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603节
作者:
漫客1 更新:2025-10-24 14:36 字数:3875
李云“嗯”了一声,叮嘱道:“还有一件要紧的事情,要九司去办,中原各个州郡都有一些地方,九司要一一探听清楚,然后想办法跟这些地方势力联系,最好能够达成一些合作。”
说到这里,李云继续说道:“必要的时候,可以报我的名号,我会抽空,去见这些地方势力的人。”
攻取中原,除了武功之外,更重要的还有尽快加以统治治理。
如果能联系这些地方豪强,跟他们达成一些合作,那么不止是攻打这些地方的时候,可能会占便宜,等占下来这些地方之后,也可以借助这些地方势力,完成对当地的治理,从而快速恢复秩序。
当然了,这也只是临时性的政策,只要李云手里的人手足够用,就会一点点把这些地方豪强给剔除出去。
在现阶段,只要是有利于他征逐中原并且在他原则之内的事情,他都会去做,毕竟哪怕是很轻微的助力,落在军中,可能就是几百乃至于上千将士的性命。
刘博没有迟疑,立刻低头道:“二哥放心,这段时间,我便专心负责这件事,一定把二哥交待的事情办好。”
李云看着他,笑着说道:“也不必你一直盯着,该办自己的事情还是要办,你今年,不是有两个孩儿要降生?”
刘博私下里养女人的事情,外人不知道,但是他早已经提前告知了李云。
毕竟作为江东的情报头子,他的私人问题,也是相当敏感而且重要的事情,需要跟李云做一个报告。
听到了李云的话,刘博笑着说道:“她们两个人,都在扬州,我提前安排了几个妇人照顾,不会出什么事情了。”
“二哥信我,我总要把事情办好才是,毕竟二哥的事情。”
他低头道:“关系到我们无数人的身家性命。”
李云看着他问道:“你不打算成婚了?”
刘博沉默了一会儿,抬头看着李云,开口道:“总要天下太平了之后,再来考虑这些事情,现在还是藏着掖着一点好,免得给人家知道了…”
他叹了口气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以刘博现在的身份地位,他孤身一人尚且没有什么问题,一旦他家里人暴露了,外面的人绝对会想方设法,对他的家里人动手。
李云拍了拍他的肩膀,淡淡的说道:“用不着顾虑这么多,你要是成了婚,你家里人就住在金陵我那王宫里。”
“不会出问题。”
刘博笑了笑,低头道:“二哥,我先把差事办好,办好了差事,再考虑这些。”
“好。”
李云也没有多说什么,拍了拍他的肩膀,开口笑道:“我最近,老是想回苍山看一看,等咱们弟兄这段时间忙完了,一道回一趟苍山。”
刘博点头笑道:“好。”
李云看了看他,微笑道:“前段时间我还听说,你把老寨子里不少人给得罪了。”
刘博神色平静:“也没有太得罪,就是打了十几个人。”
他看着李云,低声道:“二哥称王之后,他们便有些张狂了,我不去做这个恶人,将来二哥就要做这个恶人。”
“要是二哥你来处理他们,恐怕他们…”
李云笑着说道:“那也不用你这个小辈去打人,让三叔去当这个恶人就是了。”
“三叔事忙。”
刘博满不在意,笑着说道:“二哥不用操心我的事情,反正我也不是什么正经官职,我也不要他们记我的好,这个恶人,就该我来当,而且我还会一直当下去。”
说着,他对李云抱拳道:“二哥,我这就去着手准备中原的事情。”
李云拉着他的衣袖,摇头道:“不着急不着急,今天一起吃酒,明天再说,明天再说。”
…………
一转眼,又是半个月时间过去,时间来到了昭定五年的四月中。
此时,赵成依旧被挡在唐周,已经跟忠武军,交战了大半个月时间,因为忠武军以守为主,因此赵成那里,一直没有什么进展。
而苏晟此时,在邓州已经大有收获,至多再有一两个月时间,邓州就能被他吃下来。
而在整个过程中,李云的行辕一直在后方的襄州没有动弹,近距离遥控前线的战事,同时协调各方,让整个“江东机器”,能够顺利运转。
“上位。”
李云的书房里,苏展低着头,递上一份文书,他开口说道:“苏将军那里送来的军报,他已经第三次进攻邓州城,并且已经开始派人,接收邓州境内各县。”
李云接过文书,扫了一眼,放在了边上,低头重新看向手上杜和送来的,关于荆襄五州田地的奏报,淡淡的说道:“我知道了。”
苏展并没有离开,而是依旧站在李云面前,微微欠身:“上位,还有一件事情。”
李云抬头看了他一眼,笑骂道:“什么事情婆婆妈妈的?快说快说。”
苏展连忙低头,继续说道:“九司送来的消息,说是…说是皇城司跟他们联系,有大周的使者,想到襄州来,跟上位见上一面。”
李云眯了眯眼睛,问道:“什么使者?”
