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791节
作者:漫客1      更新:2025-10-24 14:38      字数:3688
  李云没有急着说事情,而是看了看他,问道:“孟家已经搬到洛阳来了罢?”
  “是。”
  孟海连忙低头道:“家父以及家里人,已经搬到新家之中了。”
  李某人微微点头,又问道:“朝廷将要成立铸币司,名义上挂在户部名下,是个七品的衙门,往后就由你父亲担任这个司正。”
  “新朝成立,新铸的章武通宝,要渐渐流通下去,越多越好,所以洛阳这里铸币,要尽快开始。”
  “当年,我与你父亲说好的。”
  李云正色道:“只要孟家干得好,不出问题,往后铸币的事情,就交给你们家。”
  孟海微微低头,立刻说道:“是,属下回去之后,就跟家父说这个事情,如果上位有空闲,属下带家父进宫来一趟,面见上位。”
  “好,这几天就让他进宫来一趟。”
  李云看了看孟海,笑着说道:“有个事情,我要跟孟家交代清楚,往后这个铸币司,每年铸多少钱,怎么个铸法,只听天子诏命,不必理会朝廷里其他所有衙门。”
  “除非,所有宰相联名去书。”
  说到这里,李云顿了顿,继续说道:“因为这个衙门要紧,这段时间,我会调派一些人手,作为铸币司衙门的兵。”
  他看着孟海,笑着说道:“虽然人数不多,但是铸币司,将会成为洛阳城里,为数不多有兵丁的衙门。”
  孟海站了起来,下意识低头,正要应是,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开口说道:“上位,属下是在九司任事,铸币的事情…等家父进了宫里来,再与上位细说。”
  李云看了看他,然后哑然一笑:“你小子越来越精了,好,咱们说正经事。”
  “坐下说。”
  等到孟海坐下,李云才开口说道:“关中那里送来的情报,是你手底下的人转送到宫里来的,细说一说罢。”
  “是。”
  终于说起了自己的本行,孟海低着头,把关中大概的情况说了一遍,然后他笑着说道:“上位入主中原之后,中原的日子一天一天见好,如今上位又正了大位,关中的百姓们自然人心思归,想要归顺上位,因此才会有这场动乱。”
  李云闻言,微微摇头,闷哼了一声:“不用给我脸上贴金。关中的百姓们,未必就知道关中以外是什么情况,真正知道外面情况的,是那些关中的旧权贵们。”
  “他们被韦全忠给欺侮了,又担心投奔过来的太晚,没了他们的位置,因此才狗急跳墙。”
  孟海眨了眨眼睛,没有说话。
  李云低哼了一声,望向书房外面的天空,又低头看了看手上的文书。
  这个时候,他的心情是有些复杂的。
  老实说,他很想借着这个机会,借韦全忠之手把那些旧世族给统统弄死,然后再去接手关中,但是如果不趁机而动,将来江东军…
  或者说唐军,将来再去取关中的时候,损伤一定会大上不少。
  “孟海。”
  李云喊了一声,开口说道:“你去接一趟崔绍,别让他死在路上了,同时跟关中那边的九司多多接触,有什么事情,尽快报到我这里来。”
  孟海立刻低头,应了声是。
  李云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突然笑着说道:“这一次封爵没有你的名字,心里难受不难受?”
  孟海连忙摇头,低头道:“属下自己清楚,自己有多大的能耐,属下一没有军功,二没有本事,做的最多的事情,也就是替上位传传话。”
  “本也不该给属下封爵。”
  李云摸了摸他的脑袋,笑着说道:“好小子,你倒是想得开。”
  “如今,不少在战场上威风凛凛的大老爷们,正在这洛阳城里哭鼻子呢。”
  “放心罢,踏实办差。”
  李云微笑道:“朕亏待不了你。”
  孟海深深低头:“属下,这就去了。”
  说罢,他一路小跑,离开了皇宫,而李云想了想,则是背着手,也离开了皇宫,一路来到了皇城之中。
  皇城里,有朝廷的各个衙门,李云背着手转悠了一圈,就慢悠悠的到了中书,他还没进中书,中书里以杜谦为首的所有官员,便齐刷刷一路小跑出来,极为丝滑的跪在了他面前,口称陛下。
  李云上前,把杜谦扶了起来,又看向姚仲,说了声起身,然后笑着说道:“朕也没有让人喊什么驾到,你们怎么就都出来了?”
  杜谦看了看李云,苦笑道:“正因为陛下没有让人喊,刚才臣等匆匆跑出来,至少有三个人跌倒在地上,还有一个人摔得头破血流。”
  李云一怔,然后摇了摇头,无奈道:“进去说,进去说。”
  一路进了中书之后,李云毫不客气的坐在了主位上,然后吩咐杜谦和姚仲,各自坐在他两边,驱退了闲杂人等之后,李云看了看两个人,笑着问道:“二位,我有个事情跟你们商量。”
  两位宰相俱都低头行礼:“陛下请讲。”
  “二位觉得,现在到了建立三省的时候了吗?”
  中书,门下,尚书,是三省六部的核心。
  中书起草政令,门下审核政令,尚书统管六部,施行政令。
  如今,这三个职能,其实都在眼前这中书二相之手。
  杜谦与姚仲对视了一眼,然后对着李云低头道:“这个事情,臣与姚相也商议过,三省自然是要创建的,问题是人选。”
  “陛下,有没有什么心仪的人选?”
