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737节
作者:漫客1      更新:2025-10-24 14:37      字数:3440
  其人,是韦全忠身边的第一谋士,也是韦全忠这些年快速起家的最大助力之一。
  上一次,这位贺先生就跟李云有过一次密谈,不过最终他还是返回了韦全忠身边,没有能弃暗投明。
  贺先生再一次低头行礼:“一别许久,吴王还能够记得在下,在下深感荣幸。”
  另外一位河东使者,若有所思的看了看贺先生,没有说话。
  李云按了按手,示意两个人都坐下,等二人落座之后,他才笑着说道:“二位也算是不远千里而来了,正巧我今天也有空,有什么话,就说罢。”
  贺先生看了看河东使者,没有说话,这位河东使者姓陈,名叫陈松,他深呼吸了一口气,起身对着李云欠身行礼道:“大王,我家大将军派在下前来,首先是为了恭贺大王乔迁之喜,第二件事,则是恳请大王。”
  “停止在河北道的战事。”
  他对着李云低头,开口说道:“大王,如今河北道十成,已经有九成在大王手里,只有一个易州,给范阳军苟延残喘,但是江东军,至今仍然在进攻易州,不曾停止。”
  “大王要是再这样赶尽杀绝…”
  李云似笑非笑:“如何?”
  陈松抬头看着李云,低头说道:“大王应该知道,狗急跳墙的道理,大王已经捉了萧家全家,那位萧将军现在全无顾忌了,真的把他逼到了绝处,恐怕…恐怕…”
  他低声道:“恐怕,他要投契丹了。”
  李云闻言,也是一愣。
  河北道的局势,他在心里已经推演了许多遍,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个可能。
  萧恒…投靠契丹人?
  契丹人,可是杀了他亲爹的!
  李云用疑惑的眼神,看着陈松,陈松也在抬头看着李云,二人目光对视,陈松再一次低下头,声音低沉:“大王可以想一想,这种事情是绝对可能的,易州一州之地,再怎么盘剥,本来也养不活范阳军的残部,如果再没有出路,时间一长,萧恒一定会狗急跳墙。”
  “如果大王,能够稍稍松缓一些,我们河东军尚且可以稍稍接济他,让他不至于乱来,大王细想一想,如果萧恒真的投了契丹。”
  “数万成军被纳入契丹麾下,契丹人立刻就会壮大起来,到时候就会成为大王的心腹之患!”
  李云眯了眯眼睛,冷笑道:“他要是投了契丹,他爹恐怕要从坟里蹦出来罢?”
  陈松闻言,又要说话,被李云用眼神制止,李云看着一旁的贺照,问道:“贺先生此来,有什么话说?”
  贺照起身,对着李云欠身道:“大王,在下想跟大王单独聊一聊。”
  李云起身,背着手说道:“那跟我来罢。”
  “是。”
  贺先生看了看陈松,对着陈松拱手道:“陈兄稍带,我去去就回。”
  说罢,他跟着李云身后,一路来到了这处王府的后院,李云回头看了看他,开口问道:“先生此来,用意何在?”
  贺照深深低头道:“大王,韦大将军的意思是,双方从此以潼关为界,潼关以东,就是大王的地界,潼关以西,则还是大周的地界,从此天下两分。”
  贺照低声说道:“不管是关中,还是大周朝廷,都承认大王的新朝,往后两国共存。”
  李云哑然一笑:“哪两国?”
  “吴…”
  贺先生看着李云,继续说道:“和周。”
  李云啧啧有声:“韦大将军,不想着当皇帝了?”
  贺照苦笑道:“大势摆在眼前。”
  李云看了看这位贺先生,脸上依旧带着笑容。
  “先生此时归顺,我给先生一个四品官。”
  李云顿了顿,继续说道:“先生如果能帮我收回关中。”
  “将来新朝的宰相之位,就有你一个。”
  第846章 二王
  贺照这个人,李云是一直很想收为己用的,毕竟他现在,身边也缺一些出主意的人。
  如果贺照堪用,将来说不定新朝,就会出现“贺谋杜断”的局面。
  贺先生闻言,抬头看了看李云,他认真考虑了一下,然后苦笑道:“大王,朔方军现在严密防守各个关卡,谁也调不动这些地方的军队,在军事方面,我能帮大王的太少。”
  说到这里,他对着李云欠身道:“有朝一日,大王打进关中,那个时候大王还不嫌弃的话,在下一定为大王鞠躬尽瘁,竭力效死。”
  李云哑然一笑:“怎么,想着尘埃落定之后,再下注落子?”
