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212节
作者:
漫客1 更新:2025-10-24 14:33 字数:3686
“中原战乱,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如今朝廷对哪一方,恐怕都不太放心,苏大将军能不能在这场动乱中全身而退…”
“我说不准。”
李云默然道:“我估计,大将军他本人,也说不准。”
“所以这些书稿,才会送到我这里来。”
“好了。”
李云拍了拍赵成的肩膀,淡淡的说道:“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就不跟你多聊了,门口守着你的那个少年,算是我的同辈兄弟,你若是想通了,便让他去找我过来。”
“若是不愿意。”
李云洒脱一笑:“那你还完了我的情分,咱们就一拍两散。”
说罢,李云背着手,朝外走去,再也没有回头。
赵成望着李云远去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手里的手稿,很是小心翼翼的收好这两张手稿之后,他也走到了院子里,看了看在院子外面守着自己的少年人。
过了一会儿,他才问道:“少年人,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周必。”
周必也在看着赵成,一脸警惕。
赵成见他的模样,笑了笑:“去给我弄点饭吃,我饿了。”
顿了顿之后,又补充道:“再拿两本书来,在这里做囚徒,属实有些无趣。”
周必想了想,点头应了一声,一溜烟跑远了。
赵成来到了院子里,坐在了一颗树下,抬头望向院子外面的天空,有些出神。
“填上…最后一抷土…”
………………
之后的几天时间里,李云一直待在越州营里,把这一次婺州之战的功劳簿整理了出来,然后按照簿子,开始论功行赏。
越州营的编制一千人,而实际上已经来到了两千多人,因为新兵很多,因此很多职位是空缺出来的。
本来,李云正愁着怎么提拔将官,才会让下面的人心服口服,现在有了婺州之战统计出来的功劳,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不少跟着他在东阳参与作战的将士得到晋升,而有人头进账的将士们,也很快领到了应该属于他们的赏钱。
这些工作虽然很不起眼,但却是一个军队建设起来的基石,也是决定军队将来风气,最重要的时刻。
一定要在奠基的时候,就打好基础,要不然等到队伍扩张到一定程度,再想要去扭转风气,就千难万难了。
几天时间之后,时间已经临近了五月份,李云叫来了越州营的一众将官,对众人笑着说道:“明天,我就回青阳去,准备婚事了,你们要有人留下来驻守越州营,谁愿意留下来?”
众人的目光,纷纷看向周良。
向来沉稳的周良,此时罕见的摇了摇头,他看向李云,开口道:“将军的婚事,属下是一定要去的。”
李云有些意外的看了看他。
眼见众人没有一个人肯留下来,李云只能点将,笑着说道:“邓阳,你留下来看家。”
邓阳哀嚎了一声,正要反对,李云就拍了拍他的肩膀。
“鬼叫什么?就这么定了。”
李某人站了起来,看向青阳。
“瘦猴,开始发请帖罢。”
第240章 大礼频频!
五月,宣州的天气开始热了起来。
青阳县衙里,早已经提前赶到的薛家兄弟,老大薛收与老二薛放,正在带着几个七八岁的孩童,帮着装饰县衙,整个县衙都挂上了红灯笼,显得热热闹闹的。
因为天气太热,薛收弄了一会儿之后,便来到了正堂喝茶,几口凉茶下肚之后,他畅快了不少,看着正在悠哉喝茶的老父亲,薛收坐了下来,开口道:“爹,都已经五月了,那个李昭什么时候回来?他现在已经做了官了,即便家里没有什么长辈到场,总也该派人回来,准备婚事了罢?”
薛老爷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淡淡的说道:“还有四五天时间,急什么?”
“李…李昭那个人,不会误了事情的。”
薛老爷低头喝茶,缓缓说道:“为父听说,前不久他还带人在婺州平叛,估计因为这个事情耽搁了一些,再说了,你都知道他家里没有什么长辈了。”
“这婚事,咱们家要多担待担待。”
薛收点了点头,起身给老父亲添了茶,笑着说道:“说起来,这李昭还真有些本事,前年也是这个时候,他把小妹送回青阳来,还是个一文不名的无名小卒,短短两年时间,嘿…”
“竟做了州司马了,真是奇哉怪也。”
薛老爷瞥了一眼自己的儿子,低头喝茶,淡淡的说道:“他赤手空拳,就可以以一当十,身上着了甲,只会更加利害,这种人物,只要进了军中,就一定是会出头的,再说了,他是碰上了苏大将军这种贵人,爬的快一些,也不算稀奇。”
父子二人正在闲聊的时候,刚回到青阳的陈大,一路进了县衙里,很快来到后衙,过来拜见了薛知县。
“陈大拜见县尊。”
薛老爷起身,将他搀扶了起来,笑着说道:“我收到李昭的书信了,他说你已经是军中校尉,品级跟老夫差不多了,不必行此大礼,快快起身。”
陈大这才站了起来,从怀里掏出一个木盒子,笑着说道:“只是军中的职位,朝廷没有认,便是不作数的,再说了,不是县尊提携,我到现在还是个衙差。”
薛老爷很是高兴,拍了拍他的肩膀,开口笑道:“好好好,越发会说话了。”
跟陈大说了几句话之后,他才想了起来,问道:“你们李司马呢?什么时候回青阳?”
