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173节
作者:漫客1      更新:2025-10-24 14:33      字数:3659
  李云笑了笑,开口道:“出门干了趟活,干什么大惊小怪的,出什么事了?”
  刘博拉着李云,来到了书房里,只见书房之中,已经堆了厚厚的一堆文书,刘博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二哥,这些都是越州各县申报土地的文书,按照你的吩咐,五十亩以上的户,都要报到府里来,由咱们派人下去审实。”
  刘博抬头看着李云,苦笑道:“单单是这几天送来的文书,就超过二百份,各县还陆续有文书送到州里来,二哥,咱们根本没有那么多人手,下去去核实这些事情。”
  他看着李云,低声道:“这事,只能交给县里去办。”
  李云坐了下来,随手翻看了几页,各县的文书都有,但是只有剡县一县的文书相对少一些,剡县送来文书里,大多都是二百亩以上,而且都已经注明,已经查验了地契。
  李云翻看了几遍,然后皱眉思索了一番,开口道:“当初我找那几个人过来,跟没跟他们说,是缺失地契认领田地五十亩的,才要报到州里来?”
  刘博挠了挠头,开口道:“二哥,我忘了…”
  李某人深呼吸了一口气,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提笔开始书写文书。
  大致的意思是,各县只要确认地契之后,便可以发还土地,如无地契且规模超过五十亩以上的,暂由官府接管土地,寻找合适人选耕种。
  当初,李云让各县大户认领土地,申报到州里,主要是想看能不能借着这个机会,从大户手里搞点土地出来。
  现在看来,他手底下的人力太少,这种事还是做不来的。
  倒不是说他手下没有人,而是能够识文断字的人太少太少,少到没有办法去完成核实土地的任务。
  那么没有办法,这个事情只能搁置。
  不过李云还是没有放弃,他准备搞一刀切了。
  越州出了兵祸,那些没有出逃的家庭,都被叛军给搜刮了一遍,出逃的大户,地契也未必全带。
  李云准备把缺失地契证明,并且规模超过五十亩以上的土地,统统收回到官府手中。
  刘博挠了挠头,问道:“二哥,我这几天看了看,这部分土地少说也有几万亩,甚至更多,你要那么多田干什么…”
  “咱们又没有人手去耕田。”
  李云摸着下巴,继续说道:“这部分田,我想要租给那些佃户去种,到年底,我们收他们一成的田租。”
  “老九你觉得怎么样?”
  这些田地,本质上是李云暂时没收的田地,不过李某人还没有造反,就没有办法彻底没收那些大户在大周朝廷的“产权”,因此他就没有办法直接处理这部分田产。
  而租出去给佃户种,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相比较地主三成四成乃至于一半的田租,李云只准备收一成,这基本上就跟官府的赋税差不多少了。
  刘博思索了一番,点头道:“这个主意好是好,恐怕地方上那些大户,都不会同意,要是他们闹起来,咱们不好收拾…”
  “这会儿已经年底,明年朝廷的刺史就要到了,如果越州这里一片乱象,到时候二哥就更难跟那个新刺史较劲了…”
  “较劲?”
  李云咧嘴一笑,脸上露出了一个爽朗之中带了些张狂的笑容:“我从没有想过跟他较什么劲。”
  上一次郑蘷到来之前,李云的确想过明年新刺史到了之后,应该如何应对,如何在争斗之中,掌握尽量多的权力。
  而在郑蘷来了之后,李云已经对于这个时代的局势,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世道已经乱到快要到崩溃的边缘了。
  刺史老爷如果懂事,李某人还能跟他们两两相安,如果不懂事,那么现实自然会让他乖乖懂事。
  他的目光坚定起来,开口道:“就这么给各县去文书,那些没有田契的田地,统统由官府暂时接过,一天没有办法证实土地归属,就一天由朝廷代管。”
  说到这里,他亲自写了文书,然后让下属抄了五遍,一共六份,盖了他越州司马的大印,让人送到各县去。
  做好这件事之后,李云又看向刘博,问道:“我出去这几天,三叔来过没有?”
  刘博点头:“三叔回来过一次,又抓了一两百个叛军回来,问怎么处理。”
  李云眼睛一亮,低声道:“派人给三叔送个口信,跟他说,再抓到人,直接送城外的越州营去,我亲自去问话。”
  刘博点头。
  “知道了。”
  …………
  之后的几天时间里,李云就没有怎么动弹了,基本上一直待在刺史衙门里,尝试处理越州的政事。
  这会儿,已经不像开始时候那么艰难,处理起来已经颇为顺手,再加上下面的各县都有李云派下去的人,他的政令也还算畅通。
  一段时间下来,李云竟真的基本上掌握了整个越州的治权。
  而在几天时间之后,刺史衙门就收到了一份来自明州的公文,公文的内容很简单。
  那就是明州象山县玉泉盐场,被大盗所劫,强盗进入越州境内之后,便无影无踪,明州衙门希望越州衙门加以配合。
  同时,明州刺史朱通,将在几日之后,亲自抵达越州城,与越州一起商议捉拿贼寇的相关事宜。
  李云看到这份公文之后,先是一愣,随即就将公文丢在了一边,笑着说道:“不曾想这明州的刺史,还挺较真,来吧来吧。”
  李某人眯了眯眼睛:“至多就是请几顿饭的事。”
  刘博拿过公文看了看,然后抬头看向李云,低声道:“二哥,恐怕他们已经有证据了,不然不会直接过来。”
  李云不慌不忙,打了个呵欠,看向刘博:“老九,你会做买卖吗?”
