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115节
作者:
漫客1 更新:2025-10-24 14:33 字数:3553
有些,甚至是需要新兵自己带饭。
正因为吃的不好,所以训练强度自然也不会太高,但是李云所部不太一样,李某人现在资金充裕,跟着他的人,没有饿过一顿肚子。
虽然不能说每一顿都能吃到肉,见到荤腥,但是隔三差五吃一顿肉,是没有问题的。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李云训练他们的时候,他们才不会有太多怨言。
要知道,这是一个生产力极度匮乏的年代,这些被征来的新兵,绝大多数都是贫苦人家出身,李云给出的伙食水平,在这个时代不用再额外出钱,直接雇佣一帮人给自己干活都没问题。
陈村长看了看手里的钱财,正要说话,李云皱眉道:“老村长莫要推辞,这些钱能买多少猪羊,就买多少猪羊。”
“你要是添钱进去,李某人可要生气了。”
陈村长只能接过钱袋子,然后叹了口气道:“小老头倒是想添钱进去,但是被那帮天杀的山贼劫过之后,村子里实在是没有钱了。”
他长叹了一口气:“实在是惭愧的很…”
李云笑了笑,挥手叫来一个苍山大寨跟过来的年轻人,吩咐道:“大柱,你带几个人,跟着老人家一起去,帮忙抬抬东西,记住,就这些钱,不许让下岙的乡亲们多花钱。”
大柱跟李云差不多大,也是苍山大寨的年轻人之一,这会儿手底下已经领了几个小队,闻言立刻拍着胸脯说道:“校尉放心,我一定办好。”
陈村长一愣,抬头看向李云,小心翼翼的问道:“李都头你…升官啦?”
李云摇了摇头:“临时平叛的差事,算不上升官,平叛结束之后,我还是青阳县的都头。”
老人家又问了几句,这才跟着大柱一起离开,一边走,一边摇头晃脑的说道:“朝廷还是好的,朝廷还是好的…”
李正一直没有说话,闻言低哼了一声:“明明是二哥的功劳,怎么算在朝廷头上了?”
李云笑着说道:“计较这个干什么?”
李正站在李云身后,问道:“二哥,咱们现在…不算是山贼了罢?”
李云回头看了看他,又看了看远处正在扎营的下属们,想了想,笑着说道:“我觉得没有什么分别,只不过目标换了换而已。”
“从前,咱们是做劫掠商队镖局的买卖,往后,我们要把目光放在更大的目标上。”
李正问道:“二哥是说?”
“比如说城池,比如说土地,比如说…”
李某人看向远方,缓缓说道:“官绅世族,天潢贵胄。”
李正闻言,呼吸都停滞了,他抬头看着李云,喃喃道:“二哥你…”
“没有什么好吃惊的。”
李某人眯了眯眼睛,淡淡的说道:“这个世道,想要活的舒坦,最少咱们也得割据一方才行,要不然,就只能是人家案板上的鱼肉。”
“这一次越州之乱,对于咱们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什么机会?”
李正挠了挠头,还是不太懂。
在他看来,现在自己这帮人是朝廷平叛的军队,要是打的不好,就会被上官责罚,要是打的好了,则是帮着朝廷平息叛乱,他们这些人,就更加没有机会了。
“自然是坐大的机会。”
李大寨主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等咱们大起来。”
“不管做什么,都会容易很多。”
现在的李云,明面上是拥有四五百人,但是实际上,只有一半是青阳来的,也只有一半人不管他干什么,都会死心塌地的跟着他。
等到几个月之后,李云有把握能够将这五百人,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部下。
这个人数,已经不少了。
要是人数再能翻个倍,等到苏靖一走…
嘿,那就有的好看了!
…………
下岙这里,其实就已经是钱塘郡临水县的范围之内了,李云驻扎下来之后,第二天就派了李正带了一小队人,便装去打听临水县城的情况,与此同时,他又派人,上了天目山大寨,将天目山上留守的邓阳给喊了下来。
邓阳下了山之后,一路来到下岙村,见到几十个营帐之后,惊的目瞪口呆,他一路来到了李云的营帐里,抱拳行礼之后,忍不住问道:“都头,哪来这么多人,属下刚才在外面看,少说有…有三四百人。”
“四百八十多个。”
李云笑着说道:“帐篷不够用了。”
“都头从哪弄的这么多人?这么多人,打下一个州城都不是不可能了!”
“说来话长。”
李某人伸了个懒腰,示意邓阳坐下,然后问道:“我们离开天目山之后,越州的人有没有来过?”
“来过。”
邓阳连忙点头道:“那个姓贺的,看起来在越州地位不低,都头走了之后,来了两三拨人,不过咱们都是在山上长大的,及时躲了起来,没有被他们瞧见。”
李云摸了摸下巴,思索了一会儿,缓缓说道:“那还真是…捉到个宝贝,只可惜卖的便宜了…”
邓阳挠了挠头:“都头,你说什么卖的便宜了?”
