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793节
作者:
漫客1 更新:2025-10-24 14:38 字数:3417
李槲摇了摇头,继续说道:“咱们家,还是坦荡一些罢。”
他看着李祯,默默说道:“旧藩镇时代,要过去了。”
李祯闻言,也有些失神,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回过神来,默默说道:“百多年的藩镇,这李云十年时间,就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
“真是了不起。”
“等大兄见了唐军就知道了。”
李槲正色道:“军容风气,与藩镇军队截然不同,唐军能够处处取胜,所向披靡,绝不止是因为金陵工坊制出来的那些火器。”
“这支唐军,从成军开始,根子上就跟咱们这些藩镇军队…”
“大不相同。”
李祯默默看了一眼自家兄弟,深呼吸了一口气:“好,明日,我与六郎一起,去见识见识唐军的风采。”
…………
洛阳城。
一身灰色袍子的崔绍,模样已经憔悴至极,头上甚至已经有了一缕缕白发。
脸上,也生出了一些皱纹。
他进入洛阳,已经一整天时间了,这天一早,他被洛阳城里的九司领着,一路进到了皇城之中。
崔绍一边走,一边左右打量着这座皇城,神色复杂。
洛阳的皇城,他是见识过的,当时的洛阳皇城,还只是武氏天子的行宫,远没有如今这样气派。
现如今,这座皇城不仅被翻修一新,连武氏天子,也成了这座皇城主人的阶下之囚。
甚至…甚至裴皇后,还有诸多嫔妃,皇女,都被一并擒到了洛阳来。
这段时间,关中已经到处在传李皇帝临幸裴皇后的故事,传的绘声绘色,仿佛亲眼所见。
甚至,还有人传闻,裴皇后带着皇女,共侍新天子。
各种花边新闻,不止是在关中流传,甚至开始传天下各地流传。
毕竟人们对这些花边新闻的兴趣,总是最大的,有八卦的时候,大家总想着听一听八卦,没有八卦的时候,大家还想着创造八卦。
当然了,这些传闻也不全是空穴来风,比如逊位天子武元承的长女,的确将要入选宫中,成为宫中的妃子。
这个事情,甚至是武氏兄弟主动跟朝廷提出来的,主要是为了表示恭顺。
李云也同意了这个事,等到下一次扩充后宫的时候,便会将这位旧周皇女,纳入宫中来。
崔绍正在浮想联翩的时候,九司的人已经将他带到了中书门口,并且将他交给了中书的小吏。
直到这个时候,崔绍才知道,自己进皇城里来,并不是面圣来的。
他心里有些失望,又稍稍松了口气。
真要是再见新皇帝,再见自己那个在宣州时候的“旧部”,他心里还真有一些忐忑。
很快,他被带到了中书一个会客的小房间里落座,坐下没多久,就有人给他端上了茶水。
又等了一会儿之后,一身紫色袍服的杜谦,才姗姗来迟,他进了这房间之后,先是看了一眼崔绍,但是并没有拱手行礼,只是笑着说道:“继宗兄,许久不见了。”
崔绍起身,看了看杜谦,神色极其复杂,许久之后,他才叹了口气,拱手行礼。
“许久不见了。”
“杜相公。”
第908章 心术不正
杜谦是京兆杜氏出身,自然是在关中京城里长大,崔绍自小跟着家里人到了京城,也基本上可以算是在京城里长大。
崔绍的伯父是宰相,杜谦的父亲是六部尚书,两家人自然也是认识的。
他们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说是“发小”。
当初,杜谦到任岳州刺史的时候,崔绍已经快要从宣州刺史的位置上离任,回到京城里,进入六部做官,前程锦绣。
当时,李云在青阳大婚,杜谦与崔绍,还有裴璜三个人,还曾经见过,这三位京城里的少爷,当时也坐在一起把酒言欢。
如今,一转眼近十年的时间过去,两个人的境遇,已经大不相同了。
形容狼狈的崔绍,抬头看着意气风发的杜谦,心中百味杂陈。
此时此刻,他心中也忍不住想起,当年任宣州刺史的日子,那个时候,李云还是青阳县的都头,受了他这个刺史的任命,组建缉盗队,在宣州境内剿匪。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缉盗队能够建立,还是因为崔绍当年开的那张条子。
有了那张条子,才有了后来江东军中的核心班底。
如果…如果自己当初,也咬咬牙留在东南,铁了心跟着李云厮混,到如今…
自己会不会也做了新朝的宰相,重塑清河崔氏的荣光?
自己会不会,也被人尊称一声崔相公?
