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769节
作者:
漫客1 更新:2025-10-24 14:38 字数:3346
李正上下打量了他一眼,脸上露出笑容:“原来是你。”
黄朝有些意外,不过还是低头道:“府君,下官…”
李正摆了摆手,笑着说道:“这益州被升为了成都府,你主政成都府,将来就是成都尹,咱们平级,不用一口一个下官。”
黄朝摇头道:“这成都府,是旧朝所立,王上未必会承认,而且下官上一任只是刺史…”
李正拍了拍他的肩膀,打断了他的话,笑着说道:“黄兄,西川如今情况复杂,你这个主政官,责任不小,不仅是成都府的情况,整个西川,你都要多上点心。”
黄朝低着头,认真想了想,然后开口道:“府君,朝廷能给下官留多少人手?”
“不知道。”
李正摇头道:“不过军中正在整编禁军,旧周禁军之中,只要不愿继续从军的,都会留在成都,给你这府衙做民夫,交给你指挥。”
黄朝眼睛一亮,开口问道:“府君,这些能有多少人?”
“哪怕只有一成,也有几千个了。”
黄朝闻言,大喜过望,他对着李正抱拳行礼道:“如此,府君可以放心了,下官…”
“一定办好上面交代的差事!”
…………
李正跟黄朝交接了一番成都的事情之后,就去军中见了赵成,二人见到寒暄了一番之后,李正对着赵成说道:“将军,这几天我让人备好了车马,旧周皇室连同那个武皇帝在内,已经可以送往洛阳了,将军明天,就可以动身,带着他们返回洛阳。”
赵成闻言,连忙开口说道:“三郎,剑南道很多州郡未曾取下,应该三郎你压着他们去洛阳,我留在剑南道,将整个剑南道,统统收入掌中。”
李正皱眉,开口说道:“将军,西川剩下的,都是一些收尾的事情了,陈大或者贺都尉留下来,就足够收拾局面。”
“这个时候,是替征西江东军请功的时候,将军就不要推拒了。”
听了这句话,赵成才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头应了声好,他看向李正,问道:“那三郎你?”
“我跟在你们后面返回洛阳。”
李正笑着说道:“我们前后错开个两三天。”
赵成闻言,还要再说些什么,被李正摆手打断,只见李正喝了口水之后,看向赵成,声音突然低了下来:“赵将军不能对武家人动手,心里多半还有些火气。”
“这几天,我主持成都事务,发现了一件事情。”
赵成有些好奇,问道:“什么事?”
李正小心翼翼的左右看了看,然后压低了声音,开口说道:“旧周先皇帝…葬在西川。”
“就在成都附近。”
听到这句话,赵成立刻握紧了拳头。
李正深呼吸了一口气,轻声说道:“动身的时间,可以放到后天,或者大后天,这几天时间,赵将军可以去那座陵寝看一看。”
“等赵将军走后,这事可以推脱到剑南道百姓头上,就说武周皇帝无道,倒行逆施,当地百姓恨透了他,因此…”
赵成握紧拳头,声音沙哑:“三郎,这事,这事…”
“不碍事。”
李正神色平静:“哪怕给人发现了,只要脏水不泼到王兄头上,就没有事。”
赵成起身,对着李正深深低头,抱拳行礼:“多谢三郎了。”
说罢,他扭头,大步离开。
李正走到营帐门口,背着手目送着远去的赵成,神色平静。
“露出把柄了。”
第882章 王见皇
五日之后,赵成带着自己属下一部份军队,押送着武周宗室,以及一众武周俘虏,从成都出发,返回洛阳。
李正一路相送,送出了二十多里路,才返回成都城,处理整个剑南道的后续事宜。
此时的西川,正是忙碌的时候。
不止各个州郡没有收复,还有人事安排,以及其他林林总总的问题,都没有完全解决。
如果西川,没有出特殊情况,是赵成一路取下了成都,攻取了整个剑南道,那么整个剑南道,后续就会留下赵成本人的烙印。
赵成带给西川的影响,会持续几十年乃至于上百年。
而这种影响,哪怕是李云都不会过多干涉,因为这本来就是取下剑南道之后的一部分“收获”,这种收获,李云允许手下人获得。
就像是河北道。
河北道以后,或多或少会受苏晟一些影响,毕竟战后的各方面工作,都是苏晟主持的。
一些人,也是他安排下的。
这个时候,哪怕他想指认手底下某个将官,做某一个州的司马,只要给李云打报告,李云也一定会同意。
甚至不会犹豫。
但是现在,一来是捉住了皇帝的功劳太大,赵成需要亲自押送皇帝去洛阳。
二来,他在西川,确实是出了一些差错,他便失去了这一次烙印西川的机会。
如今,由李正,陈大代替他,来做这些事情。
实际上,就是被李云的嫡系给接管了后续的工作,也算是对赵成的惩罚之一了。
