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643节
作者:
漫客1 更新:2025-10-24 14:37 字数:4107
孟海大步走进来,先是对着李云低头行礼,见到帐中的贺钧之后,他愣了愣,然后点头致意道:“贺都尉。”
贺钧还有余野等这一批都尉,都是江东军的老牌都尉,等过一段时间,江东军的军衔整体上抬的时候,他们就会成为军中的将军,属于是绝对的中高层将领。
而且,贺钧跟余野两个人,还单独跟着李云一起打过仗,孟海自然认得他。
贺钧也认得孟海,连忙起身抱拳还礼道:“孟兄弟。”
李云看了看孟海,问道:“什么事?”
“赵将军在怀州遇敌,初步判断,应该是…应该是河东军。”
“双方两个都尉营迎头碰了面,激战了半日。”
孟海低声道:“我军只略微占了一些小便宜。”
李云默默点头,他低头翻看着自己桌子上的文书,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喃喃低语:“最紧要的时刻,还是到了。”
“贺钧。”
贺钧站了起来,低头道:“属下在!”
“知道为什么找你来么?”
贺钧微微摇头,然后开口道:“不管什么事情,上位尽管吩咐就是,赴汤蹈火,属下在所不辞!”
“用不着你赴汤蹈火。”
李云笑着说道:“大战一起,最要紧的反而不是最前线,而是后方,尤其很快就要大规模兵力交兵,敌人有可能派骑兵绕后,断我们的粮道,切断我们的后勤补给。”
“一众都尉之中,你性子最沉稳,往后这段时间,你领一队兵,暂时负责押送后勤物资。”
贺钧猛的抬头看着李云,满眼不可置信,他的脸一下子全红了,许久之后,才憋出来一句话:“上位,属下…属下在战场上,不够武勇么?”
李云哑然失笑:“跟你说了,后勤粮道相当重要,怎么还拗不过脑筋?”
贺钧低着头,面红如血:“上位,同袍弟兄们都在战场上厮杀,在战场上建功立业,让属下去做粮道运粮的,这…”
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低头道:“上位,属下心里想不明白。”
他咬牙切齿道:“属下也想要建功立业,想要立功封爵!”
李云这才明白过来,归根结底,还是军功爵太对这些人的胃口了,让他们都想着在一线战场。
李云伸手敲了敲桌子,缓缓说道:“这场中原大战,后勤粮道都交给你,如果你能保证粮道没有大的损伤,粮道补给输送不绝。”
“此战之后,我给你封上军尉爵。”
李云看着他,补充道:“要是完全没有损伤,我给你封勋爵。”
勋士,就是李云军功爵等级之中的,第五等勋士和第四等上勋士。
目前,只有孟青一个人,受封了勋爵,赵成苏晟的两个人,都在更高的第三等爵。
贺钧跪在地上,抬头看着李云,确定李云不是开玩笑之后,他立刻低头,叩首行礼:“属下遵命,属下遵命!”
李云看着他的模样,哑然失笑,开口道:“好了,你下去准备罢。”
“顺道,去把孟青给我喊来。”
贺钧应了一声,很麻利的从地上起身,一溜烟跑了出去,没过多久,他就把孟青给叫了过来,孟青进了帅帐之后,先是抬头看了一眼孟海,然后低头抱拳行礼。
“上位。”
李云这会儿,正在揉着太阳穴,思考接下来的动作,听到了孟青的声音之后,他开口说道:“让你五哥给你说说情况。”
孟青一怔,然后抬头看着孟海,兄弟俩对视了一眼之后,孟海只能拉着孟青在一旁坐下,详细跟他说了说,现在洛阳城四周的情况。
说了一遍之后,孟海总结道:“大概来说,如今我大军,将洛阳城南北西三面包围,只东边弱了一些,而现在,南边的汝州,北边的怀州,几乎同时遇敌。”
孟青低头想了想,开口说道:“上位,西南两个方向,可能是朔方军主力进攻的方向,必须要全力防备,而北边的河东军…”
“属下以为,可以让赵将军试着打一打。”
孟青低声道:“至少试一试河东军的成色。”
李云“嗯”了一声,点头道:“跟我想的差不多。”
他抬头看着孟青,笑着说道:“你小子,最近越来越灵光了,是不是你五哥背地里给你开小灶了?”
孟海虽然不是九司的负责人,但是他作为九司之中负责跟李云接驳的要紧人物,掌握了大量战场上的信息。
如果他偷偷跟孟青说一些“独家”消息,孟青议事的时候,表现就会好上很多。
这虽然是李云的一句玩笑话,但是实际上,赵成苏晟两个将军,心里未必就不会真的这么想。
两兄弟闻言立刻跪了下来,孟青低声道:“上位,属下与九司之间,只有公事往来,私下里跟五哥见面,也绝没有谈及半点公事!”
孟海也跪地低头道:“上位,属下也绝没有…”
“好了好了。”
李云摆了摆手,笑着说道:“孟家的人,我信得过,不必如此,再说了,你们堂兄弟即便真说了些什么,那也没有什么要紧,只要各自把差事办好就行了。”
“孟青。”
李云缓缓说道。
孟青起身,立刻低头抱拳:“末将在!”
“这几天,细细盯着洛阳的动向,一旦城里的朔方军有动作,立刻扑杀上去,跟他们接战!”
