,行踪又没有特意隐藏,估计是一路问到的。”
  李某人点头,不急不慢的拆开了书信,扫了一眼之后,便重新塞了回去,微微思索。
  崔绍在信里,跟他说了朝廷的征兵诏命,而这位崔使君的意思是,把李云以及李云麾下的缉盗队,直接征入军中,等朝廷的行军总管一到,便立刻投入到战场上。
  李某人皱了皱眉头。
  这个事情,对于他来说有好有坏。
  好处是,一旦编入军中,那么他们这些缉盗队就会直接转为朝廷的军队,到时候各种军用器械以及帐篷,甚至军饷,都不用李云再操心。
  而问题是,一旦编入军中,他们这些人就会为人所用,到时候还受不受李云控制,就不太好说了。
  李某人眯了眯眼睛,轻轻敲了敲桌子。
  就算真的投入军中,自己这个缉盗队,也必须独立一营,依旧由自己统领,如果官府不同意,自己就直接“解散”了缉盗队,让他们留在天目山,或者直接回陵阳山十王寨去!
  至于明面上,就说剿匪全部战死了,谁也不能挑自己的毛病!
  李某人正在思考的时候,一旁的李正有些着急了,问道:“二哥,那姓崔的又有什么事找你?”
  李云想了想,开口笑道:“不是什么大事,是朝廷的确要对裘典他们采取动作了,这…”
  “或许是咱们的一次机会。”
  李某人现在最迫切的需要,是拥有一块自己的地盘,在这块地盘上军政一切都是他自己说了算。
  如果没有这种地盘,那么他就只能偷摸摸的发展自己的势力,像是在青阳那样。
  虽然那样也能积攒势力,但是速度实在太慢了,而大周这个国家崩溃的速度,似乎远远超过李云的预估。
  他必须,加快一些自己的进度了。
  想到这里,李云把书信递给李正,示意他自己看,然后开口说道:“我骑马去宣州一趟,一来一去少说四天时间,四天时间,即便越州那里有所反应,也来不及到天目山来。”
  李云站了起来,看向李正,开口道:“我不在天目山,这里的一切,瘦猴你跟三叔一起负责。”
  “要是有什么动静,或者大规模越州义军过来,你们直接从后山撤下天目山,返回宣州境内,找地方驻扎,等我的消息。”
  这会儿李正,也把书信看了一遍,他看向李云,喃喃道:“二哥,崔刺史的意思是,是要把我们这些人,编入朝廷的平叛军中。”
  “那你…岂不是要当官了?”
  李云瞥了他一眼,笑骂道:“瞧你那没出息的样子。”
  李正嘿嘿一笑,不敢还口。
  李云看了看陈大,开口道:“要不要跟我一起回宣州去?”
  陈大想了想,开口道:“头儿你吩咐就是了!”
  李云点了点头,开口道:“那这样,你带着青阳县衙的兄弟们,回一趟青阳,去见县尊,告诉县尊。”
  “如果州里要求各县征兵,咱们青阳不忙着征,这事我可以处理好。”
  陈大应了一声,然后点头应下,他先李云一步,下山去了。
  陈大离开之后,李云看向李正,开口道:“十王山是咱们第一处家业,天目山这里就是第二处,将来咱们起家,这里就是基业,一定要看住了。”
  “尤其是缉盗队这些人,我不在的话,他们未必安分,不要跟他们说我回宣州了,要是有人问,就说我下山去打探消息去了。”
  “那些队长要是问你,你就说…”
  李云默默说道:“我应他们的合法身份,说不定很快就能办下来了。”
  李正见李云很是正经,也不敢怠慢,低头应了一声,开口叹了口气:“只是我不如九哥那么细致,不知道能不能打理好。”
  老九刘博,现在还在陵阳山,帮着李云打理十王寨,相比较来说,的确是刘博做事更加细心一些。
  “不是什么难事,刘博能做,你自然也可以。”
  李云起身,拍着李正的肩膀,开口道:“咱们是同姓的兄弟,你须得帮二哥!”
  “二哥放心。”
  李正激动了起来,开口道:“我从小就跟着二哥,二哥要我做什么,我便做什么!”
  李大寨主满意点头,笑着说道:“过两年,一定给你讨个漂亮婆娘!”
  说罢,李云直接站了起来,一个人朝外走去。
  因为越州义军随时可能去而复返,李云不敢耽误时间,一路下了天目山之后,便直接骑马赶往宣州。
  好在宁国距离宣州不远,李云第二天午后便赶到了宣州,在衙门里见到了崔绍。
  “崔使君。”
  李某人一身透汗,抱拳道:“找卑职有什么事情?”
  崔绍闻到了汗味,下意识捂着鼻子,皱了皱眉:“怎么不洗个澡再来?”
  李云也皱眉,随即舒展开来,往后退了一步。
  “使君,你在信里说事情紧急,我放下剿匪的事情,赶回宣州…”
  “好了好了。”
  崔绍摆了摆手,开口道:“咱们说正事。”
  “事你也知道了,我准备把你们缉盗队,编入朝廷的平叛大军之中,你什么想法?”