而赵成离开之后,李正先是去那座帝陵看了一眼,愣神了许久之后,才回到了成都,继续工作。
几天时间里,他先后多次跟陈大,余野,贺钧等人议事,然后让他们分派兵马,准备收取整个剑南道。
与此同时,一份份文书,也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送到洛阳,送到了李某人手里。
…………
日子一天天过去。
很快,时间来到了昭定八年的年底,进入了寒冬腊月。
洛阳城,各种各样的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包括天子礼服的定制,以及各种各样的礼制问题。
而原来那个江东小朝廷的人手,实际上并不怎么够用,尤其是礼官,也不是太专业,到了后来,礼部的官员甚至去拜访楚王武元佑,询问一些礼制上面的问题。
楚王殿下也是好脾气,非常积极的配合礼部的官员,问什么答什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就在整个朝廷上下,都在忙碌的时候,主持河北道近一年时间的苏晟,一路风尘仆仆的赶到了洛阳。
进了洛阳之后,他才刚到家里,没有歇息一个时辰,就被李云府里的宫人请到了李云府上。
他到了之后,又在一处偏厅等了一会儿,才被人带到了李云的书房门口,宫人敲了敲房门,低着头说道:“王上,苏将军到了。”
没过多久,房门打开,一身便服的李云亲自开了门,看向门外的苏晟,然后一步上前,拉住了苏晟的衣袖,笑着说道:“兄长回来了,快请进,快请进。”
苏晟还没有来得及行礼,就被李云拉了进去,一进书房,只觉得一股暖意扑面而来。
左右看了看,房间里已经点起了炉子,温暖如春。
李云注意到了苏晟的目光,无奈道:“每天要写的字太多,这天一冷,就冻的手指僵硬,没有办法。”
说罢,他拉着苏晟落座,摇头道:“本来,我是等着兄长过来说话的,但是中间九司的人过来汇报,耽搁了一会儿。”
苏晟笑了笑:“上位事忙,我等一等也没什么。”
二人落座之后,李云亲手给他倒了茶水,然后正色道:“河北道现在情况如何?”
苏晟两只手接过茶水,开口说道:“大体上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最近一年时间,上位派过去的官员,也慢慢接管了河北道各个州郡的行政,最多两三年,河北道就会恢复正常。”
李云默默点头,又问道:“契丹人呢?”
苏晟沉默了片刻,微微摇头:“不太好办。”
“我们控制了漳水,还有易州之后,我曾经派人好几次越过漳水,去往幽州境界。”
“但都很快被契丹人发现,而且这些契丹人上一次吃了亏之后,不再冒进,只想着守住幽燕。”
“想要取回幽燕,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
他看着李云,正色道:“我估计,需要长时间的僵持。”
李云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
幽燕,他是一定要取回来的,但是契丹人,同样也是一个冉冉向上的集体。
如果求功冒进,恐怕不会有什么太好的后果。
想到这里,李云想起了人在关外的刘博。
刘博这一去关外,已经一年多快两年的时间了,传回来的消息,只说他已经跟契丹各部的首领有了接触。
但是具体接触到什么程度了,连李云这里都不清楚。
现在幽燕那里,也只能盼望着刘博回来之后,能带回来什么好消息了。
想到这里,李云再一次看向苏晟,问道:“兄长,河东道…”
“你怎么看?”
“河东道简单。”
苏晟显然早已经胸有成竹,他不假思索的说道:“幽燕以南,只要五万人左右,就可以完全守住契丹人,如果胆子大一些,甚至两三万人就可以。”
他看着李云,正色道:“只等再过一两年,上位手里的钱粮宽裕一些,我立刻可以从恒州进兵,直取太原府。”
李云摸了摸下巴,思考了一番,问道:“多久可以取下河东?”
“一年半载。”
苏晟说完这句话,又觉得有些不妥,于是咳嗽了一声,往回找补了一句:“最长两年时间。”
李云“嗯”了一声,又问道:“那关中呢?”
苏晟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声道:“关中,恐怕要磨一磨了。”
李云低头喝茶,缓缓说道:“我心里有数了。”
“兄长难得回来一次,先歇一两个月,等正月大典之后,咱们再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