  “不敢。”
  贺先生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如今这个局面,尘埃早已经落定了,大王一统天下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李云笑呵呵的看着他:“场面话谁都会说。”
  “这不是场面话。”
  贺先生低头道:“大王是聪明人,大王身边也有很多聪明人,眼下这种情况,快则两三年,慢也就三五年。”
  “至多至多,七八年时间,天下一定归于一统,这已经不是战场上的事情了,而是时势,人心。”
  他低头道:“在下从关中出来,刚一进入中原,就能明显察觉到不同,中原百姓已经恢复了生机。”
  “哪怕是现在,久经战乱的中原,日子竟似乎,也要比关中百姓过得好了。”
  李云回头看着他,笑着说道:“先生当真不肯留在洛阳?”
  “非是我不肯。”
  贺照低头道:“在下这些年,在朔方军中,孤身一人,并没有妻儿牵绊,但是在下有一个幼妹,眼下就在关中生活,她已经嫁人生子。”
  “一家上下,六七口人。”
  贺先生低头道:“在下若留在中原,她一家上下,必然横死,在下实在于心不忍。”
  李云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理解,然后笑着说道:“要不要九司帮忙?”
  贺照微微摇头道:“在下,已经做了一些安排,只要关中一乱,在下与舍妹一家,应该可以自保,大王…”
  “大王一直视在下甚重,在下无以为报。”
  他从袖子里,取出一份已经准备好的文书,两只手递到李云面前,低头说道:“大王应该已经知道了,朔方军也弄出了火药,还有火器,还仿制出了江东军的震天雷,这份文书里,详细记载了朔方军火药火器的进度,以及目前的威能。”
  说到这里,贺照顿了顿,补充道:“以及来源。”
  “来源?”
  李云看了看他,贺先生微微点头,轻声道:“来源金陵工坊。”
  李云一怔,问道:“这事,是先生的手笔?”
  贺照微微摇头:“不是我主持的,不过我知情,朔方,也养了一些在暗中动作的人,他们手段多多。”
  李云接过这份文书,抽出其中的纸张,大概看了一遍之后,一眼就看到了最后一张纸上的几个名字。
  这几个名字,都很眼熟,有一个李云还很熟悉。
  是金陵工坊里的管理层。
  这些人,应该俱是金陵工坊里的人。
  李云将这份文书,收在了袖子里,开口笑道:“先生这东西,对我来说大有用处,不过我如果动了他们,会不会影响先生的安全?”
  “按道理来说不会。”
  贺先生神色平静:“因为这些事情,都是少将军韦遥在负责,在下只是知情,而且知情的,不止在下一个。”
  “还有可能,是大王手底下的九司,自己查出来的,按道理来说,这个责任到不了在下头上,不过怕就怕。”
  他轻轻叹气道:“怕就怕大将军他不讲道理。”
  李云轻轻点头,开口笑道:“我知道了,我取下关中之前,不会对这些人动手。”
  贺照深深低头:“多谢大王。”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又聊了很久。
  但是两个人,都没有提韦全忠那个愚蠢的提议。
  不管是李云,还是贺照都很清楚,这种提议,连讨论的资格都没有。
  李云连巴蜀自成一国,都不愿意,更不要说,把关中也让出去了。
  撇开八百里秦川不提,真要是割了关中出去,让他们依旧叫大周,那恐怕不知道多少遗老遗少们,要争着抢着钻进关中,当他们的忠臣孝子去。
  半个时辰之后,二人材返回正堂,李云看了看两个人,笑着说道:“二位带来的提议,都很有意思。”
  “不过,今天天色已经不早了,这些事情,我一个人也不好立时决定,这样罢。”
  李云笑呵呵的说道:“明天,我会让礼部的官员跟你们接洽,到时候你们好好聊,好好谈。”
  两个使者闻言,对视了一眼,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对着李云欠身行礼,低头告退。
  走出这座王府之后,陈松看着贺照,低声问道:“贺兄,你私底下,同吴王说什么了?”
  贺先生苦笑道:“同他说了一些河东军的坏话。”
  陈松瞪大了眼睛,怔怔的看着贺照。
  贺先生微微摇头:“不说没有办法。”
  “陈兄,你我两家明面上又不曾一体,这个时候必须要自说自话,不然被吴王察觉到了,就更没有办法说话了。”
  陈松将信将疑,然后问道:“后面怎么办?”
  “只好跟洛阳的这些礼部官员谈了。”
  贺照苦笑道:“别的,能有什么办法?”
  陈松若有所思,二人一前一后,离开了李云所在的王府,而就在他们二人离开之后没多久,孟海已经出现在了李云的书房里,他对着李云抱拳行礼道:“上位,什么事情这么着急?”
  李云指了指自己桌子上的一张白纸,这张白纸上,已经写了几个姓名,他轻声说道:“金陵工坊的,让九司去查一查。”
  “跟工坊主事的人说,不要打草惊蛇,但是要把他们调离要紧的位置,让他们…都去研制烟花去。”
  孟海拿过这张纸,看了看,问道:“上位,这些人有问题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