  “我的意思是,受益兄依旧做中书令。”
  他看着姚仲,笑着说道:“姚先生,去尚书省,做尚书左仆射。”
  杜谦若有所思,问道:“那门下侍中,是不是让子望兄来?”
  李云默默点头:“目前,似乎也只有他比较合适,但是御史台也需要他来。”
  姚仲看了看李云,低声道:“陛下,许子望不适合做门下侍中,应当让他继续主持御史台,臣觉得,工部尚书卓光瑞,可以拜相。”
  “而且,也不必强分三省。”
  姚仲低头道:“旧周之时,三省职则便已经不分明,大多事情,俱出自政事堂议事,陛下可以再造政事堂。”
  “这样,三省有个地方可以协调,不至于互相掣肘。”
  李云闻言,认真考虑了一下,然后点头道:“这个事,我再想想。”
  说着,他把九司关于关中的文书,递给了杜谦,然后看着姚仲,开口说道:“二位…”
  “都看一看。”
  第906章 里应外合!
  杜谦自小就是神童,可以一目十行,他只是扫了一眼,就将文书递给了姚仲,然后抬头看着李云,有些激动:“陛下,这是大好的机会。”
  “关中动乱,趁此良机,陛下便可以一举吃下关中,尽收旧周之地,一统天下!”
  “届时,除幽燕一地之外,天下便重新一统了!”
  李云看着他,笑着说道:“受益兄莫非忘了,河东还没有收回来。”
  杜谦一怔,随即反应过来,苦笑道:“臣…臣失态了。”
  另一边,姚仲也已经看完了这份文书,他微微低头,开口说道:“陛下,上一次陛下召臣与杜相议事的时候,便已经定下来了先取河东,再取关中的方略,如今苏大将军应该还没有到河北道,没有与河东接触,整个河东道,也大半没有在我们掌握之中。”
  “臣以为,关中的事情不能急,要拖一拖。”
  姚仲看了看杜谦,咬牙继续说道:“至少,要等到河东之事毕后,才能考虑关中,否则,即便王师战无不胜,朝廷也无有钱粮可以支撑。”
  杜谦想了一会儿,低声道:“上位,只要我们能进入关中,钱粮就不是问题,关中上下,眼下俱都渴望着朝廷进入关中,一旦我们进了关中,关中百姓必然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姚仲立刻说道:“杜相,关中百姓还有能力箪食壶浆吗?”
  杜谦猛的抬头看了姚仲一眼,姚仲被他吓了一跳,下意识低下了头,不敢说话了。
  李云见状,兴趣盎然。
  他还是第一次,见手底下这两位宰相争吵起来,不管是在金陵,还是在洛阳,都是第一回。
  看到他们吵起来,李某人笑呵呵的摆了摆手,开口道:“好了好了,咱们议事归议事,不要动火气。”
  “要心平气和。”
  说着,他摸了摸下巴,开口说道:“钱粮具体如何,二位要汇同户部商量,不过我可以跟二位说,东南那边的粮商那里,半年左右的时间,可以送差不多二十万石粮食,到洛阳来。”
  李某人顿了顿,又继续说道:“还有就是,清河崔氏的崔绍,这几天就要到洛阳来,他到了洛阳之后,我就不见他了。”
  “二位替我,招待招待这位故人罢,好好问一问他,如今的关中是个什么情形,问清楚,朔方军如今的情况如何。”
  “然后,你们综合考虑一下,十天之内,拟订一份条陈建议,送到我那里去。”
  两位宰相齐齐起身,对着李云欠身行礼,应了声是。
  李云笑呵呵的看了看两个人,站了起来,开口说道:“好了,我要继续到处走走,吹吹风,透透气,你们二位忙罢。”
  说罢,他背着手大步离开。
  两位宰相一前一后,将李云一路送出了中书,目送着李云离开之后,两位宰相才是都长出了一口气。
  姚仲扭头对着杜谦拱手道:“杜相,方才议事,下官若有得罪之处,还请杜相海涵。”
  杜谦摆了摆手,开口道:“都是公事,各执己见很正常,姚兄不必如此,而且方才…”
  他沉默了一会儿,叹气道:“可能因为我也是关中人罢,关心则乱了。”
  “关中道,这十年时间,受了不知道多少折腾,如今已经是满目疮痍了,我实在是不忍心,关中再被韦氏父子,继续折腾下去,而且看九司的情报。”
  杜谦声音低沉:“恐怕关中世族,要被韦全忠又屠杀一遍了。”
  姚仲看着杜谦,开口道:“杜相,您可以说是下官的老师,本来下官无论如何不应该否了杜相,但是新朝创始不易,如今更是打基础的时候。”
  “不能因为一个迟早可以拿下来的关中,乱了大唐进取的节奏,更不能乱了上位的布置。”
  杜谦沉默了片刻,缓缓点头:“姚兄说的有理。”
  他拱手,低头行礼:“受教了。”
  姚仲连忙摆手道:“万不敢当。”
  “一切,还要等见了户部,以及那位崔公子之后,再行计较。”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