  刘博摇头:“只干过无本的买卖。”
  “我想让你去试试。”
  李云微笑道。
  “就从贩私盐开始。”
  第195章 不能打开!
  李云现在,确实需要一个信得过的商人。
  这个商人,除了要按照李云的意志去做买卖之外,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帮着李某人销赃。
  而如果能通过销赃,把生意做大,将来李某人的那些奇思妙想,也可以尽快铺设出去,尽快获得回报。
  思来想去,也就只有性子比较沉稳的刘博比较合适了。
  “贩私盐?”
  刘博眼珠子转了转,笑着说道:“这个好办,不过销赃就销赃,二哥却还说要我去做什么生意。”
  抢盐场的事情,李云虽然没有带刘博,但是也没有刻意瞒着他。几天时间过去,该知道的他当然已经知道了。
  “不止是销赃。”
  李云瞥了他一眼,继续说道:“贩私盐好贩,你也要学着做点生意,顺便能打听一些外面的消息,就打听一些外面的消息。”
  “将来,咱们还有更多的生意要去做。”
  现在的李云,情报系统几乎是没有的。
  在越州内部,他还派出去了百十个人在各县,不算是两眼一抹黑,但是对于越州外部的事情,他就几乎是一无所知了。
  上一次听到外面的消息,还是通过观察使郑蘷的口中得知。
  以李云现在的实力,想要搞出一个遍布天下的情报机构,显然不现实,也不切实际。
  不过若是弄一个商队出来,在做生意搞钱的同时,顺便打探一些基础的消息,让李云对天下局势有更精准的判断,则没有任何问题。
  刘博挠了挠头,见李云一脸认真,他只能点头道:“那好,二哥,我这几天就去准备准备。”
  李云微笑道:“那些盐,不一定要卖很多钱,稍微赚一点,把门路铺开就行了,别人如果问你的盐从哪里来的,你只需要告诉他们一句话。”
  “你上面有人。”
  “别的什么都不要说,知道了吗?”
  刘博缓缓点头:“我…记下了。”
  …………
  如今江南道虽然没有先前那么繁荣,但是相对来说还比较安全的,中原战乱并没有波及到这里。
  而且,还有不少中原人,逃难逃到了江南道来。
  因此,在江南道做买卖,并没有太大的危险,刘博在接到了李云的安排之后,就开始积极准备。
  不过刘博还没有来得及离开越州,明州刺史朱通,就真的来到了越州城。
  朱通的到来,没有在越州掀起太大的波澜,李云也没有怎么把这位明州刺史放在眼里。
  说白了,你明州才几个兵啊?
  现在,真正能让李云担心的只有两个方面,第一个自然是中原战乱现在就波及到江南道,他还没有做好应付大规模兵团的准备,这会儿不太可能是那些叛军的对手。
  第二就是逃出江南道的赵成去而复返,回来给裘典“报仇”。
  赵成麾下逃出去的时候,手底下还有三千人左右,即便几个月过去,大部分人弃他而去,只要他身边还有千人以上的规模,李云都不得不加以防备。
  不过就这一点来说,李云对赵成除了防备,还带了一点期待,如果赵成回来,他能够收复赵成为己所用,那么对于李云以及整个越州,来说都是一项极大的进益!
  撇开这两点之外,其他的事情都是细枝末节。
  不过朱通既然到了越州,李云这个目前的越州话事人,自然不好不接待他,这天一早,李云亲自带人,在城门口迎接这位邻州的刺史,算是给足了他的面子。
  毕竟从实权角度来说,二人现在是没有什么分别的,李云哪怕只派人去迎接,也没有什么毛病。
  朱通是一个四十岁出头的中年人,身材中等,但是模样十分周正,留着非常漂亮,很明显是精心打理过的胡须。
  看得出来,年轻的时候大约是个美男子。
  这位朱刺史下了马车之后,就看到了不远处的李云,李云笑着向前,抱拳笑道:“越州司马李昭,见过朱使君。”
  朱通上下打量了李云几遍,然后才淡淡的拱了拱手,开口道:“原来阁下就是李司马,李司马真是年少有为啊。”
  李云侧身,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笑着说道:“李某已经在城中设宴,朱使君请。”
  “不必了。”
  朱通冷着脸看向李云,闷声道:“朱某此来,是有一件事跟李司马请教。”
  李云脸上的笑意收敛:“使君请说。”
  “贵地有人,夜闯我明州象山县,连夜劫走了象山县数十辆盐车!一共劫走成盐十几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