想来大抵是会的。
就在崔绍出神的时候,杜谦已经坐了下来,开口笑道:“这里不是什么公开的场合,今日见面,也只算你我私会,不必提什么相公不相公的。”
“继宗兄,坐下说,坐下说。”
崔绍这才回过神来,默默看了一眼杜谦之后,就坐了下来,叹气道:“回首想来,真是十年一梦,到如今,当年咱们京兆那一批一起长大的同龄人,只有十一郎你,成就最高。”
“不谈什么成就。”
杜谦摇头,有些黯然道:“大周这样下场,谁也预想不到,我们杜家在安仁坊的祖宅,都被烧个一干二净,杜氏上下,只剩下小半。”
“十几年前,谁能想到会这样惨烈?”
崔绍看着他,低声道:“十一郎你不就想到了?”
“否则,你怎会在那个时候,投奔今日天子?”
杜谦摇了摇头:“我不这么看。”
“当年在京城,我的的确确是见到了大周腐朽,断定了社稷不会长久,因此想要离开关中,去远一些的地方,看看能不能造福一方百姓。”
“那个时候,我也想不到今天。”
杜谦正色道:“人大多时候,都是走一步看一步。”
崔绍摇头,虽然神色憔悴,但还是颇有些风度,他看着杜谦,笑着说道:“关中的人都说,你读书读成了神仙,能掐会算,算中了龙出东南,因此离开关中,直奔东南。”
“辅佐新主去了。”
杜谦闻言,也觉得有些好笑,哑然一笑之后,他才开口说起了正事:“继宗兄,现在关中情形如何?”
崔绍不答,只是默默从袖子底下,伸出了自己的胳膊,他白皙的胳膊上,有了一道长长的刀口,这会儿已经结痂。
“十一郎看到了?”
“京城生变之后,韦全忠就全然疯了,他派人封锁住了京城,开始大行杀戮,我伯父…”
“我伯父拒不从他,死在了朔方军手中,我趁乱而逃。”
“也吃了这一刀。”
说到这里,崔绍神色黯然:“我那些妻妾,俱皆失落在京城里,几个儿女,也失落在了京城里。”
杜谦看着他,默默说道:“继宗兄,你们清河崔氏,亦有人在洛阳为官,你有两个儿子,一早寄养在清河。”
“是。”
崔绍深呼吸了一口气,沉声道:“正因为还有二子,否则我也没有必要逃出关中,干脆死在朔方军刀下算了。”
他抬头看着杜谦,正色道:“十一郎,如今关中动荡,正是大唐动兵的大好机会,我这里有朔方军在关中的驻兵图,想要敬献给天子…”
他起身,对着杜谦深深低头:“请相公,代为转禀天子,就说我想要求见天子,献上这副图。”
杜谦看着他,认真思索了一番,然后微微摇头道:“陛下,已经知道继宗兄到洛阳的事情了,但是陛下并没有说要见你,只让我代为见一见,继宗兄若是信得过我,这幅图由我代为转交。”
“若是信不过我,便在洛阳城里等消息,我给继宗兄安排住处。”
崔绍抬头看着杜谦,杜谦神色平静。
崔绍咬牙,从怀里取出一个小盒子,两只手捧着,送到了杜谦面前,低头道:“我信十一郎,就由十一郎代为转交天子罢。”
说到这里,他犹豫了一下,低头道:“无论结果如何,我都谢过十一郎了。”
杜谦起身,听出了他话里的意思,微微摇头道:“继宗兄把我当成什么人了?我现在,不需要昧下任何人的任何功劳。”
“我让人送继宗兄去住处歇息,等有了消息,再通知继宗兄。”
崔绍站了起来,深深低头:“是。”
“多谢了。”
杜谦默默看了看他,然后走出去,吩咐了几句,没过多久,就有人近前来,将崔绍给带出了中书,又一路带出皇城,把他安排到礼部会馆歇息去了。
而杜谦,则是一路进了宫里,在天子的书房里,见到了正在把玩一柄战刀的李云。
这是一柄厚背的单手横刀,看起来极重,不过在李云手里,轻如无物,挥舞的虎虎生风,传来一阵阵破空之声。
一直到杜谦发出声音,李云才停下了手里的战刀,将它摆在了一旁的兵器架上。
杜谦看了看天子书房里的兵器架,眼角有些抽动。
古往今来,在书房里摆放兵器架的天子,恐怕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了。
李云上前,拉着杜谦的衣袖,笑着说道:“受益兄来的正好,你看,这是军器监刚刚送过来的制刀,很是不错,我已经试过了,比起我们军中原有的刀,都要好上一些。”
“这种制刀,可以大规模锻造,今年年底到明年,就可以一点一点装配军中了。”
杜谦闻言,才走到兵器架前,打量了一眼,问道:“陛下,臣能拿起来看一看吗?”
“你看,你看。”
李云笑着说道:“不就是让你看的吗?不过这刀不轻,受益兄未必拿得动。”
杜谦单手拿起这刀,认真打量了一番。
他虽然是读书人,但是并不文弱,当年也是二十多天,就从关中一路骑马到越州的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