孟青低头应是:“属下立刻把斥候布置下去。”
李云“嗯”了一声,挥手道:“你去忙罢。”
孟青低头抱拳,转身离开。
李云又叫来了张遂,他闭着眼睛在脑海里整理措辞,一边想一边说,没过多久,张遂就已经把两封信给他写了出来,李云拿过去看了一遍,确定没有什么问题之后,一边盖章一边看向孟海,开口说道:“两封信,快快送到两位将军手中,九司全力动作起来,要紧的消息,要最快的速度送到我这里来。”
“也要以最快的速度分发下去。”
孟海两只手接过,毕恭毕敬的应了声是,然后立刻转身离开,去安排九司的事情去了。
李云一个人在帅帐里,目光落在了眼前这张中原地图上,地图上,是九司昨天送来的兵力走向图。
李云出神了一会儿,然后深呼吸一口气。
李某人目光落在地图上,喃喃低语:“赢了建功立业,输了回家抱老婆孩子。”
他声音渐渐低微,没有人能够听得见。
“敢拼,老子就敢认。”
第734章 门户之争
此时,韦全忠设想的局面基本成型,洛阳依旧在他手中,而他也在大局上控制住了关中,正在从关中回师,面对江东军。
更妙的是,河东军也在这个时候被局势逼着加入战局,让江东军不得不两面迎敌。
当然了,崔绍毕竟不是什么神人,这一次劝动河东军,一方面是因为迫于局势,河东军如果再不动手,以后真就没有什么太好的介入机会了,而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因为,朔方军也付出了实打实的好处。
这种时候,承诺,地盘之类的都是一钱不值的狗屁,真正实打实的,就是军需钱粮,朔方军是实实在在的往泽州送了不少钱粮,几乎足够支撑李槲整场战事。
虽然出了点血,但是韦大将军心里还是相当高兴的,在这种局势下,一旦江东军支撑不住,被他里外开花,整个中原,就只剩下他跟河东军两家,到时候即便再斗上一场,他也不怕河东军。
毕竟这个乱世之中,不止李云一家在爆兵增兵,朔方军这几年,也没有闲着,从上一次“勤王”被封王之后,回到了朔方的韦全忠,就已经在尽最大努力增兵了。
这一次南下,他先占了一段时间中原,那个时候他也在尽力扩军,如今,他的后方是整个关中,他在关中,同样在征兵。
而且,他征兵的路数,跟李云是全不一样的。
那真的是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完全是强征兵丁。
这并不奇怪,这个时代的军阀,乃至于朝廷短时间内需要大量兵源的时候,向来都是这么个征法,事实上,李云才是这个时代的另类,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暴力机器,做事像他这般温柔。
也就是说,韦全忠这种人,或者说这种军阀,他麾下军队的数目,完全受限于他的供养能力。
而实际上,韦全忠这一类军阀,供养军队的方式也相当“经济实惠”,军饷这一类,可以说似有似无,普通兵丁更是没有铠甲可言,连一个像样的兵器都未必会分发下去。
朔方军原先是十万人,上一次勤王,损失了万余人,回到朔方之后,朔方军的兵力就增幅到了十三四万人。
而现在,如果单论军队数目的话,韦大将军麾下兵力,可能已经接近了二十万,只不过具体能有多少类似于朔方军边军的战斗力,那还很难说。
这个增幅听起来夸张,但实际上,如果他李云李某人,也按照韦全忠征兵的路数去征兵,以他的地盘还有经济能力,他甚至可以在短时间内拉起来一支四五十万人规模的军队,到时候他麾下四个将军,都可以受封大将军!
汝州,怀州两个战场,先后交战之后,韦全忠才终于依依不舍的领兵从潼关离开了关中,驻兵陕州。
此时,他与李云所在的洛阳,已经相当之近,只几百里的距离,而两大军事集团的终极碰撞,约莫也就是在这一天了。
千秋史册永远会记住这一年。
昭定六年!
韦大将军的帅帐里,一份份战报,先后不绝的送到他的帐中,韦大将军虽然已经认识字了,但是读这些文书对于他来说,还是太过费神,旁边有书办先看一遍,然后再简明扼要的向他转述。
很快,文书念到了汝州的部份,这书办看了看韦全忠,然后低头道:“大将军,这份汝州的文书里说,杨厚将军已经同江东军交战数次,虽然没有大败,但是数次都吃亏不小,此时杨将军已经不敢再出兵,而是缩在了汝州城里。”
“怀州那里,赵成领着的江东军,也没有据城而守,而是主动出城迎战,双方正在激战之中。”
“真是热闹。”
韦大将军好整以暇的剔了剔牙,然后看向一旁的黑衣中年人,笑着说道:“先生,这李云在江东打顺仗打习惯了,现在太过狂妄自大,他在我面前这样用兵,真是蠢不可及。”
这中年人姓贺,真名已经没有几个人知道了,他今年四五十岁,从二十多岁就跟在韦全忠身边,替韦大将军出谋划策,是实打实的朔方谋主。
这些年,韦全忠的崛起,至少有他三分功劳。
包括先前的勤王,基本上也都是他的主意。
这位贺先生身材高瘦,脸有些黑,一眼看过去,远一些的话甚至看不清他生得什么模样,听到了韦全忠的话之后,他抬头看着韦全忠,笑着说道:“大将军这话怎么说?”
韦全忠呵呵一笑:“李云此时南北受敌,主要精力都分摊在了南北两边,而我韦某人,此时在他的正西,距离洛阳只数百里,如果我主力长驱直入,直插洛阳,他如何抵挡?”
“更不要说,我儿还在洛阳城里,且主力未伤,一旦我主力兵力城下,他便可以立刻出城,里应外合,打烂洛阳附近的江东军!”
韦全忠嘿嘿一笑:“这样两只手出拳打人,却中门大开,岂不是蠢?”
贺先生想了想,开口笑道:“大将军不会这么做。”
“因为一旦这么做了,双方立时就是决战,再难拉扯开来,北边的河东军一旦听闻这个消息,李家那个小子想都不会想,他哪怕是断尾,也会立刻脱离战场,作壁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