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308节
作者:漫客1      更新:2025-10-24 14:34      字数:3566
  正是这种想法,导致了潼关的溃败。
  韦大将军的儿子韦遥,站在父亲面前,低头笑道:“叛军为了破开潼关,消耗甚大,这是父亲的大好机会。”
  “咱们尾随这些叛军身后,便可以毫不费力的占据关中,到时候杀了叛军里的那个什么狗屁齐王,父亲您才是真命天子。”
  韦大将军啃了一口嘴里的羊腿,瞥了一眼自己的儿子,几口咽下肚之后,骂道:“你也是蠢物,蠢不可言!”
  这位少将军有些尴尬,低头道:“请父亲指点。”
  韦全忠瞥了他一眼,不屑道:“占了京城不难,但是守住京城却不容易,你以为天底下,就咱们一家节度使?”
  “就你这个脑子,恐怕还不如那个王均平。”
  韦少将军低头道:“那爹的意思是…”
  韦大将军又啃了一口肉,笑着说道:“让那些叛军,跟朝廷撕咬去,等他们咬的差不多了,咱们再去做力挽狂澜的忠臣,把朝廷救回来,到时候咱们父子就住在京城里,这朝廷虽然依旧是周,依旧姓武。”
  “但是却要按你老子我的意思来办事。”
  韦大将军咧嘴笑道:“到时候,借着朝廷的名义,把其他几个节度使都削弱打压一遍,然后静等着时机成熟的那天!”
  韦遥眼睛一亮,低头道:“父亲,高明啊!”
  “让你个小畜生多读书!”
  韦大将军骂道:“偏不读书,整天不是打架杀人,便是吃喝嫖赌,但凡你读了一点书,便知道,你老子这些手段!”
  “书里都他娘的有!”
  这位少将军被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通,抬头看了看自己的父亲,心里颇有些不服气。
  您老人家就会读书了?
  还不是让几个读书人,把史书当成故事书,念给自己听的?
  你才认得几个字!
  少将军愤愤不平。
  不定有我认得多呢!
  不过这个时候,他自然不敢还口,老老实实的挨骂。
  骂了儿子一通之后,韦大将军神清气爽,笑着说道:“你去领兵,贴在这支叛军身后,找到合适的机会,咱们朔方军,也入关中耍耍!”
  韦遥低头道:“孩儿这就去传令。”
  “去吧去吧。”
  韦大将军挥了挥手,然后突然想起来什么事,又叫住了自己的儿子,吩咐道:“你生的那几个小崽子,找先生教教他们,都他娘的给老子读书认字!”
  韦遥低头:“是,孩儿遵命!”
  …………
  如果是其他寻常的消息,从关中传到江东,至少要十天左右,但是潼关被破这种天大的消息,杜家的人只用了五六天时间,就把消息送到了金陵,送到了杜谦手中。
  杜谦拿到消息之后,只看了一眼,便心中一凉,瘫坐在了自己的椅子上,只觉得浑身无力,半天没有力气站起来。
  他手扶着桌子,依旧不能起身,最后只能叫了一声:“来安,来安!”
  杜来安走了进来,连忙扶着自家公子,吓了一跳:“公子,公子,您怎么了?”
  “我…我没事,你快去…”
  杜谦闭上眼睛道:“把李使君请来。”
  杜来安应了一声,连忙去请李云去了。
  很快,李云赶了过来,见到杜谦一头冷汗,问道:“杜兄,你这是怎么了?”
  杜谦抬头,看着李云,半晌才说出一句话。
  “朝廷今后,恐怕名也难存了…”
  第346章 打过才知道!
  李云现在自身的势力范围,仍然局限于江东,甚至可以说局限在有限的几个州郡之内,对于京城的消息,自然远不如杜谦来的灵通。
  听到杜谦这么说,李云几乎立刻反应了过来,皱眉道:“叛军打进关中了?”
