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831节
作者:漫客1      更新:2025-10-24 14:38      字数:3573
  皇帝陛下依旧大开大合,狠狠一拳打向裴庄面门,裴庄两只手抵挡,却依旧吃不住力,被击退了五六步远。
  李云喘了口气,看了看裴庄,摇头道:“没意思,没意思。”
  他自己寻了个地方坐下,然后看了看自己的双手。
  “我能够感觉到,你留了力了。”
  他抬头看向裴庄:“从前咱们过手,你是不敢留力的。”
  李皇帝皱眉道:“难道我不如从前了?”
  裴庄也擦了擦汗水,闻言笑着说道:“陛下正值壮年,怎么会不如从前?只是从前陛下力道刚猛无匹,此时的陛下,更加成熟稳重了。”
  “你倒是会说好话。”
  李皇帝长叹了一口气,开口道:“我感觉自己不如从前那样一往无前了。”
  裴庄想了想,摇头道:“陛下这些年,身上的本事一直没有放下,绝不会比从前差,可能是陛下,心里有心事了。”
  李云沉默了片刻,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儿,他才对着裴庄笑了笑:“也可能是裴兄你这些年,更加长进了。”
  裴庄摆手,连道不敢。
  李云跟他叙了会旧,然后笑着说道:“你那个学生,现在应该已经到河北道军营里了,只是不知道有没有上战场。”
  天子笑着问道:“裴兄觉得他,比我当年如何?”
  李云口中裴庄的学生,是他的次子李铮。
  李铮自小喜欢习武,大一些李云自然就让裴庄教他了,两个人差不多就是师徒关系,只是没有确立名分。
  裴庄想了想,然后微微摇头道:“越王殿下,论力道比起陛下当年,还要差上不少。”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古往今来,能有陛下这般神力的,也是少之又少,越王殿下一身武艺,相较常人,已经可以以一当十了。”
  李云闻言,笑着说道:“等他回来,我亲自考校考校他。”
  裴庄还要说话,一旁一个太监,小心翼翼的近前来,对着李云低头道:“陛下,太子殿下回宫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晋王殿下,也一同来了。”
  李云点了点头,说了声知道了,然后他起身,看了看裴庄,笑着说道:“等哪天我心情烦闷了,再找裴兄叙旧。”
  裴庄深深低头,应了声是,然后毕恭毕敬的退了下去。
  李皇帝回到了甘露殿,太子李元与晋王李正,俱都在场,连忙上前,向李云欠身行礼,李云摆了摆手,坐在了主位上,看了看两个人,笑着说道:“你们怎么在一块了?”
  李正也笑了笑:“在安仁坊吃喜酒,碰上了,我便陪着殿下一起进宫来了。”
  说着,他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陛下。”
  李云看了看自家的儿子,跟儿子说了几句话,然后便挥了挥手:“你回去歇息罢,我跟你三叔说说话。”
  太子殿下连忙点头,回头同李正打了声招呼,便离开了。
  他离开之后,晋王李正才抬头看了看李云,叹了口气:“在宫外,陆弘寻到我了,又是作揖又是磕头的。”
  “二哥。”
  李正开口说道:“咱们当年缉盗队的旧人,没剩下多少了,我觉得,怎么也应该省着点用。”
  李云瞥了他一眼,问道:“你是来给他求情的?”
  “那倒不是。”
  李正摇了摇头,从怀里取出一份文书,两只手递给了李云。
  “这是二哥让我清点的户部钱库粮库,我已经清点完了。”
  说到这里,他看着李云,开口道:“二哥…是不是又要动武了?”
  李云接过这份文书,一边翻看一边淡淡的说道:“当初幽燕,说是两三年三五年,一转眼已经拖了七年了,不是吗?”
  李正摇头道:“七年间,开去幽燕的军队不少,我感觉二哥要是想打,一早就打下来了。”
  李皇帝没有接话,只是默默看完了手中的户部账目。
  户部账目,李云特意让户部以外的人去清点了一遍,身为京兆尹的李正,自然就是个合适的人选。
  看完了账目之后,李皇帝抬头看了看李正,笑着说道。
  “这一回,我的目标不止是幽燕了。”
  他伸手敲了敲桌子。
  “还有整个辽东。”
  第951章 王薨
  起初,李云准备休养生息个两三年,最多三五年,就要动手恢复幽燕,进而进取辽东。
  但是很多事情,是没有办法计划这么远的,整整七年时间,李云基本上都在忙着朝廷架构,以及王朝建设。
  每一年,都有太多太多事情要做。
  比如说他的军制改革,税制改革,还有科考制度改革。
  每一样,其实都困难重重。
  尤其是税制改革和科考改革,得罪了太多大户,七年时间,不算地方上那些小动乱,单单是出动军队镇压的叛乱,就有十几起。
  再加上前两年一些地方或旱或涝,时间就一直耽搁到了现在。
  去年,也就是章武七年,风调雨顺,举国多半地方丰收,再加上前些年积攒下来的钱粮,到如今,李某人的腰包终于鼓了起来。
  以他的性子,要不是这几年被各种各样的事情绊住,早就按捺不住了,现在,时机终于成熟,李皇帝的目标当然不止是拿下幽燕这个关口,更是要把契丹人彻底打服,把辽东也收入自己掌中!
