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378节
作者:
漫客1 更新:2025-10-24 14:35 字数:3425
崔垣闻言,脸上勉强挤出来的笑容,也消失不见,他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老夫与你同去罢。”
裴璜一怔,有些意外:“崔相您?”
“放心,老夫虽然年纪大了,尚能骑马,误不了事。”
崔垣看了看裴璜,缓缓说道:“能在外做节度使多年不倒的,无一不是人精,三郎你一个人去,怕是招架不住他们。”
见裴璜还要说话,崔相公背着手,开口道:“你在这里等着,老夫去面见陛下。”
说罢,这位崔相径直去见了皇帝,没过多久,便背着手回来了,路过裴璜的时候,这位已经年近六旬的宰相拍了拍裴璜的肩膀,叹了口气:“走罢,陛下允了。”
裴璜跟在崔垣身后,突然似乎明白了什么,低头苦笑:“陛下让晚辈来寻崔相,不会就是…”
崔相公背着手走在前面,头也没有回:“不必多想,老夫食了半辈子大周的俸禄,便该当为大周尽心竭力,为相多年,如今国将不国,老夫罪过不浅。”
老宰相摇头,叹了口气:“风烛残年,也应当为国家,尽把子力气。”
说到这里,他回头看了看裴璜,沉声道:“等见了那三位,三郎不必多说话,非要说话的话,记住四个字。”
裴璜低头:“崔相指教。”
老相公默然道:“保住关中。”
…………
两个人一老一少,在两百禁军的卫护治下,从伴驾的队伍之中离开,一路往东北方向,一路过利州,很快穿过汉中郡,来到了位于汉中与关中的交界处。
大散关。
三位节度使,如今都带了一部份兵马驻兵在此,等候着皇帝陛下归来。
两人到了散关附近之后,还没等进关,就被几路兵马迎进了散关,刚进了关门,三位节度使俱都迎了出来。
三个人见到崔垣之后,纷纷上前行礼。
身材壮硕的韦全忠,这会儿也低下了头,笑着说道:“见过崔公。”
范阳节度使萧宪,抱拳行礼:“见过崔公。”
李仝李大将军,年纪大一些,拱手道:“崔相这把年纪,听闻竟是骑马来的。”
他叹了口气,感慨道:“身子骨真是硬朗,下官只比崔相大了几岁,这会儿几乎骑不得马了。”
崔相看了看李仝,笑着说道:“大将军年轻时候沙场纵横,如今上了年纪,伤病自然找上门来。”
李仝连连点头道:“正是如此,下官这身体,远不如崔相。”
“老夫也是硬撑。”
说罢,他侧过身子,笑着说道:“这是裴璜,裴尚书家的公子,如今中书的储相。”
几位节度使自然都清楚裴璜的身份,他们互相对视了一眼,也纷纷拱手行礼,裴璜低着头,一一还礼。
互相见礼之后,三位节度使非常热情的邀请两个人进了大散关的关城,准备了酒席,请两个人入席。
崔垣,被他们请到了主位上落座。
崔相公也不客气,就在主位上坐下,其他三位节度使才按照年纪各自落座,裴璜则是敬陪末座。
众人坐下之后,先是喝了杯酒,然后崔相公看向三位节度使,忽然问道:“三位大将军,此次平息叛乱,功莫大焉,不知道都想要何等样的封赏?”
李仝与萧宪,很默契的没有说话。
韦大将军则是咳嗽了一声,开口笑道:“崔公这是哪里话,我等俱是大周臣子,为大周效命,都是分内之事,不求封赏,不求封赏。”
崔相公看了看韦全忠,笑着说道:“老夫差点忘了,韦大将军在奉命南下的时候,便已经被封了国公了。”
他又看向另外两个人,问道:“二位,是不是也要个国公?”
三位节度使同时低头喝酒,都没有回答。
崔相公神色平静,也低头喝了口酒,开口道:“国公不要,那老夫也不知应该如何封赏了。”
韦全忠笑着说道:“李兄与萧兄,功劳不小,自然应该都加封国公,韦某便不用了。”
“只等奉迎天子回归京城,我等便各回藩镇,继续替朝廷镇守一方去了。”
崔相公看着他:“大将军果肯走么?”
韦全忠给他添了杯酒,笑着说道:“崔公喝酒。”
崔垣也不客气,仰头一饮而尽,然后看向三人,沉声道:“如今朝廷能给的,除了封赏,便只有关中了,三位总要给个说法罢?”
见三个大将军依旧不答,崔垣轻轻敲了敲桌子,低声道:“三位要是强占关中,老夫全无办法,只能任由你们。”
“不过这般贪心,恐怕祸福难料。”
韦全忠笑呵呵的看了看裴璜,没有说话,崔垣想了想,开口道:“三郎,你去打壶酒罢。”
裴璜皱了皱眉头,不过还是缓缓点头,默默起身离开。
酒壶都没有拿。
不过已经无人在意他了。
他离开之后,老相公看向萧宪,默默说道:“萧大将军,你兼任河北道招讨观察使如何?”