“没什么。”
李某人给邓阳倒了杯酒,笑着说道:“你在大营里待个一两天,熟悉熟悉,然后再回天目山。”
“回天目山之后,你放出消息,就说天目山大寨绑了贺刚,想要赎走他,拿十万贯钱来换。”
邓阳瞪大了眼睛,失声道:“十万贯,就是绑了裘典的儿子,恐怕他们也不会…”
“他们自然不会拿钱来赎。”
李云拍了拍邓阳的肩膀,笑呵呵的说道:“你只管去办,这件事办成了,回头给你个旅帅干干!”
邓阳闻言,连忙抱拳。
“属下遵命!”
第131章 崭露头角!
贺刚这个人的重要程度,出乎李云的意料之外。
这是因为,李云高估了越州起义军,或者说高估了裘典集团。
裘典集团,尚不是一个成熟的利益集团,它成型的时间太短了,以至于集团利益与个人利益,还没有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
说的直白一点,这个还是雏形的集团,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集团价值观。
比如说贺刚这种人,对于整个越州起义军来说,实际上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但是因为裘典,或者说裘典的那位夫人的原因,贺刚现在的地位,要远远高出他的作用。
以至于越州的军队,会一连数次因为他,调动军队到天目山来。
这种情况,在比较成熟的利益集团里,是不可能出现的,哪怕一个新生利益集团的首领相对冷静一些,这种情况也都不可能发生。
归根结底,还是太年轻了。
不过这种年轻,也给了李云一个很好的机会。
现在,裘典集团的发展,正处在如火如荼的阶段,攻克了整个越州不说,就连钱塘郡,其实也只剩下了一个郡城没有攻破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胆子跟脾气,都会慢慢大起来。
随着天目山的消息放出去,很快就传到了距离天目山最近的临水县。
临水县现在是越王麾下的一个都尉在掌着,这都尉姓何,也是最早跟着裘典造反的那批人之一。
此时,何都尉正在临水县县衙大堂里坐着,在他的面前,摆着一盘子烧鸡还有一盘肘子,这位何将军吃的满嘴是油,等把两盘大肉都吃完之后,他才用胳膊擦了擦嘴巴,看向面前跪着的斥候,大咧咧的说道:“贺老三有消息了?”
“是。”
这个年轻将官低着头,开口道:“将军,天目山的山贼又重新出现了,还放出了消息,说是贺…贺将军被他们给捉了,要十万贯钱,他们立刻放人。”
“多少钱?”
“十万…十万贯…”
“呸!”
何都尉一口浓痰吐在地上,骂道:“真他娘的敢开牙,把贺老三剥皮拆骨,再挫骨成灰熬成汤药,按一碗汤药十贯钱往外发卖,他姓贺的也卖不到十万贯钱!”
“这些狗日的山贼,是不是都失心疯了?”
骂了几句之后,何都尉扭头看了看自己下属的几个校尉,问道:“你们怎么看?”
他手底下的两个校尉,也都是造反的农民出身,至少是这个时候,眼界见识还没有跟上,两个人想了想之后,都看向何都尉,低头道:“将军,贺三儿毕竟是大王的小舅子,王后的亲弟弟。”
另一个人接话道:“是这个道理,要不然越州那边,也不会寄信给将军你。”
何都尉摸了摸下巴,想了想之后,开口道:“是这个道理,要是放着贺三儿不管,大王那媳妇儿,多半要埋怨我不肯出力,以后在越州城,就不太敢说话了。”
这个时候,裘典集团,尤其是最开始跟着他造反的那批人,其实心里都是只有一个念头。
那就是干成这一票,做他娘的开国功臣!
以后荣华富贵不说,代代公侯!
而在这种情况下,越州那边又早就发了话,这些领兵的将领,自然是怎么能讨好裘典怎么来了。
何都尉想了想之后,问道:“咱们临水,现在有多少人了?”
一个校尉站了起来,开口道:“回将军,进临水县的时候,差不多是五百个人,现在已经一千出头了。”
农民起义,或者说草根起义,最开始人数一定是不够用的,想要快速滚大雪球,其实也没有第二个办法。
唯一的办法就是裹挟!
比如说到了个新地方之后,捉了当地的官员,然后逼着当地的青壮,去杀这些官员,一人砍上一刀。
那么这些青壮,不反也要反了。
越州军就是如此,他们一直到现在,真正的军队都不算太多,因此只能到一个地方,就在一个地方想方设法吸收当地的青壮,扩充自己的势力。
何都尉等人,进临水之后,单单在临水县,人数就已经完成了翻番。
虽然这些人手,战斗素质堪忧,但是只要人多势众,打他个七八年十来年仗,精锐自然就练出来了。
这是个特别正确的路子,另一个世界里不少农民起义,都是走的这个路子,其中最成功的自然是那位朱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