“叫王琰。”
苏晟想了想,继续说道:“好像是,武周的宰相,九司的人说,这个宰相现在距离襄州,只两三天的距离。”
“王琰…宰相…”
李云摸着下巴,思考了一会儿,然后把关中以及中原的情况,以及韦全忠现在的动向,都在大脑里过了一遍,然后他才抬头看着苏展,淡淡的说道:“这个事情我知道了,我最近五六天,都还会在襄州,让九司跟朝廷说。”
“要来,就赶快来,我不等人。”
苏展连忙点头。
“好,我这就去知会。”
第687章 “忠贞”的周臣
从前李云领兵出征,从来都是身先士卒,做一线指挥官的,而这一次,是他第一次作为主帅,坐镇后方,协调一切。
不过即便如此,他在襄州也已经待的太久了,随着战线前推,作为前线军心脏的吴王行辕也需要跟进。
简单来说,李云需要把行辕,搬到唐州去。
这一次搬到唐州,除了要距离前线更近以外,李云还打算在唐州多住一段时间,这样将来考究一下,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把自己的祖籍落到这里来。
再造大唐!
就在吴王行辕准备搬迁的前两天,那位通过皇城司给李云报信,想要来见李云一面的武周宰辅王琰,终于赶到了襄州。
这位已经五十多岁的宰相,为了赶路过来,这会儿已经形容狼狈,风尘仆仆,他只来得及换了一身衣服,便在九司的“陪同”之下,一路来到了李云的行辕。
到了行辕之后,是苏展过来迎他,苏展上下打量了一眼这位头发披散,模样有些狼狈的大周的宰相,只是微微点头,开口道:“随我来罢。”
王琰一边整理自己的头发,一边看向苏展,问道:“是苏大将军家的小将军么?”
苏展回头瞥了他一眼,皱眉道:“你认得我?”
“临危受命,老夫来之前,看过一些皇城司的文书。”
他看着苏展,轻声道:“大概知道,李府公身边人的姓名,见小将军气度不凡,因此猜了一猜。”
苏展眯了眯眼睛,闷哼道:“猜出来了有什么用?我家与武氏之间,有解不开的怨仇,难道还会与你叙旧不成?”
王琰苦笑道:“小将军莫要这么大的火气,且不说当年的事情真相如何,哪怕小将军说的俱是真话,也跟老夫没有多大关系,这场百年惊变,老夫…”
“老夫也是受害者。”
他叹息道:“老夫的兄长王度,也是死在了这场变故之中。”
苏展闷哼了一声,只顾在头前带路,再也没有理会他,过了一会儿之后,苏展把他带到了李云的书房门口,此时书房里,有十来个人,正在张遂的指挥之下,在收拾文书准备搬家,苏展进去之后跟李云说了些什么,没过多久,一身灰色袍服的李云,便背着手走了出来。
他身材高大,偏瘦弱的王琰在他面前如同鸡仔一般,不过王琰毕竟是宰相,气势上没有输李云多少,他只是抬头看了一眼李云,便笑着拱手道:“真是闻名不如见面,李府公比老夫想象中的,还要威武一些。”
李云没有接话,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王琰先是皱眉,然后叹了口气,再一次拱手道:“见过吴王。”
李云这才笑呵呵的点头,开口笑道:“这里正在收拾东西,不方便说话,王相与我,一起到前厅说话罢。”
王琰只能点头,他跟在李云身后,不多久,到了行辕的前厅落座,都坐下之后,李云才看着他,淡淡的说道:“王相与王度王相公,是兄弟?”
王琰叹了口气:“堂兄弟。”
他看向李云,继续说道:“家兄殉国之时,老夫尚且只是六部侍郎,因为家兄殉国,再加上朝廷现在,没有什么人可用,老夫这几年,才厚颜占了个宰相的名位。”
李云只是微微点头,没有说话。
王琰看着李云,继续说道:“方才,王爷让老夫改口称王,看来王爷…还是想要朝廷认可的。”
李云笑了笑:“王相大概是误会了,我并不要什么朝廷的认可,只是我这个人,刚当上这个吴王没多久,因此喜欢别人喊上一喊。”
王琰一句话到喉咙,又被憋了回去,他看着李云,心思转动,然后开口说道:“王爷,不管你们江东是怎么个说辞,你是大周臣子这件事,千真万确,这事千秋万代之后,也是抹不掉的。”
他看着李云,正色道:“你无缘无故,从江东起兵,既没有名分,也没有道理。”
王相声音沉重:“师出无名,哪怕一时得胜,将来也必败。”
李云看着他,手中的茶杯放了下来,淡淡的说道:“吊民伐罪,这四个字够不够师出有名?”
王琰很是严肃的摇了摇头:“王爷,天下大乱至此,一是天灾二是人祸,朝廷固然有过,其过绝不至于当罪。”
“更不至于起兵讨伐。”
李云有些不太高兴了,他面无表情道:“王相的意思是,中原大旱乃是天灾,王均平之变,乃是人祸。”
王琰看着李云:“正是如此。”
李云看着他,眯了眯眼睛:“若朝廷应付得当,天灾如何能转为人祸?”
“显德三年,宣州石埭县之乱,王相知不知道?”
王琰一脸茫然,摇了摇头。
李云又问:“同年,越州裘典之乱,王相知不知道?”
王琰若有所思,开口道:“依稀记得一些,但那个时候老夫并未在中枢,因此不甚了解。”
李云闻言,笑了笑,没有说话了。
他不说话,王琰就有些着急了。
“王爷,陛下的意思是,朝廷可以正式册封王爷为吴王。”
“世袭罔替!”
王琰低声道:“而且,王爷如今占下的地盘,俱可以归属吴国,只要王爷现在,不再继续进兵,朝廷的敕封,下个月就可以发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