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565节
作者:漫客1      更新:2025-10-24 14:36      字数:3990
  李云满意的看了他一眼,笑着说道:“剩下的事情,等我醒了之后再说。”
  果然,不同属性的属下,用起来感觉是不一样的,那些情商低但是忠诚的属下,用起来虽然放心,但很多时候就像兵器一样,不指使便不怎么会动弹。
  但是陆晖这种有些圆滑的下属,虽然有时候可能会让人不怎么放心,但是大多数时候,用起来要更省心一些。
  交代了陆晖几件要紧事之后,李某人又让人给自己弄了一些饭食,吃饱喝足之后,便躺在了床上,呼呼大睡起来。
  他是傍晚时分入睡,可能是因为太过疲累,一直到第二天早上,他才睡醒,坐起来活动了一下身子,然后起床之后,苏展已经等在门口,对着李云笑着说道:“上位,饭食已经在准备了,马上给您送来。”
  跟着李云时间久了,现在的苏展,已经基本上熟悉了一些李云的习惯,尤其是李云睡醒了之后,会腹中饥饿想要吃点东西的习惯。
  很快,饭食被送了上来,李云也没有客气,坐下来就吃。
  他身材本来就高大,再加上力气大,消耗也大,常常会觉得饥饿,食量也远胜常人。
  李某人一边大快朵颐,一边问道:“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情况发生?”
  苏展显然已经有了一些准备,他微微低头道:“那位陆都尉,派出去了不少斥候,探查消息,同时九司的人手也布置了过来。”
  “今天天没亮的时候,属下收到九司的消息,说当时平卢军的先头军队,距离滁州只有不到三十里,大股平卢军,准备从滁州与濠州之间穿过去,抵达楚州,与主力汇合。”
  李云摸了摸下巴,问道:“陆晖人呢?”
  苏展低声道:“属下正要说这些,陆都尉收到消息,滁州城附近有平卢军出现,他已经亲自带人出去阻截,顺便探听消息去了。”
  李云“嗯”了一声,看了看苏展,笑着说道:“等滁州这一仗打完,后面再有一场仗,我就要动身回金陵去了,你跟我一起回去,还是跟着你大兄,在战场上再看一看?”
  滁州之战,不管有多大的战果,等这场阻拦之后,江北之战就会进入尾声。
  所谓尾声,就是还剩下一场的淮水衔尾战。
  平卢军哪怕成功大股兵力集结,到最后也是要渡河北上的,到时候江北的平卢军兵力,会随着渡河北上越来越少,李云当然不会看着这支平卢军,就这么轻描淡写的离开,这个时候不追上去啃上一口,那便不是他李云了。
  而这最后一场结束之后,整个江东局势彻底大定,李云就需要回一趟金陵,去处理自己内部的建制问题,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战略问题。
  再往后,他李某人便不是“侵略”四方了,而是要一统天下!
  到了那个时候,因为很长一段时间都在金陵,苏展这个将门出身的子弟,就不再像现在这样有事可做,为了苏展自己的前程,李云才有此一问。
  按照李云的意思,江北之战结束,苏展如果想要有更好的发展,那么就暂时离开李云身边,到荆襄苏晟苏将军麾下,还能继续取得一些战功,对于将来的他,大有裨益。
  苏展认真考虑了一下,低头道:“上位,属下跟在您身边日子还短,还有很多事情,要跟上位学习,而且上位身边,总要有个跑腿跟班的才方便,属下还是想继续跟在上位身边,等将来,属下真的出去任事了…”
  “任事之前,也会像周家兄长那样,把后来人带出来,然后再走。”
  这其实是李云建立起来的一种,类似于秘书,或者说警卫员的人才培养方式,他的第一任跟班是孟海,“毕业”之后进入九司,后来是周必,现在已经进了稽查衙门。
  而将来的苏展,按照李云的计划,他是要进入军中的。
  这些人,跟在李云身边长达数年,短的也有两年时间,不管到了什么职位上,到了哪个衙门里,都天然会是李云的嫡系。
  即便将来他们自己心里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在外人看来,他们身上也天然有李某人的政治图章,想擦除也擦除不掉。
  而这些人,就会是未来朝廷里,一股特殊的政治势力,现在的李云,也是在不遗余力的培养他们。
  见苏展要继续跟着自己,李云想了想,开口笑道:“那好,那就按你的想法,咱们到时候一起回金陵去。”
  他站了起来,伸了个懒腰,缓缓说道:“你去,查看一下滁州还剩了多少人手,跟他们说,滁州城只留五百人,其余人都跟我出去迎敌。”
  “是!”
  苏展大声应是,扭头一路小跑离开,去按照李云的吩咐办差去了。
  ……
  正午时分,差不多一千五百余人,跟在李云身后,一起出了滁州城。
  他们刚出滁州城,就有九司的信使找到了李云,他站在李云面前,沉声道:“上位,平卢军的大量军队,正在从滁州与濠州之间穿行,距离这里最近的!”
  “不到十里。”
  这信使深呼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在这些平卢军身后追赶的孟将军,距离上位这里,也只有五十里路了!”
  李云点了点头,开口道:“引路罢。”
  “带着我们找到敌人,不管是哪一路军队,只要是敌人就行。”
  “是。”
  这信使沉声道:“上位随我来!”
  他大步走在前面引路,李云回头看向身后的一千多个将士们,大声喝道:“都听真了!”
  “一会儿接战,不要死磕,要灵活着打,如果敌人要上来跟咱们拼命,我们就先撤一撤,如果敌人要跑,我们就再追上去!”
