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330节
作者:漫客1      更新:2025-10-24 14:34      字数:3642
  扬州城里,李云的书房之中,刘博将一份文书,递给了李云,开口道:“楚州那里,算是安插了人手过去,虽然在平卢军附近,不太好安排人手,但是只要楚州的平卢军一动,一定会有人,立刻给咱们报信。”
  李云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干的不错,老九。”
  “看来你还是有这方面天赋的,事情做的越来越熟练了。”
  “是通过扬州一个商号,才往楚州安排了人。”
  刘博笑着说道:“二哥,这扬州城里可是有不少大商人,他们经年经商,积累下来的钱财自然不少,但是真正宝贝的,是他们在天南海北,开拓出来的商路。”
  “他们能走的通,就能带咱们的人一起走通。”
  李云闻言一怔,然后瞥了他一眼,皱眉道:“有扬州城里的大户,跟你接触了?”
  刘博连连摆手:“没有,没有。”
  “二哥,我就说这么一说…”
  李云站了起来,活动了一下身子,然后缓缓说道:“许昂进城之后,一直是按照周律治人,这城里的大户,若没有过错,许昂也抓不到他们。”
  说到这里,李云瞥了一眼刘博,继续说道:“至于老九你说的大户,这几天我抽空见几家,如果真能够借着商路,把耳目铺设出去。”
  “我会安排的。”
  这一个月来,扬州城里每天给李云递拜贴的大户,就至少有十个人,不知道多少人,要求见李云,或者是设宴请李云吃饭。
  李云一个都没有见。
  而如果有利于情报组织的铺开,李云倒真要见一见这些扬州巨商了。
  说到这里,李云又看了刘博。
  “不过…”
  他微微摇头道:“从前能通的商路,现在能不能通,怕是很难说了。”
  从前大周朝廷健全的时候,各地方虽然有地方势力,但是毕竟同属大周,商人在大部分地方还是自由行走的。
  但是现在,恐怕未必了。
  刘博先是点头,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开口道:“对了二哥,青州城里,前几天出了件大事,朝廷的御史顾文川顾先生,似乎是死在了青州城里。”
  李云一怔,随即皱了皱眉头,开口道:“你如何知道的?”
  刘博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纸,上面赫然写着顾渊留下来的绝笔诗,以及落款。
  只不过这张纸一看就不是原件,而是有人誊录的。
  刘博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大概说了一遍,然后把纸递给李云,开口道:“这上面的内容,据说就是顾先生去见平卢节度使之前写的,他果然没能离开青州的大将军府,应该是死在了里头。”
  李云接过这张纸,认真看了一遍,随即叠好,收进了袖子里,默默叹了口气:“文川先生是有些不通时变,但是罪不当死。”
  “不过这位老先生…”
  李云感慨道:“手段还真是有一些。”
  他能看到这张诗文,说明已经在青州以外广为传播了。
  那位顾先生的目的,已经完全达到。
  而只要这东西一传播开来,周绪就等于是得罪了天底下大多数读书人。
  几乎是直接失去了在将来逐鹿天下的资格。
  毕竟这个时代,读书人是很重要的一个阶层,打天下或许用不着他们,但是想要天下稳定,非这些读书人来不可!
  感慨了一句之后,李云想起来一件事,回头看向刘博,吩咐道:“受益兄明天就要渡江到江北来了,老九你派人去六合渡迎一迎。”
  “将他带到扬州城里来。”
  刘博立刻点头。
  “二哥放心,明天…”
  “我亲自去迎。”
  第368章 天子志
  比起接近中午的时候,一辆马车来到了扬州城城门口,驾车的不是别人,正是刘博。
  到了城门口之后,马车里的杜使君掀开车帘看了看,然后有些诧异,笑着问道:“这扬州的城门,竟是不关的?”
  刘博回头,笑着说道:“本是关着的,不过后来占得久了,一直关着门也不太合适,再加上平卢军消停了,这城门便一直开着了。”
  杜谦想了想,问道:“便不怕平卢军的人乔装打扮进城,配合楚州的平卢军一起生事么?”
  刘博微微摇头:“楚州已经有人手盯着了,那里一动,我们这里立刻就能知道,到时候城门一关,他们混进来再多人,也用处不大,而且…”
  刘博看了看城门口守着的兵丁,笑着说道:“却也没有那么容易混进城。”
  杜谦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然后开口道:“刘兄弟,停车罢,我步走下去,看一看这扬州城。”
  刘博应了一声,很快停了马车,杜谦跳下马车,回头看了看跟他同行的一个中年人,笑着说道:“孟大哥,咱们一道走一走罢。”
  这姓孟的中年人应了一声,跟在杜谦身后一起进了扬州城。
  走在扬州城里,杜谦四下看了看,街道上的人虽然没有金陵城那么多,倒也不算少,已经是一个很正常的城池了。
  全然不像是在动乱之中。
  杜谦对于扬州城的情况,很是上心,这一次北上,也是他主动要求要到江北来看一看,他左看看右看看,不知不觉便耽搁了些时间。
  正当这位杜使君,在大街上行走的时候,一个高大的身影迎面走来,笑声爽朗:“受益兄!”