  李都头挑了挑眉:“那匪不剿了?”
  “山贼匪盗,只是藓疥之患,国家大事当前,可以暂时放一放。”
  “这事,本官已经定了,你回去准备就是了。”
  李云挑了挑眉,缓缓说道:“既然如此,李某有两个条件。”
  崔绍皱眉:“你说。”
  “第一,我们缉盗队要独立一营,依旧由我统领,不然那些人凶性难改,别人弹压不住,可能会出问题。”
  “第二,我们这些人编入军中,占的是青阳县的名额,我们入军,青阳就不必再征兵了。”
  宣州一州能征两三千兵力就不错了,崔绍命令中所谓“十丁抽一”,完全就是威胁,意思是如果各县完不成任务,就十丁抽一。
  算下去的话,青阳一个县也就征个二百人左右,一个缉盗队就差不了多少了。
  崔绍抬头看着李云,想了想之后,开口道:“第二个条件没问题,但是第一个不成,本官只负责征兵,至于征兵之后如何编排,是朝廷将官的事情,本官管不着。”
  李云早料到他会这么说,于是笑着说道:“使君,我有个大礼送给你。”
  崔绍皱眉。
  “什么大礼?本官非是贪财之人。”
  “反贼裘典的内弟。”
  崔绍猛地站了起来,手上的茶盏都打翻在地。
  “你…你说什么?”
  李云神色平静。
  “我说…我捉住了反贼裘典的内弟。”
  “他叫贺刚。”
  第123章 走着瞧!
  崔绍的话,一点问题没有。
  朝廷让地方衙门征兵,然后听候朝廷即将下派的行军总管调遣,崔绍这个地方的刺史,只负责征兵,最多就是他征的兵能打一点,行军总管事后请功的时候,会带上他一嘴。
  因此,他才会这么上心。
  不过,这是对于普通的刺史。
  他崔绍是谁?千年世家的公子哥,宰相崔垣的侄儿!
  有这么个身份在,不管朝廷派谁下来,他都是能说的上话的,让李云独立带一个营,也不会有什么难度,看一看崔绍愿不愿意这么做,愿不愿意去用自己的面子帮李云去办事。
  而现在,李云手里,有了一个筹码,那就是贺刚。
  虽然经过这几天的讯问,贺刚这个人在裘典集团内部,并没有特别大的权力,也没有特别高的地位,但是他的身份,却十分特殊。
  裘典因为家里条件一般,所以本家人,尤其是跟他一起造反的本家人并没有多少,除了那几个姓裘的之外,跟他关系最近的便是贺刚了。
  有这么个人在,趁着朝廷的行军总管还没有到,崔绍可以直接把他槛送京城,到时候他那个宰相伯父再在皇帝面前说几句好话,一桩没什么用的莫大功劳,立时就成了!
  因此,哪怕是世家出身的崔绍,这会儿也有些激动了,他直勾勾的看着李云,问道:“怎么捉到的?”
  “我等奉命在宣州各地剿匪,到了宁国县的时候,发现了一支天目山土匪的踪迹,天目山虽然不在宁国县境内,但是既然袭扰了宁国,便不得不剿,于是卑职带着缉盗队,追到了天目山。”
  “到了天目山之后,发现天目山的山贼,竟然肆意屠杀附近村庄的村民,卑职等到了下岙村之后,下岙村上下,被山贼屠戮近半,缉盗队上下无不气愤,于是杀上了天目山,激战一天一夜,才将天目山山贼剿除了干净!”
  “而剿灭了天目山山贼之后,才赫然发现,这些天目山的山贼,与越州反贼有染,与他们沟通的,正是反贼裘典的内弟贺刚,卑职等设计,终于一举擒获了反贼贺刚,并击杀反贼数十人!”
  李大寨主这番话,说的有真有假,其中事情的过程以及结果,基本上都是真的,哪怕崔绍派人去查,也查不出什么破绽。
  但是李某人隐去了自己去天目山的动机,以及一些对他不利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崔绍是绝查不出来的。
  崔绍深呼吸了一口气之后,才慢慢冷静下来,过了好一会儿之后,他才坐了下来,开口问道:“可有凭据?”
  李云知道,这货问的不是杀贼的凭据,而是问贺刚的身份可有凭据。
  这个事情,他早有准备,从怀里摸出一块腰牌,递到崔绍面前,开口道:“使君请看,这个是反贼裘典所谓越王府的腰牌,有这块牌子,才可以通行越王府。”
  “除此之外,贺刚身上还有证明其身份的印章,只不过来得太急,卑职忘了带来了。”
  崔绍接过这块有些粗糙的腰牌,看到了上面那个篆书‘越’字之后,又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然后猛地一拍大腿,大叫了一声。
  “好!”
  他看向李云,有些着急:“反贼现在何处?”
  “还在天目山。”
  崔使君深呼吸了一口气,勉强让自己恢复了神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