  “总之一句话,要以黏住他们为目标!”
  李云目光看向前方,开口道:“这样越打,他们就会越着急。”
  “一着急,就破绽百出了。”
  他身后,一众人都大声应是。
  李云大手一挥,喝道:“进兵!”
  十里的距离,哪怕是对于步兵来说,也不算很远了,只半个时辰不到,李云就已经看到了一批正在东进的平卢军,见到敌军之后,李云眼睛一亮,覆上面甲,大手一挥,喝道:“与我冲杀过去!”
  他单手倒提长枪,怒喝了一声,杀进了敌阵之中。
  这个时候,这些平卢军自然也发现了李云等人,都大叫了一声敌袭,扭头也朝着李云这边冲来。
  李某人不闪不避,正面直接撞飞了一个奔过来的平卢军将士,然后脚下生根,长枪挥舞,又是两人飞荡出去!
  此时,李云吃饱睡足,到了战场上,又是如同战神一般,所过之处,俱是人仰马翻。
  苏展要大步跑,才能跟上李云的脚步,看着已经在敌阵之中,连挑数人的李云,这位将门子弟忍不住眼皮子跳动。
  上位刚才…
  不是说要黏着打的吗!
  第641章 江北最后一战!
  打这种边线,并不能一股脑冲上去,指望着把敌人拦下来,然后围起来全给一锅端了。
  那样不太现实。
  哪怕算上陆晖已经带出城的一部分兵力,李云也就两千多个人,这么多人面对平卢军的主力,只能做到袭扰,根本不太可能做到拦截。
  要是以这两千多人的性命,去阻拦平卢军合流,虽然可能会有一些用处,但是最多也就是被袭扰,多留平卢军两三千人下来,基本上就是一换一了,不值当。
  李云的策略很简单,见到撤的平卢军,就狠狠地贴上去,等到敌人反应过来,正面反击的时候,李云也会迎战,但是只要敌人数量超过一定数目,他就会果断后撤。
  追兵就在五十里开外,而且后方不是没有友军了,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平卢军,没有办法正经跟李云交战,只能是李云近前他们接战,等李云一撤退,他们就要赶紧追上大部队,免得被身后的追兵追上。
  很快,这个消息被报到了中军的周大将军耳朵里,周大将军只是简单询问了一下情况。
  “楚州与濠州,都有兵力袭扰?”
  “是。”
  报信的是一个都尉,他低头道:“大将军,两边都有人袭扰。”
  周大将军沉默了一番,面无表情道:“濠州方向,派两个都尉营迎战,一直到大军过路,才许撤退。”
  “滁州那里,派一个都尉营,迎战江东兵。”
  这种,就是类似于断后的举动了,而在军中,用来断后的这些人,谁也清楚,都很难活命。
  除非他们,能够勇猛无畏,击退江东兵的同时,能够飞快拉开距离,让自己再撤出去,要不然,绝难脱逃。
  而现在这种情况,可能还更糟糕,因为这两路军,是用来断左右两翼的敌军,哪怕他们能够抵住,只要后追的敌人一到,他们立刻就要被围住,再无生机。
  虽然心里明白,但是军令如山,这都尉还是低头道:“属下明白!”
  周大将军默默看了一眼这个扭头离开的都尉,叹了口气之后,叫来了随军的骆真,闷声道:“李二这小子,太歹毒,轻易不肯放咱们走了,你在两边以及后方各自安排人手断后,我们连天加夜行军,以最快的速度离开这里,赶到楚州去。”
  骆真身为当前军中,仅次于周绪的将领,他自然也明白当下的情况,他抬头看了看周绪,然后咬牙道:“谢兆的主力,也在往我们这边靠拢,实在不行,就干脆跟他们拼了!”
  “我们平卢军,也不是没有后续的兵力!”
  骆真咬牙切齿:“何必受这个气!”
  周绪沉默。
  这个想法,他当然有过,与其被李云这样割肉,还不如回头跟李云见个高下,快意恩仇!
  但是,有那个怪异的震天雷在,李云在江北全靠守城,就能拖住平卢军,哪怕平卢军精锐尽出,李云一两年耗不赢,三年五年怎么也能耗赢了。
  “年纪大了,没有这个心气了。”
  周绪默默叹了口气,看向骆真,开口道:“真要拼杀个你死我活,青州可能就不存在了,朝廷那些人,说不定就在等着我跟李云拼得两败俱伤。”
  他顿了顿之后,又继续说道:“这一次,咱们平卢军伤亡惨重,不管怎么说,都是我推不掉的罪过,回青州之后…”
  “我会给兄弟们一个交待。”
  骆真闻言,抬头看向周绪,后者神色平静。
  骆真心里明白,这位做了几十年平卢节度使的大将军,可能…要交班了。
  他心中颇有些感慨。
  按照现在的消息,河东节度使也已经交班。
  很有可能,在未来几年时间里,老一代节度使们,都要陆续开始,将手中的权柄交给下一代人。
  再想想在江东崛起的“新贵”李云,骆真心里忍不住有些感慨。
  将来,这个天下…很有可能,是年轻人的戏台了。
  他微微欠身,开口道:“大将军当初,也是为了我们青州利益考量,才决定出兵,我等几个将领,都是同意的,无论如何,也怪不到大将军头上。”
  “不说这些了。”
  周绪摆了摆手,显然没有什么好心情,他默默说道:“去办事罢,现在先从江北脱身再说。”
  骆真低头:“属下这就去安排。”
  这位骆副将扭头离开,去安排战事去了。
  而周大将军,则是骑在马上,左右看了看,发出了一声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