  潼关的事情,李云也一直在关注,也没有办法不关注。
  毕竟这件事,关系到整个天下的格局变动,也关系到李云自身的发展,以及将来一段时间可能会面对的情形。
  不过,李云现在的情报,仅仅是知道,潼关陷入了苦战。
  因此,听杜谦这么一说,李云就立刻反应了过来。
  杜谦整个人身上依旧没有什么力气,他坐在椅子上,只觉得混身发冷,甚至不住的打摆子。
  “二百多年的大周…”
  杜谦闭上眼睛,深呼吸了好几口气,才稍微缓了缓,他抬头看向李云,声音止不住的带着颤抖:“这一天,我十多岁的时候便预料到了,没有想到,真正事到临头的时候…”
  “还是,还是…”
  他摇了摇头,没有继续说下去。
  二百多年,太漫长了。
  哪怕是几十年乃至于十几年时间,就足够让一个人留下思维惯性了,更不要说长达二百多年的时间。
  二百多年,足够让世界上每一个人,觉得武周朝廷的存在天经地义,不可动摇。
  哪怕是杜谦这种,明明他的理性已经很清晰的推算了出来,大周王朝命不久矣,甚至已经早早的开始做了准备,但是真正听到这种关键性消息的时候,巨大的思维冲击还是让他一下子难以接受。
  乃至于,他说出了跟费宣同样的话。
  二百多年的大周。
  李云走到一旁的桌子上,给杜谦倒了杯茶水,递过去之后,才微微摇头道:“太快了,太快了。”
  相比较来说,李云现在极其冷静,关中被破的消息,并没有让他的心神有任何动摇。
  因为另一个李云,从小就是山贼,他甚至不一定知道朝廷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不一定知道皇帝老子到底姓什么。
  而现在这个李云,如果细算起来,其实在这个世界,满打满算还不到三岁。
  两个人,没有一个人有半点忠君爱国的念头,更对武周王朝没有任何感情。
  因此,潼关破关的消息,没有给李云带来任何情感上的冲击,唯一让他皱眉头的是,潼关破关的太快了。
  如果朝廷,能够争气一点,不要说打赢叛军,剿灭叛军,哪怕是再多坚持个两三年甚至是一两年时间,李云这便就会多出一些富裕的空间,来壮大自己。
  但是现在,朝廷烂成了这样,十多万禁军守在京城,竟然硬生生被一伙叛军打进了关中。
  这种情况,并不会导致天下各地的局势继续糜烂下去。
  因为该烂的已经烂透了,很难再有更烂的情况发生。
  但是这种情况,却一定会导致地方割据势力,或者说诸侯割据的局面加速形成。
  就如同杜谦说的那样,朝廷原先还是名存实亡,现如今打成这样,名分都不一定能有了,那些地方势力,很难再遵奉朝廷的命令。
  而这个时候,就是拳头说话了。
  可现在的李云,拳头还不够硬,朝廷的加速崩溃,进一步缩短了他的发育时间。
  杜谦喝了好几口热水之后,才终于恢复了一些,不过因为心神激荡,这会儿他的脸色微微有些苍白,深呼吸了好几口气之后,他才跟李云把详细的情况前前后后说了一遍。
  说完了之后,杜谦低声道:“关中是一块平原,进了关中,便无险可守了,京城多半受不住,朝廷也不会去守。”
  说到这里,他闭上眼睛,继续说道:“按照我父信中所说,朝廷大概率会暂时离开京城,搬到西川暂避。”
  李云“嗯”了一声,低声道:“这种大事情,谁也瞒不住,杜兄既然是今天收到的消息,那么过几天,江东各个阶层,都会陆陆续续开始收到消息。”
  说到这里,李云看了看杜谦,轻声道:“北边的平卢军,应该也很快就会收到消息,甚至是已经收到消息了。”
  李云坐在椅子上,继续说道:“现在,咱们必须要做一些应对的预案,防备着突发情况的发生。”
  “还有就是。”
  李云缓缓说道:“宣州,也该握在手里了。”
  宣州与金陵府挨着,又是李云的老家,不过因为宣州份属江南西道,并不是在江南东道,理论上不在他这个江东招讨使的管辖范围之内,因此一直到现在,李云只在宣州义安县搞了一座铜矿,并没有对整个宣州下手。
  李某人缓缓说道:“去年为了义安铜矿,我把邓阳留在义安了,还有五百个人也留在了义安,我立刻给邓阳去信,让他领着所部,赶往宣州城,在宣州城驻军。”
  杜谦此时,已经基本恢复了冷静,他看着李云,开口道:“宣州的官员,会不会同意?会不会起冲突?”
  “会同意的。”
  李云笑着说道:“那宣州刺史邓钟鸣,去岁被我捏了个把柄在手里,我给他去一封信,他应该会老实的,他若是不老实,就让邓阳帮他老实。”
  两年半之前,李云还在青阳任都头的时候,石埭县河西村生了叛乱,当时整个宣州一共就能派出来三百个官军,而且训练程度极低。
  当时,吃空饷乃是地方上各州郡的惯例。
  哪怕是两年半之后的今天,各州郡的官军人数都有所增长,但是宣州官军的人数,依旧不会太多。
  即便足够多,质量上也远远比不上邓阳领着的那五百人。
  那些人,大多都是越州兵出身,是李云带的比较早的一批人了,不少人还是上过战场,参与过婺州之战的。
  有这五百个人在,哪怕邓钟鸣不老实,邓阳也能够控制宣州。
  杜谦先是点头,然后看着李云,问道:“那宣州,是让这个邓钟鸣管着,还是咱们再派个人去?”
  “只能暂时让这位邓使君管着了。”
  李云皱眉道:“我们可用的人手依旧不够多,如果要派人过去,只能让我岳父过去了。”
  现在的李云,部下已经不怎么缺人了,不管是文人跟武人都不缺。
  因为这段时间,尤其是在李云占了金陵之后的这段时间,一直有人过来投奔,而这些投奔的人中,一多半是读书人。
  多是那种仕途不畅,甚至不通的读书人。
  这些人,还是解了李云一些燃眉之急的,比如说一些文字方面的事情,可以交给他们去办。
  但是毕竟接触的时间还短,也没有人从里头脱颖而出,暂时来说,李云手底下能够放心派出去,并且一定能够胜任刺史一职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