  李正闻言,抬头看了看皇帝陛下,笑着说道:“从越王离京之后,二哥的心思,朝野上下恐怕无人不知了。”
  如今的李云,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皇帝了,很多事情,他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什么都明着说。
  比如这一次。
  他并没有直接跟任何人说,打辽东的事情,只是在年初的时候,把二儿子越王李铮,派到了河北道孟青孟大将军麾下从军。
  除此之外,皇帝本人就再没有多说什么了。
  然而越王出京之后,最近一个多月时间,已经有数十道奏本上书,请求天子发兵征讨契丹,夺回幽燕了。
  这就是圣心。
  七年时间,新唐朝廷已经基本上成熟,成为了一个运转无碍的朝廷,皇帝陛下已经不需要再说话,不需要拍桌子瞪眼睛,只需要放出一些苗头,朝野上下自然会按照他的意思,把事情推动下去。
  毕竟,这是他李某人一手缔造的王朝,他可以带着这个王朝,走向任何方向,没有人能够阻挡。
  听到李正这句话,李皇帝也跟着笑了笑:“已经拖得太久了,我也已经好些年没有动弹,这皇宫里啊,住的憋闷,有时候我也想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李正看了看李云,问道:“二哥想要去河北道?”
  “还没有想好。”
  李皇帝起身,伸了个懒腰说道:“铮儿已经到了孟青军中了,相应的钱粮,去年秋粮征收上来之后,朝廷就已经准备完备,如果要打,这一两个月就可以准备动手。”
  说着,李云看了看李正递上来的奏书,笑着说道:“户部这几年干的不错,钱粮都属实,没有欺瞒朝廷。”
  李正笑着说道:“谁敢欺瞒陛下?”
  “我又不会吃人。”
  李云摇头道:“而且,欺瞒我的人多了去了,只是一部份我不知道,另一部分我没计较。”
  说着,他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又翻开文书看了看,摇头道:“杜和这人,能力还是够的,拜相也够,只可惜…”
  只可惜,中书里已经有了一位杜姓宰相。
  因为是国朝初年,官员们普遍都还没有成长起来,因此现在中书的三位宰相,还是章武元年定下来的三位宰相,并没有增员。
  如果杜和再拜相,中书四位宰相里就有两个人姓杜。
  哪怕再添一个宰相,五个宰相里两个杜家人,这也是不太合适的。
  一旁的李正笑着说道:“不能拜相,可以封官嘛,给加个二品的文散官,老杜睡觉都能笑醒了。”
  这段时间,李正常带人去户部查账,一来二去,他跟杜和已经相当熟络了。
  李云瞥了他一眼,没有说话,而是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开口说道:“大兄家里那两个侄儿,过段时间,我想认了他们,你如今兼着李家的宗正,这个事你去办罢。”
  李云有两个侄儿,今年都已经二十多岁了。
  这个时代,侄儿跟亲儿子,其实差距不是特别大,本来国朝初年,就应该认下这两个侄子,并且给封王,从而壮大宗室的力量,但是当初因为一系列考虑,李云把这个事暂缓了下来。
  现在,太子已经成年,李云家里的老二都已经封王,再加上新朝的政体已经相对稳定了下来,这个时候时机就已经成熟了。
  李氏皇族人数太少,也应该扩充一些了。
  李正闻言,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开口道:“咱们家人太少,是该多一些人手,不过二哥…”
  他看着李云,问道:“大兄那里?”
  李云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哪天我去寻他,跟他商量商量,他若是愿意帮忙,以后你这个宗正就交给他来做,让他来打理宗府。”
  现在朝廷富裕起来了,多养几个宗室,是感觉不到的。
  而且,李唐宗室,目前还没有世袭罔替的说法,也就是说,基本上都会代降,将来对于朝廷,对于财政,也不会是太大的负担。
  目前诸王之中,有机会世袭罔替的,大约只有晋王李正一人。
  李正闻言,长松了一口气,笑着说道:“大兄是读书人,这差事早就应该给他,一会,我陪二哥一起去他家里寻他。”
  李云看了看时辰,点头道:“一会儿,我还要见兵部的几个官员,还有苏大将军,等我见完了他们,咱们一起去串一串门。”
  李正一怔,随即连忙摆手,苦笑道:“二哥,我说着玩的,你现在这个身份,召大兄一家进宫见驾不就是了?”
  “在宫里憋闷太久了。”
  李皇帝摇头道:“我也想活动活动。”
  李正这才点头,应了声是,又跟李云说了几句话之后,他便低头行礼,告辞离开了。
  李正离开之后没多久,兵部尚书赵成,带着兵部侍郎李槲,以及兵部的相应官员,进入到了甘露殿中,对着李云跪拜行礼,口称陛下。