陈大嘿嘿一笑,开口道:“我们头儿有些事情,暂时赶不回来,让我们这些原缉盗队的兄弟,过来帮着他布置布置婚房。”
李云在青阳,只有一个临时租下的院子,并没有自己的住宅,不过他现在阔绰了,买个宅子只是小事情,于是就让陈大这些青阳本地人提前赶回来,帮着买一座宅子,提前布置布置婚房。
薛老爷皱眉:“什么事情,比他成婚更要紧?”
“县尊莫要生气,头儿一定准时赶回来,对了…”
陈大抬头看了看薛嵩,笑着说道:“头儿在江东,认识了些人,这些人多半都要过来参加婚事,也都要送贺礼过来,只不过头儿在青阳还没有宅邸,这些贺礼,估计都要送到县衙这里放着了。”
薛老爷不以为意,开口道:“放在这里就是,等他们成了婚,再一并搬回家里去。”
说着,他看了看陈大,叮嘱道:“你想办法转告李昭,让他尽快回青阳来,很多事情要跟他商议,可不能到成婚那天再临时赶回来。”
“是是是。”
陈大连忙低头:“县尊您放心,绝不会误事的。”
说着,他作揖道:“县尊,青阳的宅邸我们刚买下来,还有很多地方要布置,我们先去忙活了。”
“等忙完了,再来拜访您老人家。”
“你自去就是。”
薛老爷笑着说道:“布置的精细点,你们这些大小伙子,要是不知道怎么布置,就找些妇人详细问一问。”
陈大应了一声,扭头一路跑远了。
薛老爷看着陈大离去的背影,忍不住摇头道:“这陈大,为父到青阳的时候,他见人还有些畏畏缩缩的,这才多长时间,看起来竟能独当一面了。”
薛收摸着下巴,点头道:“我那妹夫,真有些本事。”
说到这里,他看向薛嵩,开口道:“爹,小妹成了婚,也有了托付,您老人家可以放心了,您今年这一任青阳知县做满,便同孩儿们一起回老家去罢。”
“老家您那么多孙儿孙女,您跟母亲也享受几年天伦之乐。”
薛老爷闻言,默默点头,开口道:“这个,为父要跟你娘好好商议商议,等你小妹的婚事结束再说。”
薛收只能默默点头,正要说话,门外有衙差一路小跑过来,远远的报信道:“县尊,县尊,山阴县令送贺礼来了。”
他两只手捧着礼单,递到薛嵩面前,毕恭毕敬:“这是礼单。”
薛嵩伸手接过礼单,看了一眼,随即“啧”了一声,感慨道:“出手大方啊。”
薛收也看了一眼,然后笑着说道:“山阴在越州治下,我那妹夫是越州司马,算是山阴县的半个上司,再加上同城为官,礼重一些也不奇怪。”
薛嵩默默点头,将礼单收进袖子里,吩咐道:“东西如果送来,就收到库房里去,任何人不得动弹。”
说到这里,薛老爷沉声道:“这是老夫闺女女婿的东西,谁要是手脚不老实,休怪老夫翻脸无情。”
这衙差连忙点头,扭头去了。
等他离开之后,薛老爷背着手,脸上露出笑容:“看来,你那妹夫在越州,人缘还不错,附郭的知县,本是用不着太巴结他的。”
薛收伸了个懒腰:“说不定是贪的太多了,于是出手大方。”
“县尊,县尊。”
又有衙差一路小跑过来,递上一份礼单:“县尊,明州刺史朱使君派人送来的礼单。”
薛嵩有些诧异,伸手接了过来,看了看,然后递给薛收,笑着说道:“这倒是正常的礼数,不算厚礼,不过李昭能够结交到邻州刺史,着实不易。”
薛收接过去看了看,礼单上的礼物很是普通,基本上就是同僚之间随礼的常规礼物,他把礼单收了起来,看着老父亲说道:“一州刺史,能够送礼,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嗯。”
薛老爷深以为然,正要说话,又有衙差捧着礼单,急匆匆小跑过来。
“县…县尊,越州刺史杜谦,派人送了礼单过来。”
这一下,薛家父子终于感觉到不对劲了,二人将礼单接了过来,互相传递着看了一遍,然后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互相对望了一眼,谁也没有说话。
薛收低头喝茶,又瞥了一眼这礼单,忍不住摇头道:“古怪,古怪。”
“台州刺史…”
“吴郡郡守…”
“湖州刺史,湖州司马…”
“县尊,钱塘郡裴郡守,派人送来了礼单…”
一下午时间,父子俩收到了十几份礼单,一直到接到裴璜的礼单,已经麻木的父子俩,终于再一次变了脸色。
薛收拿起这份礼单,手都在微微颤抖了。
“爹,这…这是裴氏的子弟,裴尚书的儿子…”
他看向薛嵩,喃喃道:“太子殿下的妻弟啊…”
薛老爷展开这份礼单,看了一遍之后,也是觉得有些呼吸不畅,过了好一会儿,才喃喃道:“那小子,离开青阳之后,到底做了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