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201节
作者:
漫客1 更新:2025-10-24 14:33 字数:3573
李云淡淡的说道:“总之,只要不穿上军中的服色,不在越州营里,谁也不能说他们是咱们越州营的人。”
周良想了想,低头道:“好,这事属下去办,保准让人瞧不出来越州营有人就是了。”
李云笑着说道:“如果婺州那边需要人手支援,我让孟青回来报信,到时候三叔你再领…嗯…”
“最多五百人,去婺州支援。”
“不管婺州之战打的怎么样,至少我们要留下一些元气。”
周良点头,一一应了下来。
李云这才带着六百号人,离开了越州营,他让邓阳带队赶往剡县待命,而他本人,则是回了一次越州城里,叫到了杜刺史。
“使君,李某这就领兵先去剡县了。”
“在军营里的时候,吃的差一些没有关系,但是行军打仗的时候,伙食一定要跟上,这几天我问了问情况,咱们江东召集的五千人马,都是…”
“自备干粮。”
“这样打起来是不成的。”
李云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咱们以剡县为据点,进攻婺州,这剡县也在越州,也是使君治下,劳烦使君帮忙,打点打点后勤,不说让各州郡到越州的兵马都吃上肉,至少能吃点热乎的。”
“花销,就从…”
李云低声道:“就从咱们越州的官仓支取,使君以为如何?”
杜谦看着李云,想了想之后,开口笑道:“咱们越州有粮食,至多就是花钱买点荤腥,李司马你放心去打仗就是,这么大的事情,过几天我也会动身赶去剡县。”
“后勤辎重,由我来安排。”
杜刺史笑着说道:“只是官仓里的粮食,似乎是李司马的私产,动这些粮食,李司马不心疼?”
“吃不了多少。”
李云笑着说道:“一个月之内,婺州之战一定打完,他们又自己带了干粮,最多就是填补一些不足。”
“这些粮食,我还是舍得出的。”
“哦?”
杜谦笑着说道:“婺州似乎只坚持了几天,就被叛军取了下来,李司马就这么有信心,一个月就能平定婺州之乱?”
“信心倒是其次。”
李云笑着说道:“还有一个多月,我便要回青阳成婚去了,这件事,最好是在我成婚之前解决了,不然到时候脱不开身,婚期都要延迟。”
杜谦闻言,正色了起来,开口道:“我还不知李司马将要成婚了,恭喜恭喜。”
他对着李云拱手笑道:“到时候,我一定去喝杯喜酒。”
李云哈哈一笑:“使君不说这话,我也会给使君送请柬。”
“不过,能不能五月按时成婚,还要看这婺州之战,顺不顺利。”
杜谦摸了摸下巴,忽然笑道:“若是李司马,能够在一个月之内轻取婺州,到时候定然名震江东。到时候,李司马的婚礼,恐怕要热闹极了。”
“别的不说。”
杜谦笑着说道:“我,郑观察,还有钱塘太守裴璜,一定都会到场,给李司马贺喜,江东大小的官员,估计也都会到场。”
这一战如果能够打下来,撇开朝廷的功劳不提,原本就小有名气的李云,一定会借着这个事情,在江南东道名声大噪。
比起现在,要上不止一个台阶。
当然了,如果在婺州战败,李某人恐怕要蛰伏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元气了。
…………
告别了杜谦之后,李云上马赶往剡县。
这个时候,他的主力军队是邓阳领着,步行赶往剡县,不过李云没有选择与主力汇合,而是骑快马,带着孟青孟海兄弟俩,直接奔向剡县。
一天多时间,他们三个人就已经到了剡县县城外,而这个时候,邓阳等人想要赶到,至少还需要一两天时间。
李云还没有进剡县县城,李正就已经带人迎了过来,不过却没有带李云进城,而是带着李云来到了剡县县城外的一处空地上。
此时这块空地,已经扎满了大大小小的帐篷,一眼望去,有一两百座。
李正指着这些帐篷,低声道:“二哥,这些就是各州郡集中过来的人手,不过还没有到齐,我这几天问了,每个州郡差不多派了三百个人过来。”
说到这里,李正有些不满,闷哼了一声:“就咱们越州出力最大。”
李云不以为意,笑着说道:“咱们出力最大,将来也是咱们声音最大,不必放在心上,郑蘷到了没有?”
李正摇头:“没见到。”
统领诸州兵事这个职权,光靠郑蘷一封文书,恐怕不太那么容易办到,因此大家伙在剡县一起出兵之前,郑蘷至少要来一次,将权力正式交给李云才行。
李云皱了皱眉头,没有多说什么,而是问道:“咱们的人,在剡县有一段时间了,知道婺州那边情况怎么样了吗?”
“打听到了一些。”
李正缓缓说道:“赵成占了婺州城之后,并没有急着攻占婺州各个县城,更没有派人去占领县城,而是让人,到婺州各县去抢掠粮食,这段时间,粮食在源源不断的送进婺州城里。”
“看起来,他们是打算据城而守了。”
李云冷笑道:“当初钱塘这么大的城,他都没有据城而守,婺州城才多大,他怎么可能就甘心据城而守!”
