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589节
作者:
漫客1 更新:2025-10-24 14:36 字数:3906
说到这里,他笑着说道:“金陵将来至少也是个陪都,毕竟我还有不少家产在这里。”
杜谦哑然一笑,他坐在李云旁边,认真想了想,然后开口道:“现在比较紧迫的事情,一是上位先前说的科考,江东国体既定,现在又多出了荆襄五州,一下子多了许多空位出来,可能再行几次科考,都不一定能够填补缺位。”
李云只是想了想,便开口说道:“官员,未必就要从科考中选,如果有吏员差事办的很好,便可以破格拔擢,让其晋升成为官员。”
杜谦闻言,立刻就变了脸色。
“上位,这…”
从武周时期开始,官和吏就是泾渭分明的。
只有通过某几种固定渠道,比如说举荐,科考,或者皇帝亲自拔擢,才有可能做官。
前两者是常规手段,后一种就非常特殊。
这种制度,本质上是断绝了基层的上升渠道,让吏是吏,官是官。
吏员工作再如何出色,一辈子也极难混到一个官身,哪怕是不入流,连九品也不是的官,都是困难的。
这种情况,在另一个世界科考制度完善之后,则更加明显,没有功名,极难做官。
而如果如同李云所说,打碎这一层晋升壁障,则杜谦这些人读的书,岂不就是白读了?
见杜谦神色有些不太对劲,李云心思一转,就明白了他的想法,再一次低头喝茶之后,缓缓说道:“杜兄,撇去你读书人,世族的身份,你跟我说一句心里话,打破官吏壁障,对是不对?”
杜谦沉默,一言不发。
李云叹了口气,开口道:“从前,我跟杜兄说过很多次,我这个人崇尚事功,一切政策只要能见功效,见功绩,那就是好政策。”
杜谦也跟着吐出一口浊气,低声道:“臣…同意上位的意见,但是只在开国之前,用这个法子,撑过这段特殊时期。”
他的态度很鲜明,在这段特殊时期,可以用这种特殊手段,来填充官员空缺,但是将来如果李云建国,改朝换代了,那么这个政策便不能持续下去。
还是要从科考功名上取官。
李云想了想,然后笑着说道:“好,我们先试几年,看一看。”
推进科考制度,本就是李云的目标之一,至于官吏之间的壁障,持续存在对于统治阶层来说,反而是好事情。
这个话题告一段落,李云又提了提太监的事情,对于太监制度,杜谦当然是毫不犹豫支持的,于是李云也没有多说什么,默认了这件事。
在这之后的几天时间里,李云常常跟杜谦姚仲在一起,处理解决江东内部,一些非他不可的事情,为自己即将到来的亲征中原做准备。
而这个时候,在闻喜病了好几个月的裴璜,也终于被皇城司的人一路请进了关中,请到了京城里。
此时京城上下,正张灯结彩。
因为今天是大喜日子,浔阳长公主出阁,下嫁给了年纪长她一倍的汝国公梁温。
汝国公府,也是欢天喜地,用最高的规格,迎娶了这位先帝膝下的小公主,当今天子的幼妹。
就在城里热热闹闹的时候,一身灰色衣袍的裴璜,被一路带到了崇德殿里,很快见到了皇帝陛下,裴璜双膝下跪,深深低头叩首。
“臣裴璜,叩见陛下。”
皇帝陛下放下手中的朱笔,抬头看了看裴璜,只一眼,就吃了一惊,他连忙站了起来,三两步走到裴璜面前,看着眼前已经半头白发的裴璜,失声道:“三郎怎么这般模样了?”
只见裴璜,不仅头发白了小半,脸上也满是沧桑,比起上一次二人相见,简直苍老了十几岁!
裴璜抬头看了看皇帝,又低下头,声音沙哑:“回陛下,臣…生了一场大病。”
“大夫说,伤损了元气,没有恢复过来,因此…因此有些苍老了。”
两个人几乎同龄,裴璜还要小上一两岁,这会儿不过三十多岁。
皇帝陛下将裴璜给扶了起来,将他扶到了椅子上,长叹道:“皇后见你这个模样,不知道要多心疼。”
裴璜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头道:“臣…不敢再去见皇后娘娘了。”
皇帝陛下抬头看了看崇德殿里的宫人,挥了挥手:“都退下去。”
很快,殿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天子坐在裴璜旁边,拉着他的衣袖,问道:“三郎可是伤了心了?”
裴璜沉默许久,低头道:“陛下,今日之局面,让人心生绝望。”
“河东李槲的事情,陛下应当已经知道了。”
裴璜抬头看着天子,声音沙哑:“陛下,各地节度使,已经少有人心中向着朝廷了。”
“而且,去年这件事情之后,更不会有人再向着朝廷,也不会有人再相信朝廷。”
“朕知道,朕知道…”
天子脸上,也没有了什么表情,他缓缓说道:“若非如此,梁温也不敢这样放肆。”
“他的事情,你听说了没有?”
裴璜摇头:“臣这段时间,一直在闻喜老家养病,对外界一无所知,臣只今日进城里的时候,见到了梁温,迎娶了浔阳公主。”
天子眯了眯眼睛,低哼了一声:“这泼皮,朕迟早要寻他算账。”
皇帝把事情大概说了一遍,裴璜听后,神色更加黯淡,他低头再一次沉默,然后开口道:“陛下,应该做一些打算了。”
“朕还能有什么打算?”