“李大将军,你兼河东道。”
他看了看韦全忠,默默说道:“韦大将军的屯田州,再增岚州,石州,庆州,延州,会州等州。”
“给你凑够十二州,增加一半。”
朔方节度使现在屯田州是灵州,胜州等六个州,不过都比较靠北,再给他增一半,条件已经相当丰厚。
毕竟屯田州一不用交税,二不用对朝廷负责,乃是独立小王国,这么做几乎就等于是“割让领土”了。
三位大将军都陷入了沉思,不过很快,李仝李大将军便点头道:“老夫没有意见。”
范阳节度使萧宪,很快也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韦全忠则是犹豫半晌,然后看向崔垣,笑着说道:“崔公,下官这一趟南下,乃是为了大周的江山社稷,非是为了个人私利,如今关中终于平定,陛下登基之后,下官却还没有见过,下官…想见一见陛下。”
崔垣深深地看了看他,然后淡淡的说道:“几位既然留在了关中,想见陛下…”
“自然都可以见到。”
说罢,他举起酒杯。
“那公事就说到这里,喝酒。”
四个人碰杯,俱仰头一饮而尽,不过李仝,萧宪二人,放下酒杯的时候,都是不约而同的看了一眼韦全忠。
因为如果韦全忠不肯离开关中,他们两个人…
也都不会离开。
第422章 权臣的诞生
这一顿饭,氛围并不怎么愉快,主要还是因为,条件没有谈拢。
过了一会儿,裴璜回来之后,席中的四个人依旧互相敬酒,脸上也都带着笑容,但是已经再不谈一句公事。
裴璜这个年轻人,终究还是没能入得这些人的眼中。
如果是他爹裴器裴尚书来,他们说不定还能搭几句话,说一说正经事,但是裴璜一来年轻,二来手里没有什么本钱,这些节度使自然不把他放在眼里。
一顿酒席之后,崔相公起身离开,韦大将军命人给他以及裴璜安排了住处,带着他们两个人下去歇息。
等李大将军与萧大将军将要离开的时候,韦全忠却给了他们一个眼神,两位大将军会意,很默契的留了下来。
很快,三位大将军重新落座,韦全忠敬了另外两位节度使一杯酒,缓缓说道:“二位,经过这一场动乱,地方上的地盘,本就是有能者自取,不必朝廷给了。”
李仝李大将军眯了眯眼睛,放下了手里的酒杯,开口道:“崔相方才已经说的很露骨了,朝廷无物可给。”
韦全忠笑着说道:“朝廷最要紧的,乃是名份二字。”
萧宪喝了杯酒,淡淡的说道:“按照崔相的意思,他已经给了该给的名分。”
河东道,河北道,两道的招讨观察使,实际上就是给了统领这两个道的名分。
所以,两位大将军才会点头同意,对于他们来说,这已经相当足够了。
他们目前的能力,能够吃下各自所在的道,便已经能够雄霸一方,建立自己的基业。
韦全忠摇了摇头,开口道:“萧大将军,你读书一定比韦某人多,应当知道,自古以来,功高震主者,必无下场。”
“我等三人一旦退出关中,朝廷依旧是朝廷,朝廷今日能给我们地盘,名分,明日朝廷重新强壮起来,就能都收回去。”
“关中男儿,真正成了军,少有人敌。”
韦全忠低头喝酒,缓缓说道:“到了那个时候,我等三人还是功臣吗?”
“只会是图谋不轨的权臣,朝廷王师一到,我等阖家上下,活命也难。”
韦大将军放下酒杯,继续说道:“咱们三人,都是年过半百了,这一辈子荣华富贵,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是总要为后人想想,不能因为我等三人一时短视,让后人都堕入万劫不复之地。”
韦全忠这话,极有煽动性。
人性,经不住考量,如今的朝廷固然是孱弱,固然无力管束关中以外的地方,也一定会对他们厚加封赏,将来封国公,乃至于封郡王,可能都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但是将来呢?
他们这一代人,朝廷很难起来了,但是将来,会不会咸鱼翻身?
可以预见的是,只要朝廷能够恢复强盛,他们三家,多半会迎来朝廷的报复,到时候不要说什么自家的基业了。
恐怕…全家人的性命,都难以保全。
就连心里向着朝廷的李仝李大将军,这会儿都皱着眉头喝酒,不说话了。
萧宪看着韦全忠,缓缓说道:“韦兄想要怎么做?”
“很简单。”
韦大将军微微眯了眯眼睛:“第一,打散禁军。”
“一两年之内,由咱们的人充当朝廷的禁军,将来也是我等重新组建禁军。”
李仝皱眉:“理由呢?”
“理由还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