“多半是,做给郑蘷这些蠢货看的,要是咱们真的合围了上去,他半夜杀出,一些薄弱的地方,根本挡不住他们。”
“只会凭空虚耗咱们的兵力。”
李正挠了挠头,问道:“那要么办?难道咱们不攻婺州城了?”
“我现在也不知道。”
李云摇头:“一切,要等到了战场上,具体情况,具体应对,这郑蘷…”
李司马闷哼了一声:“真是墨迹!”
兄弟两个人正在说话的时候,一个中年人的身影,从一堆营帐里走了出来,远远的看到了李云之后,立刻迎了上来,拱手行礼:“见过李司马。”
剡县知县卓光瑞。
这是老熟人了,也是李云起家的“金主”之一。
李云脸上露出笑容,好奇道:“卓知县怎么在城外?”
卓光瑞摇头,苦笑道:“各州郡的兵马,现在已经到了两千多号人,吃喝拉撒睡,下官这个地主要是不过问,等郑府公到了,哪里能饶我?”
说到这里,他看向李云,问道:“李司马,这一次动乱…”
“可平么?”
李云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可平,可平。”
“卓知县放心,不过是一些败军之将。”
李某人呵呵一笑。
“看我破他。”
第228章 快刀斩乱麻!
赵成做的最愚蠢的事,就是重新回到越州附近。
越州以及附近的州郡,刚刚经历过裘典之乱,单单一个越州,人口损失就达到了三分之一,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也是一个不可接受的数目。
而越州附近的州郡,其实也有或多或少的损失,眼下的越州附近,并不具备那种一呼百应的造反土壤。
尤其是越州,在李云完成青春版的均田之后,大多百姓都指望着今年种下去的田能够有个收成,谁也不会想着再去干什么杀头的买卖。
越州附近的州郡虽然没有到越州的这种程度,但或多或少,也会被裘典之乱影响到,裘氏一门,凌迟的凌迟,车裂的车裂,自然会给越州附近的州郡带来一些警省。
因为这些原因加在一起,如今的赵成,已经不可能再像裘典那样,振臂一呼,响应者云集了,别的不说,他这个裘典下属的身份,就是一个痛点。
裘典都不行,你凭什么行?跟裘典干都是个死,跟你干岂不是更加没有前途。
再者说了,越州被破的时候,赵成被狼狈撵出江东,也为人诟病,不少人背后说他贪生怕死,背弃主公。
种种条件制约之下,注定了江东不再适合赵成发展,如果他能够狠狠心,带着手底下的将士们,跑到中原去,趁乱占上几个州郡,人数再翻个倍,那么将来不管是投奔王均平,还是接受朝廷招安,都是出路。
重新回到江东,就是一个巨大的败笔。
不过,这也不能全怪赵成。
他之所以会选择重新回到越州附近,大抵是因为,他手底下这个全是越州人的队伍,已经快要分崩离析了。
再不回江东,他手里仅剩的这些根基,也会烟消云散,他不得不回到江东,尝试重新在江东起家。
而如果易地而处,哪怕手底下两千人只剩下一百,李云也会到更乱的中原战场上去谋出路,这就是赵成这个人,与李云最大的差别。
他…多谋而无断。
因此,在李云看来,婺州之战虽然依旧艰难,但有了几千号下属,他获胜的把握还是有的,要不然他也不会去郑蘷那里要指挥权。
李云在剡县又待了两天,甚至骑马带着李正,到婺州的东阳县境内去转了一圈。
东阳县,没有发现叛军的踪影,说明赵成所部,依旧是收缩在婺州城附近,势力没有延伸到婺州的各县。
李云在东阳县转了一圈之后,便没有再迟疑,回到剡县之后,立刻叫来了邓阳。
“邓阳,你领五百人去,去驻守东阳县,至少让赵成,不敢再在婺州境内,肆意抢掠粮食。”
邓阳低头应是,李正则是低声道:“二哥,是不是可以在东阳境内埋伏一下,万一有叛军的人再到东阳抢掠粮食,至少可以打掉一部分叛军。”
李云摇头:“赵成主力还在婺州,当时打探消息的人就到了咱们越州营外,他不可能对我们这里的动作一无所知,恐怕大军刚开始驻扎剡县的时候,他就已经停了对东阳的劫掠。”
“这事就按我说的办。”
李云缓缓说道:“明天,郑蘷跟杜刺史,都会到剡县来,这个时候我们越州率先占下了一个县,明天我也好说话。”
李正这才点头,没有说话。
而邓阳,则是领着五百越州兵,直奔东阳县而去。
…………
次日,剡县县城里。
郑蘷坐在主位上,身为越州刺史的杜谦,坐在他旁边,其他各州郡到场的,大多都是负责兵事的司马,只有一两个州的刺史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