皇帝陛下深呼吸了一口气,握拳道:“东南的李云,前些日子在金陵,自行称王了,听说还弄得满城华光,现在东南人人信他是真命天子。”
“简直大逆不道!”
皇帝陛下咬牙切齿:“偏偏朝廷,还奈何不了他,有李贼这个先例在前,天下各地的藩镇以及地方势力,恐怕会有不少人效仿他,用不多久,就要天下大乱了。”
“天下若是再乱,这李贼便是最大的罪人!”
骂了好一通之后,皇帝陛下才发出了心中怒气,然后抬头看着裴璜,长叹了一口气:“朕现在,每时每刻,心里都有一种无力感,国运衰颓,国运衰颓。”
“朕已经使出了混身解数,全无用处,全无用处啊…”
裴璜默默说道:“陛下,各地如果争相称王,只要他们不进攻关中,朝廷便视而不见,如果有对朝廷有好处的,朝廷还可以给他们封王,认可他们的王位。”
“这样,还可以勉强维持,静待时机。”
说到这里,裴璜顿了顿,继续说道:“如果这样也不行,那么就只好退守蜀中,关闭蜀中门户,以图将来了。”
“不急。”
天子没有接话,只是抬头看向殿外,闷声道:“且看那出头之人,会不会给人乱棍打死。”
第669章 卸甲
先前,三节度聚集京城,当时除了河东节度使李仝之外,其他两个节度使,很难说就没有占据关中,做武周权臣的念头,但是最终,谁都没有能够留下来。
哪怕是最跋扈的韦全忠,最后也不得已离开关中,因为当时,谁都不愿意去做这个出头之人,成为众矢之的。
古往今来,这第一个出头的,很有可能会成为别人的垫脚石,成为别人登上帝路,开辟新朝的踏板。
而且,第一个动手的人,别人想要动他,也名正言顺,大可以打着武周王朝的名头,去戡乱平叛,等到平叛结束,自己个儿也就壮大了。
而现在的李云,毫无疑问就是这个出头之人。
只是他跟其他节度使都不一样,其他所有节度使,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也都有自己的后方,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建成了李云这样的,成系统的小朝廷。
这就意味着,李云的战斗力,会远比其他节度使来的坚韧,哪怕战事不顺,被打掉了一部份兵力,他也可以随时增补回来。
“李云…”
裴璜低着头,开口道:“这个人,臣一直在关注他,他跟其他节度使都不一样,其他节度使之中,李仝好名,周绪好色,韦全忠那些人,各有各的爱好,但是李云这个人。”
“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弱点。”
皇帝淡淡的说道:“二月初,皇城司在他的谋逆大典上,搅闹了一通,现在,他的恶名已经在各个地方传开,朕准备发诏谕,布告天下,此种恶贼,人人得而诛之。”
裴璜想了想,低头道:“陛下,臣以为,在这个事情上,朝廷不必出面,李云吃下荆襄,很快就要进中原,这个时候,其他节度使但凡有一丁点野心,就都不会坐视不理,让他们去争去抢就是。”
“朝廷无力阻止,便作壁上观。”
说到这里,裴璜顿了顿,继续说道:“还有,李云这个人,很是记仇…”
听到这句话,即便是当今的天子,也微微变了脸色。
因为毫无疑问,现在的李云绝对是当今世上,最强横的军阀之一,而且是很有可能威胁到朝廷的势力之一,如果李云因为这件事记仇,对皇帝本人,也是有威胁的。
皇帝陛下叹了口气,开口道:“若非是这种局面,皇城司也不会做出这种事情,现在,只看那些个节度使,肯不肯出力了。”
他看着裴璜,低声道:“三郎,现在外有李云韦全忠此等恶贼,内有梁温这些奸佞,朕已经几乎没有可用之人了,三郎依旧掌着皇城司罢。”
裴璜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是。”
“臣一定为陛下,为大周,尽心竭力!”
…………
金陵,吴王宫。
此时,王宫里依旧没有太监。
虽然已经有一批人,进入到了流程,但是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这些人才能入值宫中,毕竟他们的出身来历,九司也要进行一次背调。
因为没有足够的宫人,整个吴王宫除了禁军的守卫之外,显得空荡荡的,连李云的书房内外,也没有什么人,只有李云一个人,在忙活一些要紧的文书。
再有几天,他就要动身去荆襄了。
倒不是立刻去领兵作战,而是要把犒军的事情给安排下去,尤其是给将士们分地的事情,必须要他亲自去办。
这叫恩出于上。
他本人如果不去,这个事情就不能办,不管谁去办,都是对他李家小朝廷的伤害。
哪怕是李正,都是不行的。
就在李云忙活着江东事物的时候,门外传来了一阵吵闹声,李某人皱了皱眉头,放下手里的毛笔,起身活动了一下身子,然后走到门口,推开门往外看了看。
门口,一个身材高挑的女子,被另外几个侍女拦了下来,但是她神情很是执拗,开口道:“我要见王上,我要见王上!”
这个时候,李云推开门走出来,几个女子立刻停了争执,纷纷跪在地上,对李云行礼,这个女子抬头看了看李云一眼,也轻咬嘴唇,低头跪了下来:“王上。”
那位范阳卢氏之女。
李云看了看她,认了出来,淡淡的说道:“什么事情,这样吵闹?”
她跪在地上,低头垂泪:“妾身…妾身已经到江东太久了,太久了…”
“妾身听说,王上这几天就要走,妾身想来见一见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