  杜谦抬头,便看到李云迎面走来,他拱了拱手,也笑着说道:“二郎怎么到街上来了?”
  “听闻受益兄进了城,我便出来看一看,没走多久,便迎面碰上了。”
  二人说了几句话之后,杜谦让开身子,侧身笑道:“二郎看这是谁来了?”
  李云看向他身后,只见一个身材颇高,但是有些削瘦,形容憔悴的中年人,站在杜谦身后,见到李云之后,他二话不说,便直接跪在了地上,低头叩首:“孟冲拜见使君!”
  李云这才想起来他是谁,连忙上前,将他搀扶了起来,然后扭头看向一旁的两个亲兵。
  “快去,把孟海叫来。”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孟海的父亲孟冲,也是当初石埭河西村民变的领头人,后来河西贼的首领。
  算起来,李云同他,已经两年多没有见面了,两年前在石埭县的时候,孟冲还是个精壮汉子,做事相当干练,但是现在,不仅没什么精气神,连白头发都多了不少。
  “两年多未见,孟兄怎么苍老了这许多?”
  孟冲被扶了起来之后,长叹了一口气:“能活着,便已经是运道好了。”
  他抬头看着李云,诚心实意的欠身道:“非是使君,河西村上下恐怕一个活口也难留,更不要说孟海孟青他们,还在使君手底下有了职事。”
  “此是莫大恩德,河西村上下,俱永世不忘!”
  李云微微摇头:“只是做了一些当做之事罢了,况且孟青孟海两兄弟,还有河西村那些少年人,这两年也帮了我不少。”
  说到这里,他也叹了口气:“当初河西村惊变的时候,李某力有未逮,不能救下整个村子,以至于河西村至今日,所剩无几。”
  孟冲摇了摇头:“当时使君只是青阳的都头,能救下这许多人,已是不易了。”
  两个人正在说话的时候,接到消息的孟海,匆匆小跑过来,抬头看到父亲之后,孟海眼睛一红,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低头叩首,泪流不止。
  即便孟冲是个豪爽性子,这会儿也忍不住泪流满面,父子二人抱在一起,俱是号啕大哭。
  一旁的李云与杜谦见状,也都是心有戚戚焉。
  父子二人哭了好一会儿,才与众人一起结伴进了扬州刺史府,李云让他们父子单独说说话,而他则是同杜谦一起,在刺史府的正堂落座。
  刚刚坐下喝了口茶,杜谦就问道:“那位孟老兄…”
  李云放下茶水,把当初石埭县河西村的故事,跟杜谦说了一遍,然后微微摇头道:“河西村百多户人,现在剩下来的,恐怕不到四十人了。”
  即便是杜谦,闻言也不禁大皱眉头,他沉声道:“显德三年的加税,我记得,朝廷要每户收一百八十钱,到了这河西村,竟加到了一贯!”
  “当真是骇人听闻。”
  杜谦摇头,叹气道:“一路上,我与那位孟老兄搭话,他也是个坚忍的性子,竟一句话也不说,估计是怕说出了当年的事情,牵联到了二郎你。”
  李云低头喝茶,叹气道:“天下不止一个河西村,也不止是现在有河西村。”
  他看向杜谦,问道:“譬如说江东地界,如果咱们向下征税,到了乡村这些官府管不到的地方,还会不会出现河西村故事?”
  “恐怕还是会的。”
  李云默然道:“人心就是如此,欲壑难填。”
  杜谦想了想,开口道:“所谓上有所好,下必从焉,还是要看朝廷风气如何,如果上到天子,下到宰辅,俱是清正之人,他们选人用人,自然也会用类己之人,自上而下。”
  “最后到了地方上,便会好得多了。”
  李云微微摇头道:“杜兄这个说法,至多是治标,甚至治标也难,皇权不下乡,真正最底下是什么模样,上面的人是瞧不见的。”
  “此是千古难题。”
  李云也有些无奈:“怕无人能解了。”
  杜谦看了看李云,笑着说道:“二郎看来,是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了。”
  李云一怔:“我?”
  杜谦放下茶盏,问道:“二郎将来若是做了天子,做了天下共主,可不也要面临这些问题?”
  这话,让李云愣住了。
  他一直到现在为止,心里想的都是如何壮大强大自己,但是最后能到什么地步,或者说做不做皇帝,他都是没有想过的。
  “现在想这些…”
  李云摇头道:“太早了。”
  “其实不算早。”
  杜谦轻声道:“如今如果算上扬州宣州,归顺二郎的州郡,也已经超过十个了,而且都是相对富庶一些的州郡,是原先供养朝廷的主力。”
  “放眼天下的节度使,除了剑南节度使之外,再没有第二个节度使有二郎管辖的州郡多了。”
  “现在二郎欠缺的,无非是兵马的数目,以及一个合适的机会,只要抓住了这个机会,二郎立时就会成为天下有数的几个势力之一。”
  李云手中的茶喝了半口,便放回了桌子上,依旧有些不太适应:“哪有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